番茄文学网
阅读主题

“吴趼人”作品章节

“吴趼人”相关作品

  • 新庵译屑

    《新庵译屑》《新庵译屑》,九十题九十四篇。署“上海新庵主人译述”。光绪三十四年八月(1908年9月),吴趼人应周桂笙(即新庵主人)之请,为之编辑并作序。并将周桂笙原为《知新室新译丛》所写《弁言》置于卷首。但当时并未以单行本出版。吴趼人去世后,周桂笙大约又增加了若干篇目,计得九十题九十四篇,与其所著《新庵随笔》合编为一册,合称《新庵笔记》,其中卷一、卷二为《新庵译屑》上、下,卷三、卷四为《新庵随笔》上、下,并增任堇《序》一篇,于1914年8月由上海古今图书局出版。 《新庵译屑》所收作品来自四个部分: (一)《知新室新译丛》,共计二十篇,全部入选《新庵译屑》。 (二)《新庵译萃》,共计六十七篇,入选《新庵译屑》者五十九篇。 (三)《自由结婚》,同题四篇,均入选《新庵译屑》。 (四)散作十题十一篇,除《俭德》一篇选自《新庵随笔》外,未见在报刊上发表,可能是周桂笙新增译作。 在《新庵译屑》九十题九十四篇译作中,吴趼人加评者三十二篇。此外,原《新庵译萃》中有一篇《欧洲糖市》,也附吴趼人的评语,而《新庵译屑》漏收,今为之补入。如此,《新庵译屑》总计为九十一题九十五篇,其中吴趼人加评者三十三篇。

    吴趼人 · 著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晚清文学家吴趼人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全书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从他为父亲奔丧开始,到经商失败结束,通过“九死一生”二十年间的遭遇和见闻,描述了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国封......

    吴趼人 · 著
  • 发财秘诀

    《发财秘诀》又名《黄奴外史》。中篇小说。清末吴趼人撰。十回。趼人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已著录。叙广东穷汉区丙,因穷困而到香港卖“料泡”(又称“滴滴冻”)及窑货小人。外国人争相购买,转瞬间变为富翁。又在香港开食杂店,给英国当侦探,向外国人提供情报,甚至......

    吴趼人 · 著
  • 新庵谐译

    《新庵谐译》童话译作集。分一、二两卷,卷一收《一千零一夜》《渔者》两篇,卷二收《猫鼠成亲》等15篇。署“上海周树奎桂笙戏译,南海吴沃尧趼人氏编次”。光绪二十八年孟夏(1903年5月)上海清华书局出版。首冠吴趼人序及周桂笙自序。译笔忠实,虽用文言,但平易活泼,饶有风致,明白晓畅。本卷据上海清华书局本点校收入。

    吴趼人 · 著
  • 中国侦探案

    《中国侦探案》笔记小说集。清吴沃尧撰。沃尧(1866—1910),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趼人,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因住佛山,自署“我佛山人”。20余岁寓居上海,一度客山东,游日本。著有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命奇冤》、《痛史》、《恨海》等,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此集凡34则。所写大多是诈骗案情、奸杀案情,取材于近人笔记或故老传闻,其中一些故事流布较广,如《断布》、《诬控和尚》、《浦五房一鸡案》、《打笆斗》、《晒银字》、《荆花毒》、《审树》。旧有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广智书局本。今人卢叔度辑校的《我佛山人短篇小说集》(花城出版社,1984)收有此集。

    吴趼人 · 著
  • 情中情

    《情中情》《情中情》,五章,未完。标“写情小说”。署“侠心女史译述,我佛山人点定”(不署原著者)。载《月月小说》第1号、第2号、第5号,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十五日(1906年11月1日)至三十三年正月十五日(1907年2月27日)印行。所谓“点定”者,即文字加工之谓也。故本卷据《月月小说》本点校收入。

