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文学网
阅读主题

按首字母为“J”查询

  • 金光明经文句新记

    《金光明经文句新记》金光明经文句新记,七卷,宋从义撰。

    从义 · 著
  • 稽古录[标点本]

    《稽古录[标点本]》北宋司马光撰,由《历年图》《百官公卿表》及三家分晋以前的一段历史组成,共20卷。《历年图》成书于治平初年,起讫时间与《资治通鉴》相同;《百官公卿表》成书于元丰四年(1081),起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止于英宗治平四年(1067);最后并入伏羲至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4)的一段历史。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将这三部分编成《稽古录》。“稽古”,是为了借鉴。《稽古录》以“臣光曰”的形式,评价历代政权兴亡,总结经验教训。司马光看重帝王在治乱兴衰上的作用,提出“人君之道有一,其德有三,其才有五”,重视人君用人之道,讲求仁、明、武三德,将帝王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稽古录》采用编年与表相结合的编纂方法,记事简单明确,便于观览。在篇幅的安排上,厚今薄古。三代以前,概述君权的起源和发展;夏至北宋,历史记载逐渐增多;详记宋太祖建国至英宗治平四年的当代史。《稽古录》又被称作《资治通鉴》的姐妹篇。此本为标点本,本站也有四库本,可以搜索对照!

    司马光 · 著
  • 鹃音白社

    《鹃音白社》诗集,明王禹声撰写,王禹声,明苏州府吴县人。王鏊曾孙。万历十七年进士。历官承天知府,忤中官,罢官归里。雅素好学,诗文有鏊风。分《白社诗草》《鹃音》两部分。

    王禹声 · 著
  • 节孝语录

    《节孝语录》一卷。北宋徐积撰。徐积字仲车,山阳人。进士。元祐初授扬州司户参军,为楚州教授。历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卒于监中岳庙,政和六年(1116)赐谥孝处士。是书,为其门人江端礼所录。《文献通考》载一卷,与今本合。其中“说经”条,如释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谓“偏”当作“遍”,言开遍而复合。据考证“偏”读为“遍”,原二字通用。其释“春秋壬申、御廪灾、乙亥、尝。”谓说者皆言先言御廪灾,是火灾之余而尝,志不敬。其实曾子问,言天子诸侯之祀,遇日食、火灾、丧服,则皆废祀。今御廪灾则尝可废,而不废,是为不敬,何必谓火灾之余而尝。今考曾子问曰,当祭而日食太庙火,乃废祭 其他火灾不废。徐积概言火灾则废,反斥《公羊》、《榖梁》二传,殊失经意。他若以 《论语》 “三嗅” 为“三叹”,谓《春秋》“西狩获麟重书僭狩非礼,不重书获麟,”也是牵强附会。至于商论古人推扬雄而讥贾谊,至以陈平为秦汉以来第一人,很公平,而误解《礼记》“葬欲速朽”以近世用厚棺为非,尤为大错。然徐积笃于躬行,粹于儒术,所言皆中正和平,无宋代刻核古人之习。大致皆论事论人,无空议性命之说,近千古之儒家。

    徐积 · 著
  • 脚气集

    《脚气集》又名《玉峰先生脚气集》。二卷,南宋车若水撰。此书据其子车惟一跋,当成于咸淳十年(1274),因病脚气,作书自娱,故名《脚气集》。车若水少学为文,晚乃刻意讲学,入理学一途。此书多论经学,体例与语录为近。其于经义分歧,颇持门户之见;谈及艺文,或不免冬烘。此书体例颇与语录相近,于经史百家之言皆有论述,间及杂说琐事。好立异论,如论《诗》而改小序,论《春秋》而主夏正,论《礼记》而掊击汉儒,论文谓李邕诸碑文不成文,理不成理。但书中很多论说仍有可取之处。如论《周礼》载师乃园廛之征,非田赋之制,驳苏洵说之误,可供考证经义参考。书中对朱熹《四书集注》服膺备至,但并不苟同,如谓《大学》“格物”这“格”难以训“至”,当从旧训,作比方思量之义;谓《论语》“惟求则非邦也与”以后,皆圣人之言,稍与朱熹所论不同。又谓《诗集传》当于纲领之后列诸家名氏,使之有传。再如论蔡琰《胡笳十八拍》之伪;论《文中子》“鼓荡之什”为妄;论钱塘非吴境,不得有子胥之潮;论王羲之贴不宜字字皆凿然有理;论击壤为以杖击地;论应劭注《汉书》误以夏姬为丹姬,等等,都很有见地,可供参考。版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本、《宝颜堂秘笈》本、宛委山堂《说郛》本

