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文学网
阅读主题

古代名著

(10643)
  • 皋兰异人传

    《皋兰异人传》《皋兰异人传》(二集四回16万字),武侠小说。1943年一月,天津励力出版社发行,分上下集。甘肃省城兰州南关外三里有一座山,名叫皋兰山,为当地第一名胜,皋兰首县县名,也是为了这山而起。山的西面有一高岩,上有五条清泉,水力绝大,溅玉喷珠,飞流迸射,点缀得山中景物越发清奇。山离城甚近,上面更有好几处达官绅富的别墅,飞阁山亭,到处都是。每当春秋佳日,游侣如云,络绎不绝。凡去的人,都要到那五泉之下走走,渐渐把这山名也改叫成了五泉山了。这座古城,北关正对黄河。

    还珠楼主 · 著
  • 瑜伽师地论义演

    《瑜伽师地论义演》佛典注疏。唐贞元十七年(801)清素述。四十卷,现存二十二卷。是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的注释书。设六门:叙起论因、彰说论意、明论宗体、藏乘所摄、辨总别题、依文别择。其中前五门及第六门中略释十七地名义的部分,是依最胜子等的《瑜伽师地论释》而作的进一步注释。见载于《金藏》。

    清素 · 著
  • 唐人街

    《唐人街》《唐人街》是由国学大师林语堂于20、30年代所著的一本描写海外华人的英文版小说,后译为中文版。二十世纪初,来自中国的老汤姆一家在纽约唐人街同舟共济“创业”,最终实现“美国梦”的故事。老汤姆是福建的农民,从美国东海岸淘金到纽约,开了一个地下室洗衣店。在二儿子的资助下,把妻子和两个小儿女从家乡接到了纽约团聚,全家的梦想是攒够钱开一家中国餐馆。他们同大多数唐人街的中国人一样,勤劳节俭,每周工作近100小时,靠着智慧和劳动在唐人街生存。有一天,老汤姆突然遭遇车祸死亡,由此得到的5000美元保险金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成就了他们开餐馆的梦想。虽然美国的生活使最传统的母亲相信了耶稣,但其骨子里依旧保持着东方妇女的传统思想,希望子女都能有好的归宿。大儿子洛伊与一个意大利女孩结了婚;二儿子弗雷德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一位中国交际花结婚,不久便分了手;最让母亲满意的是小儿子汤姆的婚姻。小儿媳是一位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中国女学生,为了参加抗日救亡社团的募捐工作只身一人来到美国。她在唐人街认识了汤姆,汤姆教她英语,而她教汤姆中文,俩人渐渐产生了感情。经过一系列波折,他们最终结合在一起。

    林语堂 · 著
  • 重编琼台会稿

    《重编琼台会稿》二十四卷。明邱浚撰。邱浚,字仲深,号琼台,别署赤玉峰道人,琼山 (今属山东)人、景泰五年 (1454)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迁学士,后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卒谥文庄。著有 《琼台会稿》、《家礼仪节》等。其集初由门人蒋冕等刻其诗曰《吟稿》。续又裒其记序表奏曰 《类稿》。嘉靖中,郑廷鹄合二稿所载,益以所得写本,厘为十二卷,名曰 《会稿》。天启初,其裔孙欠谷选 《类稿》十之二,增 《会稿》十之三,并 《吟稿》合刻,曰 《重编会稿》。即是此本。虽不及 《类稿》、《会稿》之完备。而简汰颇严,菁华具在,足以代表邱浚之著作。其诗文温润尔雅,虽有时较为浅俗,但终胜于游谈无根者流。在有明一代,亦不得不置诸作者之列。现存有明弘治年间刻本、嘉靖年间刻本、天启年间刻本 (收入 《四库全书》)。

