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文学网
阅读主题

按首字母为“G”查询

  • 古赋辨体

    《古赋辨体》总集名。元代祝尧编撰。祝尧曾表明,他编此书,“其意实欲因时代之高下而论其述作之不同,因体制之沿革而要其指归之当一,庶几可以由今之体以复古之体云。”可见他是本着“由今之体以复古之体”的主张,从赋体源流着眼来选编此书的。全书10卷,编为正集和外录两个部分。《正集》八卷,自楚辞以下至唐宋赋,每朝录取十数篇以辨其体制。凡分五体:“楚辞体”,录屈、宋、荀赋28篇;“两汉体”,录司马相如、扬雄赋等14篇;“三国六朝体”,录赋15篇;“唐体”,录赋13篇;“宋体”,录赋14篇。《外录》2卷,分“后骚”、“辞”、“文”、“操”、“歌”5类,为赋家流别。编排方式以体类为纲,各体之内先列一篇文字论述此类赋体的源流与特点,然后再录若干篇赋以明其义,对所录各赋及其作者又分别略加说明与评述。此书作为以辨析赋体为宗旨的总集,兼具资料与文体论两者之长,颇为后人所重。明吴讷《文章辨体》论“古赋”体,几乎全采其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此书“采摭颇为完备”,“于正变源流亦言之最确”。明、清以来多有刻本,《四库全书》所收明嘉靖间补正本较善。

    祝尧 · 著
  • 桂林风土记

    《桂林风土记》唐莫休符撰。作者在广西西道任职 期间,博采桂林山水、寺庙、里宅、城亭、古迹、人物等 资料。退居后,粗录见闻为《桂林风土记》,成书于 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年)。全书内容广泛,其中反映 了传说人物尧、舜与南方民族地区的密切关系、灵渠 对沟通中原与粤西关系的评议等,对研究古代南方 民族史有参考价值;谱民风、记土产的记述体裁,对 后世著述领域亦有积极影响。是研究广西地方史和 壮族史的早期重要文献资料之一,收入《丛书集成 初编》中。

    莫休符 · 著
  • 高氏三宴诗集

    《高氏三宴诗集》三卷。唐高正臣编。正臣字号、籍里与生卒年均不详。曾官襄州刺史。此集所载皆同人会宴之诗,以 一会为 一卷,各冠以序。一为陈子昂,一为周彦晖,一为长孙正隐。三会正臣皆预,故汇而编之。与宴者共二十 一人。考之《新唐书》,有传者三人,则为陈子昂、郎余令、解琬。附见他传者一人,则为周思钧。见于本纪及世系表者一人,则为张锡。仅见于世系表者五人,则为正臣及高瑾、王茂时、高绍、高峤。余皆不详始末。案世系表,正臣为襄州(今湖北襄阳等地)刺史,不云卫尉卿。今诗后叙正臣及周思钧事独详。所云连姻帝室,寓居洛阳,皆与诸序语合,似非无据。末又附《香山九老会诗》 一卷,卷尾有夷白堂重雕字。考宋鲍慎由字钦止,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元祐六年(1091)进士。著有《夷白堂集》。此或鲍慎由所刊。九老会诗已附见《白香山诗集》,而《三宴诗》之名,新旧唐书志皆不载。盖当时编次诗歌,装褫卷轴,如《兰亭诗》之墨迹流传,但归赏鉴之家,故不著藏书之录。后好事者传钞成帙,乃列诸典籍之中。惟辗转缮录,不免多讹。如以高峤为司府郎中,唐百官志无此官,应从《世系表》 改为司门郎中。又张锡于武后久视元年(700)拜同平章事,本山东兖州东武城人,诗中

