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百家诗选
《唐百家诗选》又名《王荆公唐百家诗选》。 诗总集。宋王安石编。二十卷。录唐一百零四 家诗一千二百余首,按时代先后编次。前有王 氏自序云:“余与宋次道同为三司判官时,次道 出其家藏唐诗百余编,诿余择其精者,次道因 名曰《百家诗选》。”所录以中晚唐人居多。其选 王建九十二首、皇甫冉八十五首、岑参八十一 首、高適七十一首、韩偓五十九首,而李白、杜 甫、王维、刘长卿、韦应物、刘禹锡、韩愈、柳宗 元、白居易、元稹、杜牧、李商隐诸大家、名家皆 不在录,名篇也多有脱漏,故后人有谓其“去取 大谬”(清王士禛《渔洋诗话》)、“杂出不伦”(清 沈德潜《说诗晬语》)。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则 以为王氏选诗所据底本,多系唐代举子行卷之 作,其脍炙人口者或不见收。宋严羽《沧浪诗 话》更指出其书前面部分取自《河岳英灵集》和 《中兴间气集》,读之尽佳,大历以后取去方不 惬人意。《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认为“此书不合 人意,在应有不尽有;至其所取,亦未为冗滥”, 可谓持平之论。有宋刻残本存世,另清康熙四 十三年(1704)宋荦、丘迥刻本,《四库全书》曾 予著录,192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亦加刊行。
王安石 · 著 -
偷拳
《偷拳》民国武侠北派五大家之一白羽所作武侠小说,故事讲述杨露蝉世居冀南广平府,务农为业,承先人的余荫,席丰履厚,家资富有,但却生而孱弱,从小多病。他父宠爱弱子,恐其不寿,教杨露蝉读书之暇,跟从护院的武师李德发,习练武技,藉此强身健体;又买些拳图剑谱之类·.. 后为了投师陈长兴学习陈式太极拳,不惜装哑巴,做讨饭的,冻得昏迷过去了,这才进得到陈家做了家丁,才有机会“偷拳”学艺,正是一颗痴学的心打动了陈长兴,陈长兴将一身功夫都教给了他。后来,杨露禅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杨式太极拳,成就一代宗师。
宫白羽 · 著 -
太极祭炼内法
《太极祭炼内法》道教灵宝派醮仪著作。三卷。宋末郑所南(思肖)编撰。成书于宋末元初。据云此法传自三国时葛玄,乃灵宝古传秘法,用以祭炼超度鬼魂。所谓“祭”就是设饮食以济鬼魂之饥渴。所谓“炼”就是给以精神上的解脱。郑氏采集诸家祭炼之法,删繁就简,编为此书。道教祭炼之法本是一些仪式与符咒。郑氏于此说明炼度之本,不在科仪,而在行法者之修持。行法者内炼存思有极高之修持,以内炼丹法为基础,以祭炼之仪式符咒为用, 乃可达到超度之目的。收入《道藏》第312册。
郑思肖 · 著 -
土风录
《土风录》十八卷,清顾张思撰。顾张思,字雪亭,江苏太仓人。此书有乾隆六十年(1795年)钱大昕序、嘉庆三年(1798年)朱珪序。书即于嘉庆三年刊行。《土风录》于时令、民俗、服饰、典章制度、成语、掌故、方言俗语等材料无所不收。不分门类,每卷内容大致以类相从。钱大昕序曰:“其铺叙节物,则《阳羡风土》、《荆楚岁时》之遗也;其诠释器服,则《匡谬正俗》、《事物纪原》之例也;其考证方言,则《方言》、《释名》、《释常谈》之亚也。征引必检原文,而道听途说勿取也;折衷必谐六书,而乡壁虚造弗尚也。以视夫《齐谐》、《诺皋》冥通梦游之作,语怪诲淫,以取悦夫贩夫庐儿者,其用心岂可同日语哉!”是书铺叙节物,诠释器服,考证方言,与《通俗编》等大体相类;但征引资料的范围,较《通俗编》、《恒言录》广泛,由经史子集扩大到类书和历代笔记、小说、杂著等;引用范石湖的《吴郡志》,张寅的《太仓州志》、《镇江志》,方鹏的《昆山志》,卢熊的《苏州志》,王文恪《姑苏志》等尤多;某些俚言琐语则采自民间。翻检是书确可“见风俗之变迁,方言之有自”(朱珪序),不仅于词汇史研究是很有价值的,而且于民俗学研究也有一定帮助。本书对吴地的俗语方言及反映该地民俗
