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著
阅读主题
白色 暗黑 明黄 浅绿 草绿 红粉 深灰 米色
正文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四分戒本疏卷第三

四分戒本疏 佚名 2024-10-05

沙门慧述

诸大德是九十波逸提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此明第三篇。初标说仪。次陈本戒。后问清净。此是标文也。初约总相七门分别。后乃别随文解释。言总相者。一约身口分别。二约自他两业。三约遮性辨释。四就持犯。五随违制不同。六约二部同异。七就下众任运。初身口者位有其三。一有二十戒口业成犯。二有三十一戒身业成犯。三有三十九戒身口合犯。口二十者。谓妄语毁呰两舌同诵说粗实得道说法过五六嫌骂辄教讥教十日暮恐怖疑悭发诤说欲不障拒劝学毁毗尼同羯磨悔与欲已悔无根谤等是。身业三十一戒者。二宿强敷坐脱着覆为尼作衣尼坐过受别众三钵十非时残宿不受外道食药请三坐前。二军阵十如非时食咽咽者。岂非通名身业。此一既尔。余类可知。第三军阵饮酒水戏过洗击历自色三衣二随打博突入一等是。身口合犯三十九者。位以为三。第一有两戒。身口正作业共身犯。谓屏露二敷具。若自敷身作业。若教人敷口作业。去时不自举身正业。不教人举口正业。出门界犯。岂非共身犯。第二有七戒口家正业共身犯。谓覆藏粗罪。见论身心犯。见闻作犯。此是通名身业。未即成罪。若发露无过。由口正不发露故。心地覆藏迳夜便犯。是名假正业共身犯。余有六戒。皆有口业作法。本自无过。由口止故身作前事即得其罪。谓皆请足食。二入聚辄着不与欲。是等假口正业共身犯。第三有三十戒口作共身犯。于内位四。一有十九戒。自口作业假他身。是中若论自作唯身心犯。且约教人边说。如教坏地。言虽了了未即犯提。要假前人身业坏地教者方犯。是名自口作业假他身犯。余皆类然。教人坏生掘地牵他出房用虫水无事然火藏他衣钵杀畜生驱他出聚饮虫水遣使持己衣与尼捉宝高床。下次第七戒。此等戒是第二有四戒。自身假他口。谓赞食减年受戒不摄耳听屏听。此等是如尼赞食戒。若尼不赞但尔直食本自无犯。假尼口赞食方成犯。减年受戒和尚得提。假羯磨竟。余者可知。第三有五戒。自身口假他身。如四期。索美食。第四有两戒。自身口假他口。假异语触恼。身口两业假僧作白。又须唤问故。假他口不受屏谏所作之事。通于七聚。岂非身口。要假他谏作方得犯故。第二自作教他两业者。劝足一戒唯教他业。足食一戒唯自作业。自他两业分为二戒。有二十一戒。有教人同犯。而不别立自他之异。既知斯义位约为四。一唯教人。谓劝足是。第二有十一戒。自他俱犯。谓掘地坏生牵出二虫水恐有然火藏衣钵杀畜生无根谤捉宝。于中掘坏捉宝此三大护佛法故。余总境重故。但使教人一切同犯。第三有十戒。教人同不同。谓屏露二敷持衣与尼高床下七教人作。此于己有闺。是以同犯。若直教人于己无益但得轻愆。第四余有六十八中六十七戒。自重教轻。足食一戒但自作业。第三遮性分别者。三十是性。余悉轻遮。其三十者。谓妄毁两粗异嫌强牵用讥驱谏恐杀饮疑覆起说随拒毁同欲悔听打博谤。此等性恶。余并遮愆。第四持犯者。有十三戒。具二持犯。谓五双三只。如得羯磨。一双说粗教诫。尼受功德衣复有一双不犯。皆别嘱受一入聚落作余食法得无足食劝足七日尽形作口法受不犯。残宿不受净施。问主无其辄罪。如粗发露僧事与欲。此复三只。合十三戒。由圣开听作其口法。若顺圣教作口法竟作此十三而无罪过。名为作持。止持不作法。而身作事有违名为止犯。据作事边复名作犯。此上止作二。犯业思体一而名是别。若止法止事名为止持。作持止持名体各别。亦可作法作事望作法边即是作持。以作法故。纵作前事而无作犯。反却作犯。岂非止持。此亦体一名异。余七十七单持犯中不摄耳。一作持止犯。余止持作犯。如释时不摄耳。一唯作持止犯。十三少分作持止犯。余七十七及十三少分通论八十九止持作犯。犯时品别已如上辨。第五违制不同者。异语说欲及以二随此违僧制。余违佛制通如言之。并是佛制。但诸羯磨要须僧秉若不作此羯磨法作无所违。故言违僧制得罪。第六二部同异者。三种不同。一有三戒有无不同。谓辄教日暮讥教戒师大僧则有尼无可知。二有十三戒轻重不同。谓食三衣五坐一行三牙角针筒大僧便重。尼众咸轻。多以大僧数故便重。尼希故轻。谓赞食劝足索美三与尼衣作及三过量是衣五。三有五戒。犯同缘异。谓皆请足食犯同而开缘不同亦可离合不同。与外道食犯。虽是同与缘不同。一减年受戒缘同不过量。浴衣生犯缘同缘不同。亦可名字不同。此等俱得提罪。名为犯同。缘有异故。下尼律云。别制不同之义。至文中解。余以同故。至尼法中直列戒本。此位言于中细论如覆藏僧宽尼狭或有竟界。翻到随义有异。如两舌毁呰二宿过五六语等反说可知第七任运者。前自他四位。第二第三教人犯中二十一戒。除屏露二敷余十九戒容有任运。余未可知已下随文别释。

故妄语戒第一 一制意者。然出家之人理宜称实。宁丧身命许无虚谬。今反违心背想。欺诳前人令他虚解自失。正利过患之甚。是以圣制 二释名者。言不称实。所以名妄。彰之在口曰语。无心不犯故。曰故妄语戒 三具缘通缘如上。别缘有六。一人。二作人想。三遣想说。四知违想语说。五口言了了。六前人闻知 四阙缘。比说可知。多论妄语两舌恶口历作四句。或有是妄语非两舌非恶口。传他语时。以不实故是妄语。不分离心非两舌。软语说故非恶口。第二是妄语是两舌非恶口。不实故是妄。分离心故是两舌。软语说故非恶口。第三是妄是恶口非两舌。第四具有三。下毁呰两舌作法亦有四句。类说可知。已下正明本。此戒因象力比丘善能谈论与外道。议前后语异。梵志讥嫌。比丘举过。佛便制戒。

若比丘知而妄语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者犯人。二故妄语。三违制结犯。初句可知。第二言知而妄语者。于中文三。一明妄语境。二辩诳人犯义。三前后方便多少。言妄语境者。有其八种。一见言不见。二闻言不闻。三触言不触。四知言不知。余四反上可知。此是妄语境。言第二犯语者。眼见者识能见知者。乃至意能知。不见者除眼识。余五识是类反。言第三方便多少者。于中有四。初三时有心本作妄语。念时忆是妄语。语已知是妄语。第二第三各有两句。二时有心一时无心。第四一句三时无心。第三言波逸提者。犯名。若三时有心妄语者。皆得根本提罪。次有两句。二时有心一时无心者。未句根本。有心前后无心。此四亦提。前后有心根本。无心前一有心后二无心。后一有心前二无心。此三得吉。如律广说。第四一句三时无心悉皆不犯。又律云。所见异所忍异所欲异所触异所想异所心异。如此诸事皆是妄语。言所见异者。行心之中见于虎狼。言见佛像是。言所忍异者。领纳违境安心苦受。名之为忍。对他乐受异。本所忍故曰所忍异。言所欲者。缘于财色悕须名欲。即言欲得闻法故曰所欲异。言所触异者。坐禅行中实得冷触。言得热触。是名热触异。言所想异者。无生异怨想。言有亲想故曰也。言所心异者。行心缘此益。言缘彼故云所心异。皆得提罪。又律云。说戒时乃至三问。忆念有罪。而不发露者犯默妄吉罗。僧祇屠儿等逐畜生问言见不不得。妄语不得。尔处应问余事。乃至看自指甲应方便引接。令畜生远去。如是方便无犯。十诵若语高性人云。是下性者犯堕。若语两眼人云。如一眼得妄语提。又轻恼比丘故提。若语一眼人云。汝是瞎眼人得轻恼他罪。又明五种妄语。从夷至吉是。今约此戒因果三种。若起心欲诳前人得责吉。若发言前人未解得对首吉。若言了前人解即得提罪。不犯中。律云。但称想说。见言见。不见言不见。乃至知等八种皆尔。若意有见想便说者皆不犯。

毁呰戒第二 一制意者。然夫人之法宜出善言。递相赞叹令彼欢喜勇进修道。反以下贱之言形呰。前人令彼惭愧。废修正业。伤初人心甚于剑割。恼处不轻故。所以圣制 别缘有六。一大比丘。十诵五分毁下四众皆吉。二是毁呰语。三知是毁呰语。四作折辱意。五言章了了。六前人闻知。此毁语亦有四句。比前而说。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六群比丘。断事种类骂彼。忘失前后惭愧不语。比丘举过。佛引古牛以譬畜生得毁不堪进力等。便制此戒。

若比丘种类毁呰语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毁语。三结犯。初句可知。言种类毁呰者。于中有二。初引六恶法。次明所骂事。言六恶者如律中说种类。一种卑。二性卑。三业卑。四相貌卑。五犯过卑。六结使卑。言种卑者。汝是卑家生。言性卑者 汝是下姓人。言业卑者。汝是伎术工巧人。言相貌卑者。汝是盲瞎等人。言犯过卑者。汝是犯过人。言结使卑者。汝是多结使人。第二所骂事者有三。一若面骂。二喻骂。三自比骂。言面骂者。汝是除粪家生等是。言喻骂者。汝似除粪种等。言自比骂者。我非除粪种。乃至我非贩卖杀牛羊跛躄人等。又作善法骂亦三种。面骂者。汝是阿兰若坐禅等人。余二例知。第三句言波逸提者。是结罪文。于轻重有二。一以六种恶法骂比丘者皆得提罪。二以善法三种骂者悉犯吉罗。就恶法骂中。若骂比丘及父母者得提罪。若骂和上阇梨得兰。若骂亲骂亲友同学等吉。毗尼云。比骂外更加是中有如是人亦犯。谓小姓比丘与大姓者同住。云此中有小姓比丘。不犯者。律云。若为相利故说。为法故说。为律故说。为教授故说。为亲友故说。或喜笑或因语。次或失口或触处说。或误说。皆不犯。

两舌语戒第三 制意。夫出家同住无心生别。专构私屏。传于彼此。令僧未有诤事。而生已有诤事不可除灭。闻乱僧众恼怀处重。是故圣制 别缘有六。一善大比丘。除余众及破僧助伴等。二说鄙恶事。三传于彼此。四作离意。五言章了了。六前人文知。论云。斗乱大比丘提。余众罪轻。以斗比丘容有别部。破僧事起为斯故重。亦有四句。比说可知。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六群传他彼此。令众斗诤。不能除灭。比丘举过。佛引野干斗诤二兽。况复于人。便为制戒。

若比丘两舌语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两舌。三结罪。初句可知。二言两舌语者。斗乱两头令他破也。故律云。斗乱十众。出家五众在家亦尔。三言波逸提者。是结犯文。律云。若斗乱比丘者犯提。余九悉轻。祇云。以恶法告言某甲说。汝是无有上中下法。欲令他离。若彼离不离皆堕。多论说以更说堕。若不传彼此语。但两边说合离散者一切吉罗。不犯中。律云。若破恶知识恶伴党。和上同师亲友知识。于僧塔庙作无利。欲方便作无义。破如是人者。一切无犯。

共女人同室宿戒第四 制意者。男女形殊理无同居。境界交涉容生秽染。又致讥丑。莫能自拔患累不轻。是故圣制 别缘有五。一是人女。二室相成就。三共同室宿。四知共宿。五随卧转侧结罪。言人女者。四五二律局取人女人。简余女简异男等。但是人女不问道俗亲疏大小。五分乃至初生具除死女也。祇云。十二律通三趣女。谓祇中云。母女姊妹大小道俗咸是犯境。十律云。三趣女共宿并犯。若驼马牛羊。若卧若立等。鹅鹰孔雀鹞等。若一脚立头置顶上即名宿犯。乃至他舍有女人。客猫子处宿亦犯。四知共同宿者。但知宿即犯。不同二行。要须共期方犯。五分若母女姊妹近亲病。若有知界自伴不卧皆不犯。此律下开自病不犯。对此病开亦应立缘。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阿那律行路至淫女舍宿。被女娆。尊者升在虚空中。彼惭愧忏悔。说法得道。比丘举过。佛便制戒。

若比丘与女人同室宿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女人。三同室宿。四结犯。初句可知。第二言与女人者。律云。人女有知命根不断。三言室宿者。室有四种。一四周障上有覆。即同在一堂内。中有隔者准论不合。二前敞无壁。即长行房担下两头有障。三虽覆而不遍。即同院一门上通覆开中央。四虽覆遍而有开处。谓通覆障上少开明孔。言宿者。此等四室比丘与女人同宿戒。女人后至。或比丘后至。或二人俱至。若亚卧随胁转侧。一一皆犯。四言波逸提者。是犯句。于中有二。若与女人同室宿随转侧一一犯提。若与女人畜生若人黄门二根人同宿吉罗。若比丘尽日卧女人立者吉罗。女人若坐犯屏堕。多善二论若都集堂同障内设使出入皆犯。十诵若在室中通夜坐者不犯。必应多共处有明不睡者。祇云。一房别户有隔无犯。若大会通夜说法露地风雨寒雪欲入房内。应端身直坐。若老病不能坐者。当施隔不得用疏物。高齐肩腋。下至地不得容猫儿过。若无隔者女人可信应语女人言。汝先眠。我坐。比丘欲眠。语令起我。欲眠。汝莫眠。若眠者汝无福行。多论与十女宿得十堕。一一转各各得十堕。若白衣舍与女人并房不闭户吉罗。不犯中。律云。若先不知室内有女宿。若不成室相。若坐若行若病。若为强力所投。若为人所缚。若命梵等并皆无犯。

与未受具人同室宿过限戒第五 制意者。凡道俗路乖情事相反。始习未闭事多相恼近则生慢。乱道废业。故宜别处存道益敬为。是故须制。然出家之人栖心无定事有游行。投人止宿存形济命。又沙弥离俗凭荫在此处。无所杖事须眷接。是以开听限期二宿。然禁则防其过。开则通其益。开制之宜理所应然 别缘具五。一未受具人男子简去女人以佛不听与女人同室。本不开二夜。何有过三之咎。故伽论云。以二夜共沙弥宿。第三夜共女人宿。得二提罪。二室相成就。三共同室。四知同室。五随过三夜犯提。已下正明戒本。此戒文三。初句略制。三牒制随开二夜三夜。后广制。言略制者。因六群共长者同室宿。中有比丘。乱心睡眠形露。为彼调持。佛制不听共宿。言牒随开者。次因罗云开听二三 问。佛既不听与未具人宿。驱出罗云应是顺教。何以呵。言痴人无慈不护我意 答。夫为弟子有事之时。理须咨启。佛因事开辄尔。驱出乖弟子之仪。无慈之甚。是以佛呵痴人无慈亲。是佛子尚不慈念。岂况余人宁有慈愍。五分佛呵痴人云。何野干驱逐师子。赞叹持戒因听共未具人二宿。言第三广制者。下所辨是。

若比丘与未受具戒人共宿过二宿至三宿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未受具人。三共宿过限。四结罪。初句可知。二言未受具人者。除比丘比丘尼余未受大戒人是。三言共宿者。律云。同室宿有四种。如前所明。于中四句差别。二人一室异。二室一人异。三人室俱一。四人室俱异。此等并是共宿中摄。言过二宿至三宿者是开限律云。共宿至三夜明相未出应起避去。若至第四宿。若自去。若使彼去。若不避明相似应明想出至第四日旦即犯一提。若避明相旦时未犯于第四夜。随宿转侧一一提罪。今戒本中直对不避明相违法一边而结故。言过二宿至三宿提。若避明相过三未犯第四夜。祇若三夜犯竟未忏悔。无二夜开随宿人结罪。若忏竟得开二夜。十诵若通夜坐。若病得与沙弥过宿病人卧者开。余不病比丘不应卧。四言波逸提者。是犯名。母论云。若至第三夜比丘无去处者不应卧坐。至明相现。若至第四宿。又无去处明相欲现时。若自去。若遣彼去。若不尔者皆犯提罪。若与非人畜生男共过三宿一切吉罗余不犯缘并同前戒。

共未受具人同诵戒第六 制意者。多论四种义故佛制此戒。一为异外道故。二为师与弟子位别故。三为分别言语分了故。四为依实义不贵音声故 别缘有五。一是佛所说法。二字句味。三未具人。四齐声同诵。五言说了了便犯。已下明戒本。此戒因六群比丘与诸长者在讲堂。高声同诵经语。恼乱坐禅比丘。佛便制戒。

