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文学网
阅读主题

按首字母为“L”查询

  • 刘氏媛诗词全集

    《刘氏媛诗词全集》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学画蛾眉独出群,当时人道便承恩。经年不见君王面,花落黄昏空掩门。 【注释】

  • 李彦暐诗词全集

    《李彦暐诗词全集》采桑畏日高,不待春眠足。攀条有馀愁,那矜貌如玉。千金岂不赠,五马空踯躅。何以变真性,幽篁雪中绿。 【注释】  

  • 栾城集

    《栾城集》诗文别集。北宋苏辙(1039—1112)撰。四集九十六卷。辙有《诗集传》已著录。是编有正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四卷,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正集为元祐以前之作有诗十六卷,赋一卷,辞诗、铭赞一卷,新论、策问各一卷,书、记各二卷,墓、表、铭、传、叙、祭文、祝文、青辞二卷,西掖告词六卷,北门诏书二卷,论时事十二卷。表状三卷,启事一卷。为元祐九年至崇德四年间之作,有诗四卷,杂文一卷,《孟子解》一卷,《历代论》五卷,《颖滨遗老传》二卷,册文、手诏、策题、札子、叙录、笏记、表状、表疏、青词、祝文、祭文、杂文、墓志、神道碑等十一卷。三集为崇宁五年至政和元年间之作,有诗四卷,诗、赋、铭、赞一卷,《策问论》一卷,《论语拾遗》一卷,《易说》、《洪范说》、《诗病五事》一卷,《书传灯录后》一卷,记一卷。《应诏集》为策论及应试之作。四集皆辙手定,自宋至今,未改其原貌。有《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四部丛刊》本。另有《四部备要》本,无《应诏集》十二卷;《三苏全集》本中正集作四十八卷。

    苏辙 · 著
  • 洛叉陀罗尼经

    《洛叉陀罗尼经》全一卷。宋代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此经说洛叉陀罗尼,并谓若受持此陀罗尼,如同持洛叉(十万)诸佛名,可灭无量重罪,得大福聚。

    佚名 · 著
  • 六字咒王经

    《六字咒王经》一卷,失译,东晋录。因旃陀罗厌惑阿难,而说此破之。

    佚名 · 著
  • 六字神咒王经

    《六字神咒王经》一卷,失译,东晋录。与六字咒王经同本,咒稍多。

    佚名 · 著
  • 论语集解义疏

    《论语集解义疏》梁皇侃撰。十卷。南宋时已佚。唯唐时旧本流传于日本国,至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则又由日本返回中国。皇侃序云:“门人痛微言一绝,景行莫书,于是佥陈往训,各记旧闻,撰为此书。成为实录,上以尊仰圣师,下以垂轨万代。按此书既是论难答述之事,宜以论为其名,故名为《论语》也。”自何晏《集解》以迄梁、陈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自何晏《集解》以迄梁、陈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兹据江熙所集,皇侃《义疏》所引有十三家之多,即晋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弘(一说乃袁乔之误)、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怀、范宁、王珉(一作王琰)。今本皇《疏》于江《集》十三家中,唯蔡系、周怀、王珉三家不见称述。其引取诸通说在江《集》外者凡二十八家。何晏所集《鲁论》七家,又采《古论》孔注为八家,并何为九家;江熙所集十三家,并江为十四家;皇《疏》所引二十八家,并皇为二十九家;通为五十二家。

