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嗣杲诗词全集
《董嗣杲诗词全集》客篱倏见野棠开,红紫无心委雨苔。闭户自偿书债去,题桥谁作酒佣来。晚知屋上青山改,老为江头白骨哀。岛瘦郊寒诗是崇,断然难画入云台。 【注释】
-
丁察院诗词全集
《丁察院诗词全集》葛井丹明,西来金母,霓旌云旆。移下瑶池,竹外一壶秋水。菊□香留宿醉。看後夜、冰轮满桂。貂蝉映、虹玉称觞,逐初堂上佳会。娇孙彩衣聚戏。指明年八十,儿额先记。要比壮椿,八数更加
-
杜宣诗词全集
《杜宣诗词全集》杜宣,著名剧作家、散文家、诗人、国际文学活动家、《文学报》的创始人之一。杜宣同志于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上海、桂林、昆明、重庆、香港等地从事革命文化活动,建国后,曾任国际政治经济所所长、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常驻代表、上海市文化局顾问、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上海市剧协主席、中国剧协顾问、上海市对外友协副会长、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等职。他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创作了一大批剧本、散文、诗歌,在中外文学界、戏剧界等领域里享有很高的声誉。
-
窦洵直诗词全集
《窦洵直诗词全集》晚树春归后,花飞鸟下初。参差分羽翼,零落满空虚。风外清香转,林边艳影疏。轻盈疑雪舞,仿佛似霞舒。万片情难极,迁乔思有馀。微臣一何幸,吟赏对寒居。
-
大博干禅师语录
《大博干禅师语录》五卷,清 乾說,超宗等錄,相空子序,曹溶序。南嶽下第三十五世,嗣萬如微。依駒本增入并印。
佚名 · 著 -
读书附志
《读书附志》一卷,南宋赵希弁撰。赵希弁,生卒不详,字君锡,袁州 (今江西宜春)人,宋太祖九世孙。南宋宁宗、理宗之交,江西漕贡进士,秘书省校勘。据其家三世藏书,择《郡斋读书志》四卷本所未著录者,仿其体例,撰成该书,以附四卷本,故称《附志》。《附志》一卷,实分上、下,类目与四卷本不尽相同。卷上有经类、经解类、小学类、史类、编年类、杂史类、史评类、职官类、刑法类、仪注类、天文卜算类、五行类、地理类、传记类、谱谍类、诸子类、农家类、杂说类、兵家类、类书类、杂艺术类、道家类、神仙类、释书类。卷下有楚辞类、别集类、语录类、总集类、法帖类,最末又有拾遗。总共著录图书四百六十九种,除少数复见者,大部分为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书籍,恰恰可作《郡斋读书志》的续篇。《附志》著录各书,更觉翔实,除书名、卷帙外,又介绍其书篇目、编次、刊刻时间、刊刻地点、刊刻人名等。该志历来附四卷本《郡斋读书志》(即《前志》)理宗淳珰九年 (1249)黎安朝合刻于袁州,属袁本系统,一直随袁本流行。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郡斋读书志校证》的合校本,以影印南宋淳珰本《读书附志》为依据,加标点,附于书后。
赵希弁 · 著 -
东斋记事
《东斋记事》6卷。北宋范镇撰。是书仿唐人著书以述当时之事,使后人有可考证,故追忆馆阁中及在侍从时交游语言、里俗传说而撰。多及北宋故事、典章制度、士人逸事,于蜀地风土人情尤详。书成于元丰间,因写于所居之东斋,因以名书。书成元丰间,因写于居所东斋,故名。《宋史·艺文志》作十二卷,《文献通考·经籍考》作十卷,原本早佚,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分为五卷;又采《皇朝事实类苑》等书所引,加以删校,续为补遗一卷。1980年中华书局点校本又辑得佚文二十三则。
范镇 · 著 -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撰人不详。内容文字与《洞玄灵宝道要经》类同,盖系隋唐间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经乃元始天尊告诫三真孝王(又号至孝真王),以宣扬孝道为宗旨。内称「孝道至大,与元并生,治于三光,照耀幽夜」。修持孝道者,可离生死、暗障、饥寒等怖畏,即身成道,升入无形;而不守孝道,则沦下地狱,轮回不已,永无出期。又称下世明王以孝治天下,可使家国太平,八表归一。乃至于百病不生,众毒不害,草木不枯,风雨以时。田蚕丰收,诸瑞呈祥。
佚名 · 著 -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鹫峰,告诸苾刍,若于十二缘生而能见了,是名见法见佛。舍利子以问慈氏菩萨,慈氏细为解释十二因缘甚深之义。乃性相二宗要典。
