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文学网
阅读主题

按首字母为“L”查询

  • 李虚中命书

    《李虚中命书》三卷。古代星命术书。旧本题鬼谷子撰,唐李虚中注。收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术数类二》:“书中义例,首论六十甲子,不及生人时刻干支,其法颇与韩愈《墓志》(指《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所言始生年月日者相合,而后半乃多称四柱,其说实起于宋时,……真伪杂出,莫可究诘。”此书以人的生年月日干支为依据,推衍人寿夭、贵贱、吉凶,为后世言星命八字术者所祖。

    李虚中 · 著
  • 老莱子

    《老莱子》一卷。传说春秋时老莱子撰。清马国翰辑。老莱子,楚隐士,生平与事迹均不详。据《史记·老子列传》记载:“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司马迁怀疑老莱子可能是老子,但又不能肯定,所以用“或曰”及“或曰非也”以存一说。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孔子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孔子皆后之,不并世。”这里又言老莱子与老子并非一人,可知司马迁所据是属传说,并不明确肯定。所以《大戴礼》、《别录》、《列女传》、《高士传》、《孝子传》等书,都讲述老莱子行事而不谈其本源。《战国策》说老莱子教过孔子,其说似乎可信。而《孔丛子》称其与子思语,传说有所不同。《孔丛子》本为伪作,也不足信。《汉书·艺文志》于道家类著录《老莱子》十六篇,比《史记》所述多一篇。隋唐志都不著录此书,说明其书亡佚已久。马国翰从《庄子》、《尸子》、《孔丛子》、《高士传》等书中录取四节,又附考一篇而成此书。书中记述老莱子贫而能乐,修道以养寿等事,与《史记》称老莱子著书言道家之用相合。后世学者对此书并不以为重,但对老莱子其人却多有评说。有人据《孔丛子》认为老莱子是孔

    老莱子 · 著
  • 雷法议玄篇

    《雷法议玄篇》雷法议玄篇,南宋万宗师等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论述神霄派雷法,内载四篇论文:第一〈雷法议玄篇〉,南宋初万宗师撰。谓世传雷法之书多达数百篇,内容庞杂,行之无效。作者自称遇度师授以简捷雷法,指点要诀。认为风雨雷霆皆由诸天星宿主持,故修真之士行持雷法,当得三十六天炁之妙,知星宿运行变化之道,方能与道合真,而不在虚侈繁文。 第二〈雷法渊海正演数〉,南宋谷隐撰。论述雷法之要在于「正心诚意,与天为徒」。又称「古有行持之士,以心感物,以正御邪。心正则百神效灵,身正则万邪遁迹」。后世末流徒知以符术感神御鬼,以教法行雷借雷,非为正道。 第三〈歘火真形详论〉、第四〈太极雷坛祭四维神法〉,其撰人皆不详,亦出于南宋。内载书符行炁以召雷祈雨之法。

    佚名 · 著
  • 梁园寓稿

    《梁园寓稿》九卷。明王翰撰。王翰,字时举,夏县 (今属山西)人。生卒年不详,元季隐居中条山。洪武初,以明经辟为夏县训导,后擢为周王长史。周王素骄,有异志。王翰屡谏不纳,断指佯狂而去。后周王败,得不坐。其事附见《明史·周王传》中。后起为翰林编修,寻谪广西廉州 (今合浦等地) 教授。著有 《敝帚集》五卷、《梁园寓稿》九卷、《山林樵唱》。《敝帚集》至今未见。此书卷数与 《明史》相合。焦竑 《经籍志》称 《寓稿》为二卷,实误。焦志别载王翰《山林樵喝》一卷,今亦未见,盖均已散佚。王翰为人刚直不阿,其诗文亦具刚劲之气。往往有质直语,自抒性情,而无元人秾纤之习。七言古体,写得高朗清劲。陈田《明诗纪事》认为其诗“蕴藉中特饶秀劲之色”。如 《题上清张真人画明涯长啸图》、《秋怀》等诗皆清新可诵。朱彝尊辑《明诗综》,未录王翰诗,盖因其未睹斯集之故。是集有 《四库全书》本。

