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阅读主题
白色 暗黑 明黄 浅绿 草绿 红粉 深灰 米色
正文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第一章  刘邦称帝

刘邦大传 陈文德 2024-09-07

刘邦乃依古礼,客气地表示谦让,众大臣则执意支持。当然这只是表示刘邦德行的样板戏而已,他心中巴不得赶快登上皇帝位。

掌握兵权,稳定领导地位

垓下之役,刘邦阵营的主战军团,是韩信的30万齐国部队。

项羽灭亡后,最让刘邦担心的便是这股力量。

幸好韩信军团中的两大团队----骑兵团司令灌婴、步兵团司令曹参,都是刘邦嫡系班底。

特别是灌婴的骑兵团,在垓下之役功劳最大。

获得项羽尸首的五大将领,均属灌婴集团。

战争结束后,刘邦下令各诸侯先返回自己封地,等候进一步评定功劳和分封事宜,因此大家都在极愉快的气氛下,班师凯旋回到封国。

张良、陈平建议刘邦以禁卫队伺机夺取韩信30万部队的兵权,以免日后产生祸患。反正在灌婴、曹参的协助下,只要刘邦亲临军团中,要制住韩信并不困难。

刘邦得知韩信总部在返回齐地前,准备先到齐国西南巡视,并暂驻营于定陶城中。

于是刘邦率禁卫军直奔定陶,假借劳军而直入韩信大本营,夺其30万大军令旗。

由于灌婴、曹参均支持刘邦,韩信也不敢抗议,只保留直属兵团指挥权,其余的全很坦然地交付刘邦。

刘邦承诺以韩信为楚王,齐地则将另有分派。楚地本来便远大于齐,而且韩信又是楚人,所以韩信也很乐意地接受了。

由于刘邦宣称,这次行动只在确立刘邦在联盟阵营中的领导地位,并不伤害韩信权益,反而给韩信幅员更大的楚地,所以并未引起诸侯们的恐慌。他们大多认为刘邦的夺权行为是善意的,而且也的确有其必要。

临江王共敖死后,由其子共尉继任。共尉不向刘邦投降,刘邦乃派卢绾和刘贾率军攻击之,共尉兵败被俘。

项羽当年所分封的诸侯,除燕王臧荼一向保持中立外,其余的不是灭亡,便是向刘邦投诚了。

登皇帝位,奠定大汉政权

春正月,刘邦正式晋封韩信为楚王,统辖淮北地区,建都于下邳城。

封原魏国相国、出身大盗的彭越为梁王,统辖魏国故地,都定陶。并下令大赦天下。

这时刘邦其实已正式成为全中国的军政领袖。但除了韩信、彭越、张耳、英布等大军团领袖外,刘邦并未立即作分封天下的工作,以免落入当年项羽“为天下宰,不平”的祸端。

这一下,各诸侯和功臣由于名分未定,更紧张了。刘邦却认为天下局势未稳,一切从长计议。

为了让政权赶快稳定下来,诸侯及各军团将相联名共请刘邦晋位为皇帝。

刘邦却表示:

“我听说皇帝之位应由天下最贤能之人拥有,否则只是空言虚语,得不到大家诚心支持,根本无法建立稳定的政权,反有害天下和平,所以我实在不敢负担这个责任。”

群臣则称颂道:

“大王出身于民间,起义抗暴秦,平定四海,还有谁能比您更贤能?而且天下有功的人都蒙您裂地封王,不正表示您是王中之王吗?如果大王不尊帝号,如何让天下百姓有安稳的信心!?为了天下和平,我们愿意誓死追随您、支持您。”

刘邦乃依古礼,客气地表示谦让,众大臣则执意支持。当然这只是表示刘邦德行的样板戏而已,他心中巴不得赶快登上皇帝位。

戏演完了,刘邦便向众臣表示:

“诸君若认为一定要如此,为天下百姓的利益,我也只好勉为其难了。”

2月,刘邦在曹州济陰县的汜水北岸设坛,正式登位为皇帝。

王后吕氏改称皇后,太子改称皇太子,并追尊已去世的母亲为昭灵夫人。

除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外,正式晋封韩王信为韩王,都陽翟,衡山王吴芮迁徙为长沙王,都临湘,并正式承认中立的燕王臧茶的诸侯地位,粤王无诸也改称闽粤王,统辖闽中地。

