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文学网
阅读主题

按首字母为“G”查询

  • 郭仲循诗词全集

    《郭仲循诗词全集》靓妆才学春无价。腮粉额黄宫样画。妖娆闲倚曲阑边,孤净不胜微月下。牵情群蕊临风亚。惜恐苍苔和雨借。何如相傍玉楼人,芳酒绣筵红烛夜。 【注释】

  • 公乘亿诗词全集

    《公乘亿诗词全集》十上十年皆落第,一家一半已成尘。 【注释】   

  • 顾封人诗词全集

    《顾封人诗词全集》芬馥天边桂,扶疏在月中。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皎皎舒华色,亭亭丽碧空。亏盈宁委露,摇落不关风。岁晚花应发,春馀质讵丰。无因遂攀赏,徒欲望青葱。

  • 高亭诗词全集

    《高亭诗词全集》上元官吏务剥削,江淮之人皆白著。 【注释】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梵名Mu^la -sarva^stiva^da-vinaya-ks!udraka-vastu 。凡四十卷。属小乘律部经典。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系说一切有部所辑有关制戒之各种因缘及佛陀与弟子间之故事。义净另译有根本说一切有部略毗奈耶杂事摄颂一卷,乃本书摄颂部分之节本。

    佚名 · 著
  • 噶玛兰厅志

    《噶玛兰厅志》地方志。清陈友松初辑,陈淑均总纂,李祺生续辑。八卷。友松事迹不详。淑均,福建晋江人。嘉庆举人,曾任噶玛兰仰山书院讲席。祺生,台湾噶玛兰(今宜兰)人,道光生员。是志道光十二年完成初稿,二十年(1840)最后成书。噶玛兰设厅始自1812年(清嘉庆十七年),初无厅志。1831年(道光十一年)陈淑均始纂该志,次年粗成志稿10卷。经过删繁补缺,于1840年改订为凡八卷,分十二纲,一百二十余目。卷首有序、例言、引用书目及图。卷一封域,卷二规制、职官、赋役,卷三礼制、礼典、风教, 卷四学校、武备,卷五风俗,卷六物产,卷七、八杂识。

    陈淑均 · 著
  • 古今医鉴

    《古今医鉴》《古今医鉴》系综合性医书。16卷(原作8卷)。明·龚信纂辑,龚廷贤续编。龚信原撰年不详,其子廷贤续编于1589年(万历17年),后经王肯堂订补,亦即后世的流通本。此书的书名,据龚廷贤在自序中称:“夫医,意也。何取于鉴? 鉴惟空而后无遗照,医必明而后无遗疾。是书上考诸古,古之明验者取之;下质诸今,今之明验者取之。隐伏沉痼,罔不洞察。与鉴之照物,妍媸不爽,有相类者。此之为医鉴”。此书记录了龚信父子对临床各科病证的学术经验。作者多年来搜辑古今医家有关论述,上自《内经》、《难经》,下迄金元四大家及明代戴思恭等所撰医学论著,取其明白晓畅的理论以及用之确有良效的验方,广搜博采,并能结合己见分析诸病原因、证候及治法,精选方药,历时二十年汇辑编成。

    龚信 · 著
  • 耕樵问答

    《耕樵问答》耕者问曰:“道本日用常行者也,而又原哉?” 樵夫曰:“咈也,人不自知日用即道,故推原道者,不可须臾离也。须臾不离,盖通天地之大,无外际也;虽隐微之小,无内隙也;达古今之久,无停息也;悬日月之明,察有无也。显诸形器也,视自明,听自聪,言自信,动自礼。喜怒哀乐自宜节,孝弟慈让自顺德,家国天下自齐治均平。位天地,育万物,无有一人不秉具,自能中和,范围不遗,而无敌于天下者也,故曰道原。道本自如,人习罔危,幸而免耳,谁识同囿日用,自知自明哉!”