    王翰 · 著
  • 灵枢识

    《灵枢识》本书系之一,日人丹波元简著。采取选注而不自作注释的方法。在选注方面,多采用王冰、马莳、张介宾、吴昆、张志聪等家注释,考证精确,说理入微,符合经旨而有发挥者入选。对各注有分歧时,则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孰是孰非。如有未能肯定,或可并存者,则以疑似口吻,径曰“恐非”或“似是”或“可并存”,俾学者知所思考抉择,有比较好的研究态度。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史崧献出家藏旧本二十四卷。原书虽佚,然其各种传本得以流传至今。其中主要有二十四卷白文本与十二卷白文本两个系列。十二卷本系列中的赵府居敬堂本刊刻于1522年,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影印问世以来,成为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通行本。

    丹波元简 · 著
  • 灵枢经脉翼

    《灵枢经脉翼》针灸著作。明夏英编绘。三卷。英字时彦,古杭人。是书为阐述《灵枢经》十二经脉、任督二脉及其腧穴的专著。以为“《灵枢》之文,世古言深,中有错简易置,况无注释,后世不无失其真者”。于是悉取祖遗诸秘籍中有裨于《灵枢》经脉之旨者,更加演绎,自成一家之言,复疏《灵枢》有关原文于下,并以滑寿《十四经发挥》注文列于后,意在羽翼《灵枢》,而有功于医道,故名。书中图文互解,通俗易懂。十二经脉以流注次序为先后,均分别绘图作注,并附歌诀。歌有“总歌”、“穴歌”、“是动所生歌”等。末附音释。成于弘治十年(1497),未见刊行,一九八四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抄本影印出版,收入《中医珍本丛书》。

    夏英 · 著
  • 疠疡机要

    《疠疡机要》外科著作。明薛己撰。三卷。已有《内科摘要》已著录。是书成于嘉靖八年(1529),是我国早期论述麻风病专著。上卷至中卷论疠疡本证、变证、兼证、类证的辨证治疗,并附治验。下卷为各证所用方药。薛氏对麻风病的诊治经验丰富。认为:“若眉毛先落者,毒在肺。面发紫泡者,毒在肝。脚底发痛或穿者,毒在肾。遍身如癣者,毒在脾。目先损者,毒在心。此五脏受之重也。”并指出:皮肉麻木不仁,肉死针刺不痛,血死烂溃,筋死指脱,骨死鼻梁柱坏,皆属五脏受伤,均属不治。如“恶血凝滞在肌表经络者,宜刺宜汗”。并主张用六味丸和七味白术散治疗。书中所载医案也较精当,故颇为后世医家推崇。有明刻《薛氏医案》单行本,《薛氏医案》(1921—1926)大成书局石印本。

    薛己 · 著
  • 临症验舌法

    《临症验舌法》《临症验舌法》二卷,题为西吴杨云峰先生所撰。上卷述其验舌之法,首列临证验舌为准统 论一篇,提纲挈领。下列分虚实,分阴阳,配藏府,决死生各篇,殿之临证以验舌为准结论一篇。

    杨云峰 · 著
  • 理瀹骈文

    《理瀹骈文》《理瀹骈文》系外治法专书。不分卷。清·吴师机撰。刊于1864年(同治2年)。原名《外治医说》,因其正文是用“骈文”形式撰成者,故改名为《理瀹骈文》,是一部以内科理法方药为理论依据,而以外治法为主要内容的临床著作。所论内容除外科病症外,更有内、妇、儿、五官等多科疾病的症治经验。内容丰富,治法多样、简便,经济有效,堪称是别具一格和有实用价值的外治全书。书中所收载的外治法,绝非出于单纯的用药经验,而是祖国医学理论在外治方面的具体应用,故在本书序言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又说:“外治必先知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表明本书中的外治法是建立在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基础上的。但因本书是以“骈文”形式出现的,加之在内容排列上或有纲目不清,缺乏章节分类等缺点,不易为一般读者所理解与接受,一度处于被埋没状态。长期以来,不少人把本书误认是专门论述膏药的方书,实际并非仅此,本书除收有多种膏药疗法外,还有敷贴法、熨法、洗法、熏法、照法、拭法、浴法、溻法、吸入法、取嚏法、灌导法、火罐法、割治等多种外治措施,充分显示了祖国医学外治法的优越性与广泛性,有