刘邦正式迁都雒陽(洛陽故城),并斩杀被虏的临江王共尉。

5月夏,皇帝下令各诸侯及军团进行裁军复员工作,以恢复民生及生产作业的正常化。

自述成功因素,摒除将领投机心态。

不久,刘邦在洛陽的南宫,设酒宴款待各功臣和诸侯。

席中,刘邦突然对大家表示:

“各位诸侯和军团将领们,相信你们都不会故意隐瞒我,我也很想听听大家心里的想法。请大家来讨论一下,今天我能够赢得天下,而项羽却失掉天下的主要关键在哪里呢?”

血性汉子王陵立即表示:

“坦白地讲,陛下对部属的态度常较随便而轻忽,让人有不被尊重的感觉,相反地,项羽较讲礼节,对部属也常刻意表现他的爱护,以这点来讲,陛下本来是较不利的。”

刘邦听了只笑笑地表示同意王陵看法。

王陵继续道:

“但是陛下赏罚分明而干脆,没有自私心,这却是项羽所无法做到的。”

“哦,这又怎么讲?”刘邦问。

“陛下派出部属攻城掠地时,所得的战果皆归属于有功者,显示陛下大功无私,与天下同利。

“项羽却妒贤嫉能,害怕别人的功劳大,所以表现杰出的人反常遭疑忌。战胜的人,不给功劳,获得土地者,全归项羽自己管理,有功不赏,反常受害,此其所以无法得到别人支持,而丧失天下的主要原因啊!”

刘邦听了,却摇头表示:

“你们讲的只算对了一部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你们疏忽了。以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并不如张子房(张良)。掌握国家资源,安抚百姓,供 应饷馈,作战时不让我们缺乏粮食之方面的能力,我不如萧何。集结百万雄师,战必胜,攻必取,指挥战争的能力,我也不如韩信。

“这三个人都是世间少见的奇才,我虽不如他们,却能够用他们为我效劳,这便是我所以取天下的地方。项羽只有一位范增,却不能用,所以才会被我击败的!”

刘邦这种讲法,自然也颇能得到在座将领及诸侯的认同。

兴汉三杰固然重要,诚如王陵所言,刘邦经常以“与人共分天下”的策略来争取支持,的确是楚汉相争刘邦胜利最主要的关键因素。

彭城战役失败后,刘邦起死回生的关键,便在争取彭越和英布的偏向汉营,这虽是张良出的点子,但实际的棋子仍是彭越和英布这两位大盗诸侯的起义来归。

既是盗贼出身,自然也比较不在乎人情、道义,最关键的是利害,而刘邦当时承诺他俩的便是“共分天下”的概念。

以策略的杀伤力而言,陈平的计谋更甚于张良。张良倒真的多少为理念而卖命,陈平的野心则倾向自我的实际利害。因此刘邦的分享概念,也为他得到不少能够发挥力量的干才。

王陵是讲中了要点,但刘邦却硬不承认,最主要是时局变了,天下太平了,皇权也统一了,这个时候自然不能再来谈与人共有天下、分享政权了。

就算过去不得已答应的,也要想办法收回,因此必须抬出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来。张良、萧何、韩信三人固然杰出,但世上就只有这三个人,这种因素是无可替代的,刘邦运气好,天命所归,所以这三个人会来协助他,这是别人想模仿也没有用的。

刘邦一向长于演出,掩饰自己的弱点,创造让人相信的局势。所以我们看《史记》上的记载,从他一登场,没有一句话不是在唬人的。这段他对自己成功原因的说词,表面上虽颇有道理,其实间接表明“共有天下”的概念已过时了,希望别人不要再有任何想拥有天下的妄念。

不过刘邦这段狡辩,也的确诳过了后代人将近两千年之久。

秋后算帐,各有祸福

韩信在进入故乡下都城后,立刻进行两件很早便想做的事。

一是召见早年给他食物的漂母,并依当年誓言,赐黄金千两。虽早有风闻,但对韩信的成就,漂母仍感到非常的惊喜。

另外一件是召见早年在大街上强迫自己穿过胯下的不良少年头子,并以之为中尉。

这位头子原以为韩信必报复自己,这下非死不可,想不到却获得了官职,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件事也显示韩信虽有惊人将才,本性上却非常地善良纯真。

韩信对属下诸将解释道:

“这家伙是位壮士,胆量大,个性鲁直,当年侮辱我时,我为何不拔剑杀他呢?这是因为只是个人侮辱,实没有杀他的名义,只好忍了下来,也因而让我有今天呢!”

