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文学网
阅读主题

按首字母为“X”查询

  • 谐噱录

    《谐噱录》古代民间笑话作品集。唐朱揆纂。书已佚,明刊《雪涛谐史》存43则。清顺治刊《说郛》则作“唐刘纳言撰”,《唐书·艺文志》载刘纳言另有《俳偕集》15卷,《说郛》有误。著名笑话《故是一凤》(记邓艾口吃)、《渐至佳境》(记顾长康吃甘蔗)

    朱揆 · 著
  • 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

    《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一卷,明袾宏补注,外题瑜伽施食仪注,出云栖法彙,见新编续藏。补录福聚序。(但如山刊本法彙无此书)

    祩宏 · 著
  • 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

    《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一卷,明法藏著,万峯宝重刊跋。

    三峰法藏 · 著
  • 玄虚子鸣真集

    《玄虚子鸣真集》玄虚子鸣真集,元朝玄虚子撰,卷首有元宪宗元年(1251)玄虚子门徒张志明序文,可知此书出于元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书中辑录七律、七绝诗四十五首,多抒写全真道道士闲居养索之情趣,歌咏明心修性之事。如云:「人间利害般般尽,跟底浮华物物疏,兴后蒲团盘膝坐,闲来土塌展腰舒。」警诫世人看破名利荣华,斩断尘念。又唱言道禅一致,谓「禅道无为道是禅,道禅无二没枯偏」,玄虚子为金元之际全真道教徒,山西汾阴龙兴观道士。

    佚名 · 著
  • 叙古千文

    《叙古千文》一卷。宋胡寅 (1098—1156)撰。黄灏 (生卒年不详) 注。胡寅字明仲,崇安 (今属福建)人。胡安国弟之子,宣和三年(1121)进士,授校书郎,受学于杨时。金人南侵,上书高宗,建议兴师北向,反对遣使讲和。著作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等。黄灏字商伯,都昌(今属江西)人。擢进士第,光宗即位 (1190),官太常寺簿。是书综合史事,故名“叙古”。卷末有朱熹、李昴英二跋。朱氏云:“叙事立言,昭陈法戒,实有春秋经世之志。至于发明道统,开示德门,又于卒章深致意焉。新学小童,朝夕讽之而问其义,亦足以养正于蒙矣。”李氏云:“其叙古字,凡千不重。虽饮席间谈笑成之,而上下数千载,关系大处,包撮略尽,兴君昏主之理乱,哲佐悖臣之功罪,吾道异端之正偏,一字森严,百世确论。”是书有《粤雅堂丛书》本。

    胡寅 · 著
  • 新元史

    《新元史》清末柯劭忞撰。二百五十七卷。内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纪传体元代史。柯氏不满于《元史》疏漏讹误,乃搜集《永乐大典》中元代史料及历代史著、金石、笔记、文集,域外史料除袭录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原文外,还译引德国人哀德蛮(Erdmann)所译拉施都丁《史集》、多桑《蒙古史》等,并参考屠寄《蒙兀儿史记》早期刻本等同时代人研究成果,将元代史事重编为是书。本纪较简,繁冗之处皆移入志书,故志书较《元史》及其他元史著作为详博。增《行省宰相年表》。然全书无自撰序跋、凡例、考异和引据出处,为论者所诟病。又因哀德蛮德文译音不可信,故《氏族表》中有一人两名之误。史学观点极为守旧。刊于辛亥后尚以“史臣曰”发表史论;《兵志》删除元代禁止汉人使用武器记载,认为元代已是“华夷大同”。1921年12月4日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下令列入正史,为《二十五史》之一。

    柯劭忞 · 著
  • 西方合论

    《西方合论》凡十卷。明代袁宏道撰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乃承永明延寿等之主张,对禅儒之徒不知念佛实义而妄加非难者,阐述禅净双修之要旨,显示念佛三昧之真义。计分十门:刹土门、缘起门、部类门、教相门、理谛门、称性门、往生门、见网门、修持门、释异门。又智旭尝评点此书,收之于净土十要第十卷。