    高正臣 · 著
  •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简称《皇经》或《玉皇经》。道教持诵经典。三卷。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据近人考证,该经很可能出于宋代。元邱长春已有“五品皇经”之语。又有隋唐道士所作者说。该经属持诵经典中最重要的一部,其体例,据陈樱宁《皇经》一文说:“大致模仿释典,在隋代佛教中有一部《佛本行集经》,这大概就是《玉皇经》所以叫《本行集经》的由来。”全书分为三卷五章,即“清微天宫神通品第一”、“太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品第二”、“洞玄灵宝玉皇功德品第三”、“天真护持品第四”、“洞玄灵宝报应神验品第五”等五个章节。经卷前有托名天枢上相张良序,经后有张良奏陈表文。前序云:“《玉皇本行经》者,至真真体,上圣圣机,寓真一之妙,于记述之余,示解脱之门;于赞扬之际,辞意互摄,理事交参,味之者神洽太和,诵之者心离诸漏。神功妙用,广博难量,冲义灵机,包罗无外。”又言持诵此经,要笃诚察悟,明其密奥。“苟或诵持万遍,譊譊不究真一之旨,六根泛泛不投解脱之机,是皆未可以仰酬天尊说经之劳,不知玉帝护经之绩。若口诵心存,如处玉光之内,神交意晤,如游宝苑之中。谛观分身合身之神通,静想应化应物之妙用,则湛然无累,卓尔有凭,则平步天空,列名圣籍”。正文主要内容叙述

    佚名 · 著
  • 广黄帝本行记

    《广黄帝本行记》一卷。题唐阆州晋安县主簿王瓘撰。原书三卷,上、中二卷述黄帝成长及治理天下之事,此二卷已亡佚。今仅存一卷, 即下卷,叙述黄帝修道成真之事,因收入《道藏》得以保存。主要记述黄帝使天下大治之后,寻仙访道之事。记载了黄帝师从宁封子,受其龙娇之经,见紫府先生,登于风山受《三皇内文》天文大字,以劾召鬼神,见中黄子,受九茄之方,见大隗君黄盖童子,受《神仙芝图》十二卷,陟王屋,开石函,发玉笈,得《金鼎九丹之经》,复受《九转之诀》于玄女,往天台受《金液神丹之方》,问道广成子于崆峒山。从广成子得长生久视之道,最后乘龙升天。可作研究黄帝与道教的参考资料之用。收入《道藏》洞真部记传类。

    佚名 · 著
  • 龚鼎孳诗集

    《龚鼎孳诗集》龚鼎孳诗集263首。龚鼎孳诗中很大一部分是表现对仕清的自责与悔恨,也就是失路之悲。“失路”一词在龚诗中运用最多,其出现频率之高都是他同时代的文人集中所少见的。再如著名的《初返居巢感怀》:“失路人悲故国秋,飘零不敢吊巢由。书因入洛传黄耳,乌为伤心改白头。明月可怜销画角,花枝莫遣近高楼。台城一片歌钟起,散入南云万点愁。”

    龚鼎孳 · 著
  • 感天动地窦娥冤

    《感天动地窦娥冤》简名《窦娥冤》。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旦本。剧写楚州寒儒窦天章上京应举,为抵债,将七岁女儿端云送往蔡婆做童养媳。端云后改名窦娥,十七成婚,不久夫死,与蔡婆相依为命。蔡婆因向赛卢医索债被骗至荒郊将被勒死,遇张驴儿父子撞见救下。张驴儿询知蔡婆儿媳亦寡,遂以绳索威逼蔡婆招赘其父子上门,婆无奈领至家,为窦娥坚拒。张要挟赛卢医卖给毒药,投毒于汤内,欲害死蔡婆以胁窦娥就范,不料汤被张父误食,而窦娥仍守贞不从。张遂诬告窦娥“毒死公公”。昏官楚州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流血昏死仍不招。官又欲加刑于蔡婆,窦娥为救婆乃屈招,被判死刑。刑前她向天地鬼神申诉冤枉,并发血溅白绫、六月降雪、三年大旱三桩誓愿以明己冤。果然一一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以肃政廉访使至楚州刷卷,窦娥鬼魂泣诉,冤案方得昭雪。天章依法判张驴儿凌迟处死,赛卢医流配充军,桃杌并吏典各杖一百,永不叙用。剧中仅“三桩誓愿”故事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及《搜神记》中“东海孝妇”周青故事,余皆取材于元代现实。据《元史·百官志》,至元二十八年(1291)始改“提刑按察使”为“肃政廉访使”,故剧当作于至元末至大德初(1297年前后),是当时强梁横行、官

