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同书
《两同书》二卷,唐罗隐撰。共十篇,分上下二卷,上卷五篇,皆终之以老氏之言,下卷五篇,皆终之以孔子之言。《崇文总目》说:“以老子修身之说为内,孔子治世之道为外,会其旨而同其原”,是为“两同”之义。该书是作者的哲学著作。他认为,许多事物都具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有其统一性。该书对研究唐以前儒道二家思想有较高的文献价值。版本主要有《宝颜堂秘笈》本、《式训堂丛书》本、《说郛》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罗隐 · 著 -
论语笔解
《论语笔解》二卷,旧题唐韩愈、李翱同注。唐以来对此书说多异同,参校各说,疑此书为韩愈注《论语》前所作的笔记心得,李翱亦间有讨论,附于其间,后人得之,刊刻而成,而以韩曰、李曰分别两人之说。韩愈、李翱学术观点相近,二人所解基本看法相同。韩、李讲性,因而多用以解说《论语》,如解释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说:“天命之谓性,《易》者,理性之书。先儒失其传,唯孟轲得仲尼之蕴。”子贡曾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该书则解释说,不闻并不是没听说,而是“少克知”之义。孔子是讲性与天道的,只是弟子中少有知道的。韩、李的笔解,实是为自己的性命说,从孔子那里去找证据。有《四库全书》本。
韩愈 · 著 -
论语拾遗
《论语拾遗》北宋苏辙撰。一卷。前有自序云:“予少年为《论语略解》,子瞻谪居黄州为《论语说》,尽取以往,今见于其书者十二三也。大观丁亥闲居颍川,为其孙籀、简、筠讲《论语》,子瞻之说,意有未安者,时为籀等言之,凡二十有七章,谓之《论语拾遗》。”其书以《易》曰“无思”解释《诗》曰“思无邪”,认为“惟无思然后思无邪”,而圣人无思则是指“外无物内无我”;以及“朝闻道夕死可矣,为虽死而不乱”之类,颇涉于佛、老二氏之学。而其所说“请讨陈恒”、“子见南子”、“齐归女乐”、“泰伯至德”等章驳正苏轼(字子瞻)说,俱有精理。他如以“刚毅木讷”与“巧言令色”相证,以“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等“六蔽章”之不好学与“入孝出弟章”之好学文互勘,亦颇有所发明。存有《四库全书》本。
苏辙 · 著 -
论语全解
《论语全解》宋陈祥道(字用之)撰。共十卷。认为孔子“言义则存乎《春秋》,言理则存乎《论语》”。认为《论语》乃孔子“言理以答学者之问”(《论语全解原序》)的著作。就《论语》逐篇逐章作了诠释。“祥道长于三礼之学,所作《礼书》世多称其精博,故诠释《论语》亦在礼制最为明晰。”(《四库全书提要》)如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章,除例举“孔子于圣仁不敢居,于管仲则称仁”外,还引《礼记·乡饮酒》酬宾之礼以示尊贤养老之义。又如解“师冕见”章,则引《礼记·王制》“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说明礼待瞽者如老者之义以明之。再如“臧文仲居蔡”章,则引《礼记·礼器》“诸侯以龟为宝,家不宝龟”的古制来说明鲁大夫臧文仲藏大龟,是一种不明智的僭礼行为。其学术本宗王安石氏,故往往杂据庄子之说以作佐证。如引老庄之说以释《为政篇》中孔子答哀公“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之语。解释虽未必尽合原意,而旁引曲证颇为详核,其可取之处甚多,故绍圣后与王安石《论语注》皆为当时所重。有《四库全书》本。
陈祥道 · 著 -
刘子