    袁宏道 · 著
  • 续诗品

    《续诗品》清代诗论著作。1卷,由32首四言诗组成。袁枚著。书前有作者小序,称“余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只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首续之”。袁枚此书正是讲诗法之作,如“崇意”、“精思”、“博习”、“选材”、“布格”、“择韵”、“振采”、“结响”、“勇改”、“割忍”等首,从学诗的方向到具体的技巧都有说明,“直使学者有规矩可循”(清人王飞鹗序)。书中也表现了袁枚的“性灵说”理论,如“用笔”讲“惟吾所用”,“尚识”讲“独照独知”,“葆真”中反对“伪笑佯哀”地学古,“澄滓”反对“附会”及“老生常谈”,“斋心”讲“我心”,“神悟”讲“但见性情,不著文字”,“著我”反对“竟似古人”,“割忍”讲“出人头地”等等。有《清诗话》本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初版的与《诗品集解》合订为1册的注本。

    袁枚 · 著
  • 小兄妹

    《小兄妹》《小兄妹》 以悲苦、凄凉的笔墨叙述了一个穷教授的日常琐事:拮据度日、借债典当、感情麻木……这正是当时许多知识分子命运的真实写照。主人公的孤独无助和悲切辛酸能唤起许多读者的共鸣,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寂寞的寒夜,J一个人低着头在黑暗的街路上急急的走。路上不见一个行人,只有一名巡警站靠在一家的墙面打盹,听见他的足音忙睁开眼睛来。他一面走一面听见那位巡警在他后面打呵欠。铜圆局的汽笛在暗空里悲鸣,他知道夜已深了——中夜的十二点钟了……

    张资平 · 著
  • 雪屐寻碑录

    《雪屐寻碑录》共16卷。成书于晚清,有民国间 《辽海丛书》本行世。作者盛昱身为清朝皇族的后裔,一生以发扬弘大满族文化为己任,曾辑有《八旗文经》一书,以保存和传播满族文化。此后对满族文献的搜集也并没停止。晚年辞官家居时,得知北京近郊一带留存有许多满族故人的墓碑,碑上或多或少都题有文字。于是他就亲自寻访考察,认为这些文字内容,对于了解和研究满族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他就请来拓工,把这些文字都拓了下来,妥为保存。日积月累,收藏渐多,于是著书。

    盛昱 · 著
  • 小学

    《小学》中国南宋朱熹(1130~1200)编著。这是一部古代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本。1187年写成。全书共6卷,385章,分为内外篇。内篇4卷,以《立教》、《明伦》、《敬身》、《稽古》为题,分别阐明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五伦之教,恭敬修养工夫;辑录历代思想家的行为、表现等。外篇2卷,以《嘉言》、《善行》为题,分别辑录了汉至宋代诸多思想家的言论和行为表现、格言政事,具体形象地给学生举出榜样。该书既有封建道德的理论说教,又把古代贤人的“嘉言懿行”汇集起来,使儿童通过此书,即读、即讲、即知、即行,以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从小树立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目的。宋代以后,此书成为历代各类学校,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入门教材,影响甚大。该书注释校勘本主要有:明代陈选《小学集注》,清代张伯行《小学集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朱子小学节本》等。

    朱熹 · 著
  • 西台集

    《西台集》诗文别集。北宋末毕仲游撰。二十卷。仲游字公叔,郑州(今属河南)人。元祐初为军器尉丞,与黄庭坚、张来等同召试学士院,擢为第一,累迁吏部郎中。后入元祐党籍。终年七十五岁。有集,《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则作二十卷,卷数相差悬殊,传本也久绝于世。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缀编,依晁《志》仍厘作二十卷。 文十七卷,有奏状、札子、表、议、试策、策问、论、序、记、书启、状、尺牍、祝文、墓志铭、行状、祭文诸体,凡四百○二篇。诗三卷,有古诗五言三十二首,七言十六首;五言律诗百一十首,长律四首;七言律诗五十四首;绝句五言四首,七言四十八首,凡二百六十八首。苏轼集中《举仲游自代状》称其学贯经史,才通世务,文章精丽,议论有余。今观其著作,大都雄伟博辩,有珠泉万斛之致,于苏轼文轨辙最近。论事之作类皆明白详尽,切中情理,具有典则,不为浮夸诞谩之谈。其诗也多畅达清新之作,犹以七绝为佳。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排印本。另有《山右丛书初编》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四库辑本别集拾遗》中,有《西台集》拾遗四条,有诗一首,文三篇。

