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圆海镜分类释术
《测圆海镜分类释术》十卷。明顾应祥撰。顾应祥字箬溪,吴兴人。明嘉靖间巡抚云南,迁刑部尚书。嘉靖二十九年(1550)著《测圆海镜分类释术》十卷,有自序并题:“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吴兴顾应祥释术。”另著有《弧矢算术》一卷(1552),《测圆算术》四卷 (155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 “应祥得冶书于唐顺之,于立天元一语互相推求,不得其解。遂去其细草,专演算法,改为是书。”李冶著《测圆海镜》主要目的是利用天元术列出方程,至于方程解法未能详演,初学者难以理解。为此,顾应祥对《测圆海镜》诸问重加分类,厘为十卷,仍得一百七十问,每问之后有释,释后有术,对问题解答的演算过程详加推导,并对其中的开方、带从开方过程一一写明,便于入门者自学。然而,顾应祥对原书细草部分的天元术无法理解,在《测圆算术》中称:“每条细草,止以天元一立算,而漫无下手之处”。于是将这一部分尽行删去,可谓循枝叶而失本根了。因其通俗明了的演算过程,可谓求立天元一法者之一助,故于清代收入《四库全书》。该书的价值还在于提供了李冶天元术流传三百年之后几成绝学的史料依据。其版本除《四库》本外,还有首刊本明嘉靖庚戍刻本,现存于浙江图书馆。
顾应祥 · 著 -
慈悲道场水忏法随闻录
《慈悲道场水忏法随闻录》慈悲道场水忏法随闻录,三卷,清智证录并序,大贞序、彦淨序、瑞斌序,又云水忏随闻录。
佚名 · 著 -
长恨歌传
《长恨歌传》唐代传奇小说。陈鸿撰。该篇是作者为白居易长诗《长恨歌》所写的“传”,《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六)、《文苑英华》(卷七百九十四)曾收录此篇。陈鸿,字大亮,贞元、元和年间(806~820)人,长于史学,所作传除本篇外,尚存《东城老父传》一篇,收在《全唐文》中。本篇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开元盛世之时,唐玄宗沉溺酒色,专宠杨贵妃,叔父昆弟皆位列贵胄,其姐封虢国夫人,其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杨家权倾朝野,无与伦比。天宝末,安史之乱爆发,玄宗仓皇奔蜀,行至马嵬坡,六军请求诛杀杨氏兄妹,杨贵妃自缢身死。玄宗归京后,思念贵妃不已,“三载一意,其念不衰,求之梦魂,杳不可得。”有道士为玄宗真情所感,上天入地,寻找贵妃魂魄,终于在仙山访得贵妃,有当年玄宗所赐钿合金钗与七夕密约为证,玄宗睹物思人,更加伤感,“日日不豫”。本传根据历史事实和民间传说而写成,既暴露了玄宗的纵情声色任用奸佞导致的国家衰败,也歌颂了唐玄宗作为封建帝王能专于一人的真挚爱情,小说以同情的笔调来竭力渲染描绘李、杨的爱情,从中寄托了人民的爱情理想和对盛唐的怀念惋惜之情。同时小说将玄宗和贵妃的爱情与巨大的时代悲剧相联系,使这一爱情悲剧具有强烈
陈鸿 · 著 -
朝鲜王朝实录[定宗实录]