佚名 · 著 -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研究专著。今人李长之著。商务印书馆1940年初版,属中法文化丛书之一种。该书是对李白其人其诗的批评,但受西方文论影响,采用了类似作家传记的文体和夹叙夹议兼有抒情的笔调,显示了著者本人的鲜明个性。全书分导论、李白求仙学道生活之轮廓、道教思想之体系与李白、李白从政、李白的文艺造诣、李白之为人等章,不以逻辑推理胜,却极富感悟与启示力。如论李白其人其诗的本质是为生命与生活而奋斗,其价值在于给人以解放,这也就是李白作品充满豪气和生命力的根源;如以道教思想体系一一与李白诗作、行为对照,以说明李白信奉道教之深;如论李白性格之真与重感官享受,李白之寂寞和虚无等。全书文采斐然,尤为重要特色。
李长之 · 著 -
地藏本愿经科文
《地藏本愿经科文》地藏本愿经科文,一卷,清灵椉定,岳玄排。
佚名 · 著 -
大乘四法经
《大乘四法经》又名《四法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译者不详,疑为法成。一卷。佛在祇园,文殊师利菩萨以宝盖供佛,明菩萨供养无有厌足,及说种种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舍善知识,三不舍堪忍爱乐,四不舍阿练若。又说三十五住菩提法。应离十慢。
佚名 · 著 -
大人先生传
《大人先生传》三国魏阮籍作。作于魏正元二年(255)。虚构一位“大人先生”,不知其姓名与年寿,以万里为一步,千岁为一朝,与造化相推移,不与世同。有世俗之士致函于先生,鼓吹君子立身,当遵守礼法,追求荣华,建立功业,扬名后世。大人先生乃答以天地变化,颠倒反复,世俗君子亦将难保其富贵荣华;又斥责礼法之士处世,犹如裈中之群虱,一旦大火焚烧城邑,则群虱死于裈中而不能出。文中揭露礼法之虚伪,指责封建专制统治“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假廉以成贪,内险而外仁”,并预言必将有亡国、戮君、溃败之祸。又谓至人混同是非,听任自然,不避地而处,不以物累身,提倡和光同尘、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不赞成隐士遁于山林的做法。后遇采薪者,与论古今盛衰变化,乃歌“天地解兮六合开”(即《大人先生歌》)以抒怀。《晋书》本传载籍曾于苏门山遇孙登,相与商讨终古及栖身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长啸而退,至半岭而闻鸾凤之音响于岩谷间,乃登之啸声。籍归而著《大人先生传》,所言皆其胸怀本趣。文中着意塑造的大人先生,乃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其超世独立、不同流俗、崇尚自由的精神,体现了作者的人生理想。而对于封建专制及世俗礼法的抨击,则委婉透
阮籍 · 著 -
帝学
《帝学》八卷。宋范祖禹 (1011—1098)撰。范祖禹字梦得,一字淳父,成都华阳 (今四川双流)人。嘉祐进士,官至祐谏议大夫,礼部侍郎。雍熙三年(1070)参修《唐鉴》,费时十五年成书。史志有著录。是书元祐初年祖禹为帝讲经时所进献。书中所辑皆古之贤君学祖宗典之事迹。范祖禹曾协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后多次任宫廷教官职,兼侍讲。该书主要纂辑从古贤君至神宗的典学事迹,历举帝王正心修身之要,各条后都附有作者的论断。宋代作为宫廷教育读本。
范祖禹 · 著 -
大元一统志
《大元一统志》元代官修地理总志。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札马剌丁、虞应龙等编纂,至元三十一年(1294)完成初稿,共七百五十五卷。后因得《云南图志》、《甘肃图志》和《辽阳图志》,遂议重修,由孛兰盻、岳铉等主其事,成宗大德七年(1303)最后完稿,计一千三百卷,六百册。是书综合了唐《元和郡县图志》、宋《太平寰宇记》和《舆地纪胜》等书成例,分为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势、古迹、宦迹、人物、仙释诸门类,比前代总志设类更为齐备。所用资料,据金毓黻考证,长江以南各行省,大半取材于《舆地纪胜》和宋元方志;北方各行省,多半取材于《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和金元方志。所引旧志,今多不传,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书成后,藏于秘府,后于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刻版。明嘉靖以后,此书逐渐散佚。近人金毓黻曾蒐集整理﹐刊有《大元大一统志》残本十五卷﹐辑本四卷。金毓黻有辑本并加考证,收在《辽海丛书》内。后赵万里又加以辑录,分成十卷,题为 《元一统志》,196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佚名 · 著 -