    皇侃 · 著
  • 疗痔病经

    《疗痔病经》一卷,唐义净译。有神咒,治痔病。

    佚名 · 著
  • 莲华眼陀罗尼经

    《莲华眼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此陀罗尼能除六根之病,得六根清净。

    佚名 · 著
  • 庐山记

    《庐山记》名胜志。北宋陈舜俞撰。五卷。舜俞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庆历进士,历官屯田员外郎,山阴知县。著有《都官集》。熙宁五年(1072),舜俞因不行青苗法谪官山南,与友人刘涣游庐山六十天,穷探极观,无所不究,于熙宁末撰成是书。约二万五千字。卷端有李常、刘涣二序。分总叙山水、山北、山南、山行易览、十八贤传、古人留题、古碑目、古人题名八篇。总叙山水篇引东晋僧慧远《庐山纪略》山北、山南记述作者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南行,沿途经过的寺、观、洞、穴等名胜古迹,历史故实。山行易览详记山中一百五十余风景点之间里程。十八贤传记,慧远、刘程之、雷次宗等十八位隐居庐山的人物传记。古今留题录唐以前三十三人歌咏庐山的诗歌。古碑目录有当时大平观、太一观、东林寺、西林寺、简寂观五座寺庙中唐五代前碑铭志文。古人题为颜真卿、韦宙、严续等十八位唐宋大臣题名刻石。史料丰富,考据精赅,为现存第一部庐山专志。宋本明初国内已无完帙,《四库全书》本为残本三卷。民国二十一年(1932),吴宗慈经友人于日本大谷大学借得足本,与日本收入《大藏经》的大正本及《四库》残本互校后收入《庐山志副刊》出版,是为善本,并附吴氏《宋陈舜俞庐

    陈舜俞 · 著
  • 垃圾

    《垃圾》短篇小说。彭家煌(署名岛西)作,原载《无名文艺》1933年6月1期。写后方留守处的排长黎纯五患眼病求医的故事,在向全排士兵讲话时,他控诉了旧军队的黑暗罪恶:“革命革命,革来革去,没有革出什么,只是反而多革出一些贫民,一些残废”。劝告大家“要明白,要下一个决心,团结起来,打开眼睛,向着你们所认为对的方向,光明的方向,勇敢的向前冲去”。小说也嘲讽了江湖医生秦永扬的自私、势利。这一作品曾受到《无名文艺》主编叶紫的称赞,认为它“描写细致沉痛”、“词章隽永诙谐”,是一篇“生动的作品”。

    彭家煌 · 著
  • 龙湖文集

    《龙湖文集》十五卷。明张治撰。张治,字文邦,湖南茶陵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第一。累官南京吏部尚书。为文渊阁大学士,进太子太保。卒谥文隐,改谥文毅,又改谥文肃。其人明史无传。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曾摘其《夜过洞庭》诗云,“晓发吴阊门,夕渡广陵沚。日暮江帆迟,洞庭三百里。微风淡无波,明月照天水,隐隐见君山,钟声翠微里。”君山本属楚地,而非吴地,此是张治诗误。该集有文十卷,诗五卷,乃丰城雷礼与治婿彭宜所编刊。版久漫漶。雍正丙午(1726),宜之从曾孙思眷得旧刻校正,属其子维新重刊于浙江。《四库全书》存目即据雍正刻本著录。此刻本今存。其近体诗较优,但新意不多,其他诗体无甚特色。其文也较平淡。四库编者认为:“其诗文则未能自为一家。”该集四库已存目。

    张治 · 著
  • 莲月禅师语录

    《莲月禅师语录》六卷,清 道正说,性容等录。序文二,第一卷上堂,第二卷上堂,第三卷上堂小参,第四卷拈古颂古机缘,第五卷法语行实偈上,第六卷偈下书问像赞佛事,附住玉泉语录二卷。

    佚名 · 著
  • 楞严经玄义

    《楞严经玄义》楞严经玄义,四卷,明传灯述,传如序。

    传灯 · 著
  • 临汀志

    《临汀志》南宋地方志。宝祐六年(1258)知汀州事胡太初修,赵与沐撰。30卷。临汀即宋代汀州,治今福建长汀。此志以《嘉定赤城志》为例,先郡后县,分门别类记载当地建置沿革、至到、城池、坊里、墟市、桥梁、风俗、形胜、户口、税赋、土产、山川、亭馆、祠庙、寺观、坛遗、廨舍、仓场、库务、邮驿、学校、贡院、营寨、古迹、郡县官题名、名宦、武将、仙佛等。征引赅博,记载详细,叙述简括。此志开庆元年(1259)刊印,后佚,但仍有部分内容散见于《永乐大典》卷7889至卷7895。今有辑本。