    车若水 · 著
  • 屐痕处处

    《屐痕处处》郁达夫著。上海现代书局1934年6月出版。为作者移居杭州前后写作的一组游记散文,共11篇,并《自序》及附录各1篇。集内文章均为记述游览浙东、浙西、皖东等地名胜所作,重在描摹自然景色,多能见其神采。如《杭江小历纪程》写顺流而下所见义乌、兰溪、小南海等地风光,举凡山溪涧瀑、奇石怪洞,均各略事点染,一揽其胜。《西游日录》纪游西天目山,则以工笔写奇峰丰姿,有如诗如画之妙。更高明之处,是着意于观照景物神韵与游者兴致的谐调,写出有我之境,别具一番古朴清隽的诗趣(如《半日的游程》、《屯溪夜泊记》等)。而《钓台的春昼》、《临丰登山记》等,则于寄情山水之间,时露愤激讥世之音。同时,这些游记散文在写景抒情时往往插入一些旧诗,以渲染情思,构成意境,使文章显得跌宕多姿,更富于感情色彩。至于兼涉山川典籍、文化风习、名士轶闻等,亦使文章增光添色,作者笔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在自如,显示了深湛的文学素养与艺术功力。

    郁达夫 · 著
  • 净土极信录

    《净土极信录》净土极信录,一卷,清戒香述并序及后记,境泰序,祖授等题记,有附录。

    佚名 · 著
  • 金刚般若经依天亲菩萨论赞略释秦本义记

    《金刚般若经依天亲菩萨论赞略释秦本义记》佛典注疏。唐知恩集。二卷(或三卷)。敦煌遗书藏本。是依据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来疏释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作。分五门:(1)“辨教因缘”,论述佛说《金刚经》的原因,共十条;(2)“定经宗旨”,谓《金刚经》以般若为宗;(3)“明处会”,明此经在《大般若经》四处十六会中之所属;(4)“叙翻译”,追叙《金刚经》的历代异本;(5)“正释文义”,即逐段引用经文,进行疏释。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佚名 · 著
  • 具茨集

    《具茨集》明代诗文别集。王立道(字懋中)著。《四库全书》收录其集,以万历间刻本为底本。集前有万历三十三年(1605)孙继皋序。其集并非一时刻成,因而集内的卷帙情况较为复杂,四库馆臣说:“原目列诗集五卷、文集七卷、附录一卷。今诗集之末复载补遣、附录二十余首,文集七卷之后亦增论表等十余篇为一卷,载于附录之前。而附录后又别载遗稿一卷,盖其后人掇拾续刊,零星增入,故书与目不相应耳。”实际上,《具茨集》有诗集5卷、补遗1卷、文集8卷、附录1卷、遗稿1卷。四库著录的目录上在文集8卷之后,多出补遗1卷,盖四库馆臣计算之误。四库馆臣评论说:“其诗虽微嫌婉弱,而冲容淡宕,不为奇险之语,犹有中唐钱、刘之遗。文则纵横自喜,颇于眉山为近。其论文书有云,兵无常形,以正胜者什九,文无常体,以奇善者什一。盘诰之文则六经之什一耳。效而似者犹未可为常,而况其万不类也哉。其言深中当时北地诸人摹仿周秦之弊,即其所为文可识矣。”(《四库全书总目》卷172)王立道与孙绪实可以算是唐宋派的先声。

    王立道 · 著
  • 金华黄先生文集

    《金华黄先生文集》诗文别集。元黄溍著。四十三卷。其中初稿三卷,续稿四十卷。据卷前贡师泰序,可知初稿三卷为黄溍登科前所作,由危素编次;续稿四十卷,为登科后所作,由门人王袆、宋濂编次。初稿卷一、卷二为诗,卷三为文;续稿前三卷为诗,后三十七卷为文。卷末附有宋濂《金华黄先生行状》。《元史》本传称其:“文辞布置谨严,援据精切,俯仰雍容,不大声色。譬之澄湖不波,一碧万顷,鱼鳖蛟龙,潜伏不动,而渊然之光,自不可犯。”清顾嗣立评曰:“世之议者,谓先生为人高介类陈履常,文辞温醇类欧阳永叔,笔札俊逸类薛嗣通,历事五朝,嶷然以斯文之重为己任。”有《四部丛书》本、《续金华丛书》本。此外,《四库全书》收有十卷本,题作《黄文献集》,当系明人重编本;卷前有宋濂序、明嘉靖辛卯(1531)张俭序,而宋序实为黄溍《日损斋稿》二十五卷所作,成此本时移植于此;正文中,前两卷为诗,后八卷为文。十卷本尚有《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金华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元诗选》初集录黄溍诗一百六十二首,题作《日损斋稿》。