若比丘与未受具戒人同诵者波逸提。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未受具人。三同诵。四结罪。前二句可知。三言同诵法者。诵谓名文不前不后同时而诵。戒抄前抄后二诵皆名同诵。所言法者。佛所说声闻所说仙人所说诸天所说皆是正法。四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罪。故律云。若声闻弟子余人等说。为佛印可者即名为法。此法若抄前抄后而说皆犯提罪。故律云。共诵者。谓诵句义。句味字义。非句义而亦尔。言句义者。二人齐诵声同句表三行。理同名为句义。犯提。十诵云。齐声句异吉罗。言非句义者。前人说诸恶莫作。未竟后人抄前。言诸恶莫作。使前人言教表正行不圆。故曰非句义。亦犯提罪。以句同声相接故。言句味者。句表无常理。周有资神之益。名曰句味。抄夺前言表理不周无资神之用。故曰非句义。言字义者。齐声同诵表名体。理圆名为字义。抄夺前言名体不圆。故曰非字义。见论云。一切律藏阿毗昙修多罗是佛所说。后五百罗汉结集。此法同诵悉犯提罪。十诵随一品一章一段各得提愆。若自以己意撰集文字。乃至俗书非佛所说故无罪。不犯中。律云。应言我说竟汝说。若一人诵竟一人书。若二人同业同诵。若错说彼此。皆不犯。

向未受具人说他粗罪戒第七 制意者。出家僧众理宜清显。善名外障生人信教。以此比丘粗恶之事。向俗人说前人闻之。于彼僧宝情生薄淡。失其敬信崇重之意。损坏处深。故须圣制 别缘有七。一是比丘及尼。二犯初二篇罪。三知犯粗罪。四无僧法开。五向未受具人说。六言辞了了。七前人闻知。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六群比丘向白衣说犯僧残。比丘过彼犯者闻声乃惭。余比丘白佛。佛便制戒。

若比丘知他比丘犯粗恶罪向未受大戒人说除僧羯磨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五句。一犯人。二知粗罪。三向未受人说。四除僧羯磨。五结罪。初句可知。第二句言知他犯粗者。律云。犯初二两篇名为粗恶罪。第三句言向未受戒人说者。律云。除比丘比丘尼余人是。第四句言除僧羯磨者。是开限文。第五句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罪。故多论云。宁破塔坏像不说他粗罪。若破佛塔其罪有限。说他粗罪破坏法身罪同五逆。故律云。不问前人有罪无罪。众僧不作羯磨。向人说一一皆堕。五分尼白衣说僧泛尔。小小罪过皆堕。僧祇若人问某甲比丘犯淫饮酒。答云。彼自当知。除上二篇说余罪。一一犯吉。又若说名字。若种姓若衣服。若房舍若相貌皆犯提罪。说下三篇得吉。若自说粗罪亦犯吉罗。不犯者。若不知。若僧差。若非粗想。若白衣先已闻。皆不犯。非不有小罪。

实得道向未受具戒人说戒第八 论云。二义故制。一为大人法故。理宜功德覆藏诸恶发露。今自说德行隐匿罪过非大人之法。二自显圣德。则贤愚有异。前人闻之。偏心专敬。失于平等净善之心。是故圣制 别缘有五。一内有实德蠲去增上慢人境虚不犯。二自言己有。三向未受具人说。四言辞了了。五前人闻知。然复此戒不别有缘。举大妄语中。或有实得音以制斯戒。此圣人制竟不复更犯。谓是制圣遮凡。

若比丘向未受戒人说过人法言我见是我知是实者波逸提 此戒文有四句。一人。二前境。三说已所得。四缘罪。言若比丘者。义如上辨。言未受具戒者。除比丘比丘尼余人是。言过人法者。是圣所证法是。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罪。故十律云。比丘实是四果四向。或得四禅四空。或成就慈悲喜舍不净阿那等说者。皆犯提罪。或见实诸天龙鬼来至我所说者亦提 问。说已得罪别夷提。所以现通但有吉罗 答。若论口说义通凡圣。事简虚实。虚则过重。实则愆微故别夷提。神通圣能更无有滥。但得吉罗 问。夷境所对该七众犯。实除二具。现神足者唯二俗犯。所以不同 答。咸据过有增微故。此阶降然。复此戒不别有缘举大妄语中。

与女人说法过五六语戒第九 制意者。凡说法生善事。须应时。不请而说。理无强。授本无信敬情。怀奢慢脱因。斯次致兴过非不免此呵。又女人形自十福缘难遇。若全不说无由生善。于法长隔永沦苦海。故复听说。齐五六语过则制犯 别缘有六。一是人女。二知是人女。三不请。四无有知俗人男子。五言辞了了。六过五六语便犯。已正明戒本。此戒因迦留陀夷在姑前与儿妇耳语说法。便起讥谤。佛便制断。后因请说故听齐五六语及有智男证开过限说。

若比丘与女人说法过五六语除有智男子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五句。一犯人。二所为女人。三说过限。四除开。五结罪。初二两句可知。三言说法过五六语者。法者谓是如来亲所宣说。及诸天等所说亦名为法。言过五六语者。五谓五蕴。言色是无常。受想行识亦复无我。六谓六根。言眼是无常。乃至意亦无常。谓五至六过六至七。故名过五六语。四言除有智男子者。是开缘。律云。智男子者。知粗恶不粗恶事。多论解人情语可作证明。故名有智男子。中边不同者。不听必须俗人出家。不得以事同故。若盲若聋。亦此二当一人。若眠亦名无人。若咸七岁若过不解好恶义味亦名无人。知男子及上可是。五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罪。律云。若过已外说声相接不断一罪。若句句断绝说句句提罪。五分为说五六竟。从坐起去。更有因缘还坐为说不犯。若五六语竟为后女人说。如是相因为无量女人说不犯。反上即犯。若辞句不了了犯吉。若向非人畜生说亦吉。不犯者。律云。若依限说。若知男子前过说。若无男子请应广说。若受五戒说五戒法。受八关斋法乃至女人听明转生疑问。随问广说。皆得无犯。

堀地戒第十 多于三种益故不听堀地坏生。一为不恼害众生故。出家修慈宜愍物命。二为止诽谤故。三为大护佛法故。若佛不制此二戒者。国王大臣役使比丘。由佛制故王臣息心不复役使。得令静缘修道发智断或。是名大护 别缘有五。一是生地。二作生地想。三自堀。四使人堀时不作知静语。五随伤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因六群为修治沟堂故自堀地。居士讥嫌。比丘举过。佛为制戒。

若比丘自手堀地若教人堀地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节。一自堀故略制。二教人堀时不行知净前制非圆更复续结。三满足戒本文有五句。一犯人。二自作业。三所伤地。四教人业。五结罪。初句可知。第二言自手堀者。律云。若用锄鑺或推打刀刺指掐扴伤。第三言地者。律云。若已提地。已堀者经四月被雨渍还如本。见于生地。无有砂石瓦砾能土。是名生地。若四分砂一分土非生地。自堀无过。祇云。地有二种。一生。二作。生者大地。作者有二。一基作者露地壁。二上作者重阁上露土。是皆名所伤之地第四言若教堀者。律云。若不教言看是亦是犯缘。第五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罪。律云。若比丘如上所伤之地。若以用锄鑺乃至指抓损伤及地上燃火。但使地作地想。一切皆堕 若使堀时不教看是知是亦犯吉罗。祇云。若转石扫地驱牛欲使地平。意伤如蚊脚。一切犯提。土块一人不胜破者犯提。画地作字亦提。若大小便时水手磨地犯堕。若瓶器物木砖瓦等在露地。经雨已不得自取犯提。若纯砂无罪。半砂得吉。多论使僧尼堀地作知净语提。教下三众净人堀不作知净语吉。若三众不为三宝利益因缘自坏土木者吉罗。五分云。兰若无净人听比丘。以水浇地。搏草布上践。使成泥取用。祇云。覆处地得自堀。不犯者。律云。若语言知是看是。若曳木材若扶篱正。若反砖石取牛屎。取崩岸地。若鼠壤土。除经行处土及屋内土。若来住扫地。不作故堀意。一切不犯。

坏生种戒第十一 制意如上。犯缘亦同。此戒不别有缘。举前房戒缘中。比丘自斫树以为缘起。

若比丘坏鬼神村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五句。一犯人。二坏业。三鬼神。四所伤之境。五结犯。初句可知。二言坏者。律云。若斫若截若堕若落并名为坏。三言鬼神者。律云。非人是也。四言村者。一切草木是鬼畜所依名村。十云。村者蚊䗈蛱蝶蚁子诸虫。以之为舍。律云。村有五种。一谓根种。二谓枝种。三谓节种。四谓覆罗种。五子种。生种虽有五合则是三。第一种根生。二种枝生。三种子生。又根分二。不假节生作根种之。名根中假节生者。作覆罗种之。又枝种亦二。枝中不假节生者。作枝种之。名假节生者。节生之因子。子种中当体立。一始终差别离成有五。合即是三。此等皆名所伤之境。五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罪句。律云。若此五生种就地离地。以刀乃至余物坏者。皆名坏村而得提罪。祇云。堀地坏草竟日不止者一提。若中间息一一提也。又曰自坏他坏俱堕。若打杙着生草树上。若以火燃并堕。若坏多分生草木者堕。坏半干半生吉。若不言知是看是亦吉。因明净生种法。祇云。根茎种以刀中破净。节种者亦以刀破。又摘却牙自净。心种者谓罗勒[藋-隹+(黍-禾)]等柔[打-丁+修]净。子种者十七种谷脱皮。火净通五种。又五果中裹核种如枣杏之属。爪甲净去捃食。火净合食。火净者谓生熟二枣合核肤。果种者火净合食。如毕钵桑椹梨柰之属。若熟时落地。伤如蚊脚者。名疮净去子食。谷裹种者火净。椰子胡桃石榴之属。桧裹种者香柔苏荏之属。未有子火净。角裹种者净法如桧裹法。大小豆等也。准此蒿中含子之草应得火净。但令相着即得净法。尔故律云。若以五生种掷着池井水中大小便中粪扫中吉。若飞犯提。若草中行欲令死吉。伤如蚊脚提 问。打杙树上随打多少一一提罪。杀畜何不随斫得提。要待断命耶 答。草木有多生相故。随坏处皆障一分生不起。是以随坏得罪。畜生报者。一假名命。要断方犯。律云。不犯者。若言看是知是。若断干枯草木。若于生草木上曳材曳竹。正篱障。若拨堑石。若取牛屎。若生草覆道以杖披遮令开。若以瓦石拄之而断伤草木。若除经行地土。若扫经行地若以杖筑地而误拨生草木断者。并皆不犯。

异语恼僧戒第十二 制意者。凡身口业绮微面难制。过不至重恼众。非轻事须众僧作法。呵制仍作不正。违法恼僧其过不浅。故随得罪 别缘有五。一身口业。二数恼不止。三作白呵制。四如法唤问。五更作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未作制前。未有僧命众法可违但犯小愆。制后违者方犯提罪。口业绮者。作异语之名。身业绮者。作触恼之称。虽前后二结违制处同合为一戒。口余三过妄毁两舌恼境事重。直作即提。此之绮者事似轻微恼众不少。故制方犯提。如阐陀比丘犯罪。余比丘问。以别事答。佛便呵已作余语白。后便恼僧。唤来不来。乃至不应语而语。又佛呵已作触恼白。因此制戒。

若比丘妄作异语恼他者波逸提 此一戒本文有三节。初略制。次随结。后满足制持。此满足戒本句有三。一犯人。二恼业。三结罪。初句可知。二言妄语作余语恼他者。于中分二。初僧未白前妄作余语者。律云。余语者。汝向谁说。为说何事。为论何理。为我说为余人说。我不见此罪。如是语者犯吉。若僧白已如是语者犯提。二恼他者。如律中说。僧唤来不来乃至不应语而语。未作白前如是恼者得吉罗。若白已作者犯提。三言波逸提者。是违犯之罪。律云。如上恼僧者一一犯提。若上坐唤来不来吉罗。不犯者。重听不解。前语有参错。便言汝向说谁。为论何事。乃至我不见此罪。若欲作非法无利羯磨。不与和合。唤来不来不犯。若为作非法羯磨。若不欲知教言莫来便来不犯。若一坐食。若不作余食法食。若病唤起不起不犯。若命难梵难教莫起不犯。便起不犯。若恶心问不与说。若作非法事便语者。若小语错误一切不犯。及人见云。畏成斗僧默然者得。

嫌骂戒第十三 制意者。凡僧事务广处之不易。故简备德之人如法料理。宜应赞叹。令彼勤营。反坏恚忿发。言嫌骂令彼生恼。废营僧事。损坏不轻。是故须制 次释名者。见而不闻处说有爱恚名嫌。闻不见处名骂。虽前后二结同恼知事合为一戒 次辨具缘。通缘如上。别缘有六。一是羯磨所差。二知是所差人。三如法经营无受恚等。四说嫌骂语。五言词了了。六前人见而不闻。闻而不见便犯 阙缘。比说可知。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慈地比丘。于沓婆比丘所有恨故齐眼见处讥嫌。余比丘白佛。佛便呵制戒。后又于闻处骂。以事白佛。乘前重制此戒。故律云。初略。次随。后广制。

若比丘嫌骂者波逸提 此满足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骂业。三结犯。初句可知。亦言嫌骂者。律云。嫌者谓面见不闻处谤言有爱有恚有怖有痴等是言骂者背面耳闻不见处而设骂。三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罪。问。此骂戒何别答。前非知事人。此是知事人。又前戒实不实犯。此戒实不犯虚。律云。若虚嫌骂者堕。嫌骂一一堕。若不受上座教嫌骂者吉罗。律云。不犯者。实有其事。恐后悔悔恨。语令如法发露。便言有爱恚等。若戏若错说者。并皆不犯。

露处敷僧卧具戒第十四 制意者。多论云。三义故制此戒。一卧具是四方僧物。皆是笃信檀越所施供。僧受用利益事廓理宜赏护。资身行道得安乐故。二既是施主之物。详心爱惜常存爱用。为令增长信敬之心。三用助收举使僧物不坏。令受用功德反资施主。善恨成就故。为兹三益。是以圣制 别缘有六。一四方僧卧具。二知是僧物。三露处。四自敷使人敷为己受用。五去时不自举不教举。六出门便犯。十云。出门四十九步。祇二十五肘乃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六群比丘。敷僧坐具妄去。不收风尘所污。佛便制戒。

若比丘取僧绳床木床若卧具坐蓐露地敷若教人敷舍去不自举不教人举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是僧物。三露已下正明受用。四舍去已下结不举之罪。一言若比丘者。义如上辨。二言取僧物者。律云。僧者谓四方现前僧。言物者绳床有五。旋脚直脚曲脚入[打-丁+坒]无脚。木床亦有五种。如上所说。卧具或用坐或用卧。坐蓐者拟常用坐。此等四种皆是僧物。三言露地敷若教人敷。是其露地受用。四言舍去不自举不教人举波逸提者。是不举之罪。律云。若比丘敷僧物已而不收举。出寺时不嘱知事者。出门便犯堕。若方便还悔者吉罗。若二人同座下座收。不者犯二罪。上座犯一提。若俱不收二俱堕。故论云。上座与下座同一床座。下座谓上座不收下座犯提及吉。上座意谓下座当收。下座竟不收。上座犯提。二人不前不后俱不收二俱得提。若露敷僧物而入房思惟吉。五分见僧卧具在露地。以不自敷不使人敷。故而不举亦堕。到尼寺敷尼僧卧具。不举亦提。又俗人家会借僧卧具。食讫比丘不举亦堕。祇云。若行路中挹乱草坐已去时聚已当去。多云。露地敷已不嘱人。游行诸房吉。不犯者。律云。若取僧物露地敷。去时语知事人令知。若无余人当举着屏处。若无屏处必知不失。当持粗者露好者上。若即时还便应堕。雨中疾及时还往。彼次第作如是方便应去。若不尔者初出门即犯罪。

屏处敷僧卧具戒第十五 制意同前。六缘成犯。一是僧物。二知是僧物。三是屏处。四为己敷用。五去时不举。六过限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客比丘在边房敷卧具宿。去时不语知事。卧具烂坏。虫啮色变。佛便制戒。

若比丘于僧房中敷僧卧具若自敷若教人敷若坐若卧去时不自举不教波逸提。此满足戒本文有五句。一犯人。二屏处。三用僧物。四为己受用。五时已下结不举罪。比丘义如上。僧房者屏处。僧卧具者。谓绳床木床上栴蓐。坐具下至卧栴。四言若自敷若教人敷者。为己受用故。五言去时不自举不教人举波逸提者。不举之罪。律云。彼去时应语旧住比丘言。与我牢举。若无人不畏失。当移床离壁高枝床脚。持栴蓐卧具置裹。以余重覆。若恐坏败。取卧具等置衣枷上。坚床而去。若不作如是出界犯堕。欲去还悔吉罗。若即曰还不久听二宿界外。第三宿明相未出。若自至房中。若遣使至语知事人。赏护不者明相出便犯。不犯者。作如上方便。或水陆道断。命梵等缘者开。

强敷卧具戒第十六 制意者。然物有限事局彼此。情同则我为彼有。意隔即事须进否。然知失得住处竟不筹量。辄便于中强敷卧具。共相逼悭非出家之式故佛所制 别缘有六。一先得住处安止已定。二知他先住。三作恼彼意。四强敷卧具。五无因缘。谓无观旧人及病与二难等缘。六随卧犯提。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六群比丘恼十七群比丘。故佛制斯戒。

若比丘知先比丘住处后来强于中间敷卧具止宿念言彼若嫌责者自当避我去作如是因缘非余非威仪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知他先得住处。三后来下强敷相恼。四作是下结非威仪罪。初二两句可知。三言强于中间敷卧具者。中间者若头边若脚边若两胁边是。敷卧具者。若草敷业敷下至地敷卧毡。四言作如是因缘者。谓作故恼因缘。言非余者。非病等诸缘故。言非威仪者。彰显其过。言波逸提者。是犯罪。如律所言。知他失得住处后来强于中间敷卧具止宿。随转侧胁着床结犯。十云。若为恼他故开户闭户。然火灭火。若呗咒愿读经说法。随他不乐事作一一堕。不犯者。律云。若先不知。若语已住。先与开间。若间宽不相妨恼。若亲旧教言。但敷我自语主。若倒地若病转侧堕上。若命犯等难。一切不犯。