《朝鲜王朝实录[定宗实录]》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定宗实录]。李芳果(1357年—1419年),即朝鲜定宗(조선 정종),朝鲜王朝第二任君主(1398年—1400年在位),字光远,即位后改名李曔,是朝鲜太祖李成桂次子,李芳远同母兄,母为神懿王后韩氏。早年出仕高丽王朝,官至三司右使。朝鲜王朝开国后封为永安君,拜义兴亲军卫节制使、三军府中军节制使。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第一次王子之乱期间,世子李芳硕被李芳远杀害,事后改立李芳果为世子,同年九月,李成桂禅让于世子李芳果,翌年还都松京(今朝鲜开城)。建文二年(1400年)正月,李芳远发动第二次王子之乱,铲除兄长李芳干的势力,李芳果遂立李芳远为世子,不久禅位于他,成为上王(世宗即位后称“老上王”)。永乐十五年(1419年),李芳果病死于开城仁德宫。享年六十三岁,葬于厚陵。明朝赐谥“恭靖”,朝鲜上谥“温仁顺孝”,但未上庙号。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由朝鲜肃宗追上庙号“定宗”,加
佚名 · 著 -
测圆海镜
《测圆海镜》古代数学经典著作。元李治著。共十二卷。成书于1248年。古称建立方程的过程为“造术”,解方程的过程为“开方”,该书重点在于造术,其方法称为“天元术”。该书给出的天元开方式简明准确,是一种符号数学,为对古代传统的数字数学的本质上的突破。“天元术”及稍后的“四元术”构成了我国独特风格的代数学或方程论,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西方直到16世纪后半叶才出现了以字母符号表示未知数的方程)。该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论述天元术的著作,是了解13世纪中叶我国数学概况的珍贵史料。由于程朱理学的影响,该书竟濒于失传,虽有明顾应祥《测圆海镜十术》十卷(1550),但由于作者对天元术无知,只给出了开方细草,而将有关天元术之精华部分删除。直到18世纪西方数学传入后,清代数学家才认识到该书之重要。阮元称之为“中土数学之宝书”,李善兰赞之曰“中华算书实无有胜此者”,并撰有《测圆海镜解》。现有清《知不足斋丛书》刻本(1798)流传。
李冶 · 著 -
朝鲜王朝实录[太祖实录]
《朝鲜王朝实录[太祖实录]》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太祖实录]。李成桂(朝鲜语:이성계,发音:Yi Seong-gye,1335年10月27日-1408年6月18日),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金野郡)。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又称“朝鲜太祖”或“康献大王”。李成桂是元朝达鲁花赤李子春的嫡长子。1356年,李成桂与其父帮助高丽王朝恭愍王夺取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后来与元朝、红巾军、倭寇、女真等势力作战,战功显赫,不断获得提拔。1388年,李成桂发动威化岛回军,掌握高丽政权,累官至门下侍中(首相),封和宁郡开国忠义伯(简称和宁伯)。1392年,李成桂受群臣推戴,登基为王。1393年奉明太祖圣旨,改国号为朝鲜。1394年定都汉城。即位后,李成桂对内实行改革,清洗高丽王族,对外向明朝称臣,并招抚朝鲜半岛东北面的
佚名 · 著 -
慈悲道场水忏法科注
《慈悲道场水忏法科注》慈悲道场水忏法科注,三卷,清西宗集注,有原敍、缘起、例言及科文。
佚名 · 著 -
采古来能书人名
《采古来能书人名》书家名录。南朝宋羊欣撰。一卷。名录列有自秦至晋的能书者李斯、赵高、程邈、曹喜、蔡邕、陈遵、王次仲、师宜官、梁鹄、邯郸淳、毛弘、左子邑、杜度、崔瑗、崔寔、张芝、张昶、姜诩、梁宣、田彦和、韦诞、韦少季、罗晖、赵袭、张超、刘德升、钟繇、胡昭、钟会、卫觊、卫瓘、卫恒等人。
羊欣 · 著 -
蚕书