韩信的秋后算帐,均以喜剧收场。

但对于齐国的流亡领袖田横,则有点进退两难了。

彭越接受刘邦晋封为梁王时,投奔彭越的田横怕遭到杀戮,乃和部属500余人避居于东海上的岛山。

刘邦知道田横在齐国声望颇高,加上其兄田荣人脉关系多,不少齐国知名长老对田横都颇为敬重。若任由他在外岛活动,恐造成东方国境日后的祸患,刘邦乃派特使赦免田横,并召之入雒陽。

田横却辞谢表示:

“臣曾烹杀陛下之特使郦生,如今郦生的弟弟郦商在朝中为大将,臣若上京城,恐将遭到报复,因此不敢奉诏。请将臣等废为庶人,守于海岛中。”

特使回报刘邦。刘邦立刻召见郦商,诏令:

“齐王田横将入京向朝廷表示恭顺,他和你虽有宿怨,但为国家大事,你的人马或郦氏从属有敢乘机报复者,将判以灭族之罪。”

刘邦再命特使持此诏令出示田横,以表召见之诚意,并传口头诏令表示:

“田横上京表现顺服,大者为王,小者封侯,若不来,将令大军前往征剿。”

田横担心岛山因他的缘故而遭逢战乱,乃和两位宾客乘坐传诣驿车,前往雒陽拜见刘邦。

在到达雒陽城30公里前,在尸乡驿站暂作休息。田横对刘邦的使者说:

“人臣见天子,应先洗沐,以表尊重。”

便准备在这里待上几天。

田横对跟随的两位宾客表示:

“田横原本和汉王同为诸侯领袖,平起平坐。如今汉王贵为皇帝,田横却为亡国之虏,必须北面臣事之,这种耻辱实在相当难堪。而且我烹杀郦商之兄,却与郦 将军成为同事,并肩站在朝廷上,纵使有皇帝诏令,他们不会对我怎么样,但我天天在朝中面对郦将军,心里难道不感到惭愧吗?

“况且陛下召见我,不过想看到我的面貌罢了,现在请斩下我的首级,由此急驰入京只3O里,相信形貌尚不致有太大的改变,还可辨识得很清楚!”

田横这番话的意思是,刘邦想控制的只是他本人而已,只要证明自己死了,就不必向岛山的军民施加武力了。

说完,田横便自杀而死。宾客立刻取下田横首级,用木匣妥为放置,再通报使者,使者大惊,也火速陪宾客奉首级急驰雒陽,向刘邦禀报。

刘邦感田横之贤名,也感伤地表示:

“田氏兄弟三人(指田横、田荣、田儋)皆起自民间,而先后称王,颇得齐民拥护,实在称得上贤能的人啊!”

并拜田横的两位宾客为都尉,组成二千人仪仗队,以王者的礼仪为田横出丧。

葬礼完成后,两位宾客并跪在田横墓旁,也自刎而死,表示地下追随之。

刘邦闻报,更为惊讶,认为田横的宾客果皆是贤者,乃令人持节前往岛上报恶耗,并召见其余500人。

想不到,五百宾客闻田横为保护他们而死,均大痛,并集体自杀,以表节气。

季布忠诚见赦,了公二心被诛

战乱中讲利害,和平下谈礼节。

统一中国的刘邦,必须重建社会及政治伦理。

对田横的特殊礼遇,显示一向不修边幅的刘邦,已开始关心社会伦理风气的重要。这或许并非刘邦的本性,但显然在高人的指导下,刘邦已开始认真学习当皇帝了。

不久,又发生两件让刘邦更可以表现的事件。

楚人季布本为项羽的军团将领,曾数次逼得刘邦颠沛流离,但季布毫不放松,紧迫盯人,恨得刘邦牙痒痒的。

项羽死后,刘邦对季布怨气难消,乃悬赏千金追缉之,并表示有敢藏匿季布者,罪诛三族。

季市乃剪掉头发,成为奴仆,自卖于鲁国之朱家府上。

朱家是鲁国的角头老大,素讲义气,为邻闾所尊重,而且胆识大,常解人危难,有侠名。

朱家很快认出季布,但仍不动声色,将他分派到田野工作,以避人耳目。

听说刘邦近臣中,以夏侯婴最讲义气,朱家乃只身到雒陽,拜见当时已封为滕公的夏侯婴。

朱家对夏侯婴请求道:

“季布到底是犯了什么罪呢?当时他是项王的将领,职责上本应尽力而为啊!