    胡太初 · 著
  • 吕氏杂记

    《吕氏杂记》又名《侍讲杂记》、《侍讲日记》,二卷。北宋吕希哲(1039—1116)撰。书中杂记经史百家、释道之言及朝野遗闻轶事。看似融儒佛道为一家,实质则重儒。如记顾临使北之对,谓为世教者当重儒;又谓祖孔宗孟,学之正也,苟异于此,皆学之不正;又记司马光辟佛之语;又斥老子剖斗折衡之说,深辨孔子非师老子;又极论礼乐之不可废等等,皆以儒家思想为宗,兼收佛道等百家思想。书中对王安石父子无贬,个别事稍有微词,不持门户之见,颇多可取。其他所记家世旧闻、朝廷掌故等,多可与史传相参考。书中还载有许多诗话,颇为珍贵。此书成书后,不知何时刻版,后佚失,唯散见于《永乐大典》中,卷帙不可考。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各韵中抄出,重新编为二卷,以广其传。今传尚有《指海》丛书本。宛委山堂《说郛》本作《傅讲杂记》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作《侍讲日记》,不分卷。

    吕希哲 · 著
  • 岭海兰言

    《岭海兰言》区金策编著的《岭海兰言》,对养兰之理法研究颇深,说理贴切,含意精深,读之如含橄榄回味无穷。每章每节均有精妙之理。“序言”首句:“天下之理,一而已”。养兰如能真正明白“一”的道理,可谓精矣。

    区金策 · 著
  • 泠然斋集

    《泠然斋集》诗别集。八卷。宋苏泂撰。张世南《游宦记闻》谓泂有集十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于卷二○诗集部分著录此集,标明十二卷,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二十卷,误。明《文渊阁书目》载泂集一部六册。后渐亡佚,只在各种选本中存泂数诗。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得泂诗八百五十馀篇,厘为八卷,编为此集,使苏泂诗作重显于世,于江湖诗人中,俨然一大家。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民国年间中央图书馆印入《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清中叶以后亦以抄本流传,其中张金吾抄本附《补遗》与《附录》。清宣宗道光二十二年(1842),苏氏后裔苏廷玉刻印《苏魏公集》后附苏泂之《泠然斋集》。今人栾贵明又从残存《永乐大典》中辑得苏泂诗六首,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苏泂 · 著
  • 罗氏识遗

    《罗氏识遗》十卷。北宋末南宋初罗璧(生卒年不详)撰。罗璧字子苍,自号默耕,新安(今属河南)人。生平事迹不详。据书中前定一条,引陈抟“寒在五更头”之谶语,称第五庚申后又十五年,北宋灭亡,可知此书成于南宋时期。书中又谓宋代文章多粹,自程颢、程颐发明孔孟之说,便觉欧、苏气象不长,又谓孔夫子之道至朱熹而集大成,诸家经解自朱熹断定,然后一出于正等等,可知罗璧是朱熹学说的忠实信徒、传布朱熹学说的学者。此书于经史百家、朝野遗闻等,无所不论,无所不考。大体说来,征索旧文,皆有依据,考据精核,颇多可取。但书中也有可供商榷之处,如,论养老之制,谓《礼记》袒而割牲、执酱而馈等数语为委巷之谈,排诋经书,殊无忌惮。又谓公羊高、梁赤皆姓姜,亦属杜撰。又谓班史原于刘歆,引葛洪《西京杂记》后序为证,不知葛洪序谓刘歆有汉书一百卷者,自汉魏以来绝无是说,罗璧轻信伪书,尤为疏舛。此书虽少有错误,但多数皆有根据,足资参考。今传本不一,《四库全书》本作 《识遗》十卷,《学海类编》、《碧琳琅馆丛书》、《芋园丛书》本作《罗氏识遗》十卷,宛委山堂 《说郛》节选本作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不分卷。