    吴尚先 · 著
  • 理虚元鉴

    《理虚元鉴》二卷。明汪绮石 (生卒年不详)撰。汪绮石,事迹不详,据其门人为此书所作序言,当为明末人。此书上卷论虚劳诊断、病原、治证。下卷论虚劳之证病机、方药等。书中提出虚有三本,即肺、脾、肾。前人治虚,李东垣主张补脾,朱丹溪主张滋阴,而薛己则主张补火。三家各有所偏,此书参合折中而用。因前人于补脾补肾已多有论述,故此书独于清金保肺详加阐明。治虚之法,归于二统,即阳虚统于脾,阴虚统于肺。认为专补肾水,不如补肺以滋其源;专补命火,不如补脾以健其中。作者于虚损之证,独有发挥,不泥古,不偏执,对后世颇有启迪影响,为医家所重。有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慈溪何氏刊本,光绪中钱塘葛氏重刊本,1939年上海卫生局铅印本,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81年江苏科技出版社铅印校注本。

    汪绮石 · 著
  • 冷庐医话

    《冷庐医话》五卷。清陆以湉 (1802—1865)撰。陆以湉字敬安,号定圃,桐乡县 (今属浙江)人。道光十六年 (1836)进士。三十五岁宦游武昌,三十八岁官杭州教谕。因弟及子均为时医误药而卒,遂钻研医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精于医术。著有 《冷庐杂识》、《寓沪琐记》、《再续名医类案》等书。此书作于杭州学舍,故以 “冷庐”署名。书中涉及医理、医学源流、各家学说、临证经验。卷一卷二论述医范、保生、医鉴、慎疾、慎药、诊法、用药以及对古今医书、医家的评论;卷三至卷五为医家医案。详明各类病证的辨证论治,指出前人之弊,又结合个人临床体会。论述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多有独特见解。其论证有理有据。持论较为公允,中肯切要。如主张“学识必合乎理,求乎据”,认为《宋史·庞安常传》中“隔腹针以起死回生”等记述不足深信。然亦杂有迷信及因果报应思想,误信传闻之失。有咸丰八年(1858)乌程庞氏刊本、《中国医学大成》本、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陆以湉 · 著
  • 厘正按摩要术

    《厘正按摩要术》推拿著作。清张筱衫辑。四卷。筱衫字醴泉,又字振鋆,别号惕厉子,宝应(今江苏扬州)人。著有《痧喉正义》、《鬻婴提要》等书。本书是在明周于蕃之《小儿推拿秘诀》一书基础上,结合自己二十年之临证经验,又广征博引有关文献,订紊乱,正谬讹,删繁芜,重新编辑,于光绪十四年(1888)成书。卷一,辨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的详细内容及胸腹部按诊等儿科诊断方法。卷二,立法。以手法外治为主,包括各种按摩手法。如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八种手法,及汗、吐、下、针、灸等疗法,共二十八种。每种疗法又分若干细目。卷三,取穴。包括十四经脉经穴图说,儿科推拿的各种取穴及手法图说二十九个,图文并存,以利于学者按穴取用及具体操作。卷四,列证。包括惊风、疳疾、呕吐、泄泻等二十四种小儿常见病的治疗,除采用按摩疗法外,又配合内服、外敷等药物疗法。全书内容丰富,持论简要,于临床有较高参考价值。但将咒法、符录列于外治法是为不足。有光绪十五年丹徒张氏、江都韩氏原刻本,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述古斋医书原本影印本。

    张振鋆 · 著
  • 两军师隔江斗智

    《两军师隔江斗智》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隔江斗智》。撰人姓名不详。旦本。剧写三国赤壁之战以后,荆襄九郡力刘备所得,详。剧写三国赤壁之战以后,荆襄九郡力刘备所得,孙权与刘备反目成仇。周瑜为夺回荆州,乃以孙刘结亲为名,拟乘送小姐孙安成亲之机,派兵夺回荆州。诸葛亮识破周瑜此计,着张飞挡回周瑜所遣诸将。一计不成,周又生一计,拟在刘备送夫人回门时强索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派张飞过江把刘备安全接回。