“陛下统有天下,更不可以杀尽项氏的大臣,这些人原本都是人才啊!且皇上以天下之尊,却求私怨于一人,那就显得太没有度量了。

“季布是难得的贤才啊!如果缉捕他太急了,他可能会向北投诚于胡人,或向南避难于百越,这不是将壮士赶去资助敌人的愚蠢行为吗?当年伍子胥所以鞭尸楚平王之墓,不也是如此这般产生的祸端吗?公既为陛下亲信大臣,何不将这件事向陛下进谏,以免引起重大的错误!”

夏侯婴认为朱家讲得有理,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由于夏侯婴和刘邦交情特殊,故常有单独陪侍刘邦的机会,他坦然地将朱家所讲的话向刘邦报告,并表示朱家已自首藏匿季布之事。

刘邦对朱家的义气颇为感动,当场下令赦免季布,并拜之为郎中官职。

当刘邦想召见朱家时,朱家已弃家避走,从此不再见其踪迹。

季布母亲的弟弟丁公,也为项羽将。彭城之战时,丁公在彭城西边包围刘邦,双方短兵相接,刘邦情况危急,想派人向丁公和解。

丁公以刘邦乃旧日同事,而且又有厚礼,乃故意放其一马。项羽灭亡后,丁公以有恩于刘邦,乃主动向刘邦投降,但却遭到逮捕。

刘邦将丁公交由军事审判,并表示:

“丁公为项羽臣属时,办事不忠,致使主人丧失天下,应处斩刑!”

当下,处斩了丁公。

“我这样做,是在使以后为人臣者,切勿仿效丁公啊!”有仇者赦免,有恩反而斩之。

但司马光在编年史中,针对这件事,对刘邦却颇为嘉许:

“汉高祖自从在丰、沛起义以来,网罗各地豪杰,招纳亡命徒众,其中背德弃法者不知有多少。在即帝位后,却只有了公为不忠之罪,遭受诛杀,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进取天下和保持太平,其间有很大的差异。当群雄角逐天下之际,每个人都没有固定主人,只要来投奔的便接纳之,有容乃大,自己的努力才能扩充。

“但如今贵为天子,四海之内,没有不是他的臣民,如果不要求臣民遵守礼义,则人人心存二心,投机侥幸,国家便很难保持永久的和平了。

“是以,必断然以大义示之,使天下臣民皆知道作臣属的道理,不忠于职责的天地不容,怀私结恩的,即使对自己有利,仍是违反公义。

“杀一人而千万人为之惊惧,这样的决策必经过审慎思虑,眼光何其远大,子孙能享有四百多年的天禄,也是有其道理的。”

娄敬、张良议论迁都关申

娄敬是齐国人,后来因功被刘邦赐以刘姓,故又称为刘敬。

刘邦即帝位时,娄敬在陇西一带驻守,负责和异族之贸易工作,因此对边疆防务及外交事宜颇有心得。

他特别由边疆到达洛陽(时雒陽已正式改称洛陽),经由齐国人虞将军的引荐而拜见刘邦。娄敬穿着简单的塞外羊皮衣,虞将军要求他换件华美的朝服入宫。

娄敬却表示:

“臣衣帛,便以衣帛晋见,衣褐.便以衣褐晋见,保持我本来面貌,不愿欺瞒天子!”

虞将军只好将此言转告刘邦。刘邦一向也不喜欢虚伪的人,因此觉得娄敬有意思,便召见之。

娄敬请问刘邦:

“听说陛下有意以洛陽为京城,想必是要追随周王朝的兴隆情势吧!”

刘邦也坦白表示:

“的确我有这个想法。”

“陛下这种想法,其实有相当的危险性。”

“哦!这又怎么讲?”