    罗璧 · 著
  • 礼记注释

    《礼记注释》《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

    戴圣 · 著
  • 论书表

    《论书表》南朝宋虞龢著。1卷,叙二王书事,搜访名迹情形及所得字数,编次二王、羊欣等人书事,另有文房用具的使用等等,内容丰富,其中所记王羲之为老妪书扇、《道德经》换鹅、掣笔不脱等遗闻佚事,成为书林佳话,久为传颂。有《法书要录》本、《墨池编》本等等。

    虞龢 · 著
  • 论语注疏

    《论语注疏》三国魏何晏集解,唐陆德明音义,宋邢昺疏。二十卷。汉代传《论语》者有三家: 《鲁论语》,鲁人所传,即今所行篇次。《齐论语》,齐人所传,别有《问王》《知道》二篇,凡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古论语》,汉景帝时出自孔氏壁中,又分今《尧曰篇》子张问从政以下为一篇,有两《子张》,凡二十一篇,篇次亦不与《鲁论》、《齐论》同,文字异者四百有奇。孔安国为传,马融亦注之。汉成帝时,有安昌侯张禹受《鲁论》兼讲《齐》说,择善而从,号曰《张侯论》,为世所贵。后有包咸、周氏又为之《章句》。东汉末年,郑玄就《鲁论》张、包、周之篇章,考之《齐》、《古》,作《论语注》。魏何晏集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之说,并下己意为《集解》,盛行于世。据《晋书·郑冲传》,原作郑冲、孙邕、曹羲、荀顗、何晏等人共集。晏以亲贵总领其事,故今本乃独称《何晏集解》。旧本无音义,唐陆德明为之作《音义》。《音义》除以反切注音外,还提示篇旨大义。如《学而第一音义》“以学为首者,明人必须学也”。由于唐人只为《五经》作疏,《孝经》、《论语》等均无疏。何晏等所采孔安国以下皆古训,邢昺复因皇侃所采诸儒之说为之疏。

    邢昺 · 著
  • 律要后集

    《律要后集》律要后集,一卷,明智旭集,即佛学十种之三至八,为梵网经忏悔行法、毘尼后集问辩、学菩萨戒法、菩萨戒羯磨文释、重定受菩萨戒法、菩萨戒本经诵。

    智旭 · 著
  • 荔镜记

    《荔镜记》明代传奇。作者不详。五十五出。《传奇汇考标目》增补本上尾有近人据“李氏《海澄楼书目》补得明人传奇目”,载有此剧目。今存本卷末刻有刊行者的告白题记,云:“重刊《荔镜记》戏文,计一百五页。因前本《荔枝记》字多差讹,曲文减少,今将潮、泉二部增入颜臣勾栏诗词北曲,以便骚人墨客闲中一览,名曰《荔镜》。”据此,《荔镜记》是根据《荔枝记》改编而成。演陈三、五娘的爱情故事。写南宋景炎间,泉州官宦子弟陈三(伯卿),奉父母之命送兄嫂赴广南任所,路经潮州,在元宵节之夜与黄五娘(碧琚)相遇,各生爱慕之情。西街林大,在元宵灯会见五娘貌美,上前纠缠。遭到五娘婢女益春的讥笑后,仍不死心,又遣媒到黄家提亲。五娘的父亲黄九郎见林大家资丰厚,应允婚事。下聘礼之日,五娘不从父母命,令家人打走媒婆,誓死不嫁林大。是年六月,陈三从广南返泉州途中,又经潮州。他骑马游街,从五娘楼下经过,时值五娘、益春倚楼赏夏,两人再次相逢。五娘投下荔枝、手帕,作为定情表记。陈三拾起后,乔装磨镜匠到黄家磨镜,并故意打碎宝镜,卖身黄家为奴以偿。五娘经过反复试探,始知陈三即荔枝投中的骑马官人。经益春从中周旋,二人终于结合。林家婚娶日期渐近,陈三、五娘相

    佚名 · 著
  •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解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解》楞严经势至圆通章解,一卷,清行策撰,出淨土警语。