牵他出房戒第十七 制意者。然四方僧房众人共有理无边。嘱先料理安止已定。后来之徒宜共受用。瞋心牵出。自坏恼他。诤竞之本。损处不轻。是以须制 别缘有六。一四方僧春冬房。二先至安止已定。三作恼乱彼意。四瞋心牵出。五无因缘为举等不犯故。六随出门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因六群比丘共十七群。道行至小住处。十七群先入寺扫洒房舍令净。六群知彼得好住处。遂牵出房。比丘举过。佛便制戒。

若比丘嗔他比丘不喜僧房舍中若自牵出教他牵出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内心瞋忿。三是僧房私房不犯。四若自己下牵出结罪。前三句可知。第四言自牵出至波逸提已来。是为犯罪。故律云。随所牵多少一一皆犯。若牵多人出一户多提。若牵一人出多户多提。若遣一人出一户一提。若牵多人出多户多提。五分若后屋牵至前屋。前屋前屋牵至户外。户外牵至庭中。庭中牵至庭外。一一犯提。若持他物掷着户外闭他户外并吉。祇云。牵他出时。若抱柱捉户倚壁一一提。若呵吒随语一一离一一提若嗔蛇鼠驱出越。若言此无益物驱出无罪。十云。若喜鼾眠应去经行。不能经行应起屏处。不应恼他。五分若降伏弟子而牵出者不犯。若持不喜人来。故令自出。出不出吉罗。牵下四众亦吉。律云。不犯者。无嗔恨心随次出。共宿过限遣。未受具人出。若破戒见威仪为他举及槟应槟。因此故有命梵难驱出。并皆不犯 问。前房开亲不兰净秽。此戒局净。不除亲者 答。前是他物属先借者。亲则无强非僧住处故不兰净。此是僧房净有共住不净无共驱出无犯。

重屋上坐脱脚床戒第十八 制意者。凡事宜审。危险须慎。重屋薄覆脱脚之床。放身坐卧。容有坠伤。于下人恼处不轻。是故圣制 别缘有四。一重屋。二薄屋。三脱脚床。四放身坐卧。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同房重屋比丘起过。制此戒。

若比丘若房若重阁上脱脚绳床木床若坐若卧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重屋。三脱脚床。四坐卧结犯。初句可知。二若房者。谓僧私两种房。重阁者。谓立头不至上。三言脱脚床者。律云。脱脚者谓脚入[打-丁+坒]。四言若坐若卧。律云。随胁着床随转侧。言波逸提者。是违犯。故律云。比丘如上坐卧者。随转侧一一犯提。除脱脚床外坐独坐床。或一板床洛床一切吉罗。不犯者。律云。若重屋板覆克木作花覆。若厚覆。若板床坐。若脱床脚坐若脚安细要。并不犯。

用虫水戒第十九 制意者。慈济物命道之正要知水有虫。而故受用将损物命违其慈道苟存自营所为无理。事是非轻。故所以制 别缘有四。一是虫水。二知有虫水。三不作漉法。四随所用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阐陀比丘起过。造屋虫水和泥。居士讥嫌。佛便制戒。

若比丘知水有虫若浇泥若浇草若教人浇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犯业。三犯罪。比丘者义如上释。已下二句可知。故律云。若不知水有虫无罪知即犯提。言虫水者。漉囊所遮肉眼所见。十云。眼所见漉囊所遮。若用此水随虫多少一一犯提。祇云。用虫水一息一提。随息多少一一得提。四分云。若以草土掷虫水中。若虫酪浆清酪浆。若渍麦浆。若酢有虫。以绕没草。若以草土掷虫水中。一切皆堕。教人亦同。五分云。随用虫一一堕。律云。若以草土掷虫水中。随河池中鱼虫一一提。大集云。畜生身细犹如微尘十分之一。及至大者百千万由旬。祇云。细故应作三重漉犹有者舍去故多云。若作住处先应看水。用已漉罗着器中向日细意谛看。若故意有虫者应二三重作漉罗。若故有虫。此处不应住。四分杂法犍度中云。无囊不得半由旬行。若无漉囊应用衣角漉水。律云。不犯者。若不知有虫。若作无虫想。若大以手动水令虫去。若漉水用。若教人漉用。不犯。

覆屋过三节戒第二十 制意者。凡物有限事成为要。贪不知量重覆不已。令屋崩倒。损丧功业。讥过不轻。是以圣制 别缘有四。一自为己作屋。二使人覆。三至三节未竟不离见闻处。四第三节竟即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阐陀比丘起房重覆不止便摧。居士嫌言。施者虽无厌受者应知足。佛随应制戒。

若比丘作大房舍户扉窗牖及余庄饰具指授覆苫齐二三节若过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作房法戒。三指授已下开限。四过限结罪。言比丘义如上辨。二言作大房者。多用财物。及余庄饰者刻镂彩画。三言指授覆苫者有二种。一者纵覆。二者横覆。言齐二三节者。是开限。律云。齐三节未竟指受无犯。四言若过波逸提者。是过限之罪。故律云。若比丘指受三节未竟自至不见闻处。若不至不见闻处者即犯提罪。若互离见闻处犯吉。见云。若过三节竟无边看随用草犯一一犯提。律云。不犯者。如上指授避覆第三节 若水陆道断。贼难恶战难命梵难故不避第三节。无犯。

辄教受教尼戒第二十一 制意者有三。一尼须教授意者。尼是女弱。阙于游方。咨禀未闻。迷于理行。二教宣若夜游故须教授曲示行仪。大僧丈夫形无障碍。处处咨承故不别教授。二须差意者。教授事难须备德行。故委任众量简。遣有德慈心训诲。开晓心怀令生解行。终登道益。故须差遣。三结罪意者。今不被僧差辄往教授。滥行风教。乖于轨道之方。失于风靡之化。轻法自尊。损处不轻。故得提罪 次释名专任自由不蒙僧命。称之为辄。宣传行德开晓未闲。名为教授。故曰辄教授尼 又明具缘。通缘如上。别缘有五。一有少德行为简。全无德者永无教授之义。理不合差故无辄教尼罪。少谓极五如增五说。有五法得教诫尼。谓十德中初二八九十等是。虽备上德。若彼僧差本自无过故。次第二僧不差。虽不被差不作众法。虽教诫离已亦自无犯故。次第三集尼众众集。若说八敬生过义微。但得小罪故须第四说法除八敬。第五随所说法言了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爱尼来请教授。佛令差往僧。槃陀往彼说法。六群次往为说世论。爱道白佛。佛令羯磨而差因制戒。

若比丘僧不差教授比丘尼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僧不差。三辄往教授。四结僧不差说法之罪。言比丘义如上。一若僧不差者。律云。僧中白二羯磨不差。要具十德方始成差。少谓极五如增五中说。三言辄往教授者。律云。说八不可违法。如律广说。四言波逸提者。是僧不差说法之罪。若说余法即得提罪。若说八敬尼常闻故但得吉罪。律云。若于说戒时。上坐问答已若僧差。若随尼请彼比丘克时到。尼亦克时迎。若违俱犯吉罗。若闻来者当出半由旬迎供给所须。不者吉罗。若僧不差。非教授日与说八敬法。若不差与说法者堕。若僧病不和合众不满。应遣人礼拜问讯。尼众病等亦遣礼拜问讯。若不吉罗。律云。非日者前三后二不应往也。前三者说戒后三日。后二者去后说戒二日。虽复僧差。此五日中不应往也。此谓往尼寺教诫。不犯者。若僧差。若时往。若尼为水陆道断诸难缘不迎礼拜问讯者。并不犯。

说法至日暮戒第二十二 制意者。凡男女有别。居不同处。僧众举动须避识涉。生人信敬。日没群聚致外情疑。容自坏行。过损不轻。故圣以制 别缘有六。一是僧甄去不差。二集尼众。三教授说法。四日暮。五日暮想。六说法不止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差难陀教授尼。至日暮不兰本寺。为俗所讥。佛便制戒。

若比丘为僧差教授比丘尼乃至暮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为僧所差。三教授下说法过时结罪。言若比丘者如上。二言僧差者。白二羯磨差令教授。三言教授至日暮提者。是结罪句。轻重文四。一若至日暮教授提。五分云。日没语语提。二若余教授外授经。若诵经等犯吉。三若为余女授经等至暮一切吉罗。四境想亦吉。律云。不犯者若教授至日未暮便休。除妇女已为余人。若船济处说法。尼自听。若与估价夜说法。若尼寺中。若因人请值说便听者。一切不犯。此戒就大僧寺教授有日暮罪。尼寺不犯。准此就僧尼二寺俱得教尼。

讥诃教授师戒第二十三 制意者。然备德之人蒙僧差。遣慈心教授情存为法。不悕饮食。而见他得利。内生嫉妒。发言讥呵。恼乱贤善。事绝兼益损处不轻。是故圣制 别缘有六。一是僧差。二情存为法不悕饮食。三生嫉妒心。四发讥呵。五言辞了了。六前人闻知犯。已下正明戒。此戒因尼迎教授师供给。六群生嫉妒意言。彼无实但为饮食故教授尼。比丘白佛。佛便制戒。

若比丘语诸比丘作如是语诸比丘为饮食故教授比丘尼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讥呵。三结犯。初句可知。二言讥诃者。见他得利心生热恼故起讥诃。三言波逸提者。是犯句。律云。若如上讥诃说了了提罪。不了吉罗不犯者。其事实尔。为饮食供养故教授。若戏若错说。并皆不犯。

与非亲尼衣戒第二十四 制意者。凡男女形殊。理无交杂。无缘取与事招外讥。因交致染容。坏梵行。损败不轻。是故圣制 别缘有四。一是比丘尼。二非亲里。三虚心与衣。四彼尼领授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乞食比丘与尼衣。后因慊责数向人说。比丘白佛。佛呵便制。

若比丘与非亲里比丘尼衣除贸易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五句。一犯人。二非亲尼。三所与衣。四除贸易。五结罪。上二可知。第三言衣者。有十种如上。多论应量衣提。不应量吉。钵亦犯提。非应量钵揵𨩲等吉。四言贸易者。义如上。下至药草一斤相易得。五言波逸提者。结犯。律云。若二比丘共与一尼衣。或一衣与二尼。并犯提。多论言犯吉。此律但言与尼提与下众吉。若依多论与尼三众俱犯提。义亦应然。不同浣衣。废业多少中制。又有希数。又律云。尼与大僧吉罗。若就希数大僧与希应犯轻。尼与义数尼是下众。奉于上尊生讥义微。故所以轻。不犯者。五分律云。若为料理功业事。若为说法。若为多诵经戒与衣作衣。并不犯。此律与亲尼衣共相贸易。若与塔与僧无犯。

与非亲尼作衣戒第二十五 制意同前。但作衣为异 别缘有五。一是比丘尼。二非亲里。三自送衣遣比丘作。四无因缘。律云。若借着浣染持还主无犯。五随所作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迦留陀夷为尼作衣。裁作淫像。成已付尼命在众着。居士讥笑。佛便制戒。

若比丘与非亲里比丘尼作衣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非亲尼。三作衣。四结犯。上三句可知。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罪故。律云。彼比丘随刀截多少随一缝一针皆堕 问。所以不待作成而随针针得罪者何 答。是中多过故尔。大僧上尊为下人作衣。多生染患。又招外讥。发修正业。容作非法之衣。具斯诸过。故随缝随针得罪。如尼造塔。砖砖得罪。此并过多故尔。若复披看牵挽熨治。以手摩扪若捉角头挽。方正若安缘。索残一切吉罗。不犯者。与亲尼作若与僧作。为塔。若借着浣治染还主。并开不犯。

独与尼屏露主戒二十六 此戒过与女人同室宿无异。屏坐为别 别缘有四。一是尼。二无第三人。三在屏露二处。四共坐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迦留陀夷与偷兰难陀尼躯藐端正。互有欲意在门外坐。居士共嫌。鸳鸯为譬。比丘举过。佛便制戒。

若比丘与比丘尼在屏处坐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尼。三处。四罪。初二两句可知。三言屏处坐者。律云。屏有二种。一见屏。若尘若雾烟云黑闇不明见。二闻屏处。乃至不闻常语声。言坐者。一尼一僧无余人。故名屏处坐。四言波逸提者。是违犯句。律云。比丘与尼屏露坐。无第三人为证故犯提。多论或比丘坐住尼起已便坐。随坐多少一一得提。比丘起而更坐一一得罪。若二人俱坐一一正犯一罪。十云。屏坐相去一丈提。丈五吉。二丈不犯。祇云。共一尼屏坐。或尼请食已尼益食。益食去时一一提。比丘应起。不得默起。便尼疑应语言。我欲起。不尔尼起。若尼去者不犯。多论屏处者。无惭愧处。可作淫处。是名屏处。律云。证人若聋若盲不成证亦提。盲而不聋聋而不盲吉罗。若俱立住者吉罗。尼犯吉罗 问。尼所以轻者 答。上尊共坐。尽容教授去不自由情过是微故。所以轻。律云。不犯者。若比丘有伴。若有知人有二不盲不聋。若行过倒地。若病苦力势所持。命梵等难。并开不犯。

与尼同道行戒第二十七 此过不异前。以行为别 别缘有六。一是尼二众五分三众俱犯。理亦应然。讥染不殊故尔。前戒亦同此例。二共期除遇相。逢者不离见闻处行。多论小罪故须除之。三同一道行。甄去异路为无其愆。四不离见闻处行。多论俱离无过。互离吉罗。俱不离犯提。五无因缘。除白衣大伴行有悕因缘等不犯故尔。六随所度界一一提罪。多论水陆二路同行悉属此戒。故比丘与尼各别乘船。同水路行越界得罪亦属此戒。同乘一船落在后戒。已下正明此戒。此因六群比丘与六群尼人间游行。居士讥弄。比丘举过。佛便制戒。

若比丘与比丘尼期同一道行从一村除异时波逸提异时者与估客行若疑畏怖是谓异时 此满足戒本。此文有五句。一犯人。二共期。三同行。四除缘。五结犯。初二两句可知。言期共至某处。三言同一道行至一村者。是同道者村间有分齐行处是。四言除异时者。开缘不犯。五言波逸提者。越界结犯句。律云。随村分齐众多界多少一一犯提。言众多界者。谓众多村界非村落空处行。乃至十里提。若减一村若减十里得吉。若多村间同一界行亦吉。方便共期。不行亦吉。尼亦吉罗。尼是女人弱。要冯丈夫以为伴。援情过是微。五分云。从此聚落到彼众落。及无聚落处半由旬犯提。律云。不犯者。若不共期 一大估客伴行。二疑处。疑有贼盗。三恐怖处。怖有贼盗。四若往彼得安隐。五若势力所持。命梵等难。并开不犯。十诵开为尼过险路。

与尼期同乘船戒第二十八 讥过同前。正以船为异 别缘有六。一是尼三众。二共期。三同乘一船。除异船不犯此戒。四作顺流上下之意。除为直渡船失济不犯。五无因缘。甄去命难力势所持。或彼岸不得安隐。六双脚入船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缘如前。

若比丘与比丘尼共期同乘一船上水下水除直渡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五句。一犯人。二与尼共期。三言同乘一船上水下水者。举乘船之意。以其相随欲得久住故。四言除直渡者。是开限。以其直渡非久故无过。五言波逸提者。是达犯结罪。律云。共期已双脚入船提。一脚入吉。多论若船有多白衣期无罪。或船有一比丘多尼。或多比丘一尼。随境业多少犯尔所提。纵有俗人为第二亦犯。以其将同久处。讥损非轻故前同坐。行是暂开有边人不犯。若期俗女人同乘船亦是犯限。此略不彰下房舍文。失女人上船疑。佛言听直渡。故知上下明亦同犯。祇十多三文并言越界言犯。不同此律。不犯者。除期直渡彼岸。若入船已船师失济上下。彼岸不得安隐。乃至难缘如上所说。并皆不犯。

食尼叹食戒第二十九 有四种过故制。一者遣尼叹己诸行相美求利长己贪结。坏于正命知足心故。二偏心曲叹现情亲厚。好招致外讥。损处不轻。三令施主随言供养。无德之人即是损恼。施主阙奉福田。获反报之益。四毁呰好人令他施主于胜福不生敬重。又是恼乱贤善。具斯多过。是故圣制 别缘有四。一是尼叹德教化食。二知叹。三受得。四食已咽咽犯提。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居士请舍利弗等。偷兰难陀尼言。所请并是下贼。若请者应请调达等。龙中之龙。食还具说。佛便制戒。