洞天奥旨
《洞天奥旨》又名《外科秘录》。外科著作。清陈士铎撰。十六卷。士铎有《辨证录》 已著录。本书托名“岐伯天师”所传,故以“洞天”名。陈氏认为疮疡“其证实多,其变实异,而其祸实大”,不忍千百世人,因疮疡而夭丧,故集前贤名论、家传刀针良法、验方及临床经验,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 撰成。卷一至卷四,总论疮疡之候诊法、用药、调护。在鉴别诊断上有相当水平。卷五至卷十三记述外科、皮肤科以及跌扑、金刃、虫兽伤等一百五十种证治。卷十四至卷十六,载各家外科治方二百八十首,强调治疗疮疡要切合临床实际,以及因人因病制宜、不可迷信鬼神。指出诊治疮疡要明确标本、脏腑、经络,析疮疡火毒须分阴阳。并以疮疡形、色、疼、痒、脓、血及全身症状辨其阴阳虚实、吉凶顺逆,颇有独到之处,可供临床参考。有康熙三十三年 (1694) 古越大雅堂原刻本、乾隆五十五年 (1790) 山阴陈氏刻本。凌云鹏 《陈士铎外科学术思想探讨》(《中医杂志》1982.5.4)可供参考。
陈士铎 · 著 -
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教育家蔡元培著。是作者在辛亥革命后,首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所作。发表于1912年2月11日出版的《临时政府公报》第13号。此文系统全面地阐明了作者对于新教育方针的主张。他对清末制定的“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进行了批评。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和谐发展的方针。认为教育分为隶属于政治者和超轶乎政治者两大类。前者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此二者反映了富国强兵的要求,还有公民道德教育,其内容是法国革命新提倡的“自由、平等、亲爱”。后者包括世界观教育和美育。在教学实施中,五育所占比例不同,军国民教育占10%,实利主义教育占40%,德育占20%,美育占25%,世界观占5%。所设修身、历史、地理、算学、物理、化学、博物学、图画、唱歌、手工、游戏等课程,在“五育”教育中分别具有不同意义。1912年9月北京教育部,根据此文精神,颁布《教育宗旨令》,明确规定国家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此文编入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9月出版。
蔡元培 · 著 -
东坡诗集注
《东坡诗集注》诗文注。南宋王十朋(1112—1171)撰。三十二卷。十朋字龟龄,自号梅溪。浙江乐清人。绍兴进士,历知饶夔湖泉诸州,累官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著有《梅溪集》、《会稽三赋》等。此集收所注东坡诗有纪行一卷,游览二卷,古迹、咏史、述怀各一卷,书事、闲适、贻赠、简寄四卷,酬和、酬答四卷,送别二卷,燕集、怀旧、仙释各一卷,庆贺、伤悼一卷,禅悟一卷,时序、寺观、居室、花木、泉石、书画各一卷,题咏、咏物三卷,和陶诗、乐府各一卷。书中大字为苏诗,小字双行为王注。体例与《杜诗千家注》相同,后人指摘其误十之五,疑此本非十朋所为。然仍不失读苏诗之参考。有《四库全书》本。
王十朋 · 著 -
大乘净土赞
《大乘净土赞》大乘净土赞,一卷,佚名,编号二八二八。
佚名 · 著 -
大般涅槃经(北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北本涅槃经)》亦称《大本涅槃经》、《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40卷。原经一般认为是在公元3~4世纪之间(或说2~3世纪),产生于克什米尔地区。主要阐述佛身常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阐提成佛以及涅槃、常乐我净等大乘佛性思想,强调佛性的永恒性和众生成佛的普遍性。传入中国后影响甚大,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专门研习此经的涅槃师,形成涅槃学派,出现多种注疏。此经汉译本相传在昙无谶之前已有3种,均早佚。东晋*法显与*佛陀跋陀罗共译此经初分为6卷,相当于昙译本的前10卷。南朝慧严、慧观、谢灵运等以昙译本为主,并依法显译本增加品目,改为25品36卷,世称“南本涅架经”。昙译本13品40卷,世称“北本涅槃经”。另有藏文译本,依据汉译本重译而成。梵文残本在日本、中亚均有发现并刊行。此外,“南本涅槃经”还被全部译成英文。
佚名 · 著 -
大方广三戒经