    行策截流 · 著
  • 楞严经序指味疏

    《楞严经序指味疏》楞严经序指味疏,一卷,元惟则序,清谛闲疏并缘起,华山跋,有科文,内题大佛顶经序指味疏。出谛闲大师遗集,见新编续藏。

    谛闲 · 著
  • 楞严经宝镜疏科文

    《楞严经宝镜疏科文》楞严经宝镜疏科文,一卷,清溥畹撰。

    溥畹 · 著
  • 礼记正义

    《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所用《礼记》为《小戴记》,四十九篇。《隋书·经籍志》谓《小戴记》四十六篇,后马融增《月令》、《明堂位》、《乐记》三篇,才有四十九篇,前人已辨其为误说。东汉时,郑玄据《小戴记》为之作注,元延祐中科试定《礼记》用郑玄注。郑玄之后,亦有多人注解。唐初存皇侃、熊安生二家。贞观中,孔颖达等奉诏著《五经正义》,作《礼记正义》就以皇侃本为据,以熊安生本补其所未备,但《礼记正义序》谓:“熊则违背本经,多引外义,犹之楚而北行,马虽愈而去愈远矣。又欲释经文,惟聚难义,犹治丝而棼之,手虽繁而丝益乱也。皇氏虽章句详正,征稍繁广,又既违郑氏,乃时乖郑义,此是木落不归其本,狐死不首其邱。此皆两家之弊,未为得也。”故其疏务申郑玄之注,未免有附会之说。其书本为七十卷,后清钦定为六十三卷本,阮元校刻因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甚高:“采摭旧文,词富理博,说礼之家,钻研莫尽,譬诸依山铸铜,煮海为盐。即卫湜之书尚不能窥其涯矣,陈澔之流益如莛与楹也。”今存《十三经注疏》。

    郑玄 · 著
  • 论衡校释

    《论衡校释》黄晖校释。凡三十卷,附编六。《论衡》为东汉王充撰,是一部系统批判汉代儒学的天人感应理论的著作,在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但因其问孔刺孟,离经叛道,历代皆受诋毁,从未有人为全书作注。黄晖在对王充和《论衡》作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此书。他以通津草堂本为底本,校以多种版本及类书,又参照上下文,对许多文句加以本校。校释汲取了俞樾、孙诒让、杨守敬等八家的研究成果。所注资料丰富,辨析精当,特别是对原书用作论据的大量故实,尽可能地参照它书,罗列异说,颇便阅读。书后有《佚文》、《王充年谱》、《旧评》、《版本卷帙考》、《论衡旧序》及胡适的《王充的论衡》共六个附编。本书有1990年中华书局校订本。

    黄晖 · 著
  • 懒真子

    《懒真子》五卷,北宋马永卿撰。书中多述其师刘安世语,以记载各种杂事,考证经史典籍之文为多。共一百七十三则。如据《汉书》所载王嘉封事,谓《尚书》“无教逸欲有邦”之教当作“敖”。谓陶潜《游斜川诗》“开岁倏五十”当作五日。与《殷晋安别诗》本十韵,传本误脱一韵,东坡亦误和九韵。谓杜甫诗“虬须”十八九字出《汉书·丙吉传》。谓韩愈《感二鸟赋》序,贞元十一年误作十五年。又考证《曹成王碑》衍文误字及笺释句读。谓《汉书·百官表》“少府之遵官”,据《唐百官志》当作导官。谓成玄英《庄子疏》不知其时已有县令,误读县为悬,解为高名令闻。谓古者席面之宾乃称客、列座之宾皆称旅,引《左传》为证。谓二十八宿中亢、氐、觜三星《韵略》皆误音。谓“河鼓”之河当作何。谓《唐中兴颂》“复复指期”,“复复”字本《汉书·匡衡传》等等,皆引据确凿,颇有说服力。谓《离骚》正则、灵均乃小名、小字,虽无可考,亦可备一家之说。书中也掺杂了一些佛理及道家之言,体现儒、佛、道三教合流之趋势。版本众多,主要有《儒学警语》本、《稗海》本、《四库全书》本、《子书百家》本、《百子全书》本、《养素轩丛录》本、《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马永卿 ·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