顾张思 · 著 -
唐两京城坊考
《唐两京城坊考》城镇志。清徐松(1781—1848)撰。五卷。松字星伯,直隶大兴(今北京市)人。嘉庆进士,授编修。坐事谪戍伊犁。致力史地研究,成绩卓著。著有《西域水道记》、《新斠注地理志集释》、《汉书西域传补注》等书。嘉庆十四年(1809)奉诏纂辑《全唐文》,于《永乐大典》中得元《河南志》,并取宋敏求《河南志》原文,合以程大昌《雍录》,李好文《长安志图》,兼采金石、传记,旁及唐人诗文集、笔记中有关唐代两京城坊记载,重加撰述,于嘉庆十五年(1810)成书。卷一前冠西京地图六幅,卷五前冠东都地图四幅。叙述长安、洛阳二京城坊、里巷、宫殿、苑囿、官署、渠道分布,尤详于诸坊内廨宇、寺观及贵族官吏宅邸。搜罗考核,用力甚勤。对研究唐史及两京故实,足资参考。时人张穆为之校补。于宋敏求《长安志》、《河南志》之外所增补内容皆未加说明或注明出处,是其不足。有《连筠簃丛书》本,《畿辅丛书》本;《丛成集成初编》本。另清程鸿诏撰有《唐两京城坊考补记》一卷,收入《藕香零拾》丛书,可资参考。
徐松 · 著 -
天台风俗志
《天台风俗志》《天台风俗志》一卷,记台州府天台县风物民情。天台县隶属于今台州市,因天台山而得名,位于浙江省东部、台州市区西北部。三国吴大帝黄武至黄龙三年(222-231年)之间,从会稽郡章安县分置始平县,此为天台建县之始。《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以《天台风俗志》为阙名,根据附录《天台山文化·民间聚会》可知,著者为清末民初天台陈锺琪。
陈锺琪 · 著 -
塔子沟纪略
《塔子沟纪略》辽宁地方志。清哈达清格纂。十二卷。作者号素斋,满族镶黄旗人。塔子沟,今约辽宁凌源、建昌、喀喇沁一带。乾隆三年(1738)设直隶厅。三十八年,哈达清格任通判时,就其见闻,参以旧档修成是志。约五万字。冠有一序,舆图一幅。 正文分建置、疆域、市镇、诸山、河道、古迹、寺庙、废城、土产、蚕事、艺文、附余十三门。考证山、水、镇、寺,并将蒙古名译为汉语。古碑字迹不辨者悉缺之,讹错者亦不改正,照录不更,颇具金石家良法。其载记于三座塔之东塔掘得石碑一通,其碑文对考证古柳城、兴中府的建置沿革颇有价值。有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辽海丛书》本。郝瑶甫《东北地方志考略》(1984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可供参考。
哈达清格 · 著 -
天台三圣诗集和韵
《天台三圣诗集和韵》1卷,元梵琦首和,清福慧重和。
佚名 · 著 -
坛溪梓舟船禅师语录
《坛溪梓舟船禅师语录》3卷,明船说,明法等编(依驹本印)。第一卷,上堂升座小参示众机缘垂问像赞。第二卷,拈颂。第三卷,行实联芳法语杂着佛事。
佚名 · 著 -
台东州采访册
《台东州采访册》不分卷,胡传纂辑。清光绪十九年在台东直隶州知州任时,适台湾倡修「通志」,各县厅编造采访册。二十二年正月初二日,初具「台东志建置沿革稿」,随後进行为修志事采访一切;至三月初一日,采访修志册脱稿。此册原称「台东州采访修志册」,後因割台事起,「通志」未及纂成,并此册存入「通志」稿中,列为卷十九、二十(详见第一三○种「台湾通志」篇)。今本系由「通志」稿中抽出单独印行,易称「台东州采访册」。本书内容,分建置沿革、疆域、山川、职官、廨署、营汛、铺递、庄社、垦务、水利、田赋、津渡、祠庙、风俗、土产、灾祥、兵事、忠义、宦绩、艺文等二十目。,按台东州所属地前系南路理番同知所辖,以其地荒僻,不责贡赋而以化外视之。自同洽十三年「开山抚番」,移驻同知於埤南,并改称「理民抚番同知」。光绪十三年建省,改设直隶州。其地东滨大海,西际中央山脉;南以阿郎壹溪与恒春为界,北临加里宛与宜兰为界。自昔少有文献可徵,此册堪称研究清代台湾东部重要史料之一。书末,今另收陈英撰「台东志」一卷,作为「附录」。英为割台前台东抚垦局长、补花莲港州同,所撰「台东志」较「采访册」为晚,可补「采访册」之不足。