《刘子》亦称《刘子新论》、《新论》等。初见于《隋书·经籍志》。新、旧唐书著录并题为刘勰撰。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北齐刘昼、孔昭撰,唐袁孝政注。或以为刘勰,或以为刘孝标,未知孰是。”但《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提要》等多认为是刘昼所撰。十卷五十五篇。“泛论治国修身之要,杂以九流之说”。评论儒家,说他们“顺阴阳之性,明教化之本,游心于六艺,留情于五常,厚葬文服,重乐有命;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尊教其道。然而薄者流广文繁,难可穷究也”(《九流》)。以为九流之中,儒与道是最重要的两派。提倡诵读儒家经书,说“不游六艺,不知智之源”(《崇学》)。主张遵循儒家礼教和道德规范,提出治世之人“宜以礼教为先”(《九流》),说“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思顺》),指出统治者必须“以仁爱为本,不以苛酷为先。宽宥刑罚,以全人命,省彻徭役,以休民力”(《爱民》),欲以儒家学说弥补道家思想之不足。有《文津阁》本等。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刘子集校》。
佚名 · 著 -
楞严经宝镜疏悬谈
《楞严经宝镜疏悬谈》楞严经宝镜疏悬谈,一卷,清溥畹述。
溥畹 · 著 -
楞严经宝镜疏
《楞严经宝镜疏》楞严经宝镜疏,十卷,清溥畹述。
溥畹 · 著 -
蠡测汇钞
《蠡测汇钞》地理杂志。清邓传安撰。一卷。传安字鹿耕,号盱原,又作菽原,江西浮梁人。嘉庆进士,官至建宁知府。传安官台湾十余年,览其山川形势、民俗土风,得文三十三篇,于道光十年(1830)汇编付梓。二万六千余字。台湾番社纪略、番俗近古说等篇记其少数民族分布及习俗。明鲁王渡台辨、海外寓贤考诸篇,记明鲁王渡台及历年由大陆至台寓贤简况。道试诸生策问、重修螺青书院碑记诸篇,载书院修建经过及对诸生遗才策问等。于农民起义、民事案件、土地纠纷、民族关系及山水风光、海峡风浪等亦有载述,为研究清中叶台湾政治、文化、教育、民族关系、民族分布等重要参考资料。有道光十年有本堂刻本,商务印书馆有1937年《豫章丛书》本及1983年书目文献出版社铅印校点本。
邓传安 · 著 -
洛阳记
《洛阳记》地理志书。西晋陆机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一卷。
陆机 · 著 -
揽辔录
《揽辔录》地理著作。不分卷,为纪行之作。南宋范成大撰。1卷。孝宗乾道六年(1170),作者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国。范成大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闰五月被命为资政殿大学士,与崇信节度使康谞出使金国。六月出国门,八月渡淮入金。此书即以行程时间为序,记录了作者渡淮之后至燕都沿途所见在金统治之下北中国的社会情况,对沿途文物古迹、民情风俗及金都的皇城建筑、朝章制度,皆有详实真切的记载,是研究金朝统治下北方社会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在南宋使金行记中为翘楚之作。
范成大 · 著 -
莲邦消息
《莲邦消息》莲邦消息,一卷,清妙空子述,附严一程玉尺禅仙题词,出楼阁丛书,见新编续藏。
妙空 · 著 -
龙城录
《龙城录》轶事小说集。又名《河东先生龙城录》。旧题唐柳宗元撰。二卷。宗元有《河东先生集》已著录。是书唐艺文志未著录,宋人何远以为本朝王铚所作,假托柳氏大名。朱熹亦持何氏观点。清四库馆臣进而检讨书中文字,颇以笔力贫弱,非柳氏大家所为,考其记事,又多类同于宋人,不无道理。全文约5600字,共收笔记43则,主要记述了隋唐时期帝王官吏、文人士子、市井人物的轶闻奇事。《直斋书录解题》、 《通考》、 《宋志》著录,一卷。今存《柳河东全集》本、 《百川学海》本、 《稗海》本、皆为二卷。又有《历代小史》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唐人说荟》本均作一卷。二卷本和一卷本同。
柳宗元 · 著 -
岭海焚余
《岭海焚余》三卷。明金堡撰。堡字道隐,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县)人。崇祯十三年庚辰进士,官止兵科给事中,明亡后脱发为僧,释名今释,抗志以终。是编三卷,皆为奏疏,上卷十八篇,自隆武乙酉十月至丙戌八月,中卷下卷共三十一篇,自永历戊子十一月至庚寅正月。堡仕隆武、永历二朝,其重要奏疏,略具于此,如所条中兴大计、财政八失,愤激敷陈规切时事。