    颜钧 · 著
  • 瞽言

    《瞽言》瞽[gǔ]言,明清之际陈确的有关道德问题的论文集。共4卷,30余篇。自称其学说不苟同于习俗,“世皆切切然莫不以吾言之瞽”(《瞽言序》),故命之曰《瞽言》。反对宋儒把天理人欲绝对对立,认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造成“身心之害百出”(《近言集》)。指出富贵福泽和忠孝节义一样,是庸圣皆同的人欲。要求人们“只时从人欲中体验天理,则人欲即天理矣,不必将天理人欲判然分作两件也。”(同上)肯定人的物质欲望和道德追求同样具有合理性。揭露周敦颐“无欲”之说为“禅障。”提出气、情、才即性,人性不能离开人的自然生命,批判“另悬静虚一境莫可名言者于形质未具之前,谓是性之本体”的理论是“援儒入释”的学说。(《圣学》)重视“习”在人性修养中的重要意义,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所以有善有不善之相远者,习也,非性也,故习不可不慎也”。(《子曰性相近也二章》)并进而提出“素位”的道德修养方法,宣称“素位是戒惧君子实下手用功处。”(《与刘伯绳书》)只要人们各安其分,诚身改过,“正己反求”,则能“自得而无怨尤”(《生计》),从而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瞽言》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陈确的伦理思想。

    陈确 · 著
  • 顾随说禅

    《顾随说禅》这本《顾随说禅》囊括了《揣龠录》及许多知名佛经、禅理,顾随用其简练、雅致的语言对其进行阐述。 散文大家张中行在这本书的序中说“顾先生虽是在家人,讲禅却还是坐在禅堂之内;行文似是为上智说,轻轻点染,希望读者闻一以知十;顾先生的笔下真是神乎技矣,他是用散文,用杂文,用谈家常的形式说了难明之理,难见之境。我们读禅宗语录,都会感到,这些和尚都有个性,赵州是赵州,马祖是马祖;读顾先生的这部大著,这种印象尤其真切,只要一句半句,就知道这是苦水先生,绝不是别人。” 他是周汝昌、叶嘉莹、黄宗江等名家的导师,著名学者张中行作序,经典、独到的禅学笔记!

    顾随 · 著
  • 国学略说

    《国学略说》《国学略说》是根据章太炎先生于1935年9月在章氏国学讲习会上的讲学记录整理而成的,是章太炎先生晚年总结其一生研治国学的治学心得的结晶,内容系统全面,分析力透纸背,行文古雅畅达,引证宏富详博,集章氏毕生国学功力于此书,不仅是国学入门的最佳导引之书,也是了解和研究章氏国学思想演进的极好的参考。

    章太炎 · 著
  • 根本大和尚真迹策子等目录

    《根本大和尚真迹策子等目录》根本大和尚真迹策子等目录,一卷,日本禅证题记,编号二一六二。

    佚名 · 著
  • 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禅师语录

    《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禅师语录》清真传说,如暐等编。十二卷。卷首收序;卷一收住湖广会同县洪江回龙禅院——上堂、住湖广靖州绥宁县波罗山云栖寺——上堂、住新州白云山——上堂、住东城观音庵——上堂;卷二收再住回龙禅院——上堂、住黔阳县安江广福山胜觉寺——上堂;卷三收住会同县旗山永兴禅寺——上堂;卷四收小参;卷五卷六收开示;卷七收法语、牧牛颂古、十无语颂;卷八收机缘、勘辨、拈问代颂;卷九收颂古、续集颂古;卷十收山居、集诗、水居;卷一十一收杂偈、诸赞、自赞;卷十二收杂偈、附灵隐老人塔铭碑记、重修广福山胜觉寺疏引、重修旗山永兴禅院疏引、密印和尚塔铭碑记。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五册。

    密印真传 · 著
  • 庚溪诗话

    《庚溪诗话》诗话。宋陈岩肖撰。二卷。岩肖字子象,金华(今属浙江)人。官至兵部侍郎。此编分上、下卷。首记宋代及前代帝王之作,次论唐宋诗人作品。记帝王诗事,评帝王作品,不盲目诵圣,有一定见解。记唐宋诗事多翔实,且时辨证。上卷先记宋代与汉、唐帝王诗语,后言及杜甫、苏轼。下卷则泛记宋代诗人诗作,一些“遗篇佚句”正赖其免于湮没。《庚溪诗话》二卷,八十一则,亦有作一卷者,不全。据书中称高宗为“光尧寿圣太上皇帝”,称孝宗为“今上皇帝”,称光宗为“当今皇太子”,知该书成于孝宗淳熙(1174—1189)年间,当为其晚年之作。该书以记述诗歌本事为主。