    吴趼人 · 著
  • 曾芳四

    《曾芳四》原署“我佛山人填词,仪陇山农评点”,载《月月小说》第八、九 号,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至九月刊。首都图书馆藏。 此曲取材于当时上海实事,主要剧情写流氓曾芳四企图强占 民女邓七妹事。仅见三出,出目为:《标目》、《涎美》、《劝娇》。未完。 以[蝶恋花]开场:“道德颓亡人格坠。变相森罗,何处寻真伪?白昼 豺狼昏夜魅,思量无计先回避。越是繁华越浊秽。如此江山, 只合供吟醉。制芰荷衣纫蕙佩,批风抹月聊相慰。”标目云:“曾芳四 陡起淫奸心,剂梁氏诡串阴阳配。邓七妹险遭强暴污,瑞观察科定 棍徒罪。”

    吴趼人 · 著
  • 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奇书

    《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奇书》《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奇书》,前后集各五十回,署名“抽丝主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上海书局出版石印本,有绘图。1937年1月13日至3月6日上海《辛报》转载前集五十回,标“吴趼人遗著”。本次整理,以上海书局本为底本。

    吴趼人 · 著
  • 趼廛笔记

    《趼廛笔记》笔记小说集。清吴沃尧撰。凡73则。内容包罗较杂,涉及晚清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其中采录了一些奇闻轶事,如《虎媪》、《假祟》、《神医乔镇》、《鬼求医》、《讼棍斗法》、《戴隔壁帽》。旧有宣统二年十二月(1911年1月)上海广智书局本。今人卢叔度辑校的《我佛山人短篇小说集》(花城出版社,1984)收有此集。

    吴趼人 · 著
  • 毒蛇圈

    《毒蛇圈》法国鲍福原著,周桂笙译,吴趼人评。原载《新小说》第8~24号(1903年10月~1906年1月),上海广智书局1906年出版单行本。 原著名为Margot La Balafrée,1884年问世,译作根据英译本译出。原著者Fortuné Du Boisgobey,当时译作鲍福,法国小说家,曾在非洲阿尔及利亚服役5年。家庭比较富裕,从事写作长达40多年。他是多产作家,著作多达60余部。其通俗小说颇受中国读者的欢迎。清末民初,其汉译小说作品10余部。译者周桂笙,字树奎,一字辛盦或新庵。上海人,肄业于上海中法学堂,治英、法文。开近代白话翻译西洋小说之先河。与当时颇为流行的合作意译不同,他独立直译。最初投稿梁启起创办的《新小说》杂志,不久担任《月月小说》的译述编辑,著译作品甚多。他与吴趼人甚善,相互商榷,堪称当时海上文坛的两大重镇。该译作是一部早期直译小说,保留了原作的创作技法。他在《 译者识语》中明确指出,《毒蛇圈》起笔处就是父女问答之辞,“凭空落笔,恍如奇蜂突冗,从天外飞来;又如燃放花炮,火星乱起。然细案之,皆有条理,自非能手,不敢出此!虽然,此亦欧西小说家之常态耳”!这种技法对其后的小

    吴趼人 · 著
  • 电术奇谈

    《电术奇谈》二十四回。署“日本菊池幽芳原著”,“东莞方庆周译述”,“我佛山人(即吴沃尧)衍义”,“知新主人(即周桂笙)评点”。发表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八月至三十一年六月《新小说》第八至十八号,标“写情小说”。光绪三十一年八月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单行本,1923年3月又由世界书局出版。本书是根据日本小说原著改写而成。卷末我佛山入《附记》云:“此书原译,仅得六回,且是文言。兹剖为二十四回,改用俗话,冀免翻译痕迹。”“凡人名皆改为中国习见之人名字眼,地名皆借用中国地名。”“书中间有议论谐谑等,均为衍义者插入,为原译所无。”可见作者实际上进行了再创作。书叙英国技师喜仲达在印度采矿,与高兰酋长之女林凤美相爱,但是由于阶级、种族、宗教的不同,难图婚姻。仲达返英,凤美一往情深,相随远渡重洋。船抵韶安,凤美暂寓客栈,仲达只身前往伦敦,欲向大牧师求取结婚允许状。临别凤美以珠宝一箱赠仲达,中有镂花金镯一副。仲达寓友人医学士苏士马家。士马素习催眠术,自炫其能,误用电将仲达击毙。士马弃尸于河,囊卷仲达珠宝钱钞,潜逃于法。凤美久等仲达不归,追寻至伦敦,托侦探甄敏达访查,杳然无踪。凤美抑郁独居,几为奸人所骗,轻生投河,幸被