    关汉卿 · 著
  • 关张双赴西蜀梦

    《关张双赴西蜀梦》简名《双赴梦》。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末本。系据《三国志》刘备、关羽、张飞等传中关、张遇害之事,虚构托梦情节而成。首折叙刘备称帝后,思念关、张,遣差官赴荆州、阆中宣召关、张来成都聚会。差官抵达二地,始知荆州已陷东吴,刘封、糜竺、糜芳暗通东吴,致羽被擒杀。张飞拟伐吴报仇,又被部将张达暗杀投吴。遂星夜驰回成都报丧。二折叙诸葛亮夜观天象见将星殒落,知蜀必损二将;及差官回报果然。亮虑刘备闻此噩耗不胜其悲,拟隐瞒不报。三折写关、张二魂赴都相遇,互诉被害原委,乃相约向孔明、刘备托梦以求报仇。四折叙二魂入宫托梦,不胜凄惶。刘备梦中尚以为兄弟团聚,殷勤挽留。张飞暗示被害经过,再三叮咛皇兄兴兵活捉二糜、张达,以雪冤恨。曲词苍凉悲怆,渗透了宋元之际人民痛恨内奸的时代情绪。今存《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宾白全缺。《元曲选外编》据此重印。

    关汉卿 · 著
  • 管道升诗词全集

    《管道升诗词全集》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槨。

  • 顾敻诗词全集

    《顾敻诗词全集》顾敻(xiòng)(约公元九二八年前后在世)五代词人。字、里、生卒年均无考,约后唐明宗天成中前后在世前蜀王建通正时,(公元九一六年)以小臣给事内庭。有见秃鹫翔摩诃池上,作诗刺之,几遭不测之祸,擢茂州刺史。后蜀建国,敻又事孟知祥,累官至太尉。性好诙谐,仕前蜀时,见武官多拳勇之夫,遂作武举谍以讥刺他们,一时传笑。敻工词,作风间似温庭筠,今存五十五首(见花间集及唐五代词),全部写男女艳情。

  • 归仁诗词全集

    《归仁诗词全集》一百八十首,清泠韵可敲。任从人不爱,终是我难抛。桂魄吟来满,蒲团坐得凹。先生声价在,寰宇几人抄。 【注释】  

  • 高翥诗词全集

    《高翥诗词全集》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 归雁

    《归雁》中篇小说。庐隐著。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6月初版。作品为日记体裁,描写了女主人公纫青重返北京半年间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有与朋友间往返宴饮的情景,有对亡夫的思念痛悼、也有再次陷入恋爱的矛盾心理和痛苦感受,更多的是抒写对现实人生的思考、感喟。在孤寂感伤的氛围中,表现出对人生社会的憎恶。

    庐隐 · 著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随意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随意事》一卷,唐义净译。特明自恣之事。

    佚名 · 著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三卷,尊者毗舍佉造,唐义净译。摄略有部毗奈耶之偈颂。

    佚名 · 著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二十卷,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特明提婆破僧之事。

    佚名 · 著
  • 高宗御制文集

    《高宗御制文集》文别集。清高宗弘历(1711—1799)撰。四集,九十二卷。于敏中、梁国治、沈初、彭元瑞等奉敕编。弘历有《唐宋文醇》已著录。此集成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约四十七万字。初集三十卷。经筵御论二卷,论、说、记五卷,序、后序六卷,跋、书后、问、碑文、赋、颂、赞十七卷,凡五百七十篇。按年编次。二集四十四卷,经筵御论二卷,论、说、解、谕、记十三卷,序、题、跋五卷,考、辨、碑文、书事十七卷,赋、铭七卷,凡四百余篇。三集十六卷,经筵御论一卷,论、说、谕、诏、训、记七卷,序、题辞、跋、辨八卷,凡一百九十四篇。余集二卷,含诏、谕、记、序等文三十六篇,共计一千三百九十一篇。所论广涉政治、军事、经济、历史、水利、农桑诸多方面,倡导德、宽、信、仁、敬、孝、义、礼等儒家思想,强调“圣人”要养贤以及万民,“君子”以自强不息,治国要“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主张文章“各以己意和之,不必拘体赓韵。”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乾隆 · 著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二卷,唐义净译。特说皮革之事。

    佚名 · 著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一卷,唐义净译。十卷尼陀那目得迦中之本颂别行者。

    佚名 · 著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羯耻那衣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羯耻那衣事》一卷,唐义净译。明功德衣之事。