《蚕书》一卷。北宋秦观著。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蚕书》分《种变》、《时食》、《制居》、《化治》、《钱眼》、《锁星》、《添梯》、《车》、《祷神》、《戎治》十目。全书简明地叙述了从浴种到缫丝的全过程,还涉及缫车的结构、用法。作者说:“而桑土既蚕,独言于兖。然则九州蚕事,兖为最乎?予游济闾之间,见蚕者豫事时作,不妇不蚕,比屋置之。故知兖人可为蚕师。今予所书有与吴中蚕家不同者,皆得之兖人也。”由此可知作者所记乃兖州(今属山东)人的蚕法,而且是从直接观察得来的。文虽简略,但仍极可贵。后世多种丛书均将此书收入。本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本蚕丝专书,它为了解北宋时期兖州地区的养蚕生产技术状况提供了一个很可贵的历史资料,对于研究经济史颇有意义。
秦观 · 著 -
朝鲜王朝实录[显宗改修实录]
《朝鲜王朝实录[显宗改修实录]》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显宗改修实录]。如前所述,开始于肃宗即位之年,而结束于肃宗3年(1677)9月的《显宗实录》是由南人所编纂的,所以,它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出南人的立场。不过,到了肃宗6年(1680),许积等南人受庚申换局这一逆谋事件的牵连而被挤出了政坛之外。西人掌控政权后,立刻于同年7月开始,进行《显宗实录》的重新改修作业,该作业于肃宗9年(1683)3月结束。领议政金寿恒等西人主张,之前的《显宗实录》为担任总裁的南人许积所领导编纂的,内容上有失公正。有的大臣甚至极力进谏说,该实录为奸臣们盗用史笔编纂而成的。不过,最重要的意见分歧还在于对显宗时期礼讼的解释上,这也是两党派之间的殊死之争。实录的改修作业中途曾因遇到仁敬王后的国丧而暂时中断。最后,历经了3年的岁月,于肃宗9年(1683)时终于得以完成。总之,继《宣祖实录》的修改之后,《显宗实录》是第二次被修改。实录的修改主要源于党派之间政策上的差异,所以
佚名 · 著 -
摧惑显宗记
《摧惑显宗记》熊十力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6月出版。 刘述先在《摧惑显宗记》重印序言中指出,熊十力《新唯识论》出版后,支那内学院著《破新唯识论》驳斥熊十力的论点。熊十力又作《破破新唯识论》再加反驳。这时印顺法师也加入笔战,著文批评《新唯识论》,熊十力加以强烈反击,用的是借弟子黄艮庸(庆)之名答复邓子琴教授的方式,逐条加以批驳,所写成的即是《摧惑显宗记》的内容。《十力语要初读》收有“《新论》平章儒佛诸大问题之申述(黄艮庸答子琴)”一长文。此书出版于己丑(1949),台湾有乐天出版社于1971年出版,此文所占篇幅是由第四十三页到一三一页。乍看之下,此文与《摧惑显宗记》的内容完全相同。对照发现,它缺《显宗记》一至十三页的议论。刘述先指出,《摧惑显宗记》可能是接引后学去了解熊先生思想的津梁。本书附录熊十力先生语要二则:与诸生谈新唯识论大要;为诸生授新唯识论开讲词。
熊十力 · 著 -
纯正蒙求
《纯正蒙求》三卷。元胡炳文 (1250—1333)撰。胡炳文字仲虎,徽州婺源(今安徽省婺源县)人。潜心朱熹之学,延祐中荐为信州道一书院山长,世称云峰先生。著有 《云峰集》十卷、《春秋集解》、《周易本义通释》等。自晋李瀚的《蒙求集注》之后,仿效其书者数家,杂采经传事实,隶以韵语,便于儿童初学记诵。胡炳文所撰此书,集古之嘉言善行、各以四字属对成文。又自注其出处。书之上卷,叙立教、明伦之事。中卷,叙立身、行己之事。下卷,叙待人、接物之事。每卷一百二十句,三卷共为三百六十句。卷中又各有若干了目。每一目句数不等,多者一二十句,少者四句。中间词句用骈语写成,又要合于声韵。但书中也有漏落和分隶不当的地方。如黄香暖席,应归入父子之伦,而书中却归入幼学见趣条下。陈子高让田应归入长幼之伦,却归入处宗族条下。此书虽有疏漏之处,但显明易晓,对启蒙教育还是有益的。有浙江鲍氏藏本、《四库全书》本。