    吴趼人 · 著
  • 光绪万年

    《光绪万年》短篇小说。我佛山人(吴趼人)著。载《月月小说》第十三号,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一月出版。标“理想、科学、寓言、讥讽、诙谐小说”。 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下诏“预备立宪”,但一直迁延未曾立成,年复一年而至光绪一万年时,中国一个天文学家,叫做“伟人”的,发现彗星正向地球撞来,便向人们发出警告,但大家都不听信他。后来彗星从北极擦过地球,其摩擦力的作用,使得地球翻了个身,南北倒置过来,本来在北半球的中国,此时到了南半球,于是六月里下起冰雪来,荷花枯死,寒梅绽放。“伟人”走到街上,发现道路变洁净了,人民也有了自由之乐,都精神焕发了。他正奇怪何以人们都变了样,人们便告诉他,“今日已实行立宪”了! 这当然是一篇“理想”小说,而又杂有“科学”知识与“诙谐”的成分,故也称“科学”和“诙谐”小说。但除此之外,此篇尚含有一些深意,观作者又标上“寓言”、“讥讽”二词可知。“寓言”,是指中国的国运和其人民,要等到地球翻了转来,才能翻身自新,以此来暗寓国人的麻木。“讥讽”,则是针对清政府的,光绪三十二年宣布“预备立宪”,而真正立宪却要到光绪一万年,则其“预备”之期竟长达九千九百六十八年了,何况如不是地

    吴趼人 · 著
  • 人镜学社鬼哭传

    《人镜学社鬼哭传》短篇小说。 吴趼人著。载《月月小说》第十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月出版。 他为之“挥涕”者为何呢?原来当时正值抵制美国的华工禁约运动失败之后。吴趼人曾热心地参加此运动,为此他还愤辞过汉口美国人办的报纸职务。阿英《晚清小说史》第五章末云:“在这一回运动失败以后,美国兵部大臣达孚特自菲律宾来上海(一九○八),绅商大开欢迎会,吴趼人愤极,又作短篇《人镜学社鬼哭传》(《月月小说》十号),并署‘南海吴趼人挥涕撰’字样痛诋之。盖抵制事初起时,人镜学社社员冯夏威,恐大家不能坚持, 自杀以励。此篇即写欢迎会当夜之鬼哭,与上海绅商之无耻谄媚。小说写得并不好,但足见吴趼人之愤激。后来他思想趋于消沉,这一事的刺激是很有关系。” 通读全篇,愤激之气溢于言表,字里行间又透出无可言喻的隐痛,带着绝望的色彩。这是一篇优秀的时事短评,惟文末写到冯氏鬼哭,“其声哀而厉,黯而悲”,有些小说意味。尽管如此,本文所叙的事实,却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吴趼人 · 著
  • 查功课

    《查功课》短篇小说。趼(吴趼人)著。载《月月小说》第八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出版。 小说只有极少量简洁的叙述文字,通篇几乎全用对话构成。某夜一点已过,督署派了四个委员来到学堂里“查功课”,乱翻了一通,嘟囔了几句“没有没有”“想是谣言”,便告辞禀覆去了。这里学监、提调、教员都莫名其妙,不知为了何事?等他们一散,学生们却各各从裤裆、袖子里取击一份东西来,“拿来看,是什么?”“是《民报》。”统共有四十份。 《民报》是当时革命派章太炎主编的同盟会机关报,宣传反满革命,从本篇所叙内容,也可见此报的深入人心,为青年学生所喜爱和保护。反之,清末官方对它的恐惧,无理的查禁,及其无能,也在这里昭然若揭了。 此外,本篇用悬念的手法也很成功,到文末才揭开底细:四十份《民报》。再加上整篇用对话,几乎没有叙述文字的隔断,使得通篇读来,似一气呵成,浑然一体,表现了作者较高的艺术手腕。在近代小说中,不愧为一篇新颖之作。