    陈岩肖 · 著
  • 观我生赋

    《观我生赋》辞赋名篇。北朝齐颜之推作。《北齐书》见载。颜之推在“予一生而三化”句下注云:“在扬都,值侯景杀简文而篡位;于江陵,逢孝元覆灭,至此(按指北周灭北齐)而三为亡国之人。”知此赋当作于577年北齐灭亡之时。这是一篇自传性的长篇大赋,历叙自己仕梁、入齐及屈身事周的身世。文章首先揭举“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民族大义,叙述东晋以来中原沦亡,颜氏家族亦随之南渡的过程。并称美祖先“传清白”、“守法度”的节操。次叙身值侯景之乱,建康被攻陷,在萧氏兄弟争权夺利的争斗中,萧绎称帝于江陵,而自己出仕于梁元帝。次叙西魏破江陵,自己亦被俘北去,遂投奔北齐的经过。次叙出仕北齐,又值北齐灭亡的史实。末以悲叹自己一生穷愁作结。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叙述了作者由梁入北齐又入北周的经历,记述了他亲目所见的侯景篡弑、梁元帝与北齐后主覆亡的历史事变,反映了当时政治现实的风云变幻。所记史实虽不及庾信《哀江南赋》之丰富,但同样具有史诗的价值。更为可贵的是,赋作一开始就揭举民族大义,不纯从个人恩怨出发来观察历史事变,立足点也更高。此赋艺术上虽材料组织得不够集中,结构也略嫌平直松散,但疏朗的文辞,遒劲的骨气,亦自成一种风格。《北齐书》

    颜之推 · 著
  • 广清凉传

    《广清凉传》寺观志。宋释延一撰。三卷。系《古清凉传》的增补本。延一,为清凉山(今山西五台山)大华严寺坛长妙济大师法号,博通佛教。因惜唐《古清凉传》文字舛错,辞意乖谬,遂采摭经传,收讨故实,推而广之,于嘉祐五年(1060)撰成是书。卷首宋太原骑都尉郄济川序。较全面地记述了五台山的历史、自然景物和佛教史迹。卷一主要记述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道场的由来和五台山历代寺庙的情况。卷二大部分和卷三,主要记述五台山历代高僧和其他人物的事迹及传说。嘉祐四年(1060)著此传,历时三月,次年正月刻印。全书四万五千字,为《古清凉传》的三倍。它补充了前传的不足,如慧祥提及武则天曾派会颐上五台山,此则补充,武则天遣使到大孚灵鹫寺采花万朵,移入禁苑,派尼妙胜至中台建塔,在五台斋僧万人,送玉像至五台等

    延一 · 著
  • 古杭杂记

    《古杭杂记》城镇志。元李有撰。四卷。此编撰于元代, 多记宋理宗、度宗时嘲笑奸佞贾似道、韩侂胄等人诗词,间有永天目山、西湖三贤堂、西湖等名胜诗,又兼载杭州丧葬风俗等。凡万余字。所记不注出处,盖时人耳口相传,有一定参考价值。今有《说郛》本、 《古今说海》本、《历代小史》本、 《学海类编》本、 《武林掌故丛编》本等,均仅一卷。