    佚名 · 著
  • 罗李郎大闹相国寺

    《罗李郎大闹相国寺》元杂剧剧本。简名《罗李郎》或《相国寺》。无名氏作。剧述罗李郎的友人苏文顺、孟仓士上京赶考,罗资以路费。苏、孟以幼子幼女寄养罗李郎处。20年后,由罗李郎作主,苏、孟儿女汤哥、定奴婚配成家,生子受春。汤哥整日酗酒狎妓生事,又从仆人侯兴口中打听出自己的生父在朝中作官,遂离家出走,进京寻父。罗李郎闻讯,命侯兴追回汤哥。侯兴赶上后,却更加调唆,并“资助”汤哥假银。侯兴回家,谎告汤哥已死。又趁罗李郎病倒,拐走定奴、受春。罗李郎病愈,亲自出外寻访汤哥下落。时汤哥使用假银,触犯刑律,被判在相国寺拘役。罗李郎与汤哥相会,出钱为汤哥买下“甲头”之职。苏文顺做官后,罚打新买的小厮受春;汤哥遇受春,也被吊打。适罗李郎路过,与苏文顺相认,救下汤哥、受春,并与孟仓士相会。遂捉盗贼侯兴,寻回定奴。苏、孟两家遂得团圆。2家共奉罗李郎养老。本剧《录鬼簿续编》、《太和正音谱》著录。现存版本有《元曲选》本、《古名家杂剧》本。

    佚名 · 著
  • 兰丛诗话

    《兰丛诗话》诗话著作。清方世举撰。方世举(1675—1759),字扶南,号息翁,安徽桐城人。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科,不就。有《春及堂集》。方世举为方苞之弟,少从朱彝尊游,“泛览唐诗”,即作有诗话,未及成而弃去。中年在都下与翰苑诸同事“谈诗为事”,复录有《梁园诗话》,后亦亡佚。又在扬州与其侄方观承谈诗,观承录成诗话一册,未刊。《兰丛诗话》系其八十五岁时所作,凡一卷。桐城方氏,世习杜诗,方世举亦承此家法,篇中言及用韵、章句等法,大多取义于杜诗。其论诗先归于唐:“诗屡变而至唐,变止矣,格局备,音节谐,界画定,时俗准。今日学诗,惟有学唐。”再归于杜:“唐诗亦有变,今日学唐,惟当学杜,元微之断之于前,王半山言之于后,不易之论矣。”杜诗如一峰高峙,学者往往“登高自卑”,故“宜先求其次者”,“五古五律先求王、孟、韦、柳,七言歌行先求元、白、张、王”,七律则先求“白香山之疏以达,刘梦得之圜以闳,李义山之刻至,温飞卿之轻俊”等,杜甫举而众家皆各定其位。方世举虽崇杜,但其论杜诗亦偶有误,如谓杜诗七古无通韵者,即遭汪师韩《诗学纂闻》驳正。有《清诗话续编》本。

    方世举 · 著
  • 老子想尔注

    《老子想尔注》《老子》的注释。注者不详。或说为东汉张道陵撰。现仅存敦煌莫高窟所出六朝写本残卷。它 把道教精神与儒家思想、灾异报应结合起来解说《老 子》,如主张长生成仙说,强调去邪守真道;宣扬天神、 忠、孝、仁义;相信食气、宝精等修炼方法;肯定天人感 应。第一次提出“太上老君”之名。本书受《太平经》影 响,两者之间有同有异。它反对内丹炼形和胎息之法, 高扬天神而下抑帝君,认为“臣子不畏君父也,乃畏天 神”。它第一次提出“道教”名称,并初步判定了“道诫”, 其基本宗旨是:“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 寿”。主张以善行作为学道的根本,“人当积善功,其精 神与天神通”。本书的思想表现了张鲁五斗米道的特 征。有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牋》(1956年香港本)。

    张道陵 · 著
  • 老圃集

    《老圃集》诗别集。二卷。宋洪刍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老圃集》一卷,但此集所收并非其诗作全部。周紫芝跋云:“此其所载,意其多晚年之作,与昔所见殊不类。”(《书老圃集后》)此跋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壬申(1152年)春,云:“滑台刘德秀借本于妙香寮,乃书以还之。”可见在南宋即已有刻本流传。清沈涛《洪老圃集跋》云,宋人诗话及《合璧事类》所载驹父诗不见此集者甚多;又言宋“谢枋得《秘籍新书》言驹父平生为诗千馀篇,著《老圃前后集》”(《十经斋文二集》)。是知一卷本《老圃集》远非洪诗之全部,而此一卷本后亦轶。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洪诗一百七十馀首,因篇帙稍多,分为上、下二卷,以便循览。清文宗咸丰(1851—1861)间韩泰华辑刻《玉两堂丛书》,亦收洪集一卷,补遗一卷,名为《洪老圃集》。清德宗光绪二年(1876)洪汝奎刊《晦木斋丛书》亦收其集二卷,《补遗》一卷,《遗文》一卷,题作《老圃集》。

