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经证释
《易经证释》《易经证释》一书,由天津救世新教会于民国27年(1938)年发行铅字版本。据说是一位目不识丁的人扶鸾,由旁人记录而成。这位扶鸾者上祈孔子等人留下关于《周易》的讲解,在书中随处可见‘先圣’‘亚圣’等字眼。其中有不少印刷错误,没有白话文。易经证释这本书后来在台湾出版过,价格是1200一套共八本。据说是孔子当初讲周易时的教材,虽然大陆对此书评价不是很高,但是台湾有学者认为是目前唯一讲易卦辞最透彻的一本书。遗憾的是由于后人不达圣人心思已将圣人点校成了憋舌子,时值传统文化复兴之际,不想言说想点校此书以还原圣人原本流利的口齿。小雅对《易经证释》的评价比较高,认为学习易经的人,《易经证释》是一本很不错的参考书。
-
柳庄相法
《柳庄相法》一卷,旧题明袁珙撰。据说因少年时得遇“异人”授相术,故论人吉凶辄验。
-
滴天髓阐微
《滴天髓阐微》命理之学,由来久矣。古之言命者,简而赅,故庖牺曰正命,仲尼曰天命,老聃曰复命,类皆以得之于天,赋之于人者,正其性、循其理、以安其命而已。滴天髓一书,相传为京图撰,刘诚意注,取通神、六亲为两大纲,自天道至贞元,凡分六十二章。析理竟原,悉臻微妙;于天地阴阳之分化,三元五行之推旋,反复引申,辞明理达,足以为后学者之津梁矣。《滴天髓阐微》 清任铁樵撰注。
-
周易全解
《周易全解》《周易全解》是周振甫先生在中华书局时最重要的注解文献之一。作为周易一家的参考,对初学者理解周易有帮助,但不能说全对。
-
李虚中命书详解
《李虚中命书详解》甲子天官藏,是子旺母衰之金,溺于水下而韬光,须假火革,有旺盛之气,方可以扬名显用。(命入贵格,明暗取官)乙丑禄官承,乃库墓守财之金,不嫌鬼旺之方,喜见禄财之地,水土砥砺,忽然有气,亦可以为器成材。(平和...
-
穴情赋
《穴情赋》鱼尾摆开,看后倚前亲之势。虹腰双下,認横扦直就之情。莫道无头无面,横看鞭踪。休言是木是金,动中取一穴一。顺受逆受,何拘对定于天心。正求旁求,尤在深详于龙一虎。横担横落,无龙却葬有龙。直向直扦,有气须安...
-
周易注
《周易注》《周易注》,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著。为历史上重要的《周易注》之一。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选用王弼注,认为“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从此,王弼《周易注》作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
-
盲派秘典
《盲派秘典》盲人秘典是我国古代盲人中流传的一种靠口传心授、无字无形的典集。由于我国幅原辽阔,盲人的各门各派师传的内容侧重点有很大的区别,有的门派以纳音五行论命为主、有的以五行二十八星宿神煞论命为主、有的以五行生克...
-
奇门遁甲秘笈
《奇门遁甲秘笈》全书收录了多个体系的秘本善本,包括奇门源流、烟波钓叟歌、起例、占断要诀,八门九星克应、奇门选择、分类占法、法术奇门等等,保留了许多失传的古代文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易童子问
《易童子问》《易童子问》是欧阳修关于《易经》最重要的文章,他从人文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易经》的理解。文章没有采用常用的逐字逐句的经文解释方式,而且运用了一问一答的方式展开。
-
地理辨正
《地理辨正》《地理辨正》为地理风水学名著,为明末清初地理风水学家蒋大鸿所著。此书乃为蒋大鸿对古代五本地理风水名著《青囊经》《青囊序》《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的注解,集成《地理辨正》一书,成为地理风水学上的经典巨作,对后世影响巨大。
-
奇门遁甲统宗
《奇门遁甲统宗》《奇门遁甲》是中华民族的精典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是易经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历代精研奇门遁甲之术的贤圣们大均为治国平天下之人如姜太公、范蠡、张良、诸葛亮等,故号称帝王之学,又为夺天地造化之学,是论天体、人和地球运动规律的科学巨著,其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最为深奥,也最为精确实用。
-
公笃相法
《公笃相法》该书文笔流利、用语准确、论述详尽,说理条理分明,很有层次,像剥竹笋,一层一层剥去外壳,尽行相学的至高境界。其相学自成体系,内容十分精辟、见解深刻,重视实用和实际验证,凡在实践中能验证的古代相书,都囊括无遗。
-
黄金策
《黄金策》《黄金策》题明.刘基著。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重臣,精通术数。此书为火珠林卦法的集大成之作,是研究火珠林法的经典。明清术士莫不奉之圭臬。目前在民间流传甚广的《卜筮全书》、《增删卜易》、《卜筮正宗》都收录了此书,可见影响之大。
-
入地眼全书
《入地眼全书》《入地眼全书》北宋辜托长老著。长老生宋时,扦葬建造,手作甚多,迭著神异,阴阳二宅经彼建造,至今不替,其遗址犹有存者。凡富贵名墓,高山平洋,本之形势以立其体,参之河洛以妙其用,多所指引,无不符合。是书自宋迄今,巨族大家抄写成帙,传写数百年,秘之已久,堪舆家视如珍宝。是书注重实用,将龙、穴、砂、水、向五字互相发明,言峦头兼讲理气,言理气带讲峦头,体用赅备,洵为全璧。更兼理透法巧,言简意赅,条分缕析,妙谛俱现,能使阅者了然,易于学习,诚为千金珙璧,学者自应珍惜也。
-
学风水的第一本书
《学风水的第一本书》第一章序堪舆学上的[龍穴砂水],应用在二十一世纪大都市的阳宅风水上,虽称为[峦头学],但却可以现代化一点,称为[环境学]好了!古代结宅,重视山脉河流,现代选宅,首重区域、街道。古代一宅三四代同堂,现代...