若比丘知比丘尼赞叹教化因缘得食食除檀越光有意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六句。一犯人。二知。三赞叹。四得食。五开缘。六结罪。初句可知。二言知者。律云。若不知食无犯。三言尼赞叹教化者。律云。赞言谓阿练若乞食人。乃至持三衣叹多闻法师律师坐禅。四言得食者。从旦至中将食。五言除檀越先有意者。律云。彼有施心故开不犯。六言波逸提者。是犯句。律云。若食所叹食者咽咽犯提。除饮食得余衬衣灯油犯吉。祇云。除旧檀越乃至下食已唱等供食时。更有余比丘来尼言。更有比丘施主。言善哉者不犯。若尼言此下二头陀者堕。若言多与好食平等与不犯。若通赞一举众一切不犯提。若某甲众生精进为是比丘故。通请二十一人名赞叹。余者不犯。若有叹食不得舍去。当展转贸食。若比丘垢秽不净不喜。与贸者当念此钵中食。是某比丘许我当食不犯。五分若先不知临时言。好与比丘食者不犯 问。所以得儭衣灯油犯吉者 答。财物利重情着难舍。又是别嘱理无通用。劝舍义希致受不数。是以犯轻。食无独食劝辨义易致受义数。是故制重。灯油外用叹劝亦希。是以制轻。又大僧叹尼义希致受不数。故尼犯轻。律云。不犯者。若不知若先有意。若无教化想。若尼自作。若檀越令尼经营。若不教化。而乞食与者并开不犯。

与女人期同道行戒第三十 制意同前。准以俗女为异 别缘有六。一是人女。二共期。三同一道行。四不离见闻处行。五无难等缘。六随所越界分齐便犯。但使共期不问第三人多少皆犯。以非同法不类于尼。开多伴行。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那律被打为缘起。

若比丘与女人共期同一道行乃至村间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五句。一犯人。二同行境三共期。四同道行。五结犯。初句可知。二言妇。女者如上。三言共期者。律云。言共至某村城国土。四同一道行至村间者。律云。有分齐行处是五言波逸提者。律云。若村内一界行一堕多村。内多累行多堕。余文如前。与尼同行说戒。不犯者。先不知若不共期。须往彼得安。若力势诸难等皆开不犯。

施一食处过受戒第三十一 制意者。笃信居士割舍家珍造立住处标心一食。俟施僧众。宜量其分称施而受。即彰内有廉节之心。外不恼施主。今久近不去过受他食。长贪恼物。败善增恶。过损不轻。是故圣制 别缘有五。一非亲居士限施一食。二知限一食。三三十里病及不请作因缘。四过受食。五食则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六群比丘起过故制。

若比丘施一食处无病比丘应一食若过受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五句。一食处。二无病者及举开缘。三比丘者犯。四应一食者食之分齐。五若过下结犯。言施一食处者。律云。在中一宿也食者谓时食。除钵三药故轻。二言无病者及举开缘。律云。病者离彼村增剧者是。三言比丘应一食犯人。四言应食者明食之分齐。五言若过受波逸提者。律云。无病比丘一宿处过食咽咽结堕。若受余儭身衣及灯油犯吉 问。所以食重衣轻 答。食资最急。人喜过受。又复受用体坏损施主故。所以重。施主造立福舍安儭身衣听一夜受用。不听将去。过受义希。虽过受用衣体不坏。犹嘱施主。损恼义微故。所以轻。灯油涂足。虽体尽坏身。外受用过受义希。是故犯轻 问。别食七缘。此独开病者 答。然病人苦恼吉即成损。住则有益施主体知不生讥恼。是故圣开。别众食中施主请与开。六无损此戒。一食后无施心。若六缘开便成损恼。故无余六。律云。不犯者。一宿受食。若病过受。若居士请住与食。若次第请食。若水陆道断等缘。并开不犯。

展转食戒第三 二 制意者。然笃信居士供辨美食。延请众僧。怖存受用。而今许而后违。使他饮食徒设而已无供僧之益。损恼施主。其过非轻。所以圣制 释名者。受前请已复受后请。互背彼此。称为展转。故曰展食戒 具缘通缘如上。别缘有五。一先受前家五正食请。二食体清净堪饱足。三更异处受五正食请。四无因缘。谓除有病及施衣时舍请因缘不犯。五随食即犯。以初二缘前请对第三。后请可为三对四句。一前后俱正提。中二差互。次一俱不正。下三皆吉罗。须足不足。四初前后俱足皆犯提罪。须三差互等并得吉罗。须净为四俱前后俱□皆犯堤罪。须三净前净。此二皆提。余二皆吉。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食粥后受正食。檀越讥嫌。比丘举过。佛便制戒。

若比丘展转食除余时波逸提余时者病时施衣时是谓时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所犯事。三开缘。四结罪。时者已下诵前第三。初句可知。二言展转食者。律云。背请食也。请有二种。一僧次。二者别请。食谓五正食。饭麨干饭等。三言除余时者。是开缘。缘如下说。四言波逸提者犯句。言开缘中病时者。为病比丘不能一坐。好食令足故听无犯。言施衣时者有二。一一月衣时为迦提月。二五月衣为功德衣月。故律云。自恣竟无功德衣。一月若有衣五月。更复有余施食及衣。听受背请。问。所以开病者。病人苦恼若不开所宜形命难立。又施主体知不生讥嫌。故背无罪。非情所欣十二月常开不局时限。施衣开者有二义故。一为益比丘有待之形假衣资养。若施时不受后须难得。恐无理求多生患累。二者为利家。施主使衣食二施获得两种反报之福。为斯二益圣制许。衣利既重。或长贪结故。以时开之。非一切时故。文言一月五月。者律有余施食及衣听受者。前言一月是时提。时望衣食。衣食是时家之余。单时无开。要假施食及衣。故言有请。后衣请取衣无犯。还前家食。不食违信故吉。三前家食请后亦食请背犯提罪。衣住头亦有三句。一前衣食请后亦衣食请听背无罪。以衣后或多及胜。二前家食请后单衣请如前。三前家衣食后唯食请犯提。祇律云。若到俗家言。今我家食即名请处作食。未熟欲往他家。应白而起。不白去者至彼得正食犯二提罪。一不自故。二背前请故。四分律云。若得多请应舍前请。而受一请。不尔者咽咽犯堕。若不舍后请食前请。咽咽吉。若一日受十请食。最后犯一提八吉。以其初一是前。余八是后。若背后九得九吉罗。若食中间比说可知。伽论云 若受前请往至请家。坐上未食。若更有异家送食。若食后家食犯背请。食前请已即坐食。后家食无犯。律云。不犯者。若病时施衣时。一日得多请。自受一请。余者回施与人。若请非正食。或不足食。或无请处。随食不犯。或一处再设。五正施主一故亦无背请。一切开不犯。

别众食第三十三 制意有二。一慈愍白衣故。然揣食有限事难普周人少易。供多则倾竭。生恼损重故制别食。二为摄难调人故。恐自结别众羯磨。以恼众僧故制不听别众 次释名者。能别之人食处成众。以众别他不共同味故曰别众食戒 次解具缘。通缘知上。别缘有七。一有施主。二别请别乞。三五正食体清净在时中。四食处成众。五知界内不尽集。六无因缘。七食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提婆达与五比丘家家乞食。故佛制此戒。

若比丘别众食除余时波逸提余时者病时作衣时施衣时道行时乘船时大众集时沙门施食时此是时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者犯人。二别众食。三除开缘。四结犯罪。下言余时诵前第三句。一言若比丘者义如上释。二言别众食。律云。若四人若过四人名众。食者饭麨干饭等。三四两句可知。言余时者诵前第三开缘。言病时作衣时施衣时。此三缘如前戒说。第四言道行时者。律云。下至半由旬内有来去者。佛听别食。第五言乘船时者。下至半由旬乘上下者是。第六言大众集时者。八人已上名为大众。食无信供。又是八难得者。开使不犯。已下小众食虽难得容有兼济故亦不开。又言大众者。四人已上名为大众。故律云。食足四人长一人为患。乃至百人长一人为患。此是两家聚落。东家限与四人。西家局与一人。彼此二家施心限局各不相融。余处乞食复是难得。若不开者。西家一人与东家四人作患。由是患故开使不犯。此谓举患以开不患。如是乃至百人长一人为患者。但使食食难得悉皆不犯。故云大众集时。第七言沙门施食时者。律云。诸外道中出家者是名沙门。施食缘如律中广说。准此而言。比丘施食不开别众。祇律云。比丘无别众食缘。当言我于此别众食无缘应求出。若二三人随意食。若四人应作二部。更互入食。律云。为摄难调人故制不圣别众食。若依多论。界内不集亦名别众。若作四相。有客比丘来遮不听入亦是别众。若不依僧次差往者名别众。若先别请后不遮入转别名。次余义广大疏说。律云。不犯者。如上七缘开食无罪。多论若四人各自乞食共一处亦无有过。以非一家故。善见云。人各别乞至同一处。一时受皆犯。二各各去一时受各处食犯小罪。三各去各受各食不犯。四若一人覆钵不食。待余三食竟。后一人食不犯。多论三比丘一狂心。三人在内一在界外。三是大僧一是沙弥。悉皆不犯。不成别众。不相足数故。又有四句。一食主是一尽集无过。二食一处二彼此乃异故不犯。三食别处一前后食故不犯。四食别处别彼此二众互请一人不犯。善见五种足四不犯。一不请足四。施主别请四人。一人不去檀越见少。临中见一比丘。即唤与食。请无简别故名僧次。二乞食足四。亦以别请一人不去。临中乞食比丘至彼依次与食。三沙弥足四。四钵孟足四。别请四人三人身至一人钵请。五病人足四。狂等之病并非别众食。皆不犯。

取归妇价客道粮过三钵戒第三十四 制意者。然归妇价客舍已涂粮施请比丘。理宜将护依限而取。今乃过取三钵令食磬竭。长贪违教。损恼不轻。故所以制 别缘具五。一归妇食价客道粮。二知是。三无因缘。除有病缘不犯。四取过三钵。五出门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乞比丘。从彼归妇取涂粮。又从高客数乞因起过失。佛便制戒。

若比丘至白衣家请与比丘饼麨饭若比丘须者当二三钵受还至僧伽蓝中应分与比丘食若比丘无病过两三钵受持还僧伽蓝中不分与比丘食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开受分齐食之方轨。三若无病已下过取违教结罪。初句可知。第二句中文有三节。一施涂粮。二若比丘下教受分齐。所以开齐。三者为令施主获反报之福。亦令比丘资身长道。三还僧伽蓝下教食方法。第三句反上。第二开受等文。辨相中。初句可知。如上。二句中言白衣家者。律云。有男有女。故曰言与饼麨饭者。是五正食。言二三钵受者。是教受分齐。多论云。若上钵取一钵无罪。取两钵犯。中钵取二不犯。三乃便犯。下钵取二不犯。四钵方犯。文云。过三钵者。就下钵为言。第二言无病者。是开缘。律云。为不能一坐好食饱足。故听不犯。言过受犯提者。是第三结犯句。律云。若一人取过三钵。前三人不犯。以不过限故。后一人犯。以前三人语莫持来。而往取过。在后人出彼门限即犯提罪。若方便悔者吉罗。五分云。过受不分比丘食俱犯提罪。四分过受犯提。不分故吉。祇云。女及价客去后不犯。律云。不犯者。若两三钵受。若病过受。若问已共分。若彼自送僧寺。若送尼寺俱受。不犯。

足食戒第三十五 制意者。凡食以充饥躯为用。过则长贪。少复不足。事须节量。但四大身力报有强弱。致圣将补有四种之差。始于一揣终至作余食法减。是节量随根之法。今第四人不作残法。再食五正。长贪妨道。违教愆深故。所以制 别缘有五。一是足食。二足食想。三舍威仪。四无因缘。除有病及作残法因缘不犯。五更食随犯。已下正明戒本。此因贫餐不知足食比丘起。故制斯戒。

若比丘食竟或时受请不作余法而食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食足。三违犯结罪。初句可知。二足食中文二。初食竟者。律云。谓足缘有五。一知是饭善知五正食。犯足非正。不犯足。二知持来知彼为我持来境多足。三知遮五正食。圣制不听一日两持饱。故曰知遮。即知前坐食多堪饱障。于日少食不障。故曰知者遮。四知威仪。知行住坐卧四仪随坏一一犯足故。五知舍威仪。若坐床而食前堪足忽低头。取与后分离床之例故曰舍威仪。具此五缘即名食竟。言戒时受请者。五谓受檀越食五处成足故。第三句言不作余食法者。此违开缘。律云。若比丘食未足应持食对前比丘言。我足食己食大德知。是看是我作残食法。彼应取少食已当语彼言。我止取食之。言而食者波逸提。是违犯结罪。故律云。足食已舍威仪不作余食法。后若食正不正咽咽犯堕。五分云。不作残食法□□犯提。律云。不犯者。食作非食想。不受作余食法。非食不作。若病人残不作法。若已作余食法。一切不犯。

劝足食戒第三十六 制意者。然出家之人理须益物。递相近导。劝修众善。今乃恶心劝彼令他得罪。己自招愆。人我俱损。理所不应。是故圣制 别缘有五。一他足食竟。二知他足食。三恶心劝彼欲令他犯。四不作余食法。五前人食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兄弟同作比丘。一者贪餐嗜食。不知足食余非不余食。得而食之。以彼呵责。此心怀恚。见彼食已恶心强劝食。佛便制戒。

若比丘知他比丘足食已若请不作余食法殷勤请与食长老取是食以是因缘非余欲令他犯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能劝犯人。二知。三他二种食竟。四不作余食法下劝足结罪。以是因缘者。明能劝之意。辨相中初句可知。四释劝意者。欲使他犯故劝令食。言非余者。谓非不犯及供养意等。律云。彼若食者二俱犯提。前人不食。若作法而食者劝人皆吉罗。若持病儿残食欲令他犯劝者犯吉。此由恶心故制同罪。律云。不犯者。劝令作法。谓不犯故。及供养意故。劝食者悉皆不犯。

非时食戒第三十七 凡食无时节数则致患。事须限约轨克令定。是以始从平旦寅络至日午。事顺应法。名之为时。过则非宜。长贪妨道。招世讥过。事不应法。广生罪累。名为非时。故毗罗三昧经云。平旦诸天食。日中应法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出家应佛法故制。同天法二种食名时。多论云。四义故佛制。中前食。一始从日出乃至日中。其明转盛名之为时。听食无过。从中后乃至后夜。其明转设故曰非时。而不听食。二从旦至中。是作食时节。乞不生恼故听而食。从中后乃至后夜。俗人宴会游戏。若乞生恼故制不听。三从旦至中。俗人事务淫恼未发。乞不生谤故听乞食。从中已后事务休息。淫喜言笑。入村乞食多被讥谤。受诸恼辱故不听食。四从旦至中。正是乞时。为济身命故听乞食。从中已后宜应静缘。修道端坐。念诵持禅。非是往来时节。是故圣制不听入乞。犯缘有四。一非时。二非时想。三时食。四食咽咽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难陀跋难陀及迦留陀夷起过。故制斯戒。

若比丘非时受食食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非时。三食。四结罪。初句可知。二言非时者。从日中乃至明相未出。三言食者。律云。食有二种。佉阇尼食及蒲阇尼食。僧祇云。一五正食。二离正食。枝叶花果细未磨等名佉阇尼。善见云。佉阇尼食者。米麦作饭麨等是。蒲阇尼者一切果是。四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结罪句。故律云。若非时食咽咽堕。若非时浆明相出。若七日药过七日皆犯。已食过时故。药过限失受故。若尽形药无缘限故犯吉罗。律云。不犯者。作黑石蜜和米作法。若有病限药。时过煮麦令皮不破漉汁饮。若喉中现出还咽不犯。五六病人不及食。腹中空闷听。以苏涂身故不差。面涂身犹故不差。苏和麨涂又不差。以汤洗若不差。瓮盛肉汁。坐中如是等足以。至晓一切不得过食。

食残宿食戒第三十八 制意者。凡饮食繁秽。近则长贪令人不节。又体现变尽义无贮畜。故宜别处。理无共宿。是故圣制 别缘有三。一是残宿食。二知是残。三食即犯 释名者。今日所食。是时日之余残。经夜日宿故。名残宿食戒。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迦罗比丘坐禅思惟。疲苦苦食先得者。佛因制戒。

若比丘残宿食食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残宿食。三食便结犯。初句可知。二言残宿食者。律云。今日受已至明日。于一切沙门释子受大戒者皆不清净。食有二种。一正食。二非正食。正食饭等五正是。非正食者根果食乃至细未食等。三言食波逸提者。律云。若食宿食咽咽犯堕 问。残之焉宿为一为异 答。有四不同。一残而非宿。具受四药。不加口法过中。若食犯吉。二宿而非残。谓未受食。或共同宿食犯吉。不宿无犯。三亦残亦宿。若食犯提。四非残非宿。食无罪。残食内宿亦作四句。一是残宿非内宿。今日受食安界外。不共宿非内宿。若食得提。二是内宿非残。三四俱句类知。善见云。多比丘一沙弥共行比丘。各自担食。至时各各自分已。沙弥语比丘云。我持己分。与大德易之。易得已复与第二比丘易。乃至下座。若沙弥不解者。比丘自持食与教共易得无犯。以无残宿恶触等过。乃至持米行沙弥小比丘得作饭。唯不得然火。若佛不得吹挠吉罗。熟已如上分展转易者得。五分比丘残果与净人已不作还意。后净人还与比丘。佛言。离手已名汝食无犯。祇云。莫问时非时受。若过非时如发煦。若食得提。停过须臾复得停食。食亦提。谓旦起受食至中。过中已去限一须臾。若过二时名曰非时。十云。沙弥持不净钵与师。佛言。若无急事不应使持钵。若使持应从受。若洗钵已不得磨拭。食时当护净手。若摩头口手相楷者。即须却洗。若捉袈裟亦应须洗。律云。不犯者。若宿受食与父母。若塔作人计价与。后乞食无犯。若钵盆有孔。𨄔食入中。如法洗余不出者得食。故律云。若钵缺余着器。极用意三洗。以腻用食不犯。若宿食苏油灌鼻。若随唾出弃余不犯。