    李有 · 著
  • 纲鉴易知录

    《纲鉴易知录》记载中国从传说时代至明末历史的纲目体通史。吴乘权等编纂。主要版本有扫叶山房石印本,中华书局1960年点校本、1989年重印本。一百零七卷。康熙四十四年(1705),开始与友人周之炯、周之灿合作,据前人编年之书,删繁就简,编纂《纲鉴易知录》,于康熙五十年 (1711) 成书。晚年离家远游,抵达北京,“无所遇,卒于京邸”《纲鉴易知录》全书107卷,包括《纲鉴易知录》92卷、《明鉴易知录》 15卷两部分,共180万字。《纲鉴易知录》从全书构成和内容看,上起远古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地,下迄明亡。自远占传说说时期到战国,主要是辑录元人金履祥的《通鉴前编》以及宋人刘恕的 《通鉴外纪》,并参考元人陈柽的 《通鉴续编》而成。战国迄五代,一千三百余年间史事,则以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为蓝本、宋、元两代,采用的是明人商辂的《通鉴纲目续编》。明代部分则是依据清初人朱国标抄撮谷应泰的 《明史纪事本末》所成的 《明纪抄略》编就.严格地说此书只是纂辑而不是著述,是依据已有史籍,删繁就简而成。尽管《纲鉴易知录》是纂辑成书,但也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是贯串古今,纲目分明,简要有法。荟萃群书,集诸家之所得,将上下数千年史事熔

    吴楚材 · 著
  • 顾太清词选

    《顾太清词选》顾太清著,词集

    顾太清 · 著
  • 高适诗词全集

    《高适诗词全集》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归有光诗词全集

    《归有光诗词全集》十八学士谁比方,争如瑚琏登明堂。立本丹青褚亮赞,至今遗事犹焜煌。有隋之季天壤坼,英雄草昧皆侯王。真人挥霍静区宇,遂偃干戈兴文章。天策弘开盛儒雅,群髦会萃皆才良。丈夫逢时能

  • 桂衡诗词全集

    《桂衡诗词全集》山阳才人畴与侣,开口为今阖为古。春以桃花染性情,秋将桂子熏言语。感离抚遇心怦怦,道是无凭还有凭。沉沉帐里昼吹笛,煦煦窗前宵剪灯。倏而晴兮倏而雨,悲欲啼兮喜欲舞。玉箫倚月吹

  • 归子慕诗词全集

    《归子慕诗词全集》妻孥昔居城,我淹江上庐。妻孥来江上,我去城北居。城北何所事,二生喜从余。既爱童子真,且得人事疏。长夏北窗竹,风吹几上书。坐看墙外帆,树中去徐徐。中情苟无系,触物皆有余。今兹对

  • 郭登诗词全集

    《郭登诗词全集》逐客世多违,浮生自堪悼。尘容绝媚妩,褊性复昏髦。读书虽不多,力学苦欲到。矜愚何足计,见善诚所好。多歧诧流俗,诡遇日趋造。臭味异薰莸,方圆如枘凿。徒云习静定,无以胜浮躁。只拟听

  • 郭第诗词全集

    《郭第诗词全集》小艇淮南道,经过无限情。可怜扬子渡,不见海潮生。水断瓜州驿,江连北固城。涨沙三十里,树杪乱山横。 【注释】  

  • 郭本诗词全集

    《郭本诗词全集》滚滚数行泪,远为杨焦山。反复读谏草,五内皆潸然。自昔如弦直,累累死道边。机事渊海深,孰能察其端。天声震西北,地轴摇东南。日月复薄蚀,山湮谷成渊。问地地不语,吁天天不怜。孤愁何

  • 郭濬诗词全集

    《郭濬诗词全集》鸟惊残梦隔窗纱,起坐钩帘看落花。游子不归春事晚,鹊声长日在邻家。 【注释】   

  • 郭奎诗词全集

    《郭奎诗词全集》江风萧萧吹古树,关月苍茫海生雾。北斗渐落明河微,城头乌啼天欲曙。客子不寐忧无衣,东征三年犹未归。蟋蟀在户岁将暮,洞庭霜白芙蓉希男儿生当百战死,不执金吾即挟匕。闭门勿用长夜

  • 郭天中诗词全集

    《郭天中诗词全集》鼓非石霣者星,文非鼓勒者铭。焚外书,删外经。经雅颂,书典刑。隶秦汉,径睒庭。篆龙鸟,蓝溲青。臼谢杵,舂頠停。嵌辞金,波画零。我拜手,神之听。 【注释】

  • 郭文诗词全集

    《郭文诗词全集》堤边流水高于城,摇摇孤艇如空行。欲晴未晴小雨外,断虹落日争鲜明。峨峨塔势远凌汉,隐隐雁行斜堕汀。游人夜向酒楼宿,月明风冷吴歌清。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