今释澹归 · 著 -
刘铬传抚台前后档案
《刘铬传抚台前后档案》本书不分卷,据台湾省立博物馆所藏清季光绪年间恒春、彰化两县部分档案整理刊行。此一档案,一般通称「刘铭传抚台档案」;但实际上全部档案有起自光绪二年并有至于二十一年台湾沦日前不久者,综计先后历时十有九年;虽其中以刘氏抚台期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七年)文件为多,而外此者亦达四分之一左右。因此,改题今名。原藏档案分类整理编目,今改按各官署发文日序排比。全部共一百六十个文件,大体为台湾(南)府(或道)转行办理或知照各案。其内容以设防、抚番、建省、人事等案为多,清赋、理财、邮电、矿务、洋务等次之,樟脑、鸦片及风化等又次之。书末,又收入「皇朝道咸同光奏议」中刘氏有关台湾折片(与第二七种「刘壮肃公奏议」较,知专集己由编集者酌加润饰或删略,并非原本面目)与前未经见之沈葆桢折片八件作为「附录」。
刘铭传 · 著 -
龙川词
《龙川词》陈亮撰。《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载陈亮《龙川集》四十卷、《外集》四卷,注云:“《外集》皆长短句。”《宋史·艺文志》亦著录《外集词》四卷。今传《龙川先生文集》、《龙川文集》俱作三十卷,其中卷十七收词,阕数各本不一,最多者为30首,有明嘉靖史朝富刻本、明龙川书院刻本、明万历王世德刻本、明崇祯邹质士刻本、清同治退补斋刊本、清同治应宝时重刊本、清光绪崇文书局刻本等。1974年中华书局点校本《陈亮集》以退补斋为底本,其卷十七收词74首,其中44首系据他本辑补。单刻本《龙川词》则多作一卷。明抄《宋五家词》本、明紫芝漫抄《宋元名家词》本、《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清抄《典雅词十四种》本、清刘喜海辑《宋元人词》本、知圣道斋原藏《南词》本、《佳趣堂书目》著录本,俱作《龙川词》一卷。《宋六十名家词》本则作《龙川词》一卷《补》一卷,其正集一卷与明抄《宋五家词》本编次皆同,而《补》一卷系从《花庵词选》中辑出;《四库全书》本、《续金华丛书》本《龙川词》一卷《补》一卷,俱从《宋六十名家词》本出。《别本结一庐书目》、《知圣道斋书目》著录《宋元人小词》本、今传赵氏小山堂抄本、《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本,俱作《龙川词补》
陈亮 · 著 -
李有才板话
《李有才板话》中篇小说。赵树理著。初载于1943年7月25日至8月13日《晋绥日报》副刊。同年底由新华书店初版。它是作者的代表作。小说“尽量用普通的平常的话语,但求每句话都能适合每个人物的特殊身份、状态和心理”(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的描写手法,围绕着阎家山民主政权的归属和减租减息的开展,广阔而又深刻地展示了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生活。阎家山抗战后虽成了根据地,但历来只手遮天的恶霸地主阎恒元,仍依仗权势和奸滑,伪装退居二线,实际上继续操纵政权,破坏党的各项政策的落实。他还利用上级派来的章工作员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骗得了“模范村”称号。因此,尽管杰出的民间歌手、“板人”李有才不断地以快板为武器,揭露抨击阎恒元势力,团结“小”字辈展开斗争,仍不能挣脱压迫。直到县农会主席老杨深入下来,才发现了问题,并发动和组织农民斗倒了阎恒元,取得了“翻天地”的“大胜利”。作品成功地运用了活在群众口头上的质朴明快的语言,在色彩诙谐的喜剧氛围中,深刻地揭示了根据地农村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它“让我们看见了解放区的农民生活改善斗争过程和真相”(茅盾《关于〈李有才板话〉》)。周杨在《论赵树理的创作》中认为,“作者在这里正确的处
赵树理 · 著 -
楞严经合辙