胡传 · 著 -
台案汇录壬集
《台案汇录壬集》本书分四卷,为清代台湾关系档案汇录第九集,称为「台案汇录壬集」。书中一共辑录四十件档案,大体均与「抚番」有关。卷一收录七件,内四件为乾隆五十三年至五十五年间殷立番屯之奏议及其关系清册、一件为闽浙总督伍拉纳等报告带领「生番」进京奏折,另二件为道光与同冶年间地方官示谕。卷二收录九件、卷三收录二十一件,均为光绪初年因同治末年日兵侵台所引起之「开山抚番」事项;前一卷为沈葆桢、王凯泰、丁日昌等奏折及其关系文件,后一卷为中路「开山抚番」负责人记名提督吴光亮之案稿。卷四收录三件,一件为光绪十年拟添埔裹社抚民通判奏疏、一件为十一年所给番地垦照、一件为十二年谕编新港社各番丁姓氏郡名堂名事。本书所有文件,分由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题为「通台奏遵案件册」、「台湾理蕃古文书」、「台湾奏稿」、「台湾中路开山抚番案稿」四种抄本采入,惟另有一件系据「明清史料」戊编录出。
佚名 · 著 -
台案汇录辛集
《台案汇录辛集》本书分六卷,为清代台湾关系档案汇录第八集,称为「台案汇录辛集」。所有档案,统由「明清史料」戊编选录。其中主要以清嘉庆年间「艇盗」蔡牵事变为中心,而以道光年间中英鸦片战争期中有关台、澎防御事项为附。计前五卷共收七十六件,全与「蔡变」有关;后一卷收有十二件,即为防御英人关系文件。书末,录附「清史」「李长庚、王得禄、邱良功、许松年、黄标合传」(附录一)及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抄本「王得禄行述」(附录二)。按此等人物均与蔡牵事变有关,王得禄且预防御英人之役。
佚名 · 著 -
台案汇录庚集
《台案汇录庚集》本书分五卷,为清代台湾关系档案汇录第七集,称为「台案汇录庚集」。前三卷,由「明清史料」戊编辑录而得;后二卷,采自乾隆五十二年至五十三年间之「廷寄」。前后两部分,统属林爽文事变之原始资料。卷一至卷三,共收一百七十五件,其中多数为奏折、少数为上谕。按此事变起于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彰化失守、终于五十三年二月庄大田被擒。而此一百七十五件中,祇有五十余件属于此一期间之文件,余均为事后所谓「善后事宜」诸案。卷四至卷五,共收一百八十件,统属上谕。自五十二年八月五日迄五十三年六月二十一日,军机大巨大学士阿桂与和珅直接寄与钦差协办大学士总督将军公福康安及其少数参与台湾军事长官上谕共一百九十一件(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曾予印行;题曰「廷寄」,列为「台湾丛书」第四种);但其中有「明发」上谕十一件已见于前述「明清史料」戊编并已收入前三卷,因仅录如上数。此等「廷寄」上谕原不公开,如非福康安后人保存(或录存副本);或许永无流传。因此,其史料价值甚高。关淤「林案」文献,分见于本丛刊已不少;其中较详尽者,当以第一○二种「钦定平定台湾纪略」为最,足资参阅。
佚名 · 著 -
台案汇录己集