    邱濬 · 著
  • 死生交范张鸡黍

    《死生交范张鸡黍》元代杂剧剧本。简名《范张鸡黍》。宫天挺著。末本。元杂剧作家大名(开州)的宫天挺的《死生交范张鸡黍》,取材于《后汉书·独行列传》中的《范式传》。 情节:死生交范张鸡黍 写东汉山阳人范式与汝阳张劭友善,结为生死之交。 范式跋涉千里赴张劭家登堂拜母,张家以鸡黍相待。约定来年张劭去山阳范式家,同样以鸡黍相待。不料,张劭不久即病故。托梦与范式,并告知他的死讯和下葬日期。范式千里迢迢,赶至张家,为张劭主丧下葬,并为之守墓百日。后经第五伦的推荐,官拜御史中丞。

    宫天挺 · 著
  • 长眉真人传

    《长眉真人传》《长眉真人传》剑侠小说,还珠楼主著。全书从第一回”举酒酌流光 良夜难逢 清游如绘。对枰泊野渡,神鞭御寇,群丑伏诛“里的长眉真人任寿的后辈,嵩山二老,凌浑,乙休等人写起,至第二四回 “野火起森林 匝地霞光 同诛旱魃。离魂收情女 弥天风雨 再警芳心”。全书至此而至,未完。实为憾事,但书中人物在作者的其他小说中交叉出现,可以参阅。

    还珠楼主 · 著
  • 萧何月夜追韩信

    《萧何月夜追韩信》元杂剧剧本。简名《追韩信》。金仁杰撰。末本。此剧仅有曲文,科白不全,第四折并有缺页。剧情由《史记·淮阴侯列传》敷衍而成。剧演韩信大雪天归来,受到妻子的奚落,烦恼出门。又遇恶少仗剑相欺,韩信忍辱三穿其胯下。后来漂母怜其饥寒,以一饭相赠。韩信初投楚霸王项羽,楚王不用;改投汉王刘邦,亦不被重视,于是决意离汉他奔。丞相萧何得知,月夜追来,晓以大义,韩信复回汉营。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将。樊哙不服,韩信喝令行刑,被汉王救下。韩信为刘邦分析楚汉形势之优劣,分兵遣将,定计逼项羽自刎。第四折项羽乡人吕马童向刘邦讲述了项羽兵败自刎乌江的情形。剧本将结束时,韩信、刘邦都出场,当有封官庆赏等情节,但已残缺。本剧正末前三折扮韩信,第四折扮吕马童,复扮韩信。曲文雄浑雅健,佳句时见。第二折月下追韩信的情节,在舞台上颇为流行,至今京剧、昆曲仍在演出,曲词差别亦不大。现有版本仅《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一种。

    金仁杰 · 著
  • 难经正义

    《难经正义》医经类著作。清叶霖撰。六卷。霖字子雨,江苏扬州人。著名医家。撰有《脉说》、《伏气解》、《痧疹辑要》等。并参订《脉诀乳海》、《伤暑全书》。叶氏认为《难经》“理趣深远,非浅学得窥堂奥”,遂“谨考经文,寻其意旨,旁采群籍,资为左证”,于光绪二十一年 (1895)撰成此书。卷一为一至二十二难,卷二为二十三至二十九难,卷三为三十至四十七难,卷四为四十八至六十一难,卷五为六十二至六十八难,卷六为六十九至八十一难。对脉学、经络、脏腑、疾病、俞穴以及针法进行论述。书中注释《难经》,兼采诸家学说,以《内经》原文予以对照排比,诠释发挥,若注疏后意犹未尽者,则以按语形式,阐述己见。注释较为精切,考证详审、分析全面、说理透彻。为研究《难经》的重要文献。有《珍本医书集成》本,一九八一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叶霖 · 著
  • 忠义士豫让吞炭