不受食戒第三十九 多论云。五义故制。不听自取食。一为断盗窃因缘故。二为作证明故。从非人受食得成受不成证明。谓在旷野非人之所为是开听。若在人中非畜无知小儿悉不成受。三为正诽谤故。四为成少欲知足故。五为生他信敬心故。为令外道得益故尔 别缘具四。一是食。二不受。三知不受四食即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头陀乞食比丘冢间自取食之。居士共嫌。比丘举过。佛便制戒。

若比丘不受食若药着口中除水及杨枝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五句。一犯人。二不受。三食体。四开缘。五结犯。辨相者初句可知。二言不受者。律云。他不与未受者是。受有五种。一手与手受。二手与持物受。三持物与手受四持与持物受。五若遥过物与者受者俱知中间无所触碍得堕手中是。复有五种。一身与身受二衣与衣受。三曲肘与曲肘受。四器与器受。五若有因缘置地与。是为五。三言食者。明所食体。律云。佉阇尼食根细未摩。及五正食等是为食体。四言除水及杨枝者。此明开缘。祇云。若杨枝咽汁者。须受水。浊者须受雪雹亦受。五分若水性咸不着盐听不受饮。又水性黄者自饮无罪。五言波逸提者。是结犯句。律云。若不受如上等。食随咽随犯。了论云。若破戒被殡别住十三难。三举灭殡应灭殡学悔等人。所受食清净者。若取食不成受。五分云。从人受成。若从非人畜生受悉不成。若在圹野无净人处。听自洗烧器安水净人安米自煮。若熟从他受。祇云。旷野中行牛上受食。长袋连纽一日一系置牛上。人不得触之。至时一比丘引绳。一比丘受取口云受受等。十云。飞鸟来啄一口去。但弃啄受余残得食。见云。天人鬼神畜生飞鸟皆成。又若尘土落钵中。可除者去之余者不犯。细者更受。若病急缘大小便灰土得自取。十云。听担食。行不使人见。若食当下道取一搦不受而食。此是无人处。若有人处自担粮。从他是净食。又山野处无人者。日中不得往返。应七日自作先净米取。祇云。口中有热气生疮。须咽杨枝汁应受。若误咽不犯。若净人行果盐菜应语悬放果堕草上即去者。不名受。小停者名受。若净人难得自至食处总受而行。若净人举不离地亦名受。而非威仪。律云。若正不正食不与自取着口中。咽咽堕。非时七日限过亦堕。尽形无缘不受食犯吉。不犯者。取净水杨枝。若不受苏油灌鼻与唾俱出余不犯吉。乞食时鸟衔食。若风吹堕钵中除去此食。乃至一指爪可除者不犯。

索美食戒第四十 制意者。出家之事特宜廉洁。今耽着美味求索好食。长己贪结恼乱施主。招世讥过。是故圣制 别缘有五。一是美食乳酪鱼肉等。二随非亲乞。三为己乞。四无因缘。为病一坐间不堪食饱者。五食即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跋难陀从檀越索杂食。被讥诃啧。比丘举过。因制此戒。

若比丘得好美食苏酪鱼肉若比丘知此美食无病为身索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食体。三无缘。四为己结犯罪。辨相者可知。祇云。不得从屠家乳酪家乞。恐招讥过。蚕家乞绵亦同此例 问。律结尼吉者何 答。尼是女弱。求索美食。女人所讳为之义希故。故犯吉。大僧丈夫身报力强。夫乞美食资身数故。是以犯提。律云。不犯者。病人自乞。为病人乞。或自他交乞。不求自得。并皆不犯。

与外道食戒第四十一 制意者。三种过故制不与食。一异学情及恒怀悚。外难与理亲。虽伤惠施不荷其恩。反生讥谤。二邪见乖宗非真福田。令以施主之食授与外道。损他施主不得胜田。获反报之福。三躬自持食授与外道。容生惑倒。谓外道是胜。比丘不如。以斯过故不许自手与食 别缘有六。一是出家外道甄去在家外道白衣犯轻故尔。二知是出家外道不知犯轻。三非亲若与父母外道。恩重故听。四是食与衣义希故犯小罪。五自手与除置地遣人与不犯。六彼手受即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阿难分残食与乞人故。又外道得食反谤。故佛制斯戒。

若比丘外道男外道女自手与食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所与处。三与叶。四结罪。言比丘者义如上释。言外道男女者。裸形异学人。此众外出家者是。言自手与食者。若正非正食。乃至苏油等不置地。不使人与者名自手与。言波逸提者。是违句。律云。彼若受与者提。若不受吉。五分云。持己食分一揣别着。使自取不得持僧食。若与乞儿狗鸟等。应量己食分多少。然后减不得持分外与。十云。外道伺求长短与食不名污家。多云。与时人见者自与不犯。若僧共与僧食无过。唯不得自手与。律云。不犯者。若置地。若使人与。若与父母外道。若作佛塔僧房人计价与。若势力强夺。并皆不犯。

先受前请后食至他家不嘱戒第四十二 三过故制。一者凡俗里多务为善事难。惙其家业专崇福。会已许受请行。诣他家脱若事差。恼处不轻。二既有食处。宜息缘修道。无事游散妨废所习。三共众受请皆入聚落。令他施主见僧不集。竟不设供。稽留大众。使不得饱满。恼众殊深。故圣禁制 别缘有五。一先受他请以不受。故佛开不嘱入村。二食前后。三不嘱授。四向白衣家。除诣伽蓝。又除病作衣等缘。五入门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跋难陀故令僧食时不得食好果。故制斯戒。

若比丘先受请已前食后食诣余家不嘱受余比丘除余时波逸提时者病时作衣时施衣时是谓余时 此满戒文有三段。初略制。次随制。后广制。为前食故初略结。为后食故随结。为请唤故广制。就广戒本句有其五。一正明是比丘先受他请。二食前食后至他家。三不嘱受。四除开缘。五结犯。除时者已下诵前第四句。辨相具释。初句可知。言前食后食者。从明相出至食时。名前食。后食时至日中。名后食。三言不嘱余比丘者。律云。若同房同住同界者。应令知受请处。四言除余时者。是开缘。于中有三。一病。二作衣。三施衣。义如别众食戒说。五言波逸者。是违犯结罪句。律云。若受请已欲至余家。不嘱同戒同受请者。若去入门便犯。不同展转食戒。嘱异为嘱异。为嘱同界者容有觅义。故律云。若嘱授诣村而中道还。若至余家。或至寺内库藏处及聚落边房。若尼寺。若至彼白衣家还出。并失前嘱受。更当嘱他。若不尔者入门即犯。律云。不犯者。如戒本开缘及无比丘可嘱。至余库藏及尼者。若家家多敷坐具请比丘成一会。随至皆是请处。是故不犯。十云。若食不足。若不至余处求。不犯。多云。檀越明日设供。比丘今日往犯提。除唤不犯。

食家强坐戒第四十三 制意者。凡在家俗人婚会。无时久坐不去。放妨彼邪心递相逼斥。理非所宜。又复出家离秽受染之所。事须防远。容自坏心行。外涉讥丑。故所以制 别缘有四。一是食家甄去断淫欲家及二俱受斋不犯。二夫妇常所居屏处。三无第四人。四申手不及户处坐便犯。此戒因迦陀夷起过。佛便制戒。

若比丘在食家中有宝强安坐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食家有宝。三强坐结犯。辨相中初句可知。二言食家有宝者。律云。男以女为食。女以男为食。故名食家。宝者七宝。夫妻相重如宝。故名中有宝。五分云。男女情相共食名食家。十云。断淫欲家及俱受斋戒名非食家。三言强安坐者。律云。若当舒手不及户处坐。防其事故名强安坐。言波逸提者。律云。若比丘在食家。夫妇俱不受斋强坐犯提。若互二句犯吉。若俱受斋不犯。祇云。见色爱者故名食也。此食为四食之中是触食。以眼根对色故名触食。五分云。若知妨其事者犯。十云。此舍多人出入不犯。多云。言有宝者。以着宝衣轻明发欲故。四分云。第四人若盲聋俱有亦提。互有吉罗。一盲一聋共成一人不犯。比丘立而不坐吉罗。不犯者。若食家有宝。舒手及户处坐。若有二比丘为伴。有识别人。若作人在一处。或从前迳过不住。若病发倒地。若力势所持。或被系缚。或命梵难不犯。

屏与女人坐戒第四十四 制意同前。唯无第三人为异 别缘有四。一是俗女。二是屏处。三无第三人 四申手不及户处坐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同前戒。

若比丘食家中有宝在屏处坐者波逸提 文有四句。一者犯人。二食家有宝。三屏处。四结犯。辨相文中前二后一可知。三言屏处者。若树墙壁篱栅。若衣及余物障。故名屏处。此中犯者。谓夫主不在。独与其妻屏坐故犯提。多论云。闭户无净人提。开户外有净人吉。户内有净人不犯。祇云。若母姊妹。若大小净人。睡眠痴狂婴儿虽有。是人名独不堪为证故同犯位。若净人作务来注不断。若阁上阁下净人看见者不犯开缘如前戒。

独与俗女露坐戒第四十五 制意同前 别缘有四。一是俗人女。二是露处。三无第三人。此是离见闻屏而非重物障故称露。故与前戒并开第三人。四在申手内坐犯。若申手外吉。已下正明戒本。此戒犯缘与前戒同。

若比丘独与女人露地坐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犯境。三犯处。四结罪。初句可知。言独者。一女人一比丘。第二言女人者。是犯境。律云。人女有知命根不断。第三言露地者。是犯处。谓在见闻屏处。相去申手内坐。故十律云。相去一文犯。第四言波逸提者。是谓违犯句。故律云。独与女坐无第三人为证。随起还坐随尔数堕。相去一寻内犯提。一寻半犯吉。二寻已外无犯。十云。相去一文提。丈五吉。二丈不犯。辨相开缘并同前戒不犯。

驱他出聚落戒四十六 制意者。凡出家之人理坏贞实忠信自居。先许他家食。而竟不与恶心驱出。时限已过。使他一日不得食。以充驱处。至重故所以制 别缘有六。一是大比丘。二先许。三不与食。四无因缘。谓有举殡命梵等难。不犯故尔。五恶心驱出。六相离见闻。或彼去已去故。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跋难陀令余比丘至食时驱不得食。佛便制戒。

若比丘语余比丘如是言大德共至聚落当与汝等食彼比丘竟不教与是比丘食语言汝一处若坐若语不乐我独坐独语以此因缘非余方便遣他去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语余下至与汝食。正明将至聚落许与彼食。三彼比丘竟不。已下不与彼食遣去结罪。以此因缘者。谓是恼乱因缘。非余者。非余不犯等缘如上无威仪等。辨相者初句可知。言聚落者。有四种村如上。言与食者。谓是五正明。律云。若方便舍见处至闻处犯吉。互作亦吉。见闻俱离犯提。律云。不犯者。与食遣去。若病若无威仪人见不喜自送食与。若破戒破见等故。若命梵等难。若无瞋恨亦无慊心。悉皆不犯。

过受四月药请戒第四十七 制意者。然笃信士供办美药。延请僧众虔心供养。施主有限。宜应将护称施而受。今过受他药。长贪恼物。败善增恶。损处不轻。故今圣制 别缘具六。一是药请。二施心限定。三知期限定。四过限而受。五无因缘。六食咽咽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六群比丘起过。故制戒。

请比丘四月与药无病比丘应受若过受除常请更请分请尽寿请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六句。一犯人。二药请。三无病下教齐。四四月受。五阙缘。六过受结犯。辨相中比丘者如上释。二四月请与药者。律云。四月者夏四月也。祇云。春夏冬三时俱犯。三言无病比丘应受者。教齐四月受也。此是受药方法。四言若过受者。此明过四月受。律云。若夜药有分齐。夏四月应受。若夜无分齐。随施时应受。不论药分齐。五言除常请者。明开受缘。律云。常请者施主作如是言。我常与药。更请者断已后复更请与药。分请者持药至伽蓝中分与。尽形受请者。施主言。我常尽形与药。次前四句通达开缘药。第六言波逸提者。是违犯句。律云。四药之中过受三药俱犯提罪。故伽论过时药亦犯提罪。七日尽形如律下文。医所教服药故知是犯。如施一食过受尚犯。岂况过四月受宁不犯提。故十律云。过四月已复索苏等七日药。及终身中椒姜钵毕盐等犯提。若索毗醯勒等三吉罗。非时药贱。又疗患义微。受义希故犯小罪 问。施一食中过受苏油犯轻。此受苏油何以便重 答。彼据身外涂足。燃灯既是外用。过义受希故彼犯轻。此施内资过受义数故得提罪。又善论若檀越四月与油索苏吉罗。故知索药罪轻。过受便重。所以尔者。解言。施主先有好心。四月与药期限已满。供养心息。过受致恼。损败处深。又复乘前供养人喜过受。故过受重。若索药者。以其居士先无施心。乞任彼量。损恼义微。又以施主先无心故。乞希故轻。与衣不同衣资义宽。与乞过受二俱是数故希犯提罪。律云。不犯者。如戒本四缘是。

观军阵戒第四十八 制意者。凡军阵凶险丘又交竞。实则倾败。俄尔戏便令心荡逸招讥损道。愆深过极。交违慈愍。故不听观 别缘有四。一是军阵。二故往观。三无因缘。谓被请及军阵。复至水睦险难等不犯故。四往见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六群观阵。波斯遥见心甚不悦。佛便制戒。

若比丘往观军阵除时因缘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观阵。三开缘。四结罪。辨相中初句可知。二言军阵者。于中有三。一释名。车幕毛聚称军。行列相对名阵。二举数者。律云。军有四种。谓象马车步等。纯杂二种如律广说。都有二十六军。三辨相者。祇云。象力最大。四人从之成一象军。马力次弱。八人从之成马军。车军次弱。十六人从成一车军。三十二人带伎成一步军。所言阵者。行列相对。或方。或圆。或半形。或张甄。或咸阵等。若戏。若阙战。三言除是因缘者。律云。若自有事须往。若彼请唤。乃至势力将去。及余种种不自在缘。四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结罪句。律云。彼比丘往观军阵。从道至道。从道至非道。乃至从下至高去。若见者犯提。不见吉罗。若方便庄严。欲观而不去者吉。若比丘先在道行军阵。后至应避下道。若不避者吉。乃至下戒亦尔。若见犯提。不见吉罗。祇云。若逢军不作意见者无犯。若作意举头窥望见提。若天王出作意看者越。乃至看畜生斗。乃看人诤口皆越。十诵为作无常观故。虽观不犯。如前所说。

有缘至军过限宿戒第四十九 别缘有五。一有因缘。至军中宿。二曾迳二宿。三第三宿不离见闻处。四无因缘。谓二道断命梵难不去无罪。五过三夜明相出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六群有缘至军中宿。居士讥嫌。比丘举过。佛制戒。

若比丘有因缘听至军中二宿三宿过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开缘。三违犯罪。初句可知。二言有因缘者。律云。有唤及自事等缘。多论开往者为沙门果故。长养佛法故。长信敬心故。又道俗相须成就佛法故。听往有益至三宿。三言过者波逸提。是违犯结罪。律云。若至第三宿明相未出应离见闻处。若不离明相出犯提。见闻互不离犯吉。若第四夜往处初夜即犯。不待明相。律云。不犯者。得二宿至第三宿。明相未出离见闻处。若水陆道断恶战等难。并不犯。

有缘至军二宿往观军阵合战戒第五十 过不异前既有因缘听至军中。宜应坐住。复方便往观。过同于初。故所以制 别缘有五。一先有缘在军中宿。二军阵合战。三方便往观。四见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六群有缘在军观诸斗力。中有一人为箭所射。居士怪情。比丘白佛。因斯制戒。

若比丘二宿三宿军中住或观军阵斗战若游军象马力势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五句。一者犯人。二有缘先在军中。三或观者一心明观业。四军阵已下所观之境。于中有四。一军。二阵。三斗战。四势力。五者结罪。辨相中初句可知。第二句如前戒所开。第三言观军阵者。是观业。四言军阵等者。军阵如前所明。斗战相状。若戏斗。若真实斗。言势力者。第一象力马力车力步力等。五言波逸提者。是违犯句。轻重不同。若比丘往观见者犯提。不见犯吉。余如前戒。不犯者。若有请唤及势力等难。命梵之难。虽不离不犯。

饮酒戒第五十一 制意者。酒为毒水。饮则成患。令人志性猖狂广兴诸恶。妨修废业。损道招讥。生患之本。宁容不禁。是故圣判 别缘有三。一是酒。二无重病。三饮即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婆伽陀比丘起过。故制斯戒 若比丘饮酒者波逸提 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所饮之酒。三饮而结罪。辨相中初句可知。二言饮酒者。于中有二。初列五种酒。如律所明。一木酒。二粳米酒。三余米酒。四大麦酒。五有余法作酒者。二就木酒偏举料简。律云。木酒者有六。一梨汁酒。二阎浮果酒。三甘蔗酒。四舍楼伽果酒。五麹汁酒。六蒲桃酒。梨酒者若以蜜石蜜杂作。乃至蒲桃酒亦如是。三言波逸提者。是结罪。律云。但使是酒。乃至草木作者。无酒色香味。若非酒而有酒色香味。并不合饮。若酒初和和饮皆犯提。甜酢酒食麹酒糟一切吉罗。十云。若饮似酒酢酒糟医。若麹能醉人。咽咽皆堕。多云。酒酒相酒疑酒无酒想一切堕罪。无酒有酒想疑皆吉。莫非取境犯。谓前有方便。又不得强劝饮酒前人。若饮劝者犯提。不饮吉罗。祇云。一切果浆令人醉越。若麹饭相和食者提。善见云。若酒煮药故有酒香味犯吉。无者得饮。四分云。以我为师者。不得以草木内酒中渧口。五分以降龙故得酒醉。衣钵踪横。乃至佛说偈。昔日敬佛。今不能敬。昔伏毒龙。今不能降虾䗫。多云。此戒极重。能作四逆。除一破僧。又亦能破诸戒律行。而及能作众作差。故律重制。律云。不犯者。若有病余药持不善。以酒为药。若以酒涂疮。一切不犯。五分云。若先习酒人不酒者气绝欲死。饮食不消。听嗅酒器。若不差者以酒着䴵粥中合食。不差者以酒与。饮渐渐断之。