-
千里命稿
《千里命稿》该书语言简练、述理清晰,是讲述子平命学概念的佼佼者,尤其是对五行、六神的性质讲解,可以说是此书的精华,叙述得非常明了,让初学者非常容易理解、掌握。此外,此书的评断篇,基本上定出了现代命书的格式:看强弱、定格局、取用神、论喜忌、查岁运、推六亲、评性情、断事业。但此书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对六亲的定论过於固定而有失灵活、十年大运上下各五年分看、性格分析以注重五行强弱而不是以十神心性去判定等等。
-
皇极经世书
《皇极经世书》《皇极经世书》是一部运用易理和易教推究宇宙起源、自然演化和社会历史变迁的著作,以河洛、象数之学显于世。《皇极经世书》共十二卷六十四篇。首六卷《元会运世》凡三十四篇,次四卷《声音律品》凡十六篇,次《观物内篇》凡十二篇,末《观物外篇》凡二篇。前六十二篇是邵氏自著,末二篇是门人弟子记述。钱穆先生指出: 庄周、邵雍为观物派哲学。其中《观物篇》实乃邵雍之哲学、易理、历史学的理论大纲。
-
麻衣相法
《麻衣相法》人的面部就好像一个高深莫测的密码集成版,上面注明了一个人一生的富贵荣辱,每个部位例如头发、额头、眼眉、眼睛、鼻子、嘴、下颚等等,虽然是遗传了父母的因子,但这一切一切就像一个没经解码的资料库,如果对相命术有所研究就可以通过这种种的数据解开未来之路。
-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渊海子平》,这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地论述四柱命理学的著作,是宋代徐升根据当时命学大宗师徐子平的论命方法记录下来的。可以说《渊海子平》是四柱命理学的开山立派之作,所以四柱命理学就此被称为“子平八字”。
-
四柱预测学入门
《四柱预测学入门》天地人是大一统的体验世界。文化,作为一种现象,是高度凝聚着文化创造者的体验,是充满生命的人一体世界的概括和总结。体验是什么?当我们说"我痛苦"、"我高兴"时,表达的是一个真实的感觉,也是表达一种体验,陈述...
-
我说参同契
《我说参同契》《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异用的法则。不仅是道家养生学的理论源头.亦是中国古代化学、药物学、天文历算等学科的发轫之作,如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其原理即
-
周易预测学
《周易预测学》周易预测是大家比较熟悉而又通用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起卦方法比较灵活随意;断卦或依据卦象,或依据地支装上六亲用生克之法一操一作,比较简单方便,加之其测之人断事准确一性一又较高,故而倍受大家喜一爱一。但...
-
东坡易传
《东坡易传》苏轼幼时便随眉山道士张易简读书学《易》,少年时欲入山林当道士,终生与道士高人交往频繁,深晓《周易》占卜和“胎息”养生之术,并自称“铁冠道人”。苏轼于45岁左右被贬官于黄州时开始撰写《易传》,此后不断修改,直到生命垂危之时才修改完毕。他的认知方法、执政思想深受《易经》影响,诗词文赋也因此而愈加高深玄妙
-
周易译注
《周易译注》——吉人自有天象【原文】(乾下乾上)乾(1):元亨,利贞(2)。初九(3):潜龙勿用(4)。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5)。九三:君子终日乾乾(6),夕惕若厉,无咎(7)。九四:或跃在渊,无咎(8)。九五:飞...
-
易经系传别讲
《易经系传别讲》《易经系传别讲》包含了政治艺术,身心修养之道,人文文化最高的哲学,以及做人做事的智慧之学。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易经》是很平易的一种学问,是人人都需要一种学问。最重要的是,本书会使你豁然开朗,智慧大增。
-
易经的奥秘
《易经的奥秘》这是一本《易经》的入门书、导读书,本书的读者对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文化层次、更不分高低贵贱,所有读者都可以轻松自如的学习《易经》这门古老而神秘的智慧经典;从中获得的智慧必将终生受益!
-
梅花易数
《梅花易数》《梅花易数》相传为宋代易学家邵雍所著,是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相传邵雍运用时每卦必中,屡试不爽。梅花易数依先天八卦数理,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随时随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种多样。
-
易经入门
《易经入门》一、什么是易经易经是我国春秋以前解释“易”的经典书籍,是华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人们所知道的《易经》有三部《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前2部已经失传,真正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周易。社会上不断有人声称已...
-
白话易经
《白话易经》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及现代简化字,解释了《易经》六十四卦的内容。本书容易读,凡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广大青年、工人、农民及社会各阶层读者均可阅读并能理解,也可供广大学者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