    毕仲游 · 著
  • 许氏医案

    《许氏医案》医案。清许恩普撰。一卷。成书于光绪二十年(1894) 。载伤寒、温病、痢疾、淋症、霍乱、咳喘呃逆、胸腹绞痛、血晕等验案三十余则,约近万言。所载多为内科杂病及妇产科常见病证治。案例不多,但较为典型。审证细致,论治灵活,叙案简捷明了,辨证精当,尤长于脉诊。善于化裁成方,但不拘于内服方药。如治难产血晕用蒸薰疗法取效案; 治虚热牙痛,内服玉女煎加减,外以烧酒滴耳并敷药消肿止痛取效案等,获效迅速,简便易行。末附在京十年中来往诊视名公巨卿人名录,多达数百人。许氏临证经验丰富,可资临证参考。有一九二三年裘庆元刊 《三三医书》 本。

    许恩普 · 著
  •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清·叶桂撰。桂字天士,吴县人。张振家参校,振家字筱林,吴县人。张氏跋云:叶氏《临证指南》一书,风行海内,操轩岐术者,恒家置一编。说者谓中多赝鼎,命意立方,间有可议,实非当时之定本。曩从贝师游,有叶先生手写方数页,治法入神妙,字迹亦苍劲。闻先生家别有存本,相承洎六世,不以视人,乃真洄溪先生所评定者。咸丰初,粤逆扰吴下,其家中落,货大书簏于市,故纸充塞,检之则是书在矣。振家以厚币易归,如获波斯鸿宝,今忽忽垂三十年,振家亦老矣。脱终失坠,岂非先生之罪人欤。先生元孙衲人,曾刻《医案存真》,而此书未尽刊入,藏为家秘,爰属及门诸子,详加校订,以公斯世。先生之真传不泯,亦振家之幸。振家尝叩先生之书而讨论之,偶有所得,附赘于上,聊以醒读者之目云。此振家得书及刊书之缘起也。阅其方案,意义确是叶法,且语简意赅,切合病情,其用药变通,与江浙人体质甚合。

    叶桂 · 著
  • 虚损启微

    《虚损启微》清·洪缉庵撰。缉庵字洪炜,又字霞城,浙江余姚人。书成于乾隆辛巳,其上卷,首述经义, 阐明调摄之义,保持固有元神,庶几可免致虚成损,得尽其天年。次论证,既不能遵行古人摄生 调神诸法,或以酒为浆,或以妄为常,或醉饱入房,或饮食过度,或喜怒失常,或七情内伤,皆能 致虚。阴虚者,其病则为发热烦躁,头红面赤,唇干舌燥,吐血衄血;阳虚者,其病则为怯寒憔悴, 气短神疲,头晕目眩,呕恶食少,腹痛飧泄,二便不禁等。至若咳嗽吐痰,遗精盗汗,气喘声喑,筋 骨疼痛,心神恍惚,肌肉渐削,妇人月闭等症。治法之要,阴虚补阴,阳虚补阳。或咳嗽,或失血, 或骨蒸,或遗精,或妇人月闭,各列现证,按证施治。及诸虚见证,分别阴阳寒热虚实治法。次论 虚损劳瘵,次论虚损传变,论五劳七伤六极,辨虚火,论脉,论爪,论嚏,辨虚损危候,辨似损非 损。其下卷,列方七十二道,鉴别各方,专治证候,及加减各法。辨证详明,用药准确,断非他书 所能及,实为虚劳类中最要之书也。

    洪炜 · 著
  • 修昆仑证验

    《修昆仑证验》养生类著作。天休子撰。不分卷。成书于道光二十六年 (1846) 。首为揉积论,(即按蹻气血凝聚、经络阻滞之积),引证 《黄庭经》、《庄子·外物篇》 等书中有关论述,说明 “尺宅寸田可治生”,即按蹻头部于人体至为重要。主要是揉百会、眉心、眼内外眥、颧夹等处,凡十法。此后详列亲身证验三十八则。多合以脏腑经络原理。末附“晒说”,亦为亲身证验。全篇虽多道家言辞,然与医家多合。因孙真人养生歌曾借“昆仑”以喻头部,此书又多参以切身体会,故名。有道光二十七年 (1847) 刻本。