水中嬉戏戒第五十二 多论四义故制。一佛法尊重。理宜表敬。今入水游戏。损坏匪轻。二理宜威仪庠序。外长信敬。入水游戏。动越威仪。招世讥过。三宜息修道入水游戏。妨废正业。四宜修正念。入水戏谑。令心散乱。失正念故。是以圣制 别缘有三。一是水。二无缘。三戏即犯。此戒因十七群河中游戏。波斯匿王遥见讥嫌。佛便制。

若比丘水中嬉戏者波逸提 戒本有三句。一犯。二水戏。三结罪。辨相中初句可知二言水中戏者律云。放意自恣从此至彼。逆流顺流。此没彼出。手画水相濽。乃至以钵盛水戏弄者提。三言波逸提者。违犯名。律云。比丘水中如上所戏悉犯提罪。除水已若酪浆若酒麦汁器中弄戏皆犯吉罗。祇云。水陆互浇濽越。俱水中者提。五分搏雪及草头露弄者吉。伽云。乃至水滴地亦吉。大云经说王见游戏说偈。夫人言。吾闻诸比丘。久已离尘羁。戏慕泥水中。云何为人师。诸比丘游戏已足入定知心。遂以神力雁行而去夫人见而向王说偈。吾家诸比丘久以离尘羁。沙弥尚如是。何况释迦师。王因生信。律云。不犯者。若道行渡水。或水中牵竹木捭顺流上下。若失物沉入水底此没彼出。或从此岸渡至彼岸。或学知浮法而擢臂水中濽水者。一切不犯。

击攊比丘戒第五十三 事虽是轻过容至重。人之喜为特。宜须禁故所以制 别缘有五。一是比丘。二作恼乱意。三手脚十指。四无缘。若眠触令觉行来误触等不犯故。五触着即犯 此戒因六群中一人击攊十七群中一人。乃至令命终。比丘举过。佛便呵制戒。

若比丘以指相击攊者波逸提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击攊。三结罪。辨相中初句可知。二言以指击攊者。律云。指者手脚二十指。三言波逸提者。违犯罪名。四分以手脚相击攊一切提罪。祇云。以指除手脚已若杖若拂秉及户籥余一切物击攊者吉。指比丘亦提。五指指五提。乃至善会以指某甲去。去者亦提。五分云。若击攊沙弥乃至畜生亦吉。律云。不犯者。若不故作。若睡触令觉。若出入行来。若扫地误触。并不犯。

不授谏戒第五十四 制意者。凡出家之人理宜离恶为宗。然已迷情将欲作过。他以理谏。复不从顺。苟且为非违。损处重故。须圣制 别缘有五。一己所作非法事。二他如法设谏。三知己所作非前人谏者是。四拒谏不受。五随所作犯根本。不从语波逸提。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阐陀比丘犯戒。余比丘谏言。莫作此意不应尔。不从他谏。即犯诸罪。比丘白佛。佛呵制戒。

若比丘不受谏者波逸提 此戒文有三句。一犯人。二不受谏。三结罪。辨相中初句可知。二言不受谏者。自知作非他劝莫作拒而不从故曰不受谏。三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罪名。释云。但使知己为非前谏者。是故违情重。是以得提。若谓己所作是前谏者非过轻微故得吉罗。随所作事边以识事故作。以不知得脱犹犯根本罪。此违一人谏不随前事结罪轻重。但就心辨虚故罪重。心实故轻。文中先结心实之吉。次结心虚提。是以律云。若他谏言莫作此事。然故犯根本。不从语吉。若自知所作非然故作犯根本。不从语提。多云。欲作前不受谏犯吉。后作以根本外别得提罪问。违僧谏中谏竟即犯。不待作事。此中所以谏竟未犯。要待作事。此戒既是一人设谏。无有僧命众法可违。是以谏竟未犯。要待作事违谏义成。是以不类。若尔下拒劝学戒亦是一人所谏。而无众命可违。何以谏竟即犯。与此相违答。彼谏止犯先。是不学止犯之人。发言拒谏道已。不学即是止犯。表违已成故。所以犯。此谏作犯。虽言拒谏道我作者仍犹未作违未就。要待作事违陈义成亦非一类。律云。不犯者。前人无智报言。可问汝师乃至知谏法者。若谏当用。若戏语独语梦语错说等。一切不犯。

恐怖比丘戒第五十五 制意者。凡出家人宜须持护。不相恼触。今以六尘等事递相。恐怖令彼惶悸。废修正业。事恼殊深。故须制断 别缘有五。一大比丘。二作恐怖意。三以六尘等事。一一说示。四言辞了了。五前人见闻触知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那迦波罗反被拘执衣。欲怖佛令还入房。佛便呵责。制斯戒本。

若比丘恐怖他比丘者波逸提 此满足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恐怖。三结罪。辨相中初句可知。二言恐怖者。律明恐业。先列名。后随释。言列名者。彼以色声香味触法六事。一一示之。言色恐怖者。或作鸟形乃至鬼及兽形。如是以色恐怖前人。言声恐怖者。或贝声象声等以如是声恐怖前人。乃至以法恐怖。语前人我见如是相汝当死。若失衣钵及汝和上亦尔。汝父母得病。若死等以此法恐怖者。三言波逸提者。是违犯句。律云。若以六事。随一一提。令彼见闻等若恐怖若不恐怖。一一皆得提罪。若不了前人不知等。一一吉罗。律云。不犯者。或闇地坐无灯火。或大小便处遥见谓言恶兽。乃至行声咳声触声而恐怖者。或以色等示人不作恐怖意。或若实有是。见梦当死失衣。乃至父母重病若死。语彼令知及误。一切不犯。

过半月洗浴戒第五十六 十律云。洗浴有五利。一除垢秽。二身清净。三除身中寒冷病。四除风。五得安隐。故温室经云。浴除七病故。凡身多不净事须澡除。但皎洁过常令身光泽。玩着色身无心厌背 正违出离。故须限约半月一洗。若过即犯 别缘有五。一曾前洗浴。二未满半月。三更洗浴。四无因缘。五洗身半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瓶沙王听诸比丘于竹园池中常浴。六群浴次。王与婇女诣池。相值王竟不浴。大臣嫌悉。比丘白佛。佛呵制戒。

若比丘半月洗浴无病比丘应受不得过除余时波逸提余时者热时病时作时风雨时道行时此是时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明半月一洗不得过。三除开缘。四结罪。余时者下诵前第三句。辨相中初句可知。二言半月洗浴者。明半月一浴不得过。半月洗诵于半月内不得再洗。故曰不得过。祇云。应随浴日数。要满十五日乃应更洗。三先言除余时者。明开缘。言除热时。律云。春后四十五日。夏初一月。是热时。天竺热早故。从三月初至五月十五日。此两月半听洗无罪。随国土早晚热用此限洗。又此两月半时日满便足。是名热时。言病时者。四分云。下至身体臭秽是谓病时。言作时者。下至扫屋前地。十云。乃至扫僧房内地五尺。多云。五六尺。五分乃至扫屋内地。言风雨时者。下至一旋风一渧雨着身。言道行者。下至半由旬若来若往者是。四言波逸提。是过洗结罪句。律云。若过限洗一遍洗身一波逸提。若洗半身亦犯提。若方便欲洗不者吉罗。五分云。若共白衣同室浴身偷兰。多云。露地不应共浴。若在室中知白衣。而无口过者听。共浴比丘揩白衣吉。若自揩不用他揩者善。要着僧祇支。一当有惭愧。二不生他欲。因洗罗汉身软有。凡见便起染失根。乃至还悔得本男身。律云。不犯者。如上六缘开数洗不犯。及被力势所转强令者。

无事露地然火戒五十七 制意者。凡火性炎炽事变无恒。容有烧坏不可禁。又复然火群聚多着俗话。废修正业。是以圣制 别缘有四。一是无因缘。甄去因缘不犯。二虽无因缘若在覆障处。生患义微亦是不犯。故须第二是露地。三然草木等甄去然炭。生过义微。但犯小罪。四烧便犯。此中但制无事。然火罪不言坏地伤。五生种罪。上已制竟故尔。此戒因六群露地火枯枝。内有蛇得火气出。遂惊掷火烧佛讲堂。比丘举过。佛制斯戒。

若比丘无病自为炙故在露地然火若教人然除时因缘波逸提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除病。二为已然火结犯。辨相中初句可知。二言自为已除病不开。三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结罪。故律云。彼于露地若然草木枝叶牛粪糠等。一切然者皆犯提罪。若以火置草木乃至糠越中亦犯提罪。五分为炙然火炎高四指者堕。多论若他已然后随作何事皆堕。祇云。旋火作轮。或火中有草木。拨聚一切堕。若坏生二罪。一坏生。二然火。若在生地理有一堕。被烧半爝掷火中者吉。然炭火吉。不语前人知是看是吉。律云。不犯者。语前人知是看是。若病人自然教人然有缘。看病人为病者煮糜粥美饮等。在死土及石并余物上作火。开不犯。若在厨屋中浴室中。若熏钵煮染然灯。一切无犯。

藏他衣钵戒五十八 制意者三。一调戏譃烦。因事相恼。藏他衣钵觅时不得。令彼惶恐怖。恼处匪轻。二容生盗心。临色事险可惧之甚。三假无盗心。致彼言谤清白难分。莫能自拔。以斯诸过故。须圣制 别缘有四。一是大比丘衣钵事等。二作惊动彼意。三无因缘。或物主慢藏及二难等不犯。四取藏举便犯。此戒因六群十七群衣钵等。诸比丘白佛。佛制斯戒。

若比丘藏他比丘衣钵坐具针筒若自藏若教人藏下至戏笑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文有三句。一犯人。二所藏物。三自他藏而结罪。辨相中三句可知。律云。上至恼他下至笑戏皆犯提罪。故云戏笑尚犯。况为故恼。多云。若五大色衣及不净衣吉罗。未熏钵𮢱𨩲衣钵不作净畜者皆堕。律云。不犯者。若实知彼人物体而举。若在露地风雨漂渍举之。若物主为性慢藏衣物狼藉为诫敕之。若借他衣而彼不收举。若因此衣钵有命梵等缘故藏。一切不犯。

真实净施不问主取戒五十九 制意者。凡净施之法为去存着之。情远同大行。事既付彼。取用之时一须咨问。辄取理违圣教。又复前人既不见物。谓成失夺。恼他不轻。是故圣制 释名者。舍与前人不虚称为真实。此物不伤染心名为净施。故曰真实净施辄取戒。

别缘有四。一是己物。二作真施净施法。三不语主令知。四取用便犯。此戒因六群真施亲厚衣。比丘已后辄着。比丘白佛。呵制戒。

若比丘与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衣还取著者波逸提 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作净施法。三辄取结罪。辨相中初句可知。二言与衣者。律云。净施有二。一真实。二展转。展转者长衣戒说。三言波逸提者。是辄取违犯句。故律云。若作真实净实净施应问。主然。后取着。不尔者犯提。然此净主文通五众。人解不定。有说此是用戒通僧尼二众合说。岂有比丘从尼取衣也。各对同类僧二尼三作法。又说依文通五众为主。任心所乐 问。沙弥边作净受已云何 答。称无岁比丘 问。几物应说净 答。谓衣药钵宝等 问。衣物尺量如何 答。衣尺六八寸。故律云。长如来八指。广四指是。若互及全咸并悉不说无罪。钵量可知。药无其量。谓取七日加口法者余悉非也。宝无多少。但金银钱 问。几种人开心念说净 答。十律开五种人。作七种心念法。律云。不犯者。若真实施语主取。展转者随意取。

白色三衣戒六十 制意者。凡坏色染衣道服标戒。内遣着情。外长信敬。今不染畜着。非是沙门道眼之幖。内长贪着。外招讥损。过是不轻。故须圣制 别缘有四。一是三衣。二是己物。三不染坏。四着便犯。此戒因六群著白色衣。居士讥嫌。比丘白佛。佛呵制戒。

若比丘得新衣应三种坏色一一色中随意坏若青若黑若木兰若比丘不以三种坏色若青若黑若木兰着余新衣者波逸提 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得新衣已下教染坏方法。三若比丘以下不坏故违返圣教畜着结罪。辨相中初句可知。二言得新衣应三种坏者。律云。新衣者。若新若初从人得俱名新衣。十诵云。得他故者初得亦名新衣。言三种坏色者。青黑木兰。三言不以三色坏着新衣波逸提者。是违返圣教结罪句。律云。彼得衣不作三种坏色著者堕。若重衣若轻衣。不作净而畜者吉罗。若非衣钵囊及诸巾。不作净畜者吉罗。谓点色作净。一切缘身所受用物。皆须作净而畜。若未染衣寄白衣家者吉罗。准此言净者。谓以成色衣。或余物以点著名净。而并须染坏非谓。二衣须染。余者但净而已。若准律文。一切不染皆提。一切不净皆吉。五分所以作净者。异外道故。令与俗别作三种记。故失则易觅。多论云。五大色衣不成受。若应量不应量一切不得着。若点著者吉罗。此律犯堕。要三色相现成坏色衣畜者无罪。纯色悉犯。祇云。纯色不点坏提。著白色衣轻。点净者不得。并作或一三五七九为点。极大齐四指。极小如豌豆。善见如麻子大。若约四分著白色衣提。不点犯轻。三色之中以一一色坏则成沙门衣。重衣不作净吉。不得如花形作。浣褺有泥污。鸟足污即名为净。若新大衣趣一角作。乃至一切衣新细揲亦尔。若众多碎衣一处合补者。一处作。别者一一作净。律云。不犯者。若得白衣染作三种色。余轻重乃至内作净者不犯。

戒疏卷第三

沙门 福慧勘记

寅年十月十一日

比丘 福渐详阅

更新于:1个月前
2

网友评论

“佚名”相关作品

  • 答桓南郡明报应论

    《答桓南郡明报应论》《答桓南郡明报应论》的简称。东晋释 慧远撰。为中国早期佛教阐述因果报应论的文章。强调 因果报应是“自然感应”、“必然之数”,是人生的必然规 律,“虽欲逃之,其可得乎?”认为灵魂(神)是因果报应 的主体承受者,由地、水、火、风“四大”结成的形体可不 断生灭,而受报的主体则是不灭的。指出因果报应由人 们的无明和贪爱所引起,是自作自受,无外来的主宰: “心以善恶为形声,报以罪福为影响。本以情感而应自 来,岂有幽司?”认为超脱因果报应支配的关键在于反 心,反心就是“冥神”,即停止精神活动,求得精神解脱。 此文载《弘明集》卷五。

    慧远 · 著
  • 沙门不敬王者论

    《沙门不敬王者论》全一卷。略称不敬王者论。东晋慧远(334~416)撰。论述沙门不须礼敬王侯之理由。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五。东晋时,鉴于太尉桓玄之压迫佛教,佛教教团乃发表宣言,认为佛教教团应处于国家权力之外,然同时代之车骑将军庾冰则主张佛教沙门应对王者礼敬。安帝之际,桓玄支持庾冰之论,谓佛教教团应从属于国家权力之下。本书作者则本佛教徒之立场,主张沙门不必礼拜帝王。在印度佛教之理念中,在法(真理)之前,不论帝王或沙门一律平等;法即是不变之真理。此一观念于佛教传入我国后,因佛教势力之逐渐强大,而形成国家权力与佛教理想之冲突。作者于本书序论中叙述其撰述理由,其次再从第一‘在家’、第二‘出家’两篇中论述佛教出家之本质,强调出家者之生活必然超越世俗生活。第三论‘求宗不顺化’,谓求佛道者,不应随顺世俗,而须否定世俗之生活。第四论‘体极不兼应’,谓体得佛法者,不应再顺应世俗。第五论‘形尽神不灭’,谓肉体终将一死,而精神永不灭绝。于本书中,显示佛道之追求者坚守宗教真理,对于世俗之权威丝毫不让步,然此一思想随时代之变迁而逐渐步上妥协迎合之道。唐朝彦悰根据本书而将历代之不拜论集录成‘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一书,共六卷

    慧远 · 著
  • 九转灵砂大丹

    《九转灵砂大丹》九转灵砂大丹,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炼制九转灵砂大丹之法。先作准备:将水银、硫黄炒研成青金头末,造炉铸鼎,升砂煮砂,用花银作银珠子。准备完毕开始炼九转丹。第一转先以银珠与煮过灵砂配合成药头,人炉固济,升火伏炼而得初真丹。然后以前转所炼丹药为料,再加砂添汞烧炼。依次得到第二转正阳丹、三转绝真丹、四转灵妙丹、五转水仙丹、六转通玄丹、七转宝神丹、八转神宝丹、九转登真丹。书中详载各转所需药物及入药烧炼方法。据称从第五转起,所得丹药可点汞成金。至九转丹成,服之可以升仙。

    佚名 · 著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颂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颂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颂注,金朝道士默然子刘通微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赞颂类。本篇以五言颂诗注解《清静经》。注文融合道禅,以澄心遣欲,清静常寂为宗旨。劝人去贪嗔痴,修戒定慧,则六欲不生。法界宽广。