    《忠义士豫让吞炭》简名《豫让吞炭》。杂剧剧本。元杨梓作。四折,末本。本事见《史记·刺客列传》。剧写春秋时,晋由六卿执政,以智伯最强。智伯灭范氏、中行氏后,欲吞并韩赵魏三家而独掌晋权。因于兰台设宴,威逼三家公子献邑。韩、魏惧而应之,独赵襄子不屈离去。智伯不听家臣豫让苦谏,怒约韩、魏合兵围赵于晋阳城。赵遣谋士张孟说服韩、魏,三家遂合力擒杀了智伯。豫让为报杀主之仇,入赵府行刺被执,赵义释之。让因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人皆不识。待赵出行,让寻机出袭,又为赵从人所获。赵允其以剑刺己衣,示其已为主复仇。让刺赵衣毕,自刎而死,赵以礼葬之。《远山堂剧品》评注云:“忠臣义士之曲,不难于激烈,难于婉转,盖有心人决不作卤莽语。此剧极肖口吻,遂使神情逼现。”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誉此剧后二折“壮烈动人”。今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外编》据之重印。

    杨梓 · 著
  • 本愿药师经古迹

    《本愿药师经古迹》佛典注疏。唐新罗僧太贤撰。二卷。是唐玄奘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注释书。分三部分:一释经题、二明教摄、三释经文。“教摄”中判本经属“第三教摄”。“释经文”分为三:一说经因起分、二对问广说分、三闻名喜行分。疏文先举经文,下接释文称“述曰”。此书不见于中国历代大藏经。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

    太贤 · 著
  • 承明殿霍光鬼谏

    《承明殿霍光鬼谏》元杂剧剧本。简名《霍光鬼谏》。杨梓撰。末本。本剧仅存有曲文,科白不全。正末扮霍光。 剧写:汉昭帝死后,大司马霍光和尚书杨敞立昌邑王为君。可是昌邑王为君不到一个月,就范下了一千一百二十七桩大罪,朝野怨声四起,杨敞进谏不从。霍光只得将他废弃,另立宣帝。宣帝加封霍光两子,霍光认为二子“念不的书两行,开不得弓一张”竭力阻拦。宣帝不纳,霍光恼怒成病。霍光死后,二子谋反,霍光鬼魂前往承明殿,向宣帝告密。次日,宣帝将二人治罪,抄斩了霍氏全家,并安排去霍氏墓上祭奠。

    杨梓 · 著
  • 功臣宴敬德不伏老

    《功臣宴敬德不伏老》元杂剧剧本。一作《下高丽敬德不伏老》。简名《功臣宴》或《敬德不伏老》。杨梓撰。末本。考诸唐史,尉迟敬德打李道宗、征高丽事,载于《唐书》本传,杂剧系据史书敷演而成。剧演唐太宗设宴招待开国元勋十大总管,规定功高者首坐。命房玄龄为主宴官,赐之宝剑金牌,如有搅宴者可先斩后奏。皇叔李道宗无功而欲居首坐,且出言不逊。尉迟敬德不伏,一怒之下,打掉道宗两颗门牙。房玄龄责敬德搅宴,欲行大法;亏军师徐茂公等人说情,免死,遣归田里。茂公诸人知敬德有冤,到十里长亭为之饯别。高丽王闻敬德遭贬,乘机遣大将铁肋金牙领兵犯边。唐朝将老兵骄,只得命徐茂公去请敬德出山。敬德心寒,假装风瘫,不肯领旨。茂公看出破绽,教小校冒充高丽兵闯进敬德家索要酒食。敬德不知是计,遂举拳相向。茂公趁机出现,敬德只好答应领兵上阵御敌,果然一鼓而擒铁肋金牙。唐太宗论功行赏,复封敬德为鄂国公。此剧是一本比较成功的喜剧。在情节上明显受王实甫《丽春堂》杂剧的影响,但作者在许多地方有新的创造。特别是采集正史并据传说的有关素材塑造了尉迟敬德这样一个正直、鲁莽而富有风趣的将军形象,丰富了元杂剧的人物画廊。第三折演憨直的硬汉子敬德偏偏在神机妙算的军师面前装病

    杨梓 · 著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佛典注疏。明宗泐、如玘奉敕撰。是唐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注释书。书前有《御制心经序》一篇。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为一引文,略述《心经》传译的情况和《心经》大意;后一部分为经文注释,依经文顺序逐句注释。见载于明《永乐北藏》、《嘉兴藏》及清《龙藏》。