    天休子 · 著
  • 形色外诊简摩

    《形色外诊简摩》诊断学著作。2卷。清·周学海撰于1894年(光绪20年)。本书以望诊为重点,兼谈问诊、闻诊。周氏首先将《内经》有关望、闻、问三诊的原文予以编录,并将《难经》以下有关论著,选其切于实用和重要的内容加以补充后综合整理而成。上卷专谈“望形”,首叙“形诊总义”,包括身形内应脏腑部位及其病症;次述“生形”(生理的)、“病形”(病理的)以及络脉形色等,作者系统引证《内经》论述,有不少个人的见解和发挥。下卷以“望色”为主,先谈“面色总义”,包括面部内应脏腑、外应肢节,面部脏腑、肢节分位图说明等;次述面色,分析面色吉凶情况,并介绍伤寒、温病、杂病的面色见证等;又次为目色、舌色及外诊杂法类等。其中“目色”介绍目部内应脏腑部位,目胞、目睛的形色见证等;“舌色”以论述舌苔和舌质为主,并辨伤寒、温病、杂病的舌苔所见。外诊杂法包括诊毛发、鼻、人中、唇、齿、耳、爪(指甲)等,并介绍按、溴、闻、问四法。全书内容丰富,反映了周氏钻研“形色外诊”具有一定的深度,对临床辨证颇有参考价值。现有《周氏医学丛书》本等。

    周学海 · 著
  • 西郊笑端集

    《西郊笑端集》二卷。明董纪撰。董纪,字良史,又字行,更字述夫,上海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十五年(1382)举贤良方正,廷试对策称旨,授江西按察使佥事。未几告归,筑西郊草堂以居。因即以名其集为《西郊笑端集》凡二卷。然其集生前未及锓版,稿藏其门人周鼎家。成化中,周鼎孙光禄寺少卿周庠始为刊印。此本有宣德六年 (1431) 周鼎后跋,又有成化四年(1468)钱溥序。董纪诗平易朴实,视袁凯诸人稍为不逮。故张汝弼作《西郊笑端集序》,称“其漫尔而仕,漫尔而归,诗文亦漫尔而著,弗冀有传”,颇有微词。清人观此集评曰,“其诗确有伤俚之弊,然其诗作往往得元、白、张、王遗意,诸体诗中,绝句稍优,风致翩翩殊有韵味。”如“江水悠悠江路长,孤鸿啼月有微霜。十年踪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江行》)句,即写得自然流畅,颇有情致。张汝弼序以一格绳人,而不尽其诗,未免有些武断。因此,朱彝尊 《静志居诗话》则举董纪《题海屋诗》“过桥云磬天台寺,泊岸风帆日本船”句,认为亦不为率漫。四库已存目。

    董纪 · 著
  • 续印人传

    《续印人传》篆刻家传记。清汪启淑撰。此书八卷,1750年撰写,1789年重订。著录活动于康熙、乾隆年间的篆刻家一百二十九人之生平事迹,叙述其从艺之成就。因大半与作者交往密切,记载详实,多为重要史料,末卷含方外人六名、女子二名。其作品多曾见于汪氏所辑之《飞鸿堂印谱》。本书原名《飞鸿堂印人传》,后为顾湘辑入《篆学琐著》时更名为“续印人传”。有影印本行世。

    汪启淑 · 著
  • 咸淳遗事

    《咸淳遗事》历史著作。2卷。撰者不详,当为宋故老遗臣。或以为元人偶得当时邸报排比而成。记南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至八年之事。于尊崇赐命诸政典记载颇详,并备录学士院所行制命之词,而朝廷大政多阙略不载。所记遗闻琐记多史所未备,足资考订。原本久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遗文,编为2卷。有《墨海金壶》、《粤雅堂丛书》等本。

    佚名 · 著
  • 星经

    《星经》《星经》,记星象之书。一名《通占大象历星经》,是中国古代署名甘公、石申的天文星占著作。本书渊源甚早,流传演变亦甚久。今存本题“汉甘公石申著,南昌李溶校”,或不记撰人姓氏。所传有明陶宗仪《说郛》本,明程荣等3种刻本《汉魏丛书》本,明毛晋《津逮秘书》本,明顾玄纬《小十三经》本,《道藏》本,清王谟《汉魏遗书钞》本,《五朝小说》本等,均较晚。以源流而论,《史记天官书》曾有“甘石历”之称,《汉书天文志》曾著录《甘氏石氏经》。现今通行本《星经》两卷,或不署撰者名,或托名汉甘公、石申撰。故又名 《甘石星经》。约唐宋人所辑,曾编入《道藏》。