    吴趼人 · 著
  • 平步青云

    《平步青云》短篇小说。趼(吴趼人)著。载《月月小说》第五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一月出版。 本篇内容非常简单,写一个当官的李某人,把上司从外国带回来送给他的一个溺壶,装在紫檀龛子里,用红缎幔帐遮着,供在花厅正面桌子上,天天焚香供奉,在新年里还加点一对蜡烛,“每天起来,洗过了脸,便先到这里恭恭敬敬作三个揖,我见了他,就犹如见了上司一般了。” 用来撒尿的溺器,本是最下贱的东西,因为是上司所赐,便象菩萨祖宗一样地供了起来,这溺器真可谓“平步青云”了!旧时官场的无耻和可鄙,令人哭笑不得。作者抓住了一个典型的事例,使读者窥斑见豹,留在脑子里的印象,比大量史料的铺陈更为深刻,这就是讽刺小说的作用。

    吴趼人 · 著
  • 大改革

    《大改革》短篇小说。趼(吴趼人)著。载《月月小说》第三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出版。 小说写一个“朋友”,有赌钱、嫖妓、抽鸦片三大毛病,屡劝不听,陷落其中几十年,弄得弯腰曲背,又黄又瘦。一天忽然听了“我”的劝告,“一切都大改革”了。原来,“我”劝他不要抽鸦片,该吃些滋补药,他却将补药搀在烟土里熬,换汤不换药。“我”劝他不要再赌,钱应存到钱庄去生息,他却叫人家赌馆门口挂了一块钱庄招牌,把输钱当作存款。“我”劝他别再嫖妓,应趁早娶妻成家,他却包了妓女,在妓寮门口贴一公馆条子,叫丫头们改称“老爷”,算是成了家。这位“朋友”的“大改革”就是如此。 小说最后附有一段批语非常重要:“怅怀时局,无限伤心。诙诡之文耶?忧时之作也。吾展读一过,欲别贶以嘉名,曰立宪镜。”这是解读本文的一个路标,所谓“立宪镜”,就是通过此文所描写的那个“朋友”的“大改革”,可以照见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真相。这样,整篇小说实际上是一个隐喻,意在讽刺清廷“立宪”的虚假和自欺欺人,所以说是“忧时之作”。

    吴趼人 · 著
  • 预备立宪

    《预备立宪》短篇小说。偈(吴趼人)著。载《月月小说》第二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月出版。 小说模仿当时译本口吻写成,采用第一人称,写“我”在“预备立宪”宣布以来“数月之历史”。当“我”在报上看到这消息时,又兴奋又痛苦,因不知“预备”当是如何,苦思数月而无所解,最后在一家烟馆里听了一个烟鬼的一席话,才明白了立宪是怎样“预备”的。原来那烟鬼为了要有资格选议员,必须有些产业与声望,于是异想天开,买了种种彩票,寄希望于中彩发财,结果一次次地落空。而他为什么要选议员呢?那是因为“一旦得为议员,乡里之人,谁敢不仰我鼻息者”。倘此举不成,则“吾姨夫之亲家,有一干儿子,其干儿子之外舅,实为一方之富翁”,他获得选举权后,将“举此人为议员”,以便“借其势力以自雄”。若此两举都不成,“吾惟有投身均贫富党,扩张社会主义而已。” 这是一个典型的无赖,“预备立宪”就是为这种人提供市场的,由此也可见“预备立宪”的本质。然则国家的前途在哪里?命运将如何?真正的有识者能不忧虑么?所以吴趼人最后在“著者识”里写道:“此虽诙诡之设词,吾言之欲哭矣!”