《楞严经合辙》楞严经合辙,十卷,明通润述并序,吴用先序。佛典注疏。明天启元年(1621)通润述。是唐般刺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作者自序称:经数年之精研录成《私记》一文,后偶得《楞严正脉》,其指瑕摘疵处与《私记》大半相合。然其注解,无论易难,皆详释之,不便于初学者,故“将平日《私记》而与诸佛性相若合一辙者,裒成一帙,以付剞劂”。此书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一雨通润 · 著 -
礼记识
《礼记识》《礼记识》是廖平读《礼记》所作识语,后彙集刊行。就《礼记》四十九篇加以批注,少则一二语,多则数十字,凡二卷。其中藉《礼记》阐发其大统小统、皇帝王伯、进化退化、法古俟后之説,尤重孔子微言大义。如《檀弓篇》曰:“此篇大抵爲微言派。孔子制礼垂法,弟子润色,可谓详矣。欲知圣作,所宜研究。”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国学荟编》第八、九、十期连载,民国七年(一九一八)成都存古书局刊行,收入《六译馆丛书》,兹据该本整理。
廖平 · 著 -
楞严经观心定解
《楞严经观心定解》《楞严经观心定解》,简称《楞严经定解》、《楞严定解》、《观心定解》等。佛典注疏。清康熙二十年(1681)灵耀述。十卷。书前另撰有《科》及《大纲》各一卷,成十二卷。是唐般刺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分为四章:判总别、定境观、释题目、系凡例。释经文分为三分:序、正宗、流通。“正宗”又有二分:(1)正观总无明心以明修证;(2)约别能招报心以明修证。书首杜臻序批判了贤首宗僧人真鉴的《正脉疏》以及戒环的《要解》。见载于《嘉兴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
佚名 · 著 -
楞严经指掌疏
《楞严经指掌疏》亦称《楞严经新疏》。佛典注疏。清通理述。十卷。是唐般剌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作者序称:乾隆十七年(1752)应邀讲《楞严正脉》,嫌其“驳辨太甚,且前后次第与清凉大有径庭,不合贤宗家法”,故撰本书。书成后曾重订,并于乾隆四十一年刊刻流通。书前作者另撰有《楞严经指掌疏悬示》一卷。后又撰有《楞严经指掌疏事义》一卷,注释疏文中难解的词语。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达天通理 · 著 -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科解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科解》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科解,一卷,明正相解并序。简称《大势至圆通章科解》、《势至圆通章科解》。佛典注疏。明崇祯八年(1635)正相撰。是唐般刺密帝译《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科分及注释之书。作十二分:释名、正释经文、陈请敬仪、明所师、喻、以法合喻、提喻贴合、生佛不隔、喻不假方便、结自利、证后化他、结答等。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佚名 · 著 -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二卷,清续法集并跋。戴京曾序,前附日诵。简称《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势至疏钞》。佛典注疏。清康熙十八年(1679)续法集。是唐般刺密帝译《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注释书。作者在《刻势至疏钞缘起》中称:“康熙十七年冬,一夜梦本师和尚为讲《势至章》,比晓细研清凉《疏钞》,遂于腊月八日开释,历己未(1679)元宵搁笔。”书前有般刺密帝译《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并含有续法之述劝文。注释大分为三:(1)通序大意;(2)开章释文;(3)结答圆通。本书于康熙十九年刻印流通。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续法 · 著 -