    甘德 · 著
  • 孝经郑注疏

    《孝经郑注疏》二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字吉人,一字麓云,号鹿门,人称师伏先生,湖南善化 (今长沙)人。著述颇丰,有《经学通论》五卷、《孝经郑注义疏》二卷、《春秋讲义》二卷、《今文尚书考证》三十卷、《尚书大传疏证》一卷、《左传浅说》、《礼记浅说》等。皮锡瑞治经专今文,颇攻郑氏。而是书则笃守郑氏之说,对于典礼尤为详尽,认为郑玄深于礼学,注易笺诗,必引礼为证,其注孝经亦援引古礼。郑所据孝经本今文,其注一用今文家说。该书引典礼对郑注加以疏通证明,遇诸家对郑注有驳难者,则解释其疑滞,大多引申、折衷至当。只有对“始于事亲”一节,刘炫对郑玄所驳不误,而锡瑞因守疏不破注之例,曲为辨护,终嫌勉强。“天子有争臣七人”一条,别据唐武后臣(车丸)匡谏章, 引孝经争作诤, 与 《白虎通论》、 《家语》所引同,为他辑本所无。该书版本为光绪二十一年(1895) 刊本。

    皮锡瑞 · 著
  • 新书

    《新书》也称《贾子》,西汉贾谊政论著作,共10卷58篇(今缺两篇)。隋唐以来多有散失,又多次整理,有人怀疑现存本可能有后人编补,但大体可信。内容主要是根据秦朝灭亡的教训和西汉初的政治经济状况,向汉初统治者建议的长治久安之策。“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过秦论》下)。在《大政》、《过秦论》、《俗激》、《六术》和《道德说》等各篇中阐述了民本政治伦理思想,提出“民无不为本”、“民无不为命”等命题,认为“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大政上》);强调“施仁义”、进行德化教育对于取得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维护其统治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强调“定经制”,将“忠孝”作为维护和巩固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贾谊 · 著
  • 玄风庆会录

    《玄风庆会录》玄风庆会录,原题「移剌楚才奉敕编录」。移剌楚才即元初著名宰相耶律楚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卷首有元太宗壬辰年(1232)编者自序,内称:国师长春真人(丘处机)昔承宣召,前往西域朝见太祖成吉思汗。其往回事迹,已见于李志常所著《长春真人西游记》。其谈道论玄之言,皇帝令近侍记录而秘之。作者奉敕编纂刊行秘录,欲使「天下共知玄风庆会一段奇事」。书中所载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会谈内容,以论述大道无为,治身理国为主旨。首论长生之道,强调去声色,屏滋味,以清心寡欲为修身之要;其次论济世安民、积功累德之道。强调以敬天爱民、好生恶杀为本。其言皆浅近平易。《元史‧释老传》记载丘处机西行,劝成吉思汗止戈息杀,与本书旨要大致相符。

    耶律楚材 · 著
  • 西岩集

    《西岩集》诗别集,南宋翁卷(约1203年前后在世)撰。一卷。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徐照、徐玑、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卷为四灵之三。曾登淳祐乡荐,终于布衣。工诗。此集收诗几百三十九首。以应酬写景之作为多。卷反对江西诗派过分用典,专学唐代贾岛、姚合,注重修饰辞句,自然清新,有形式主义倾向。叶适评说:“自吐性情,无所依傍”。此编与《韦碧轩集》相同,唯《寄远》一首不见于《韦集》,殆当时所刊原非一本。有《四库全书》本。

    翁卷 · 著
  • 心目论

    《心目论》心目论,唐道士吴筠撰,原书收于吴筠《宗玄先生文集》卷中。《正统道藏》本又分出单为一篇,收入太玄部。本篇假设心目辨论,论述「动神者心,乱心者目」。谓人目光外驰,受物色诱惑,致使心乱神劳形弊。炼养形神者应守静契无,「睹有而如见空寂,闻韶而若听谷音」;窒欲解纷,灵府常静,则神生而形和。

    吴筠 · 著
  • 玄宗直指万法同归

    《玄宗直指万法同归》元代全真道道士牧常晁撰,黄本仁编集。七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收录牧常晁诗文,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一为论说类,包括《无极太极图序》、《三教同源譬说》、《万法归一图说》等,共三十五章。 其二为问答类,包括问金丹性命约八十条,问太极四十余条。 其三为诗偈类,包括金丹诗六十六首,禅宗公案三十条,杂颂诗词约三百余首。 其四为劝戒类,包括劝报父母十恩及人天十替。全书大旨以合三教,齐万法为宗。谓中庸、真常、常住为三教之极,皆指千古不易之至理。儒、释、道三家「同一太极共一性理,鼎立于华夷之间,均以教育为心」。作者主张融会三教性理之说,而归本于性命双修。认为「无极」纯然是理,有是理而后有是炁,理炁混沌,是名「太极」。太极生三才立万物,理炁为性命之本,「与三才万物相为而无终」。又称无极乃「太极之真无」,太极乃「无极之妙有」;真无为性理之始,妙有为炁命之始。大道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体用归一,理炁相依,有无动静而成变化之道。又称修炼分性命二宗。性宗以清虚寂静为本,忘情去欲为宗,以戒、定、慧为第一义;命宗以无为自然为本,专气抱一为宗,以精气神为第一义。然而戒、定、慧与精、气、神相依不离。「戒以养精,定以