    黄溍 · 著
  • 净土指归集

    《净土指归集》净土指归集,二卷,明大佑集,德海音释,德祥跋,允中跋。

    蘧庵大佑 · 著
  • 净土简要录

    《净土简要录》净土简要录,一卷,明道衍编并序,大佑跋。

    道衍 · 著
  • 净土决

    《净土决》净土决,一卷,明李贽集并序,出李子丛八。温陵李卓吾曰。维摩大士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者。土之净也。念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者。心之净也。念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便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者。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然则念佛者。念此净土也。参禅者。参此净土也。果何以别乎。故念佛者。必定往生净土矣。参禅者。亦岂能舍此净土。而别有所往耶。若别有所往。是二土也。非净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不容如是也。参禅者。固不待往生矣。

    李贽 · 著
  • 净土资粮全集

    《净土资粮全集》净土资粮全集,八卷,明庄广还辑并序及后序、募刻疏,全书六卷,前后集各一卷,有图,附中峯、西斋怀淨土诗,袾宏校正并序,陆光祖序,仇云凤序,庄芳林跋。嘉本沉广近直音略训并像赞佚失,今补录。收于《卍续藏》第108册中。全书分前集、净土往生章、净土起信章、净土誓愿章、净土斋戒章、净土日课章、净土兼禅章、后集等8卷,为古人辑录之初机入门书。书中所辑录各条之后,尚附作者之考证或按语,以利阅读。

    佚名 · 著
  • 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

    《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咸丰二年太平天国由广西向湖南进军途中,以东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名义发布的文告。以宗教语言,斥责清朝统治者为“阎罗妖”、“魔鬼”,“专迷惑缠捉”人民,是“人民仇敌”;号召清军弃暗投明,“速即反戈替天诛妖”;并呼唤人民投入推翻清朝的斗争。当年编入《颁行诏书》刊行。现据法国东方语言学校图书馆藏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刻本,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等书。

    杨秀清 · 著
  • 姜斋诗集

    《姜斋诗集》诗集,明清之际王夫之撰。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他一生写诗不辍,现存诗作1674首,收入《姜斋诗集》。《姜斋诗集》包括《姜斋五十自定稿》一卷(277首)、《姜斋六十自定稿》一卷(206首)、《姜斋七十自定稿》一卷(150首)、《柳岸吟》一卷(88首)、《姜斋诗分体稿》四卷(210首)、《姜斋诗编年稿》一卷(127首)、《姜斋诗賸稿》一卷(12首)、《落花诗》一卷(99首)、《遣兴诗》一卷(134首)、《和梅花百咏诗》一卷(110首)、《洞庭秋诗》一卷(30首)、《雁字诗》一卷(56首)、《仿体诗》一卷(38首)、《岳余集》一卷(25首)、《忆得》一卷(77首),此外,《姜斋诗文拾遗》二卷中还有若干。船山现存的这些诗作远非全貌,其早年诗作收入《漧涛园初刻》、《买薇集》,已因兵乱遗失,《忆得》中所收诗为康熙二十五年(1686),船山68岁时,“仿佛忆童年至丁亥诗,十不得一而录之。”而《忆得》所收诗作为77首,按比例算来,丁亥年前的船山诗作应在800首左右。由此可知,船山之诗,可谓富矣!

    王夫之 · 著
  •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明张爵编写。张爵,为嘉靖时人。他“见公署所载五城坊巷必录之,遇时俗相传京师胡同亦书元”,而采辑成篇,于嘉靖三十九年 (1560) 后刊行。书分五城: 正阳门内皇城两边为中城,崇文门内街东往北至城墙及东城外为东城,宣武门内街西往北至城墙及西城外为西城,正阳、崇文、宣武门外为南城,地安门往北至安定、德胜门内为北城加以介绍,对这五城的三十三坊的名称、方位以及各坊的胡同都作了记述,同时还附载了京师八景、古迹、山川、公署、学校、花囿、仓场、寺观、祠庙、坛墓、关梁的名称。是书记载简明、条理清晰,书前并附有总图一幅,查看起来十分方便。是书为了解明代京师情况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并可作为研究当时皇城规模、建置和用途的参考,从而想见当时帝王和京师百姓们绝然不同的生活。是书曾为朱彝尊编纂的 《日下旧闻考》所引用,光绪《顺天府志·世文志》也予以记述。今天北京旧城已经过了很大改造,发生了诸多变化,是书作为认识北京地理历史的作用,已很珍贵,但是书出版后,极少单行本流传。196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此书。1983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将是书与 《京师坊巷志稿》 合订再次行世