    洪刍 · 著
  • 兰花梦

    《兰花梦》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全称《兰花梦奇传》,又名《支那儿女英雄遗事》。六十八回。不题撰人。烟波散人序谓吟梅山人所作,吟梅山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本书打破才子佳人大团圆的 陈旧俗套,真实地描写了封建贵族家庭中一幕 婚姻悲剧。内阁学士松晋侧室孕育时,松公梦 人送兰花一枝,旋生下一女,取名宝珠。出生后 一直女充男养,虽婢仆亲朋亦不知其为女。五 岁从先生受业,十三岁乡试中魁。十四岁父亲 去世,为撑门面,母、姐不许改妆。十五岁中进 士点探花,十六岁因奏对出色,升为河南道监 察御史,旋升左副都御史。因被同科状元许文 卿识破女子真相,被迫订婚。此时福建海盗猖 獗,省城告急。宝珠上破敌奇策,于是钦加兵部 侍郎、经略大臣。十七岁挂帅出征,十八岁平定 南疆,授太子太保,名扬海内。皇上恩准恢复女 妆,封升平公主,赐婚许氏。婚后宝珠竟受丈夫 虐待,十九岁含恨而死。小说暴露了夫权主义 对妇女的摧残和蹂躏,客观上批判了男尊女 卑、夫为妻纲的封建伦理纲常。但也杂有宿命 论思想。小说人物个性鲜明,生活气息浓郁。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上海文元阁书庄石印本、 民国十六年(1927)大成书局石印本

    佚名 · 著
  • 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

    《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二卷。汉魏六朝至隋唐时期道教徒传授诵习之《老子道德经》文本。其文删定《老子》经文为五千字,故又称《五千文》,或称系师(张鲁)定本。又因经文前有吴道士葛玄所撰《老子道德经序诀》,故称葛本。现存敦煌唐人残抄本《五千文》后,又附録有道士传经盟誓词,或附録《十戒经》。今删去序诀及盟文戒文,仅録经文。底本出处:上卷P・2584号抄本、下卷S・6453号抄本1。参校本:P・2329号、P・2375号、S・189号抄本。

    老子 · 著
  • 麓堂诗话

    《麓堂诗话》一名《怀麓堂诗话》。诗论。明李东阳(1447—1516)撰。一卷。东阳有《怀麓堂集》已著录。此编论诗,推重盛唐,极赞李白、杜甫。理论上反对“句句字字,摹仿而不敢失”的泥古之风,实则已开“前七子”摹拟之论。强调诗人有“真情实意”,注重诗之法度、格调,艺术上有独创精神。东阳论诗,强调“诗与文不同体”,不能“以文为诗”,或“以诗为文”。他批评当时“以文章自命”的人,一写到诗,就不成其为诗,离诗的要求“毫厘千里”,并“终其身而不悟”。他重视诗的法度音调,认为“诗在六经中别是一教,盖六艺中之乐也.

    李东阳 · 著
  • 楞伽经集注

    《楞伽经集注》亦称《楞伽宝经集注》。佛典注疏。南宋庆元二年(1196)正受撰。四卷。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经》的注释书。作者在《阁笔记》中称,本书经文以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求那跋陀罗译本为底本,并以北魏延昌年间(512—515)菩提流支译本和唐代实叉难陀译本附于其下,以便于阅读。注释则采集唐遗名尊宿注文,宋沙门宝臣、居士杨彦国之说,《宗镜录》及经论中有关之精华,并加上作者自注,附于经文下。本书撰成后即刊刻流通。明洪武四年(1371)旧板毁于火,又有重刊本问世。此本较旧本有增补删改。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的是重刊本。