    刘通微 · 著
  •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凡三十卷。唐代菩提流志译。又作不空罥索经。说不空罥索观世音菩萨之秘密修行法门。分七十八品。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不空罥索咒经(隋代阇那崛多译)、不空罥索神咒心经(唐代玄奘译)、不空罥索咒心经(菩提流志译)、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宋代施护译)等,皆出自本经卷一母陀罗尼真言序品。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二卷(唐代阿目佉译)则出自本经之母陀罗尼真言序品、秘密心真品、秘密成就真言品等。又本经经文与大日经相类处颇多,由此推知,大日经之编纂与本经亦有关联。

    佚名 · 著
  • 静庵文集

    《静庵文集》近代王国维诗文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自辑其光绪三十至三十一年所著哲学、教育等论文十二篇及光绪二十四至三十一年诗五十首而成。内容较多介绍康德、叔本华及尼采的哲学思想,并以此为据批判程朱理学,认为理只有理性和理由二义,皆主观上之物。《红楼梦评论》为以哲学观点评论文学作品的开端,对后来的《红楼梦》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论述科学与艺术的区别,持超功利主义艺术观。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使人求得暂时的解脱。此论集反映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观点。清末曾列为禁书。光绪三十一年出版于上海。收入商务印书馆《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王国维 · 著
  • 太上洞神五星赞

    《太上洞神五星赞》太上洞神五星赞,原题张平子(东汉张衡)撰,疑为南北朝或隋唐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赞颂类。本篇为天文星占之书,观察木、火、水、金、土五星在二十八宿中运行情况,以占验灾祥吉凶。又叙述禳解灾祸之法,有施舍、修德、设醮,转诵金简玉经等方法,谓行之可逢凶化吉。经名「五星赞」,应为「五星占」之误。

    佚名 · 著
  • 二程外书

    《二程外书》南宋理学家朱熹编纂的程顥、程颐讲学语录。12卷。 成书于乾道癸巳 (1173年) 元月。《二程遗书》 皆门人当时记录,而于二程之语则有所遗漏,朱熹于是取诸人集录参照删削,得此12篇。凡采朱光庭、罗从彦等7家所录,又胡安国、游酢家本及建阳大全集印本3家,又传闻杂记,共152条,以补《遗书》所未备,均以 “拾遗”标目。自谓取材较杂,真伪相间,不如《遗书》之精审,故称为《外书》。此书虽“记录未精,语意不圆”,但“其言足以警切学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92) 。认为 “穷理、尽性、至命,一事也,才穷理便尽性,尽性便尽命”(《二程外书》卷11)。主张“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为学本” (同书卷1) 。是研究二程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四库全书》收录。另有《河南程氏全书》,《西京清麓丛书正编》、《洪氏唐石经馆丛书》、《四部备要》收录《河南程氏外书》。

    朱熹 · 著
  • 道德真经颂

    《道德真经颂》道教经籍。题“茅山蒋融庵撰”。分81章,以七言诗颂解《道德经》,但不引原文。其注完全脱开了《道德经》辞句。劝人无心,不著名相,超然物外修大道。作者为茅山道士,全书以诗歌唱颂形式注解《老子》。经总序颂云:“紫雾光中信息通,聊将黄叶玩儿童。若拘语句明宗旨,辜负当年白发翁。”认为要理解《老子》的主旨,不在于字句的训诂,而在于靠直觉去“悟”。又第一章颂云:“绵绵密密绝胚胎,动着尘埃拨不开。今日为君通一线,一齐吹向此门来。”以气喻道,以胚胎喻人心。道无所不在又无可捉摸,人心中也有道在,只是被后天尘埃埋没,故不能得道。只要清静修炼,便能拂去尘埃,直见本心,独得妙悟,如风过穴,豁然贯通。可见南宋茅山道已深受禅宗顿悟说的影响。其诗颂注解形式在道教经典注疏、弘传中亦别具特色。

    蒋融庵 · 著
  • 明真破妄章颂

    《明真破妄章颂》题“虚靖张真君著”。虚靖即第三十代天师北宋张继先。“玄”字不避讳,疑为元人依托。七言绝句43首。述雷法。以心为玄关,述先天祖炁和真阴阳,批评其它雷法皆为妄。

    张继先 · 著
  • 道德篇章玄颂

    《道德篇章玄颂》题“新授郢州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大理司直兼监察御史宋鸾”序,称宋鸾撰本颂。“匡”字缺笔,宋鸾盖北宋人。以七言韵语注《道德经》81章大意,摘引《道德经》部分词句。颂文内容强调虚静并主张修炼长生。

    宋鸾 · 著
  • 庄子内篇订正

    《庄子内篇订正》经名:庄子内篇订正。元人吴澄撰。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吴澄 · 著
  • 文始真经注

    《文始真经注》一名《文始真经直解》。道教经籍。南宋牛道纯撰。9卷。前有《关尹子》传略、《文始真经直解跋引》。以月照千江、因指见月的比喻来解说不可思议、不容言说的奥秘。以妙有真空的思想注解《关尹子》,每句都注,颇为详明。

    牛道淳 · 著
  • 二程遗书

    《二程遗书》理学著作。宋程颢、程颐著,朱熹编。是程颢、程颐门人所记其师讲学的语录。二十五卷,《附录》一卷。二程死后,所传诸家语录散乱失次,并且各以己意,不能统一。朱熹家藏旧本,皆著当时记录主名,语意相承,头尾相贯,未经后人之手,最为精善。后又以类访求附益,略据所闻岁月先后编次,并以“行状”之属八篇为《附录》。该书是二程门人耳闻目睹二程嘉言善行的记录,真实地反映了二程人性论、天理论、本体论、格物致知论等思想体系。

    朱熹 · 著
  • 茅盾散文集

    《茅盾散文集》散文随笔集。《茅盾散文集》毕竟是作者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它是散文和杂文的结集。作者说,这些文章是被“逼”着写的,收集起来出版,也是因为书店要稿子,“拿这些来充数”的。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本好书,在30年代产生过影响,也奠定了茅盾作为散文家的地位。郁达夫曾说: 茅盾的“观察的周到,分析的清楚,是现代散文中最有实用的一种写法,然而抒情炼句,妙语谈玄,不是他的所长。”到30年代,茅盾真正地按郁达夫的说法,“利用他之所长而遗弃他之所短”,写作了不少速写和随笔,成就了作为散文家的茅盾。待到1935年12月,茅盾编了散文的自选集《速写与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被列为“开明文学新刊”之一种,可见其成绩之斐然了。

    茅盾 · 著
  • 文始真经言外旨

    《文始真经言外旨》道教经籍。南宋陈显微撰。9卷。《文始真经》即《关尹子》。作者认为老子之道,不可言说。而关尹请老子强为之说,必然言未尽意。关尹当为老子第一弟子,述成此书,以披露《老子》奥旨,其文可贵,然文约义丰,后世难知,故再阐述关尹之意。又认为《文始真经》九篇排列的次序,是说明“一化为九,九复归为一”的意思。作者弟子称此书“探老、关骨髓,述成言外经旨”,故名。

    陈显微 · 著
  •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一卷,唐不空译。自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二十八卷抄译者。世所谓光明真言,即此中之陀罗尼也。

    佚名 · 著
  •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一卷,唐金刚菩提译。明使者即遮那化身,能满种种愿,及证无上菩提.

    佚名 · 著
  • 播般曩结使波金刚念诵仪

    《播般曩结使波金刚念诵仪》译曰步掷。金刚神之名也。有播般曩结使波金刚念诵仪一卷。

    佚名 · 著
  •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全一卷。为唐代不空(705~774)所译之密教经典。又作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毗沙门随军护法真言。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书乃叙述毗沙门天诸种成就法、毗沙门天王之咒及画像法、根本印、吉祥天女印、赞等,并引用四天王经,列举其念诵法及解秽陀罗尼。又其中诸成就法一段与多闻天王陀罗尼仪轨为同本异译。

    佚名 · 著
  • 冰揭罗天童子经

    《冰揭罗天童子经》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述说冰揭罗天童子之念诵法、造像法、陀罗尼法、印契等。

    佚名 · 著
  • 燕都日记

    《燕都日记》《燕都日记》系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三月以后冯梦龙的日记。日记环绕李自成进攻燕都,明王朝灭亡之故实,带及许多方面有关实况,其中若干细节,为一般正史所未详。

    冯梦龙 · 著
  •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汉传因明著作,唐慧沼著。该著是对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要义诠释的汇集,对《因明入正理论》解题目在《大疏》五解的第三解下更助二解。对“能破定非似立、似破”、“本欲成法依有法,不欲成有法依法”、“显因同品”等作了专门的阐释。现存于日本《续藏经》第一辑第八十六套第五册,商务印书馆1923年影印出版。

    慧沼 · 著
  • 苕溪渔隐丛话

    《苕溪渔隐丛话》南宋胡仔编。10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84年版。该书是在《诗话总龟》影响下编辑的,两者是姊妹篇,集中了北宋以前诗话的精华。在编排体例上,以人为纲连类而及,对一些琐闻轶句采取分类附录办法,眉目清楚。凡属大家,均出其名,以年代为先后,把作家与作品、作品与本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文学流变的脉络清楚地呈现出来。于记事之外,兼重品评,学术性强。作者阅读面广,对于所辑录的材料经过严格选择,附有案语评议,申明自己的观点。纵横比较,眼界开阔。如论杜甫的诗学渊源、《杜鹃行》等,都能在充分引证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的更为深刻、全面的看法。对杜诗出典、乘槎典故、韩愈《听颖师弹琴》、王建《宫词》中他人误入之作的探讨辨析,亦具此特点。这些问题往往是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公案,作者把主资料收集在一起,对研究者十分有用。作者独特的批评眼光还表现在能总结、点明诗歌本身的特殊规律,如对杜甫律诗变体、律诗扇对格的界定、分析皆令人信服。书中还经常引用三山老人(作者的父亲》语录评论某一诗人或作品,亦多精见,如论杜甫五言排律腾挪跌宕的格局、论《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的深刻寓意等等。作者论诗,推崇李杜,认为他们都是集大成者。此外还收有

    胡仔 · 著
  • 因明义断

    《因明义断》佛典注疏。唐慧沼撰。一卷。是《因明入正理论》的论释书。旨在辨析诸家有违本论宗旨的言论,同时宣扬初祖窥基之说。慧沼另撰有《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一卷,阐发本书未涉及的论点。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慧沼 · 著
  • 薛氏集异记

    《薛氏集异记》小说。唐薛用弱撰。二卷,又作一卷或三卷。用弱字中胜,河东(今山西)人。长庆、太和时曾任光州刺史等职。是书所记多为隋唐时奇闻异事,主人公多为士人、诗家、释道者流。故事情节完整,亦较曲折,有形象刻画,叙述颇具文采。如王积薪妇姑对弈、狄仁杰赌集翠裘、王维奏“郁轮袍”曲、王之涣三诗人旗亭画壁诸故事等等

    薛用弱 · 著
  •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宋北印土沙门施护等译,佛在祇园,因胜军王请问,为说往昔修布施行。从王顶生,乃至统四大洲,诣忉利天,总经一百十四帝释谢灭。

    佚名 · 著
  • 四分戒本疏

    《四分戒本疏》又名《四分律戒本疏》、《四分戒疏》。佛教戒律注疏。作者不详。或首题:“沙门慧述”。四卷。北图有藏12等三十七号,其中不少卷子首尾可相接。英法等国藏有S.1144、P.2064等近二十号。《敦煌劫余录》谓:此文“与唐法砺所撰之《四分戒本疏》互校,文句虽有出入,意旨要自不殊。考《续高僧传·法砺本传》:‘讲律临漳,休与有功。’《慧休本传》亦云:‘尝听砺公讲律。’此疏或即慧休法师听讲时笔录。而今藏本殆后人依据慧师所录,增益而成耶?”此文分门与法砺疏同,内容亦较接近。但沙门“慧”是否名“慧休”,或“慧述”本身即为人名,待考。此文与法砺疏是何关系尚需研究。历代大藏经未收,日本《大正藏》将卷一、二、三等三卷收入第八十五卷。

    佚名 · 著
  • 性命古训辨证

    《性命古训辨证》傅斯年著,1947年商务印书馆版,分上下2卷,共22章。辨证了周代金文中生、令、命三字之统计及字义;《周诰》中性字、命字;《诗经》、《论语》、《左传》、《国语》中之性字、命字;告子、孟子、荀子,《吕氏春秋》言性之本原及区别;生字与性、令、命诸字之语言学关系;阐释了周初人之帝、天、天命无常之义;诸子天人论道源;自类别的人性观至普遍的人性观;《墨子》非命论;汉代性之二元说,理学之地位。本书是为辨证阮元《性命古训》而作,对研究中国伦理学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傅斯年 · 著
  • 大乘四法经释抄

    《大乘四法经释抄》大乘四法经释抄,一卷,佚名,编号二七八四。

    佚名 · 著
  • 庄子解

    《庄子解》解说《庄子》一书的著作。中华书局1964年本,1册,33卷。王夫之著,王敔《增注》,王孝鱼整理。此书说解《庄子》,注重其思想内容及方法。每篇之首,冠以篇解,综括全篇大意。每段之后,加以解说,以描述庄子的思维过程。王氏认为《寓言》和《天下》乃全书序例,非庄子本人不能写出,内篇亦出庄子之手。对杂篇《庚桑楚》尤为重视,以为庄子基本思想已囊括其中。《让王》、《说剑》、《渔父》、《盗跖》四篇定为赝作,屏不解说。至于各篇中单词句义,也往往有新的解释。此书评《庄子》,志在除去前人以儒佛两家所作的附会,还其历史本来面目,同时还隐为指出其局限。王敌对本书的《增注》,引用古今各家之说颇多,对明代名著,亦偶有采录。此书整理时用金陵刻本作底本,参校湘西草堂本。书前有点校说明,以及清王天泰、董思凝的两篇序言。

    王夫之 · 著
  • 论道

    《论道》哲学著作。金岳霖著。为作者建构自己哲学体系的本体论著作。除绪论外,分8章。书中所说的“道”,既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又不完全与之相同。如老子所说的道是“先天地生”的“万物之宗”,而金氏的道主要是指宇宙万事万物川流不息运动变化的根据、历程和规律。同时也吸取了西方哲学家休谟《人性论》混淆理与势、否定客观规律的教训,认为“理有固然,势无必至”,因而从本体论上解决了被休谟动摇了的科学理论基础问题。所以作者认为,他的“道”是“不道之道,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景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论道》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6页)。作者认为,世界上存在三大文化区:希腊、印度和中国。“每个文化区有它的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有它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同上书第16页)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是道,中国思想与感情两方面最基本的原动力也是道。作者以道作为他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说明他要发扬和继承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书中把逻辑分析方法应用于哲学研究,在旧中国亦开风气之先。本书由商务印书馆1940年出版,1987年重印。

    金岳霖 · 著
  • 新庵译屑

    《新庵译屑》《新庵译屑》,九十题九十四篇。署“上海新庵主人译述”。光绪三十四年八月(1908年9月),吴趼人应周桂笙(即新庵主人)之请,为之编辑并作序。并将周桂笙原为《知新室新译丛》所写《弁言》置于卷首。但当时并未以单行本出版。吴趼人去世后,周桂笙大约又增加了若干篇目,计得九十题九十四篇,与其所著《新庵随笔》合编为一册,合称《新庵笔记》,其中卷一、卷二为《新庵译屑》上、下,卷三、卷四为《新庵随笔》上、下,并增任堇《序》一篇,于1914年8月由上海古今图书局出版。 《新庵译屑》所收作品来自四个部分: (一)《知新室新译丛》,共计二十篇,全部入选《新庵译屑》。 (二)《新庵译萃》,共计六十七篇,入选《新庵译屑》者五十九篇。 (三)《自由结婚》,同题四篇,均入选《新庵译屑》。 (四)散作十题十一篇,除《俭德》一篇选自《新庵随笔》外,未见在报刊上发表,可能是周桂笙新增译作。 在《新庵译屑》九十题九十四篇译作中,吴趼人加评者三十二篇。此外,原《新庵译萃》中有一篇《欧洲糖市》,也附吴趼人的评语,而《新庵译屑》漏收,今为之补入。如此,《新庵译屑》总计为九十一题九十五篇,其中吴趼人加评者三十三篇。

    吴趼人 · 著
  • 律戒本疏

    《律戒本疏》律戒本疏两种各一卷,一,首缺,北周玄觉题记,编号二七八九。二,首缺,西魏昙远题记,编号二七八八。

    佚名 · 著
  • 先秦学术史

    《先秦学术史》收录傅斯年有关先秦学术研究的相关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战国子家叙论、与顾颉刚论古史书、论孔子学说所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社会的缘故、战国文籍中之篇式书体等内容。

    傅斯年 · 著
  • 律杂抄

    《律杂抄》律杂抄,一卷,首缺,编号二七九〇。

    佚名 · 著
  • 小经理

    《小经理》现代短篇小说。赵树理著。沈阳东北新华书店1948年8月初版。列入“大众文艺小丛书”。作品描写了解放区供销合作社新旧人物矛盾和斗争的故事。三喜“从小就是个伶俐的孩子”,但是“因为家穷”,“没有念过书,不识字”,“长大了不甘心,逢人便好问个字”,“也认了好几百”。1942年减租减息后,他在与合作社旧经理、原来的高利贷者张太的斗争中,表现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群众推选他任合作社经理。当上经理后,三喜暗下决心刻苦学习,克服缺少文化的困难,掌握了合作社的业务知识,战胜了思想上还没有转变过来的掌柜王忠的捉弄和刁难,如磨洋工、装病等,办好这个小小村的合作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经理。小说以通俗、形象的语言,简短的篇幅,表现了合作社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人。