    张爵 · 著
  • 绝域纪略

    《绝域纪略》风土记。清方拱乾撰。一卷。成书于康熙元年(1662)。有说铃、昭代丛书、小方壶斋丛钞、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等版本。内容分:流传(沿革)、天时、土地、宫室、树畜(五谷杂粮、土特产、动植物)、风俗、饮食等等。这是黑龙江牡丹地区传世的第一部风土记。系作者亲身见闻,是研究清初黑龙江、吉林历史的珍贵资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于1985年已出新标点本。

    方拱乾 · 著
  • 近体乐府

    《近体乐府》又称《平园近体乐府》。词别集。宋周必大著。毛晋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系从其文集摘录而成,存词十二首。《四库全书》用毛本。《彊村丛书》本则从翻宋刊《平园集》录出,存词十三首,较毛本多《点绛唇》一首,字句亦略有不同。《全宋词》据晨风阁本《益公大全集·近体乐府》录入,并增补四首,共存词十七首。

    周必大 · 著
  • 荆川集

    《荆川集》十三卷。明唐顺之撰。著有 《荆川集》、《广右战功录》、《南北奉使集》、《史纂左编》等。是集初由安如石于嘉靖二十八年 (1549年) 刊刻,题名 《唐荆川先生文集》,凡十二卷。集前有王慎中序。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叶氏宝正堂、嘉靖三十四年 (1555年) 薛氏金陵书林都曾翻刻过此书,亦为十二卷。此外,还有万历元年(1573年)纯白斋刻本,系重新编辑唐顺之诗文,卷帙数量有所增益,题名 《重刊荆川先生文集》,凡十七卷,《外集》三卷、附录一卷。不久,唐鹤征又刊刻了《唐先生编文集》六卷、《奉使集》二卷。《千顷堂书目》载《荆川集》二十卷、续集六卷、《奉使集》一卷,基本上按这两种刻本著录。因丁丙未见唐鹤征刻本,故在《善本书室藏书志》中怀疑《千顷堂书目》所载数目不合。十七卷本 《四部丛刊》已加以影印,卷一为赋、诗,卷二至卷四为诗,卷五至卷九为书,卷十、十一为序,卷十二为记,卷十三为说、铭、诔、祭文,卷十四、十五为志铭、行状,卷十六为墓表,卷十七为杂著,《外集》卷一为廷试、策诰、议表,卷二为奏疏,卷三为公移。另外,清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唐执玉又刻印过 《荆川文集》,凡十八卷。

    唐顺之 · 著
  •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现存二卷。唐代法照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略称五会法事仪。亦称《五会念佛颂经观行仪》、《广法事赞》。佛教仪轨书。唐法照撰。三卷。是作念佛法会时所依唱赞之本。作者认为“念佛三昧是真无上深妙禅门”,为了“依《大无量寿经》五会念佛”,故撰此书。原著三卷,现敦煌遗书存中、下两卷,共录赞文四十六种。中卷首录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后附《阿弥陀佛咒》、《念诵法》及《往生西方记验》。其下有《宝鸟赞》、《观经十六观赞》、《阿弥陀经赞》等十七种赞文。其中在《宝鸟赞》后设《第八赞佛得益门》一章,在第十七段赞文后设《第九化生利物门》、《第十回向发愿门》各一章;最后普劝众生五会念佛,并引各种经文,详述五会念佛的功德。下卷首称系从“《第八赞佛得益门》分出,众等尽须用第三会念佛和之”;然后录《依无量寿观经赞》、《依阿弥陀经赞》、《叹散花供养赞》、《净土五会赞》等二十九种赞文;最后叙述写作此书之时间、地点及回向发愿。本书反映了净土宗流传及其宗教活动的实际情况。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法照 · 著
  •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凡二卷。唐代法照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略称五会法事赞。内容分序文及本文二部分。此书相对于广本(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乃简略记述五会念佛之仪则。广、略二本皆述同一五会念佛之行仪,然广本分十门详述,略本则无章段;广本叙述行法事者必念诵阿弥陀经并载经文,略本则无。注疏有演底五卷(东日)、探赜一卷(东日)、名数二卷(良义)等。