胡炳文 · 著 -
传法正宗论
《传法正宗论》凡二卷。宋代明教大师契嵩(1007~1072)着。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系由传法史考订禅门祖师之正脉法统,并论述师徒面授、付法相承之问题,为传法正宗记之姊妹篇。契嵩认同出三藏记集、达磨多罗禅经等诸说,而非议付法藏因缘传之说,以阐明自释尊至达磨二十八祖嫡传法系之正统性,并答辩禅门‘以心传心’、‘教证一如’等问难。
契嵩 · 著 -
传法正宗记
《传法正宗记》凡九卷。宋代明教大师契嵩(1007~1072)着。略称正宗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系继景德传灯录之后,叙述自印度以来诸祖师之传记,以及我国禅宗师徒面授付法相承之顺序。卷一为教祖释迦如来之传。卷二至卷六叙述自第一祖摩诃迦叶以降,至第三十三祖大鉴慧能之传记,并谓此一传承为正统。卷七、卷八为慧能门下一三○四人之略传。卷九收录慧能以前各旁系二○五人之事迹,为禅宗南宗非正统之禅僧传记。此外,著者另附有传法正宗定祖图一卷、传法正宗论二卷于本书之后,三书(共十二卷)合称为嘉祐集。
契嵩 · 著 -
蔡汝南诗词全集
《蔡汝南诗词全集》谁将三字狱,堕此一长城。北望真堪泪,南枝空自荣。国随身共尽,君恃相为生。落日松风起,犹闻剑戟鸣。 【注释】
-
陈元裕诗词全集
《陈元裕诗词全集》上善湛然秋,恩波洽帝猷。谩言生险浪,岂爽见安流。泛去星槎远,澄来月练浮。滔滔对离酌,入洛称仙舟。 【注释】
-
成彦雄诗词全集
《成彦雄诗词全集》银河昨夜降醍醐,洒遍坤维万象苏。疑是鲛人曾泣处,满池荷叶捧真珠。 【注释】
-
陈绎诗词全集
《陈绎诗词全集》榕叶堂前生昼阴。 【注释】
-
陈埙诗词全集
《陈埙诗词全集》只教人种菜,莫误客看花。 【注释】
-
陈奕诗词全集
《陈奕诗词全集》东城有观号丹台,石甃淡季然天所开。回客题诗今不见,空令屐齿印苍苔。 【注释】
-
陈元英诗词全集
《陈元英诗词全集》琅玕瑶草满空山,月上丹台鹤未还。夜入琼楼襟袖冷,始知身在白云间。 【注释】
-
陈洵直诗词全集
《陈洵直诗词全集》石梯之字上青峰,碧玉琅玕扫碧空。内隐一壶尘外室,夜吞明月晓吞风。 【注释】
-
陈谊诗词全集
《陈谊诗词全集》庙里杉松萧飒风,庙前江水碧溶溶。凭阑不见当时事,落日远山千万重。 【注释】
-
陈远诗词全集
《陈远诗词全集》世间八月十五夜,何处楼台得月多。不及吴江桥上望,水晶宫里揖嫦娥。 【注释】
-
陈愿诗词全集
《陈愿诗词全集》乞得雨初霁,登临一解颜。自携斑竹枝,来对白云山。月色朦胧里,溪声远近间。相留且盘礴,莫惜夜深还。 【注释】
-
陈延诗词全集
《陈延诗词全集》水泛榴花来洞口,鹿迎樵客到仙家。 【注释】
-
陈逸赏诗词全集
《陈逸赏诗词全集》死却王褒五百春,资中不见有词臣。今朝忽遇登龙客,喜杀西郊谢逸人。 【注释】
-
陈月潭诗词全集
《陈月潭诗词全集》双桨春风款款移,斜阳平半落芳池。不妨暂向桥边驻,更为桃花了一诗。 【注释】
-
陈延龄诗词全集
《陈延龄诗词全集》诗人假榻古兰若,松风涧水相泠泠。优婆塞倾椰子酒,须菩提讲莲花经。龙形老树雨知翠,佛头高山云见青。借问仙人渺何许,飞升一去三千龄。 【注释】
-
陈裔长诗词全集
《陈裔长诗词全集》地坦容车马,城空绝戌楼。几家烟火在,风露冷松楸。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