    吴趼人 · 著
  • 庆祝立宪

    《庆祝立宪》短篇小说。趼(吴趼人)著。载《月月小说》第一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月出版。该年七月十三日,清廷下诏“预备立宪”,吴趼人为此写了一系列有关的短篇,揭示“立宪”的虚假本质,阐发他自己的见解。此篇写两个守旧老头,在庆祝立宪的会场里,听到一个“莽夫”的演讲后所作的反应。先是觉得此人“大不敬”;后来又听他说要“拿我们中国四万万人,一个个的都开了膛、破了肚,拿他这肚肠子,都送到太平洋去洗刷一个干净,把他那自私自利、因循观望的恶习都洗掉了”,才够立宪的资格,此外还得排除立宪的障碍,“把那混帐官儿开了膛、破了肚,拿他们的肚肠,都送到太平洋去洗刷干净”,立宪才能实现……此语说完,那两个老头便很勃然地说:“此真大逆不道者哉!”悻悻地退了出去。在清政府演出“预备立宪”的闹剧时,吴趼人一直保持着较清醒的头脑,他写这类小说也不过是想起清醒剂的作用。这里的“莽夫”实际代表了他自己的政见,而两个老头则是守旧者的形象化,除了官以外,他们也是立宪的阻力。吴趼人特别注意到这类人,把他们描写出来,无疑也是如鲁迅所说,要“引起疗救者的注意”的。

    吴趼人 · 著
  • 贾凫西鼓词

    《贾凫西鼓词》《贾凫西鼓词》,标“弹词小说”,署“木皮散人贾凫西著”。载《月月小说》第7号、第8号,分别于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十五日(1907年4月27日)、四月十五日(5月26日)印行。首冠光绪丁未二月(1907年3月)吴趼人(署名“趼人氏”)《贾凫西鼓词·序》、乾隆元年(1736年)秋统九骚人《原序一》、乾隆二年(1737年)七月二十七日统九骚人《原序二》;末附佚名《跋》、同治戊辰(1868年)闰月竹石主人《附识》。吴趼人加有眉批四条,署名“趼”。本卷即据《月月小说》本点校收入。

    吴趼人 · 著
  • 趼呓外编

    《趼呓外编》二卷六十篇,附录一篇。作者署名“南海趼人吴沃尧”。光绪二十八年暮春(1902年4月)上海书局出版,石印巾箱小本,二册,改题《政治维新要言》。卷首有作者《趼呓外编序》,末署“光绪辛丑嘉平月南海吴沃尧趼人氏识于海上趼廛”。本卷即据以点校收入。《趼呓外编》是吴趼人的政治论文集,包括《保民》《制度》《说邢》等多篇文章,他从社会制度入手,相信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可以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吴趼人 · 著
  • 趼廛剩墨

    《趼廛剩墨》笔记小说集。清吴沃尧撰。凡17则。最初发表于《月月小说》第一年第七号(1907年4月)、第九号(1907年10月)、第十一号(1907年12月)和第十二号(1908年1月),后被收入《趼人十三种》。内容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其中记述了一些奇闻轶事,如《诈贿被侮》、《盗被骗》。今人卢叔度辑校的《我佛山人短篇小说集》(花城出版社,1984)收有此集。

    吴趼人 · 著
  • 新笑史

    《新笑史》近代笑话作品集。吴沃尧(趼人)撰。共19篇。最初发表在梁启超主办的《新小说》第1卷第8号和第2卷第11号。1957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卢叔度汇注的《俏皮话》收有此书。作者写作这些笑话的目的在于,他认为历代的笑话、小说原本不少,但大多是陈陈相因,没有新意识、新趣味,尤其是《笑林广记》一类的书虽为妇女儿童所熟知,但内容俚鄙不文,对读者没有好处,只能将他们导入歧途,为改良故而写作了《新笑史》。这些笑话辛辣地嘲讽了腐败的清廷。《德寿笑话》揭露清代一方大员德寿的昏庸无知,《问官奇话》讽刺了清朝官吏的丧权辱国,《梁鼎芬被窘》嘲笑了官僚们的狼狈丑态,有很强烈的反帝反封建色彩,就是很好的例子。