    牧常晁 · 著
  • 续异记

    《续异记》南朝梁陈志怪小说集。撰人不详。袁行霈、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书 目》著录。原书已佚。唐宋人类书引有佚文。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十一条。 所记为汉至梁事,《刘沼》条云“梁天监三年”,推测作者应为梁、陈间人。是 书为续南朝宋齐谐《异记》而作,已佚。现存佚文多记精怪故事及奇闻异 事。如《朱法公》记龟精化美女向朱法公求爱,文中谓“女衣裙开,见龟尾及 龟脚”,很有兴味。《徐邈》叙述徐邈与蚱蜢化成的女子私情来往,别致而富 情趣。除人和精怪相恋的题材外,尚有其他怪魅事。如《施子然》条记蝼蛄 精化男子事。此精向施子然自称其“姓卢名钩,家在粽溪边,临水”;后施在 田塍西沟边大坎发现许多蝼蛄,其中一个特别大,施始悟客称卢钩,反音 则蝼蛄也。这是涉及到反切知识的一例趣事(鲁迅将此篇辑入《幽明录》, 则误)。《孙氏妻》则记白燕化童子被黄氏掷伤事。其中写白燕伤目后哀歌, 描写委婉,对那些滥伤杀益鸟者有劝谕作用。从现存佚文看,所记故事皆 不长,但能于短故事中见出较强的趣味性,而表现手法也多样。如上述《施 子然》则以反切音韵用于人物语言;《徐邈》、《朱法公》则用倒叙与顺叙穿 插进行的方法;《孙氏妻》则歌文兼叙等。用这些

    佚名 · 著
  • 幸鲁盛典

    《幸鲁盛典》清孔毓圻撰。孔毓圻,清曲阜人,康熙间袭封衍圣公。康熙二十四年 (1685)上疏请修此书,于康熙二十七年修成18卷上呈。得旨修改后,予以增辑,修成事迹20卷,艺文20卷,共40卷,记载玄烨皇帝于康熙二十三年巡视山东曲阜、亲祀孔庙的盛典。据 《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当年: “上次曲阜,己卯,上诣先师庙,入大成门,行九叩礼。至诗礼堂,讲《易经》。上大成殿,瞻先圣像,观礼器。至圣迹殿,览图书。至杏坛,观植桧。入承圣门,汲孔井水尝之。……诣孔林墓前酹酒。书 ‘万世师表’ 额。留曲柄黄盖。” 二十四年“三月壬戌,上撰孔子庙碑文成,亲书立碑”。实际上,当年是书作者亲自参与了这次幸鲁盛典,耳闻目睹了各种活动的始末,对祀典的规模、服色、程序以及所用祭器的名称、规格,乐舞的形式、乐悬的排列等等介绍,都是第一手材料,成为后来史书记述此事的依据。应当指出,康熙皇帝的这次祭孔,是清代初期大规模的军事活动之后,从政治、文化上巩固其统治的需要。是书为此而留下的这次活动的完整记录,其中虽有谀美虚饰之辞,但其价值不容低估,使我们从中看到,满族入主中原之后,很快即利用汉文化中的孔孟之道作为统治工具的史实。同时,这次祭孔

    孔毓圻 · 著
  • 希叟绍昙禅师广录

    《希叟绍昙禅师广录》凡七卷。又作希叟和尚广录。宋代僧希叟绍昙撰,侍者法澄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二册。收录庆元府佛陇山进山语、平江府法华寺进山语、庆元府雪窦资圣寺进山语、小参、法语、拈古、题、跋、颂、赞、小佛事等。卷四之‘示日本平将军法语’,系日僧兰溪道隆遣使请希叟开示法语,以寄予当时之幕府将军北条时宗。卷六之‘俊侍者将别山四会语录归日本板行求予序引’,及‘日本澄上人’(最澄)、‘日本然上人’(法然)之颂等,皆显示希叟与来华日僧往来之密切。自悟等人编集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又作希叟绍昙和尚语录,亦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二册。

    希叟绍昙 ·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