“陛下取得天下和周王朝在基本上有很大的不同。周王朝在建立以前,其领袖后稷受封于部邰,积累恩德及力量,长达10余世,至太王、王季、文王、武王时,力量已非常雄厚,所以才能乘殷商混乱时,攻灭殷纣王而成为天子,但他们的京城仍设于关中的镐京。

“一直到成王即位,周公为宰相,才有经营洛陽之议,以洛陽位于天下之中,诸侯由四面八方纳贡或入京述职,距离相当,交通方便之故也。

“但经营洛陽最危险的是,得到支持很容易成为王,不受支持时则很容易遭到亡国。以周王朝强盛时,天下和洽,诸侯、四夷莫不宾服,贡礼及述职都做得非常努力。等到周王朝衰颓后,天下诸侯不再朝贡,周王朝也无法要求他们,这并非周天子德行不厚,而是形势力量太弱了。

“今陛下起义丰沛,以蜀汉为基地,平定三秦、和项羽大战于荥陽、成皋间,大战70、小战40,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尸骨于原野中者不可胜数,哭泣之声不绝,人民的伤害似未疗愈,却要模仿周五朝的成康盛世而定都洛陽,臣窃以为不可也。

“而且秦国的关中地带,有峻山险河为屏障,四方关塞稳若磐石,有急难时,关中的户口也可很快集结百万雄兵。秦国当年便因其独有的地利和丰富的生产力,而达到空前的强盛境界,因此有天府之国美誉。

“陛下若入关中以为京都,即使山东(指函谷关之东)地区混乱,关中仍可保持安泰的。

“夫与人相斗,最有利的是扼其喉咙、压住其背部,对方便无法抵抗了。

“如今陛下如能掌握关中,无疑是得到扼天下之喉、压服天下之背的优势。”

刘邦虽颇认为有理,但以牵涉范围太广,无法决定,乃下议群臣。

刘邦阵营的大臣及将领,大多属函谷关以东人士,因而不愿定都关中。

“周王朝有数百年之福祥,秦二世便亡国了,关中的地利并无法真正守住政权,而且洛陽东有成皋之险,西有淆山、泥池之峻岭,北有黄河,东向伊水及治水,地利上也算足够了。”

刘邦迟疑不定,乃私下请教张良。

张良却笑着表示:

“洛陽虽也有地利,但其中心腹地不过百里,而且生产力薄弱,四面平原,容易受到包围,的确不是用武之国也。

“关中左边有淆谷及函谷关,右边有陇中、蜀中,沃野千里,南有生产丰富的巴中、蜀中,北有可以畜牧作贸易胡人国境,三面均有阻挡,易守难攻,向东一面又可居高临下,东制诸侯。

更新至 · 写在编后

2024-09-07

网友评论

“陈文德”相关作品

  • 罗斯福传记

    《罗斯福传记》罗斯福,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残疾人总统,四次当选,任职长达13年。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伟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康拉德・布莱克 · 著
  • 我的奋斗

    《我的奋斗》我的奋斗,希特勒自传在线阅读

    阿道夫.希特勒 · 著
  • 肯尼迪传

    《肯尼迪传》《肯尼迪传》在线阅读,西奥多・索伦森

    西奥多・索伦森 · 著
  • 彼得大帝传略

    《彼得大帝传略》彼得大帝传略 在线阅读,帕普连科

    帕普连科 · 著
  • 渴望生活梵高传

    《渴望生活梵高传》《渴望生活梵高传》是(美)欧文・斯通编著的一本书籍。《渴望生活――梵高传》是其年仅二十六岁时的作品。欧文・斯通认为,最能打动读者的不是名人深厚的 成就和辉煌,而是他们追求和探索的过程。七十余年来,梵高悲惨而成就辉煌的人生震撼无数读者。这部作品也成为欧文・斯通的成名作,被译成八十余种文字,发 行数千万

    (美)欧文・斯通 · 著
  • 【忏悔录】卢梭自传

    《【忏悔录】卢梭自传》【忏悔录】卢梭自传在线阅读

    卢梭 · 著
  • 司马懿大传

    《司马懿大传》司马懿大传,在线阅读

    马敏学 · 著
  • 王安石传

    《王安石传》王安石传在线阅读

    梁启超 · 著
  • 武则天正传

    《武则天正传》林语堂《武则天正传》:武则天这个女人活了八十二岁,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生活对她而言就如同游戏一样,她有比普通人更强烈的欲望,以至于秽闻不断。