    吴趼人 · 著
  • 札记小说

    《札记小说》全名《我佛山人札记小说》。笔记小说集。清吴沃尧撰。凡56则。原载宣统二年(1910)二月十五日至五月十四日《舆论时事报》。内容较广泛,包括科场轶史、文人画家趣闻、才子佳人传奇、酷吏劣迹、奸杀凶杀案情,等等。其中采录了一些民间传说、故事,如《卖豇豆者》、《贩蜡客》、《富家儿》、《息妄念法》、《高密疑案》、《清远健妇》、《禁鸦片遗事》、《误累》。旧有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今人卢叔度辑校的《我佛山人短篇小说集》(花城出版社,1984)收有此集。

    吴趼人 · 著
  • 趼廛诗删剩

    《趼廛诗删剩》《趼廛诗删剩》,三十七题八十四首。署“南海吴沃尧趼人著,仪陇蒋庚繇紫侪选”。连载于《月月小说》第4号、第5号、第7号,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1907年1月28日)至三十三年三月十五日(1907年4月27日)印行。首冠作者自序(无序题),末署“趼人氏识”。又收入《趼人十三种》,宣统元年七月(1909年8月)上海群学社出版。本卷据《月月小说》连载本点校收入。

    吴趼人 · 著
  • 上海游骖录

    《上海游骖录》章回小说。近代吴沃尧著。十回。叙江西秀才辜望延,因不满当地官兵镇压乡民,被诬为革命党逮捕。家人辜忠设计将其救出,逃往上海,借住堂兄家。辜读《革命军》等书后,向往加入革命党,但经人介绍所识革命党人,言语谈吐,均不似有志之士。新交李若愚告知革命党人均不可靠,只需五十元,就能高呼皇帝万岁。并为之设计宴请几位党人,使之显露原形。席间,真如李所言,党人丑态百出,甚至扬言,只要有钱,专制也使得,辜大失所望。是时捕讯紧急,辜望延逃往日本。作者认为清政权无药可救,对革命党人也十分失望,将中国社会问题的症结归于道德沦亡,呼吁“今日之社会诚岌岌可危,固非急图恢复我固有之道德不足以维持之,非徒言输入文明即可以改良革新者也”。初载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海《月月小说》,次年上海群学社出版单行本。

    吴趼人 · 著
  • 邬烈士殉路

    《邬烈士殉路》二折,未完。标“时事新剧”。署名“怫”。载《月月小说》第11号、第12号,分别于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1907年12月19日)、十二月十五日(1908年1月18日)印行。本卷即据以点校收入。(第一折)清末,朝廷有令,勒逼借贷外债,将江浙路权转让给债权国。江浙台州府邬钢听此消息,如刀割肉箭穿胸。想到中国每遭外人欺侮,前年抵制美约,冯夏咸愤恨吐血而死,以尸谏朝,心中十分敬佩,也欲以死殉路,便面向东跪辞家属后自尽。他的学生发现他为了路事吐血而死,两眼却不瞑,赶紧报告了总理。(第二折)总理披麻上门,哭吊邬钢,赞他一片爱国之心。回到家中,汤工程师来访,他千叮万嘱一定不能签下合约。并说将力谏朝廷收回成命,以免江浙乡亲无立足之地。

    吴趼人 · 著
  • 俏皮话

    《俏皮话》《俏皮话》,作者署名“趼人”“趼”“趼廛”,标“杂录”。其中部分篇章,最初散见于光绪年间各报刊。后经作者辑录、修订,并加以续写,连载于《月月小说》第1—5号(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十五日至三十三年正月十五日,1906年11月1日—1907年2月27日)、第7号(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十五日,1907年4月27日)、第12—16号(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至三十四年四月,1908年1月18日—5月)、第18—20号(光绪三十四年六月至八月,1908年7月—9月)。凡一百二十六题一百二十七篇,首冠小序一篇。宣统元年(1909)由上海群学社据《月月小说》抽印为单行本。本全集即据《月月小说》连载本加以点校收录。