《大方广三戒经》佛教经典。北凉昙无谶译。三卷。是《大宝积经》第一会《三律仪会》的异译本。叙述佛因大迦叶问,说菩萨种种应作、不应作之法。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佚名 · 著 -
电世界
《电世界》高阳氏不才子(许指严)撰。原载《小说时报》第一年第一号,宣统元年(1909)九月出版。标“理想小说”,署高阳氏不才子撰,共十六回,部分章节附有插图。1910年10月22日至1911年1月10日,《广益丛报》第248—256号(第8年第24—32期)重刊。此次以《小说时报》初刊本为底本,进行点校、排印。叙一百年后出现的一位电王黄震球的故事。黄震球以陨石炼就名为“鍟”的新原质,可于空中发电,制成电手枪,将入侵之西威国全部飞行舰击落海底,并将敌国都市烧成焦土,威震全球诸国。电王飞至南极,掘金铸币,使世界富足;发明太阳灯,使南极变为温暖世界。注重教育,遍设学堂,普及电化教育;又重视交通、农业,讲究卫生,提倡节育,受万民爱戴。后电王见世界人类孳生,新编探险队,制电船向地下开辟殖民地。不料此地竟成了淫盗之窟,使电王极为感伤,遂乘电船升空而去。作者通过这一科学巨人的事迹,表现了作者科学救国、征服自然的理想,想象丰赡,情节奇幻。结尾电王出世,更令人深思。
许指严 · 著 -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一卷,唐不空译。佛,住安乐世界,为观自在菩萨初说三十八吉祥如来之名号,次说吉祥天女之一百八名。为十二契讽称之,分十二段之曲谱。故云。
佚名 · 著 -
大寒林圣难拏陀罗尼经
《大寒林圣难拏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法贤译,罗睺罗于寒林中多为鬼恼。佛为说难拏陀罗尼。难拏者欢喜之义,言此陀罗尼有安乐欢喜之功德也。
佚名 · 著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阿难示堕摩登伽难,佛放顶光说咒。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来归,启请大法。佛为先开圆解,次示圆行,次明圆位,乃至精研七趣,详辨阴魔,此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
佚名 · 著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凡二十卷。北宋天息灾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叙述有关文殊师利之曼拏罗、图像等仪则,以及印相、护摩等作法。计分二十八品。本经乃自大中祥符法宝录卷五所录出者。宋藏遗珍所收之现存祥符录虽有缺损,然从同书卷二十二之总录,及大中祥符法宝录略出中来推论,则可知本经与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一卷及十号经一卷,系同于北宋雍熙三年(986)所译成。据诸仪轨禀承录卷六载,唐代宝思惟所译之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法、唐代义净所译之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相当于本经之成就最上法品,可视为本经之别生经。
佚名 · 著 -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陀罗尼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陀罗尼》一卷,唐不空译,悉怛多钵怛罗,译言白伞盖。白伞盖佛顶尊之陀罗尼也。
佚名 · 著 -
大方广曼殊室利童真菩萨华严本教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毗遮噜迦仪轨品
《大方广曼殊室利童真菩萨华严本教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毗遮噜迦仪轨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说忿怒王真言,成就有情,治罚难调伏者法。阎曼德迦忿怒王品第三十二。答寂静慧菩萨问,复说诸调伏法。
佚名 · 著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一卷,唐不空译。具出经文及梵字四十二。
佚名 · 著 -
大方等陀罗尼经
《大方等陀罗尼经》凡四卷。北凉法众译。又作方等檀持陀罗尼经、檀持陀罗尼。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佛应文殊师利之请问,说诸种陀罗尼功德。分初分、授记分、梦行分、护戒分、不思议莲华分等五部分,详明修忏行道、灭罪增寿、善恶梦应等种种事相。本经向以讲说菩萨之二十四重戒及阐明声闻之授记作佛而著称。
佚名 ·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