    宗泐 · 著
  •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佛典注疏。宋乾道元年(1165)师会述。二卷。是法藏撰《般若心经略疏》的注释书。全书不分目次,依法藏略疏的顺序对心经经义进行广释。书中大量引用法藏疏文并加以发挥。见载于明版诸藏。《般若心经释义》 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义》。

    师会 · 著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凡二卷。略称心经幽赞。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本书乃般若心经最早之注疏,全书系依法相唯识之义旨而随文解释心经之内容。初引解深密经之三时教判,与辩中边论辩相品之颂以赞中道之义,次则释经题,并拈出五种般若与七最胜之义。其后则为经文之义解。本书之注疏本有崆峒记三卷(守千)、解节记六卷(护命)等。

    窥基 · 著
  • 劝忍百箴

    《劝忍百箴》《劝忍百箴》一书以一百句箴言的方式,继续传达中国忍文化的深刻内涵。全书不被“忍”字所局限,除隐忍之外,还包含了把隐忍变为一种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喜好做选择、勤俭的接受、夸张的防备等内容,将隐忍这种生活态度变为一种处世的能力。忍文化由此更加充实和饱满。

    许名奎 · 著
  • 郑志

    《郑志》三卷。补遗一卷。三国魏郑小同撰。小同高密(今属山东省)人,东汉着名经学家郑玄之孙(一说为郑玄子)。其生卒年月及字号均不详,据说郑玄因其手纹似己,取名小同。郑玄博学多才,尤以精通经学而闻名乡里,高贵乡公曹髦时为侍中,后被司马昭疑其见己密函而鸩杀。郑玄生前门徒众多,卒后,其弟子追论师说及应答,作《郑志》八卷,又各授门徒相互应答,成《郑记》六卷(《后汉书·郑玄传》)。后郑小同继承其祖之学,更有所心得,在原八卷的基础上,综合《郑记》等增编为《郑志》十一卷,题以己名。故《隋书·经籍志》记载为“《郑志》十一卷,魏侍中郑小同撰。”其书至宋时已佚,今见三卷本《郑志》,不知何时由何人辑录。清修四库全书时,因其所辑未尽,又从诸书中详加采录,得《郑志》及《郑记》遗文数十条,附录于后,成《补遗》一卷。现存有《郑学五种》本一种,《郑学十八种》本四种,《高密遗书》本一种,另有单行清抄本一种,刻本二种,聚珍版丛书本二种,《郑志疏证三卷补遗一卷》清雷雨人撰,属稿本。

    郑小同 · 著
  • 居士分灯录

    《居士分灯录》凡二卷。明代朱时恩辑。书成于崇祯五年(1632)。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此书仿效缁门之传灯录,辑录在家信众参禅办道之事缘。包括西土之维摩居士,唐代之傅大士、庞居士、韩愈、吕岩真人,宋代之苏东坡、朱熹,及明代之宋濂等,计有一一○人。

    朱时恩 · 著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全一卷。略称般若心经略疏。唐代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为般若心经之注疏。书中分教兴、藏摄、宗趣、释题等四门。卷首并附自序。本书之注疏本有题正记三卷(仲希)、连珠记二卷(师会)、探要钞二卷‘普寂)等。