    吴趼人 · 著
  • 新笑林广记

    《新笑林广记》近代笑话作品集。吴沃尧(趼人)撰。作者署名“我佛山人”,标“杂录”。连载于《新小说》第10号(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五日,1904年9月4日)、第17号(光绪三十一年五月,1905年6月)、第22号(光绪三十一年十月,1905年11月)。凡二十二篇,首冠小序一篇。1957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卢叔度汇注的《俏皮话》收有此书。作者写作这些笑话的目的在于,他认为历代的笑话、小说原本不少,但大多是陈陈相因,没有新意识、新趣味,尤其是《笑林广记》一类的书虽为妇女儿童所熟知,但内容俚鄙不文,对读者没有好处,只能将他们导入歧途,为改良故而写作了《新笑史》。这些笑话辛辣地嘲讽了腐败的清廷。《德寿笑话》揭露清代一方大员德寿的昏庸无知,《问官奇话》讽刺了清朝官吏的丧权辱国,《梁鼎芬被窘》嘲笑了官僚们的狼狈丑态,有很强烈的反帝反封建色彩,就是很好的例子。

    吴趼人 · 著
  • 白话西厢记

    《白话西厢记》《白话西厢记》,凡十二回。是吴趼人将王实甫的《西厢记》传奇改写成白话小说,本书是吴趼人逝世后十二年(1921年10月)才由上海国家图书馆出版单行本。前有陈幹青题识,陈仲子和戚饭牛的序言,并附有袁枚、俞樾两人的《西厢记》评语,金圣叹、杨鹤汀等人的考证文章,合为一册。本次整理,以上海国家图书馆本为底本,只保留了吴趼人的原作,删去了其他附录性文字。

    吴趼人 · 著
  • 上海三十年艳迹

    《上海三十年艳迹》原名《胡宝玉》,又名《三十年来上海北里怪历史》,署“老上海撰”。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上海乐群书局出版。全书分为八章,章下或分若干小节,末附二表:《上海洋场陈迹一览表》《上海已佚各报考》。汪庆祺(维甫)编《我佛山人笔记》卷四即为该书,但改题《上海三十年艳迹》,且取消按章节编排之体例,将正文及附录统编为二十五题,题目多用名妓姓名。据汪庆祺(维甫)《我佛山人笔记四种·序》称,包括《上海三十年艳迹》在内的四种笔记,“虽非(吴趼人)先生手编,然皆经先生斟酌改削者也”。可见吴趼人对于汪庆祺改《胡宝玉》为《上海三十年艳迹》,以及体例的变动、个别文字的修饰,是完全认可的。而且将两者比较,书名取《上海三十年艳迹》更为确切,编排也更为眉目清楚,文字也更为干净简洁。因此本全集即据《上海三十年艳迹》加以点校。但此次作了两点变动:其一,原《胡宝玉》第一章《发端》,实为该书序言,而汪庆祺予以删汰。此次将其录于书首,并改题《自序》。其二,《上海三十年艳迹》原第二十篇《花丛事物起原》,与第二十四篇《洋场陈迹一览表》同属一类,故将其后移。

    吴趼人 · 著
  • 劫余灰

    《劫余灰》劫余灰在线阅读

    吴趼人 · 著
  • 恨海

    《恨海》全书以庚子事变为背景,写两对青年男女的婚姻悲剧。书中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对义和团采取否定态度。

    吴趼人 · 著
  • 糊涂世界

    《糊涂世界》这部谴责小说反映的,主要是晚清时期湖南、两广和福建等地区官场的黑暗现实。同时加上一些议论对当时官场现状的高度概括,具有警时省世的作用。

    吴趼人 ·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