    法照 · 著
  • 巨胜歌

    《巨胜歌》巨胜歌,五代宋初道士柳冲用撰。《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此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作者自称曾遇明师,获传要妙,「为巨胜歌十首,其间歌咏铅汞五行之妙」。歌词主要咏述内丹原理。作者在序文中贬斥烧炼朱砂水银以求长生为「不知道人也」。谓还丹之要在五行生克,龙虎配合。所谓坎离、龙虎、铅汞、日月、天地等炼丹家术语,皆为一气所生阴阳之异名。歌曰:「九鼎何所自,都因一炁生」;「乃知天地间,阴阳制枢辖」。又曰:「黄芽不是铅,二物生丹田,若求巨胜法,铅汞须自然」。「修真炼形须守一」;「妙法玄之又更玄」。

    佚名 · 著
  • 经济文集

    《经济文集》六卷。元李士瞻(1313—1368)撰。士瞻字彦闻。先世新野 (今属河南),徙居荆门。至正初中大都路进士。累官户部尚书。出督福建海漕,就拜行省左丞。入为中书参知政事、翰林学士。封楚国公。此集为其曾孙绅所编,始于为右司掾时,而迄于奉使闽中。集中往来书札七十余通,虽属酬答之作,却可据以考见当时朝政之姑息,兵事之乖方、藩臣之跋扈。如《上中书左丞相》(卷三)即对泉州亦思巴奚兵乱一事多有所补。《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元史》于顺帝时事最称疏略,存此一集,深足为考证之助。”不为过言。有明正统九年(1444)刊本(藏于南京图书馆)、《湖北先正遗书》 本等。

    李士瞻 · 著
  • 九转青金灵砂丹

    《九转青金灵砂丹》九转青金灵砂丹,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炼制九转灵砂丹之法。先用水银、硫磺炒制青金头。以青金头为料,入炉鼎烧炼,得到伏火灵砂,是为第一转。然后以前转所炼丹药为料,再加硫黄烧炼。依次得到第二转重游丹、三转紫霞丹、四转丹、五转丹、六转丹、七转还丹、八转丹、九转真阳丹。至此九转丹成,祭谢天地神明,用红枣泡汤服丹。本书内容与《九转灵砂大丹》一书大同小异。

    佚名 · 著
  • 九转灵砂大丹资圣玄经

    《九转灵砂大丹资圣玄经》九转灵砂大丹资圣玄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经文乃太极真人为宝积真人讲授,言九转灵砂大丹之炼制方法。书分九篇。第一〈真父母篇〉:言炒炼依母水银之法。 第二〈圣胎产生篇〉:言制作真银法。 第三〈瑶池皓莲篇〉:言炼制皓莲砂(又名金谷种)之法。 第四〈仙掌月明池篇〉:言炼制紫磨黄金法。 第五〈紫府金莲篇〉:言炼制紫府金莲砂法。 第六〈紫府涌泉篇〉:言炼制紫府涌泉砂法。 第七〈七返金液还丹篇〉:言制取金液还丹法。 第八〈归元灵液金丹篇〉:言炼制灵液金丹法。 第九〈九转金丹篇〉:言制作九转金丹法。据称九转丹成,服之百粒则白日飞升。本书之末又附炼丹火候及制作药物之法,有二炁武火之侯、父母文火之候、阴制硫黄法、阴制水银法、炒青金法、阴制二气砂法。

    佚名 · 著
  • 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

    《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题“太清真人述”。首有阙文。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经即《黄帝九鼎神丹经》,于西汉末东汉初出世。经中之解,乃西汉至隋代人所解。述外丹术,与《周易参同契》等相一致。

    佚名 · 著
  • 荆冬倩诗词全集

    《荆冬倩诗词全集》路辟天光远,春还月道临。草浓河畔色,槐结路边阴。未映君王史,先标胄子襟。经明如可拾,自有致云心。 【注释】  

  • 焦炳炎诗词全集

    《焦炳炎诗词全集》秀出云霄一杖探,诸峰高下护晴岚。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无语住三三。粥鱼敲动山林典,合傍浮丘去结庵。 【注释】

  • 焦静山诗词全集

    《焦静山诗词全集》渟渟灵水养灵珠,籁定波生注玉壶。洗尽尘劳多少客,不知还解洗心无。送温处士归黄山百鹅峰旧居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