龙虎还丹诀
《龙虎还丹诀》龙虎还丹诀,原题「李真人述」。约出于五代或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李真人《还丹歌》一卷」,似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本篇包括《望江南龙虎诀》十首,《菩萨蛮还丹诀》十首,并附录《沁园春注解》。前两种歌词均言外丹,对金丹根蒂、药物、鼎器、水火、节行、秘诀、功用等,皆逐一点明其要。谓金丹之源是真铅,象先天一气,为北方水,即铅中丹砂。炼丹以金水为良媒,亦称龙虎、坎离。即真水火。金水交结,「火在水中求,水从火里流」。鼎器以中宫戊己土为城廓,火候法度依十二消息卦,春夏进火,秋冬退火。结成丹药,服之可长生飞仙。其说与《参同契》略同。又《沁园春》词相传为吕洞宾作,本篇加以注解。其注多以卦理解释,亦以先天一气为真铅,与外丹说相近。但注文称丹基在人身中,则实为内丹。注文中屡引「真人云」,盖为李真人门徒所注,而附录于师传丹诀之后。
佚名 · 著 -
灵砂大丹秘诀
《灵砂大丹秘诀》灵砂大丹秘诀,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内容可分前后两部分。前半篇为〈抱一圣胎灵砂〉篇。据称此篇乃老子传授葛玄、玄传郑隐、郑传葛洪。洪传虚静天师,天师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传张侍中。「侍中之后入东川之任,传与鬼眼禅师」。书中称抱一灵砂「外可以富豪(点石成金),内可以成大道(服食成仙)」。其炼制过程分九转:第一转先将硫汞炒成青金,加药加热而成白体灵砂,第二转将白体灵砂炼成玉笋灵砂,第三转将玉笋灵砂入匮三次,浇汞火养而成浇淋芽子;第四转以浇淋芽子炼出丹头朱砂;第五转用金合子盛丹头朱砂。火养三七日,第六转用金石丹头朱砂炼成金体朱砂,第七转用金体朱砂加三黄炼成三奇丹;第八转用金体朱砂炼八十一日而成大丹头朱砂;第九转用大丹头朱砂炼一年而成混元大丹,书中有十首诗歌,咏述作丹方法。 原书后半篇又包括四篇丹诀:第一〈九转金丹诀〉,以九首诗歌咏述九转丹法,其内容与《九转灵砂大丹资圣玄经》略同。 第二〈赤松子四转诀〉,用雄黄、雌黄、朱砂等药飞炼四转,所成丹药可用于点金。 第三〈太极灵砂赋〉、第四〈灵砂秘诀〉分别论述灵砂之制作程式以及丹砂生成原理。
佚名 · 著 -
灵飞散传信录
《灵飞散传信录》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齐推书心序称,得于唐李泌宅中, 为《太清仙经》之《灵飞散方》,尤胜收入孙思邈《千金方》者。 此录《灵飞散方》出自六朝之《太清仙经》,齐推书心述古本传授、 发现经过。述灵飞散方、治云母方,亦可视为中草药方。
佚名 · 著 -
令狐庆誉诗词全集
《令狐庆誉诗词全集》地远尘寰绝点埃,悬崖屈曲寄层台。山头玉溜随檐滴,岩下金容就石开。寺影不妨流水过,松香长逐好风来。遍游未尽无穷景,为报舟人且莫催。 【注释】
-
令狐俅诗词全集
《令狐俅诗词全集》元英去世二百年,其迹虽久骚雅传。田庐不废子孙贤,庆门簪组方蝉联。我来源中访高隐,□人邀客云山前。朱门绿阁照溪水,长松茂材□寒烟。滩声萧萧到几席,魂清骨冷忘睡眠。伊子出处不
-
令狐寿域诗词全集
《令狐寿域诗词全集》闻说水东寺,旧有丞相家。小舟呼野渡,瘦马入梅花。龛像威容古,岩镌岁月赊。子孙今替落,相顾复咨嗟。 【注释】
-
令狐挺诗词全集
《令狐挺诗词全集》谁把相思号此河,塞垣车马往来多。祇应自古征人泪,洒向空川作浪波。 【注释】
-
刘佖诗词全集
《刘佖诗词全集》未跃天衢卧寂寥,碧潭流溢海山腰。埋藏头角虽多日,鼓动风雷在一朝。既若有心成变化,岂能无意泽枯焦。神踪许为苍生起,愿击香车上九霄。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