    雷庵正受 · 著
  • 楞伽经注

    《楞伽经注》楞伽经注卷二、五,残册,唐智严撰,日本圣武天皇题记。

    智严 · 著
  • 楞伽经疏

    《楞伽经疏》楞伽经疏,卷中,唐智严注,残册,有题记。

    智严 · 著
  • 伦敦杂记

    《伦敦杂记》现代游记集。朱自清著。成都开明书店1943年4月初版,列为“开明文学新刊”之一;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5月将本书与《欧游杂记》合并,统名为《欧游杂记》印行新版。初版本收《自序》1篇和《三家书店》、《公园》、《房东太太》等9篇旅居伦敦的生活杂记,“老老实实写出所见所闻”,“避免‘我’的出现”,较多涉及人事活动,“人情要比《欧游杂记》里多些”(《自序》)。当时有人评论道:“冲淡自然,若纤尘不染,复不见人工斧痕,凡有所言,都自自在在,老老实实,合了一句‘文如其人’的老话,你在他的文章里,有时真可以读到一个久居北平做学问的人的音容笑貌。平淡,也许,可绝不平凡。从头至尾,干净利落,细腻真切,倘非火候到家,又那里能达此境界?”(夏奈蒂《读“伦敦杂记”》)

    朱自清 · 著
  • 刘千病打独角牛

    《刘千病打独角牛》简名《独角牛》,或《病刘千》。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末本。 剧写饶阳刘千自幼喜习拳摔跤,一日外出遇折 拆驴摆擂交手,千将其打倒。刘父闻讯赶至,认 出折拆驴乃其数年外出之胞弟,遂令叔侄相 认。折拆驴嘱千三月二十八日随他至泰安与独 角牛打擂。千归家染病,妻为之施舍百日义浆 以乞神佑。至百日,会独角牛闻千艺高前来挑 战,遇千妻,强夺义浆茶饭喂马,又无礼调戏。 妻唤折拆驴来救,为独角牛打倒,并肆意羞辱 而去。千闻知,发誓报仇。届时赴泰安,上独角 牛擂台立下打擂文书,人见其面黄肌瘦,担心 必败。及交手,千两合皆胜,赢得擂筹财物。使 官奉圣命来降香,加封千为饶阳令。有《脉望馆 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外编》据以排印。

    佚名 · 著
  • 刘彦昺集

    《刘彦昺集》九卷 明刘炳撰。刘炳字彦昺,以字行,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生卒年不详,刘炳事迹略见《明史·文苑传》。洪武初,献书言事,授中书典签。出为大都督府掌记,考其《吊余阙墓》结衔称《大都府掌记》,及《哀曹国公》“三年忝记府,龙钟侍文墨”和《沐西平挽诗》“十年参幕府,惭愧簪缨客”等诗句中,可略知其这段经历。后为山东东阿知县。越两考,引疾归。所著诗文本名《春雨轩集》,乃其门人刘子升所编,杨维桢尝为其评定。其评语亦附载集中,杨维桢及危素、宋濂、徐矩皆为之作序,王祎、俞贞木、周象初皆为之作跋。此本题为《刘彦昺集》,不知何人所改。刘炳乃才识之士。其诗作诸体并工,诗格伉爽挺拔,类其为人。颇为杨维祯等人的推重,如《燕城怀古》中“广寒宫殿玉为楼,万岁鳌峰压九州。番国胡僧青鼠帽,天魔宫女彩龙舟”等句,时人称可与宋讷的 《壬子过故宫》、刘嵩的 《早春城怀古》相媲美。惟末附杂文一卷,气象纤弱,殊逊其诗。是集被收入《四库全书》。

    刘炳 · 著
  • 李廷忠诗词全集

    《李廷忠诗词全集》人物风流真罕见,何须尘外求仙。绿龟千岁稳巢莲。醉倾金凿落,笑拥玉и娟。须信日边消息好,寒花也作春妍。笙歌乐地酒中天。功名无限事,都在寿觞前。

  • 柳贯诗词全集

    《柳贯诗词全集》昔建寰中业,初开徼外山。雉城平兀兀,沙水净湾湾。朱夏宸游正,清秋武卫闲。叨陪文学乘,空愧鬓毛斑。 【注释】  

  • 卢琦诗词全集

    《卢琦诗词全集》古寺藏烟树,岩扉昼不扃。日高花散影,风定竹无声。稚子添香火,闲僧阅藏经。新诗吟未就,独向殿阶行。 【注释】  

  • 来复诗词全集

    《来复诗词全集》我与宗侯相遇时,乃在长安客舍里。宗侯弱冠我尚幼,相留夜宿常同被。是时来生对弹棋,屡愧负进讶技师。两三青衣善丝竹,日来劝酒向客屋。手抱琵琶不敢弹,为有伦挚正当局。宗侯手取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