    林语堂 · 著
  • 成吉思汗传

    《成吉思汗传》成吉思汗传,在线阅读

    勒内・格鲁塞 · 著
  • 汉武帝传

    《汉武帝传》汉武帝传,在线阅读

    石静 · 著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华盛顿传记在线阅读

    华盛顿・欧文 · 著
  • 朱元璋传

    《朱元璋传》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其功劳在于统一全国,结束了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

    吴晗 · 著
  • 魏阉全传

    《魏阉全传》魏阉全传,在线阅读

    魏忠贤 · 著
  •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富兰克林自传在线阅读

    本杰明・富兰克林 · 著
  • 叶赛宁传

    《叶赛宁传》叶赛宁传在线阅读

    南平编著 · 著
  • 谋圣张良

    《谋圣张良》谋圣张良,在线阅读

    张毅 · 著
  • 狄青传

    《狄青传》狄青传在线阅读

    许慕羲 · 著
  • 俾斯麦传记

    《俾斯麦传记》俾斯麦传记在线阅读;迄今为止最权威的俾斯麦传记 。激励人心的奋斗传奇、惊心动魄的政坛谋略、波澜壮阔的统一历程 。10年统一德意志,政治强人一手缔造世界强国 。

    艾伦・帕麦尔 · 著
  • 刘邦大传

    《刘邦大传》刘邦大传在线阅读

    陈文德 · 著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胡雪岩全传,在线阅读

    林学武 · 著
  • 张居正大传

    《张居正大传》《张居正大传》介绍了张居正是明朝中期的重臣,他以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岌岌可危的明王朝重新获得生机。本书讲述了传主如何从一个普通人直至位极人臣的故事,其中充满了惊心动魄、纷繁芜杂的官场斗争。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对传主所置身的时代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亦会对张居正这位专制

    朱东润 · 著
  • 毕加索传

    《毕加索传》毕加索传在线阅读

    毕加索 · 著
  • 秦始皇大传

    《秦始皇大传》秦始皇大传,在线阅读,人物传记

    江柳人 · 著
  •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李鸿章传》在线阅读

    梁启超 · 著
  • 曼德拉传

    《曼德拉传》《曼德拉传》,名人传,曼德拉传奇 《曼德拉传》在线阅读

    [美]查伦•史密斯 · 著
  • 甘地传

    《甘地传》《甘地传》在线阅读;甘地,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

    米歇尔.尼科尔森 · 著
  • 巴顿传

    《巴顿传》巴顿将军传,巴顿传,《巴顿传》在线阅读

    巴顿 · 著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艾森豪威尔传,艾森豪威尔简介,名著《艾森豪威尔传》

    斯蒂芬・安布罗斯 · 著
  • 林徽因传

    《林徽因传》《林徽因传》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有着很高的认识价值和积极的人生启示。

    张清平 · 著
  • 隆美尔传

    《隆美尔传》《隆美尔传》在线阅读

    隆美尔传 · 著
  • 德川家康传

    《德川家康传》《德川家康》洋洋五百五十万言,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丰臣秀 吉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在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德川家康最终脱颖而出,结束战国烽烟,开启三百年太平盛世。作品展现了德川家康作为乱世终 结者和盛世开创者丰满、曲折、传奇的一生,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与

    一条瑜 · 著
  • 慈禧后私生活实录

    《慈禧后私生活实录》《慈禧后私生活实录》

    德龄 · 著
  • 西施艳史演义

    《西施艳史演义》《西施艳史演义》在线阅读

    佚名 · 著
  • 李小龙传

    《李小龙传》《李小龙传》

    崧灵 · 著
  • 心学大师王阳明大传

    《心学大师王阳明大传》在数千年中国历史中,王阳明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既“立德”、“立言”又有“立功”的士大夫之一,至今仍受到读书人的敬仰。本书,以文学笔调真实叙述了王阳明的一生:其“德行”及“事功”,并以现代理论与方法,阐述了王阳明的“言”即其思想,再现了王阳明的人格魅力。