    法藏 · 著
  • 朱子五经语类

    《朱子五经语类》八十卷。清程川(生卒年不详)编。川字鄜渠,号春昙,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不遇,后官县丞。此书成于雍正三年,乃其肄业敷文书院时所刊,取朱子语录之说。包括《易》、《书》、《诗》、《春秋》、《礼》。昔朱熹之孙鉴,曾辑其祖《易说》二十三卷,又辑《诗传遗说》六卷,清李光地又有《朱子礼纂》五卷,只有《书》与《春秋》没有专书流传;诸家援引遗文,据以折衷众说,各以己意去取,不能尽见其全,各家所引亦不着为何人何时所录,从而无法考证其异同及先后顺序。宋人黎靖德所编《朱子语类》虽荟粹无遗,却没有一一诠次,急切之间亦难寻端绪。程川此书,每经皆以总论居前,论旧说得失者次之,其余均以经文为序,并各着何人所录于下,同时注明所录年月及朱子是年若干岁于每条之前,条分缕析,至为明白。虽然其所录偶有失真,或前后出现矛盾,没有一一辨明,但比类而观,互相勘校,其得失已粲然具见。三礼之末附以《大戴礼记》,虽显得为例不纯,但历代均归之于礼类,况且其文与三礼关联颇多,可作参考。

    程川 · 著
  • 临证指南医案

    《临证指南医案》中医临床医案著作。十卷。叶桂于临症时所述,由门人辑成。首刊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1766年华岫云又出其采辑所得,并加分类、校勘再印。清代曾多次刊刻,此后有石印本、铅印本等。1958、1959年上海卫生出版社、科技卫生出版社都曾铅印出版,迄今存版本40余种。其中内科杂病医案八卷、妇科、幼科病案各一卷。共分89门,次第罗列医案,每案先论证,言简意赅,每症之后,由华岫云邀集同行撰写一段文字,提纲挈领,探析病源。体现了叶氏治病辨证细致,善于抓住主证的特点。全书以病症类案。

    叶桂 · 著
  • 童歌养正

    《童歌养正》《童歌养正》是彭继先创作的蒙学读物。

    彭继先 · 著
  • 寓意编

    《寓意编》一卷。杂著。明代都穆撰。是书记其所见书画名迹,及当时收藏名氏,共六十条。所论书画墨迹,皆属精要。所载“颜鲁公《争座位帖》”、“薛尚功摹《钟鼎款识帖》”,足资鉴别。其中有仅录书画品名和都氏未曾见者,或间受他人亲见的名迹,仅列其名,以待后人征访。是书似随笔记录,并未成书,故行文简略。其体例仿米氏《书画史》。还当为注意一事,据《四库提要》载,世有刻本别为穆氏《铁网珊瑚》二十卷,其第五、第六两卷题《寓意上》、《寓意下》,乃多一卷。考其上卷所载书画,每条各系以收藏之家,而下卷则否。以上卷之末语意所云,已为终篇,不应更有下卷。《四库全书》考订都氏《铁网珊瑚》所著录之下卷,当由误记或刻本偶伪。《四库全书》考订都氏《铁网珊瑚》伪托有明证可据,故仍以陈继儒所刻一卷著录,以存其旧。今有《四库全书》本、《宝颜堂秘笈》本、《学海类编》本、《奇晋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都穆 · 著
  • 童蒙须知韵语

    《童蒙须知韵语》《童蒙须知韵语》是清代万斛泉创作的蒙学读物。本书从常识到历史,从典故到人物,无不具备,而且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是一本典范的儿童教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启蒙教育长期采用。

    万斛泉 · 著
  • 揭傒斯全集

    《揭傒斯全集》诗文别集,十八卷,诗九卷,又名《揭文安公全集》、《文安集》、《秋宜集》等。诗文别集。元揭傒斯撰。各本卷数不一。揭傒斯,字曼硕,生于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卒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揭源人。仁宗、英宗两朝历任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等官。文宗参与纂修《皇朝经世大典》,又尝进《太平政要》,深得文宗信任,常字而不名,以示亲重。顺帝朝历任翰林待制、集贤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等官。至正初诏修宋、辽、金三朝史书,揭傒斯为总裁官。卒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揭诗多为写景抒情、状物喻怀之作,但其中也往往摄取时事及民间疾苦入诗。《临川女》借一盲幼女之口言其家为佃农,母兄因为贫困将盲女投入江中,后为人所救。全诗言浅情深,读之令人酸鼻。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为《揭傒斯全集》,李梦生标校