    赵树理 · 著
  • 陶甓公牍

    《陶甓公牍》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编撰,清宣统辛亥(1911)夏安徽印刷局校印,刘汝骥在晚清新政时期组织对徽州进行社会调查的文献汇编,凡十二卷:卷一“示谕”;卷二至卷九“批判”,包括吏科、户科、学科、兵科、刑科、工科、宪政科等;卷十“禀详”;卷十一“笺启”;卷十二“法制科”,包括民情习俗、风俗习惯、绅士办事习惯等。内容涉及晚清徽州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具史料价值,是研究晚清徽州乃至中国社会政治、经济转型、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等翔实而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刘汝骥 · 著
  • 实干家潘永福

    《实干家潘永福》赵树理著。发表于《人民文学》1961年4期。取材于真人真事的传记体小说。潘永福是山西沁水县农民出身的干部,参加革命前热心为群众办事,又有熟练的生产技术,深受群众爱戴。参加革命后当了农村干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作品着重表现他在1959年和1960年办农场、修水库等工作中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风。尤其在经营管理上,讲究实际,精打细算,管理有方。作品选择人物一生中的若干典型事例,热情歌颂了对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无产阶级实干精神,是对当时“浮夸风”的有力批判。小说一发表,是一篇切中时弊、醒人耳目的优秀之作。

    赵树理 · 著
  • 宗四分比丘随门要略行仪

    《宗四分比丘随门要略行仪》宗四分比丘随门要略行仪,一卷,首缺,编号二七九一。

    佚名 · 著
  • 地持义记

    《地持义记》佛典注疏。作者及原经卷数不详。似为五卷。首残尾存。尾题“《地持义记》卷第四。沙门善意抄写受持流通末代。”是对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的疏释。现存残卷自卷七“云何菩萨四无碍慧”疏释至卷八《法方便处菩萨相品第一》末。因卷一佚亡,故科分不清,但释义精辟扼要,研究者或谓作者受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影响。据《新编诸宗教藏总录》,隋慧远撰有《地持经义记》十卷,今唯存三卷,已编入日本《卐字续藏》,但与此《义记》不同。历代大藏经未收,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佚名 · 著
  • 三部律抄

    《三部律抄》三部律抄,一卷,首缺,旷许题记,编号二七九三。

    佚名 · 著
  • 后山谈丛

    《后山谈丛》四卷。宋陈师道 (1053—1101)撰。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博学精深,熟通诸经,喜作诗,与苏轼、黄庭坚、秦观、张来、晁补之、李荐并称“苏门六君子”。由苏轼等荐为棣州 (今徐州)教授,徽宗时,官至秘书省正字。著有《后山集》、《后山谈丛》、《后山诗话》传于世。此书陆游《老学庵笔记》疑为后人伪托,或以为是其少时所作。余嘉锡 《四库提要辨证》考证: 陈师道《后山集》前,有其门人魏衍附记,称 《谈丛》、《诗话》别自为卷,故此书确为陈师道所作。此书所记皆宋代政事、边防、朝野琐事、文人轶闻等,共二百七十一条,对研究宋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文笔简洁高古,颇具文学性。有 《四库全书》本、《宝颜堂秘笈》本、《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后山集》后附刊本。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李伟国点校本,与 《萍州可谈》合刊。

    陈师道 · 著
  • 十六大罗汉因果识见颂

    《十六大罗汉因果识见颂》天竺沙门阇那多迦译,范仲淹序,其内容乃十六国大阿罗汉为摩拏罗多等诵佛说因果识见悟本成佛大法之颂偈颂皆押韵语义俱妙。经首有对“因果识见”的题解:因者因缘;果者果报;识者识自本心;见者见其本性。若因缘有善果报有福则自识其本心见其本性使万法不生当得成佛。

    佚名 · 著
  •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大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无障碍经、莲华三昧经。收于卍续藏第三册。本经系以密教观点来解说妙法莲华经,全经以金刚萨埵之请问及大日如来之答说形式所成。其内容,初举‘归命本觉心法身’等二颂八句之本觉赞;此赞偈颇为著名,被视为古来三世诸佛随身之偈,又为一切众生成佛之文。次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前十四品以文殊为本尊,后十四品以普贤为本尊之义,并阐说五重、九重之普贤。其后又于方便秘密三摩耶品、见宝塔秘密三摩耶品等诸品之中,分别宣说‘十如是’与‘八叶九尊’之配当方法、宝塔与法华经根本一字阿字之深旨、提婆达多之本源、龙女及草木成佛之密咒、久远实成如来之尊形、心真言、住所,与常不轻菩萨礼拜之意义等。

    佚名 · 著
  • 甲申纪事

    《甲申纪事》记录明末史事的丛刻,又名为《甲申纪闻》。明代冯梦龙辑。共十三卷,附录一卷。五月一日,清军进占北京城。紧接着,明朝残余势力又拥戴福王朱由崧登基,在南京建立了弘光小朝廷,史称“南明”。同年九月,“九王子”顺治帝从沈阳迁至北京,将北京定为清朝首都。从此,开始了清王朝将近二百七十年统治中国的历史。关于这一年的史事,有许多文人墨客对其挥毫泼墨,有的记叙当时事变的过程,有的记录明亡时诸大臣的各种言行,还有的搜集各种轶文怪事敷演为文。冯梦龙的《甲申纪事》便是汇集记载甲申之年史事的诸多野史稗乘稍加编辑而成的,当然,其中也有两卷是作者自己的创作而成的,如第二,第三卷。

    冯梦龙 · 著
  • 书集传

    《书集传》《尚书》学著作。宋蔡沈所作《尚书》注本。六卷。蔡从学于朱熹,朱熹死前一年命蔡作此书,故书中不少地方融进了朱熹的学说成果。其自序说:“沈自受读以来,沈潜其义,参考众说,融会贯通,乃敢折衷。微辞奥旨,多述旧闻。二典三谟,先生盖尝是正,手泽尚新,呜呼,惜哉!《集传》本先生所命,故凡引用师说,不复志别。”该本遍注梅赜所献《古文尚书》五十八篇,并于篇中分别标明今文古文的有无,改正《孔传》的训诂。疏通证明,比孔颖达疏简易清晰,且大体精当。元代将此书与古注疏并立学官,而独此书倍受士子青睐。明代永乐年间,胡广奉敕撰《书传大全》,用《蔡传》为主,此后,一直用作试士的标准注本,直到清末科举制度废止时。该书于宋理宗淳祐(1241——1252)年间由其子蔡杭进于朝廷时,附有《小序》一卷,专门辨驳百篇《书序》的讹误。元末明初的刊行本尚连《小序》,然《宋史·艺文志》所著录者亦止六卷,似不包括《小序》。有《四库全书》本。

    蔡沈 · 著
  • 德育鉴

    《德育鉴》近代梁启超编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作为《新民丛报》临时增刊发行。分《辨术》、《立志》、《知本》、《存养》、《省克》、《应用》六章,其重点在《知本》一章。认为“道德之根本则无古无今无中无外而无不同”,“道德者,不可得变革者也”(《德育鉴·例言》)。在道德修养方法上批评朱熹而推崇王守仁,认为“朱子之大失,则误以智育之方法为德育之方法”,是“头痛灸头,脚痛灸脚”,抓不住根本,终无收效之期(《德育鉴·知本》);王守仁专主“致良知”,是“专治病根”,可以收到“一了百了”的效果。宣称“致良知”说“是千古学脉,超凡入圣不二法门”(同上)。认为“今日求精神教育”时“惟有奉阳明先生为严师”,以王学为“独一无二之良药”(同上)方可。收入《饮冰室合集》的《专集》第6册。

    梁启超 · 著
  • 至大金陵新志

    《至大金陵新志》元南京都邑志。十五卷。元张铉撰。刊行于至正四年(1344年)。该志采用纪传体,分为图考、通纪、世表、代表、志、谱、列传、摭遗、论辨。图考“以著山川郡邑形势”;通纪“以见历代因革,古今大要”;表、志、谱、传“以及天人之际,究典章文物之归”;摭遗论辨“以综言行得失之微,备一书之旨,文摭其实,事从其纲”。卷一,地理图。卷二,金陵通纪。卷三,金陵表。卷四,疆域志。卷五,山川志。卷六,官守志。卷七,田赋志。卷八,民俗志。卷九,学校志。卷十,兵防志,卷十一,祠祀志。卷十二,古迹志。卷十三,人物志。卷十四,摭遗。卷十五,论辨。

    张铉 · 著
  • 诗经世本古义

    《诗经世本古义》二十八卷。明何楷撰。楷字元子,镇海卫(今属浙江省)人。楷博综群书,尤邃经学。天启进士。值魏忠贤乱政,不谒选而归。崇祯间迁科给事中,举劾无所避。杨嗣昌夺情入阁,楷劾之,忤旨贬二秩。福王命掌都察院,几为忌者所害。漳州破,抑郁而卒。着有《周易订诂》、《诗经世本古义》。是书论《诗》专主孟子“知人论世”之旨,依时代为次,故名曰“世本古义”。始于夏少康之世,以《公刘》、《七月》、《大田》、《甫田》诸篇为首;终于周敬王之世,以《曹风·下泉》之诗殿后。计三代有诗之世,凡二十八王,各为序目于前。又于卷末仿《序卦传》例,作属引一篇,用韵语排比成文。凡名物训诂,考证详明,典据精确,有可取之处。然于史实颇多舛误,读者当引以为鉴。是书有清嘉庆二十四(1819)年谢氏刻本。清徐时栋校并跋,另有《四库全书》本。

    何楷 · 著
  • 雨山和尚语录

    《雨山和尚语录》二十卷,清上思说,有塔铭。南岳下第三十七世,嗣巨渤恒。卷第一住庐山镜湖院语,卷第二住延令庆云寺语,卷第三住延令庆云寺语,卷第四住东鼓法轮寺语住龙舒白云院语,卷第五住维扬天宁寺语,卷第六住维扬天宁寺语,卷第七住维扬天宁寺语,卷第八住维扬天宁寺语,卷第九住如皋大觉院语,卷第十住维扬天宁寺语,卷第十一住昭易极乐院语,卷第十二住维扬天宁寺语,卷第十三住海虞三峰清凉院语,卷第十四住维扬天宁寺语,卷第十五机缘,卷第十六颂古,卷第十七诗偈,卷第十八法语书问,卷第十九杂着,卷第二十佛事。

    雨山上思 · 著
  • 清河书画舫

    《清河书画舫》十二卷。中国书画著录书。明代张丑撰。丑生平在《张氏书画四表》中著录。此书成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取黄庭坚“米家书画船”诗句意为此书名。前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严诚序及例略。卷一至卷二为三国、晋(莺字号、嘴字号),卷三至卷五为南北朝、唐、五代(啄字号、花字号、红字号),卷六至卷十一为宋元(溜字号、燕字号、尾字号、点字号、波字号、绿字号),卷十二为明(皱字号)。全书共收自晋钟繇至明仇英一百四十家。其中书家包括少数书兼画家共七十人左右,书画几乎各占一半。以书画家为纲,以其书画作品流传者为目。首列真迹,次采与真迹有关之题跋等,各注所出。其题跋有录自真迹,有录自书画史、书谱、书品、题跋、著录及各家文集,有据传闻补入。均为有作者生平、作品的形成、品评、流传、递藏、鉴定等方面的内容。时有张丑进行评论及考证的按语。所采详备,考证亦精审。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明代赏鉴之家考证多疏,是编独多所订正”。如《宋史·米芾传》载米芾卒年四十八,而米芾尚有四十八岁以后所作真迹流传;张丑据此考证,认为米芾生于皇祐三年(1051年),卒于大观元年(1107年),年五十七,恰与米芾印迹“辛卯米芾”相合,足补《宋史

    张丑 · 著
  • 丽情集

    《丽情集》宋代文言传奇小说集。北宋张君房纂辑。是书专录“古今情感事”,故名。原本二十卷,《郡斋读书志》著录,今已佚。《类说》、 《绀珠集》均收有此书,但均为摘引片断, 不是原文。宛委山堂本《说郛》所收,与《绀珠集》大致相同,似即据后书转录。今人程毅中撰《〈丽情集〉考》, (刊《文史》十一辑),以《类说》本为基础,广征宋、元、明人著作,辑考此书的篇目、本事、作者及出处等,共得三十八篇。

    张君房 · 著
  • 蕉庵诗话

    《蕉庵诗话》魏元旷的《蕉庵诗话》及其续编在民族意识领域总体以满汉民族关系探讨为中心,围绕社会鼎革导致的遗民思想与遗民意识内容,具体落脚在以下方面:称颂遗民节义,斥责临危易主、变节之人,记录变名、易服、复辟之故事,蕴归隐之志,以史笔载录诗词,以春秋笔法展现"孤露遗臣"之情怀。这种"关乎时政"的特征固然与诗歌理论的贫乏有关,但更多地反映了社会鼎革下作者的民族情感变化及在社会转型中的心态。

    魏元旷 · 著
  • 献贼纪事略

    《献贼纪事略》作者无名氏。不分卷。本书主要记述明末陕西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事迹,对其起义始末记述较为完整,是研究明末农民起义大西军的重要资料。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整理本。

    佚名 · 著
  • 千金宝要

    《千金宝要》医方著作。6卷。唐孙思邈原撰,宋郭思编纂于宣和六年(1124年)。此书乃选取《千金方》中部分医论和有效单方,使人知防病于未发之前及已病后治疗之法;并附有郭思及他人效方。分妇人、小儿、中毒等17篇。为使之广泛流传,宣和六年(1124年)刻碑于华州公署;迄明景泰六年(1455年)杨胜贤以石碑于冬月不便摹印,始易刻木板印行。明隆庆六年(1522年)秦王守中喜其方之简便,药之近易,鉴于天下之游耀州真人洞者,岁无虚日,日无虚时,因刻石于洞前。其碑现仍完整珍藏陕西耀县药王山真人洞前千金宝要碑亭内。现有明隆庆六年刻石之拓本及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以后的近10种刊本、石印本。

    郭思 · 著
  • 续通典

    《续通典》中国典章制度史专著。清乾隆时三通馆史臣奉敕编修。成书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之间,有武英殿刊本,浙江书局复刻本,1935—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十通》合刊本,本书影印精装1册。本书为《通典》之续书,共150卷,分类大致与《通典》相同,仅把兵与刑分列,计为9典。包括《食货典》16卷、《选举典》6卷、《职官典》22卷、《礼典》40卷、《乐典》7卷、《兵典》15卷、《刑典》14卷、《州郡典》26卷、《边防典》4卷。记载唐至德元年(757)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间史事,以明代典制为最详。资料除来自正史外,还引用了《唐六典》、《唐会要》、《五代会要》、《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山堂考索》、《契丹国志》《大金国志》、《元典章》、《明会要》、《明集礼》以及唐宋元明各代文集、奏议等。资料较为丰富,编排亦较条理,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本书内容与《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有些重复。

    多人 · 著
  • 温疫论

    《温疫论》《温疫论》亦作《瘟疫论》,系温病专书。2卷,补遗一卷。明·吴有性撰。书成于1642年(崇祯15年)。书中讨论瘟疫证治,吴氏谓“温”、“瘟”二字没有区别,都属于温热病范围,因以“温疫”名书。书中阐明了瘟疫与伤寒相似而迥殊的新见解,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又称疠气、戾气)。指出瘟疫自口鼻而入,伏于膜原,其邪在不表不里之间;其传变有九。又列举温疫与伤寒相反的十一种情况(如脉、舌等的不同),提出温疫先里后表,里通表和的治疗总原则,创用达原饮、三消饮等方剂予以调治,开后世治温疫一大法门。原书2卷未多加诠次,很象是随笔记录而成。清代编《四库全书》时,将下卷安神养血汤、太极丸等条,以及成书后陆续补入的正名、伤寒例正误、诸家瘟疫正误等篇,并为一卷,以作补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此书曰:“瘟疫一证,始有绳墨之可守,亦可谓有功于世矣。”同时指出书中不足为:“其谓数百瘟疫之中,乃偶有一伤寒;数百伤寒之中,乃偶有一阴证,未免矫枉过直。”该书问世后,流传甚广,康熙年间日本即有刊本,国内翻刻本及阐释发挥之书甚多,建国后有多种铅印书及评注本。

    吴有性 · 著
  • 现报当受经

    《现报当受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本经的主旨是讲罪业报应。谓一妇人因嫉妒,杀害妾生之子,后世得种种恶报。又因曾解衣带布施辟支佛,故后值佛拯救。此经最早见录于《大周刊定众经目录》,被判为伪经,故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是否疑伪经尚需研究。

    佚名 · 著
  • 像法决疑经

    《像法决疑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谓如来应常施菩萨所问,回答未来像法世界中众生作何福德最为殊胜的问题。认为应修慈悲心,布施贫穷孤老及至饿狗,提出布施更胜于敬佛法僧三宝,为六度之首。经中对像法期中,僧俗人等的造恶及佛法的颓废作出种种预言,谓善必有恶,盛必有衰,虽佛法亦不能免。最后谓未来世四辈弟子能于本经生欢喜心,所得功德无量无边。本经最初见录于《法经录》,被判为伪经,但后世亦有人持不同意见。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遗书有收藏。日本曾据传入的经本收入《卐字续藏》。敦煌出土后,又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佚名 ·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