    周月亮 · 著
  • 我的另一面

    《我的另一面》我的另一面在线阅读;作者:西德尼・谢尔顿

    西德尼・谢尔顿 · 著
  •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在线阅读;作者:易水寒

    易水寒 · 著
  • 回忆与思考・朱可夫元帅回忆录

    《回忆与思考・朱可夫元帅回忆录》回忆与思考・朱可夫元帅回忆录在线阅读;作者:朱可夫

    朱可夫 · 著
  • 诸葛亮传

    《诸葛亮传》诸葛亮真有那么神奇吗?他真的算无遗策,用兵如神吗?诸葛亮的智慧又是从何处来的呢?答案尽在书中。

    若虚 · 著
  • 赵匡胤

    《赵匡胤》《赵匡胤》传记书籍在线阅读;五代十国,神州血雨腥风,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着,望天悲问:大乱何时休?!国家何时大治?21岁的赵匡胤,辞别父母和妻子,离家闯荡,千里送京娘,受尽磨难。...

    郭兆祥,李金水 · 著
  • 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她的工作精神、她的处事态度。作者艾芙·居里向读者详介了她 的母亲除了在科学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外,她还用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崇高行为给女儿树立榜样,对女儿的教育也有许多独特的做法。读完这部书,相信居里夫人对 困苦和灾

    (法〕艾夫﹒居里 · 著
  •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中国误会了袁世凯在线阅读

    吕峥 · 著
  • 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

    《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在线阅读;作者:罗大伦

    罗大伦 · 著
  • 希特勒传

    《希特勒传》《希特勒传》在线阅读

    约翰・托兰 · 著
  • 萨特传

    《萨特传》萨特传在线阅读;作者:西蒙娜・德・波伏娃

    西蒙娜・德・波伏娃 · 著
  • 李自成

    《李自成》《李自成》, 姚雪垠所著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3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 农民起义军由弱小变强大,转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

    姚雪垠 · 著
  • 杜甫传

    《杜甫传》杜甫传在线阅读;作者:还珠楼主

    还珠楼主 · 著
  • 和珅·帝王心腹

    《和珅·帝王心腹》和珅·帝王心腹在线阅读

    李师江 · 著
  • 帝王师・刘伯温

    《帝王师・刘伯温》帝王师・刘伯温在线阅读;作者:度阴山

    度阴山 · 著
  • 李煜

    《李煜》南唐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又最奢靡、最血腥又最文雅的时代,后主李煜在政治上偏安懦弱,历来被史家贬为奢靡误国的“亡国之君”,《中国历代文人长篇传记小说之李煜》从文人的角度来剖析后主的一生,推翻史家的论调,丝丝入扣地点评出后主仁爱、细腻、宽厚、唯美的文化品格。南唐之亡,非亡于奢靡,而是亡于文人与政治的对决

    刘小川 · 著
  • 左宗棠发迹史

    《左宗棠发迹史》左宗棠发迹史在线阅读;作者:汪衍振

    汪衍振 · 著
  • 林肯传记

    《林肯传记》林肯传记在线阅读,欢迎大家免费阅读

    (德)埃米尔﹒路德维希 · 著
  • 屈原传

    《屈原传》屈原传在线阅读

    王健强 · 著
  • 老子传

    《老子传》老子传在线阅读

    余世存 · 著
  • 被埋没的天才

    《被埋没的天才》被埋没的天才在线阅读,被埋没的天才txt电子书阅读

    玛格丽特・切尼(美) · 著
  • 荀子传

    《荀子传》荀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本书写出思想家的思想深度、历史地位和人格精神,又能将史料与生活相融合,既要历史真实,又要活的灵魂;让一位历史文化名人活脱脱的站立在读者面前。

    刘志轩、刘如心 · 著
  • 管子传

    《管子传》管子传在线阅读;管子(公元前725-645),名仲,我国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改革家。

    高连欣 · 著
  • 庄子传

    《庄子传》庄子传在线阅读

    王新民 · 著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本书采用别致的纪传体手法,围绕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一生,细加考究、多有新解。叙述真实而全面,史料考订颇有收获,既真切记录了徐志摩生命中的留学生涯、文学活动,还原了一个真性情的诗人,更对徐志摩一生中重要的情路历程秉笔直书,写尽了张幼仪的质朴而深沉的爱、陆小曼热烈而洒脱的情,亦不讳言徐志摩对张幼仪的漠视与

    韩石山 ·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