    揭傒斯 · 著
  • 全唐诗话

    《全唐诗话》宋代诗论著作。6卷。旧署尤袤著。本书初传时未题著者姓名,明人因书前《自序》有“咸淳辛未重阳日遂初堂书”一语,而南宋尤袤又曾以“遂初”名堂,便附会为尤袤所撰。尤袤卒于绍熙五年(1194),至咸淳辛未(1271)已作古70余年了。对于这一舛误,清初时人已有考辩。尤侗《艮斋续说》卷8定本书的著者为尤袤之孙尤焴。《四库全书总目》卷197则断言:“考周密《齐东野语》载贾似道所著诸书,此居其一。盖似道假手廖莹中,而莹中又剽窃旧文,涂饰塞责。后人恶似道之奸,改题袤名以便行世,遂致伪书之中,又增一伪撰人耳。”全书共载录320余位唐代诗人的有关资料,全部抄袭自计有功的《唐诗纪事》,虽有删繁就简之劳,但草率疏漏颇多,特别是在诗人的取舍方面多有不当,象卢照邻、杨炯、宋之问、崔颢、王翰、高适、岑参、元结等重要诗人均未入选,甚至连代表唐诗发展顶峰的李白、杜甫也遭删弃,实少可取之处。为补《全唐诗话》之缺失,清人孙涛另撰有《全唐诗话续编》2卷。

    尤袤 · 著
  • 火珠林

    《火珠林》古代占验术书。旧题五代末宋初麻衣道者撰。此书专述以三钱代蓍之占筮术,即西汉京房所传之遗法。《文献通考经籍志·子部·占筮类》载有《火珠林》一卷。《朱子语类》:“古之卜筮,恐不如今日所谓‘火珠林’之类否?”陈振孙《书录解题》论及《火珠林》时说:“今卖卜者掷钱占卦,尽用此书。”考《宋史·艺文志》,载有《六十四卦火珠林》一卷;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亦有《火珠林》一卷,均不详撰人姓名。而今传此书则皆题“麻衣道者”撰。

    麻衣道者 · 著
  • 佛说阿难四事经

    《佛说阿难四事经》佛说阿难四事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四事供佛之法。摄于小乘部。一慈心俯育人畜,二悲心周给穷苦,三不食肉,持五戒,四敬沙门,行此四事,如供佛无异。

    佚名 · 著
  • 羯鼓录

    《羯鼓录》唐南卓撰。一卷。卓字昭嗣。进士出身。初授拾遗,大中时任黔南经略使。是编分前后二条,前录叙述羯鼓源流、形状,开元天宝时羯鼓五事, 广德时一事。成书于大中二年(848)。后录载崔铉说宋璟知音事,并载诸宫曲名、佛曲、食曲等调名,共一百二十八曲名。全篇约三千字。成书于大中四年。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重要资料。版本较多,主要有《续百川学海》、《宝颜堂秘笈》、《说郛》 (宛委山堂本)、《五朝小说》、《四库全书》、《唐人说荟》、《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南卓 · 著
  • 道园学古录

    《道园学古录》诗文集。元人虞集(1272—1348)撰。五十卷。集字伯生,号道园,祖籍四川仁寿,迁居江西崇仁。历官国子助教、国子祭酒。官至奎章阁侍书学士。卒谥文靖。以编《经世大典》负有盛名。有《虞文靖公诗集》、《道园遗稿》。虞氏为元著名学者、诗人。当时宗庙朝廷典册、公卿大夫碑版,多出其手。是书为其门生李本等整理,于至正六年(1346)刻印行世。全书分为四篇。包括在朝稿、应制稿、归田稿、方外稿。总计收各类诗七百余首,各类文八百余篇。诗以应酬赠答及题画之作居多,辞丽韵雅。后期诗转沉郁,表现厌弃官场生活,向往归老田园。虞集词在元代为上品。黄宗羲在《明文案·序》中将虞集与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曾巩相比,则为过誉。有明景泰、嘉靖刻本及《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民国间中华书局铅印本较为通行。

    虞集 ·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