《台案汇录己集》本书分八卷,为清代台湾关系档案汇录第六集,称为「台案汇录己集」。全书所收一百三十三件档案,分别选自「明清史料」丁、戊、己三编及「史料旬刊」。此类文件,系属关于所谓「匪乱」、械斗以及命盗诸案。前三卷共收四十五件,殆全为涉及几次较大变乱之资料。其中关于康熙六十年朱一贵事变者八件(内有四件为朱一贵及其伙伴并家属供词,雍正十年吴福生事变者二件(内有一件为吴福生等供词,乾隆二十三年至三十四年黄教事变者二十七件,六十年陈周全事变者七件,道光十二年张丙事变者一件(此件原应收入「甲集」卷二,因遗漏附列于此)。此外,尚有两件大案,乃为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及嘉庆五年至十三年之林爽文事变与蔡牵事变;另分别辑为专集,见第二○○种「台案汇录庚集」篇与第二○五种「辛集」篇。后五卷共收八十八件,依次由雍正至道光朝先后编列:若按内容分析,以强劫财物、杀伤事主之盗案为最多,斗殴伤命、纠众械斗或结会坚旗等案为次,私筹钱文、私造炮位、伪造牌札、贩运私盐、男女通奸以及兵丁逞凶杀人之类为再次。
佚名 · 著 -
唐诗诗词全集
《唐诗诗词全集》汉武巡归万姓欢,旄旗千里入长安。铭功碣石东封毕,罢猎长杨五漏残。玉辇不愁驰道远,铜盘惟恐露华乾。阿娇金屋门还闭,万树宫花待共看。 【注释】
-
铁铫诗词全集
《铁铫诗词全集》昔日炎炎徒自知,今无烽灶欲何为。可怜国柄全无用,曾见家人下第时。 【注释】
-
秃帚诗词全集
《秃帚诗词全集》头焦鬓秃但心存,力尽尘埃不复论。莫笑今来同腐草,曾经终日扫朱门。 【注释】
-
滕玲诗词全集
《滕玲诗词全集》知君夙昔爱登山,特地相携上峻峦。岂但登高如杜牧,故应访旧忆未宽。凝眸直欲小东鲁,振袂如将近广寒。幸有酒尊供笑语,不愁归路十分难。 【注释】
-
滕珂诗词全集
《滕珂诗词全集》宛陵城南柏山寺,行到西厢见旧祠。人物欲观喜佑老,铭文空有醉翁辞。银章粉墨谁舒卷,金薤琳琅自陆离。每见河豚起春岸,永怀风致细哦诗。 【注释】
-
滕乔诗词全集
《滕乔诗词全集》隐然重望压边尘,号令风生玉帐兵。诗思江山真得助,威声草木尽知名。要令万顷窥黄宪,不把千畦付曲生。坐使胜游还旧观,追随那得胜公荣。 【注释】
-
唐异诗词全集
《唐异诗词全集》防秋人不到,万里绝妖氛。马牧降来地,鵰间战后云。月依孤垒没,烧逐远荒分。未省为边客,宵笳懒欲闻。 【注释】
-
汤仲友诗词全集
《汤仲友诗词全集》檀板歌残陌上花,过墙荆棘刺檐牙。指挥已失铁如意,赐予宁存玉辟邪。败屋春归无主燕,废池雨产在官蛙。木棉庵外尤愁绝,月黑夜深闻鬼车。 【注释】
-
滕涉诗词全集
《滕涉诗词全集》山半旧招提,扪萝蹑石梯。佳名标四绝,胜境出三齐。殿古烟霞窟,庭深桧柏蹊。岳灵分地界,云险接天倪。香篆清风褭,松廊翠巘低。飞尘无路入,幽鸟隔岩啼。破梦泉声急,飘凉竹韵凄。微阳生
-
唐元龄诗词全集
《唐元龄诗词全集》巍然独立九霄中,势压稀庐亘华嵩。捣药声高蟾阙近,乘槎路涉鹊桥通。三更见日生沧海,六月飞霜下翠空。好挟千年王子晋,玉笙轻度碧桃风。 【注释】
-
唐弼诗词全集
《唐弼诗词全集》倚天寒碧锁嵌空,咫尺丹霄有路通。莫向明时缩头角,风云只在笑谈中。 【注释】
-
滕翔诗词全集
《滕翔诗词全集》海翻波浪绕危峰,无尽岩前此界空。不是灰心求佛者,片时艰住寂寥中。 【注释】
-
唐仲温诗词全集
《唐仲温诗词全集》夜宿精蓝百虑清,晨移祠下勺涵亭。须臾水府收温刺,始信神龙果有灵。 【注释】
-
唐震诗词全集
《唐震诗词全集》四明光照九霄寒,阆苑神仙日往不。瀑布远从银汉落,洞门长锁白云閒。深崖瑞木金文润,绝顶灵槎铁色斑。无限遗踪人莫识,落花香泛水潺潺。 【注释】
-
唐从龙诗词全集
《唐从龙诗词全集》山脉钟云气,新晴散紫霞。玉藏云里石,金落水中沙。瘦鹤依疏竹,饥蜂恋落花。临池看洗砚,知是右军家。 【注释】
-
唐观诗词全集
《唐观诗词全集》传警千门寂,南郊彩仗回。但惊龙再见,谁识日双开。德泽施云雨,恩光变烬灰。阅兵貔武振,听乐凤凰来。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