    佚名 · 著
  • 观音经普门品重颂

    《观音经普门品重颂》观音经普门品重颂,一卷,宋遵式述,经疏合刻。

    遵式 · 著
  • 高王观音经注释

    《高王观音经注释》高王观音经注释,一卷,清周上智注释,由所著西来妙谛录出并原跋,夏同玄西来妙谛序。(总目标智敬录)。是《佛说高王观世音经》(简称《高王观音经》)的注释书。此经为《法华经》“观音品”的单出,东魏天平年间(534—537)所传,后人疑为伪经,但在信徒中传播较广。书前有清光绪四年(戊寅岁,1878)同玄所撰序,智敬所撰跋,后附《高王经缘起》。疏文依经文顺序,逐句进行解释。光绪四年刊印于杭州昭庆慧空经房。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佚名 · 著
  • 观音经普门品肤说

    《观音经普门品肤说》观音经普门品肤说,一卷,清灵耀说并序,有科文。

    佚名 · 著
  • 怪石录

    《怪石录》一卷,清沈心撰。沈心字房仲,号松阜,生卒不详,浙江杭州诸生。性落拓,不事生产。精篆刻、图绘,旁及星遁卜筮、脉诀、葬经,无不洞晓,而尤精于诗。著有《孤石山房集》。《禹贡》:“青州岱畎,厥贡中有怪石。”孔安国传:“怪异好石似玉者。”今舍弟畹叔观察齐东三郡,尽青州之城,余来官署,得详诸石出处,及质色文理,迥非凡品。因就所见闻,寒窗呵冻,随笔摭辑得若干种,有似玉者,有不似玉而可爱者。

    沈心 · 著
  • 观光日记

    《观光日记》吴德功撰,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之抄本。日据台湾初期,日人思以懹柔之法笼络知识分子,于清光绪二十六年(日明治三十三年)春举行「扬文会」,而作者即为应召参加斯会之一员。乃于是年三月八日自其家乡彰化起程赴会,至三十一日返还。所记即在此二十四日中之开会、与宴、参观、游览等活动。

    吴德功 · 著
  • 公债委员

    《公债委员》《公债委员》属于恋爱小说,主要写的是公债委员陈仲章和阿欢的婚恋生活。小说开头描写一个已经退职的公债委员(陈仲章)伙同一个革了职的排长,携短枪到某村假托发行公债票的名义勒索乡村富绅,最终事情败露,陈仲章被捕。内层故事则写阿欢病重,陈仲章百般筹款而不得。其中夹杂着由于缺少金钱而引起的生活困窘和心理焦虑。

    张资平 · 著
  • 古文孝经孔氏传

    《古文孝经孔氏传》一卷。附宋本古文孝经 一卷。旧本题汉孔安国传,日本信阳太宰纯注音。孔安国,字子国,西汉著名经学家。受《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礼》、《论语》及《孝经》,皆汉以前的小篆写成。孔安国识读,并为之作传; 又为《孝经》作《古文孝经传》,还著有《论语训解》。该书卷末鲍廷博跋云: 该书由汪翼沧得自日本长崎,乃康熙十一年(1672)刊行。前有太宰纯序,说此书已亡于中夏 (中国),存于日本者颇多。因流传甚久,文字讹谬。纯以数本校雠,且旁采他书所引。其经文与宋人所谓古文亦不全同。唐陆德明曾为《今文孝经》注音,纯因陆氏音例,并为经传注音。但经考证,该书传文虽证以 《论衡》、《经典释文》、《唐会要》所引《孝经》之文,亦颇相合;但浅陋冗漫,不类汉儒释经之本例,也不象唐、宋、元以前人的话语。或是日本得《孝经》之书,有知文义者摭诸书所引孔传,影附为之。盖出自宋、元以后。该书有清鲍廷博辑《知不足斋丛书》本,日本林衡辑《佚存丛书》本。

    孔安国 · 著
  • 古董的自杀

    《古董的自杀》短篇小说。滕固著。

    滕固 · 著
  • 管子补注

    《管子补注》注释书。明刘绩撰。全书24卷。今传世。此书主要是对《管子》旧注(房玄龄注或称尹知章注)本的校补。刘氏的补注既有解词、解句,也有以反切方式注音,对旧注补充刊谬,以“绩按”附于旧注之后与之区别。其“补注”推求意义力求明惬,对于旧注颇有匡正。

    刘绩 · 著
  • 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

    《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一卷,宋知礼撰,出四明教行录。 佛典注疏。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知礼撰。是《观无量寿佛经》的注释书。以问答的形式解释十六观法。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知礼 ·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