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阅读主题
白色 暗黑 明黄 浅绿 草绿 红粉 深灰 米色
正文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第76章 “吾儿,父殆至寿终矣……”

公元1227年即将来临。这即将来临的一年,将是成吉思汗一生的最后一个年头。 公元1226年11月21日至12月ZI日,即公元1226年年底,他率军前去围攻灵洲(或曰 灵武郡)。蒙古编年史作者称灵州为朵儿蔑该城。该城离唐兀惕首都兴庆约30公里, 同兴庆分处黄河两岸。唐兀惕王从兴庆派来一支援军,企图为灵州解围。成吉思汗 率军来战这支援军,两军相遇于布满池塘的平原上。这些池塘是黄河泛滥后形成的。 此时正值冬季,池塘已结冰。经过厮杀,唐兀惕援军被击溃,蒙古人进而攻陷并洗 劫灵武郡。

蒙古军队的下一个攻击目标是西夏首都兴庆城。蒙古编年史作者称兴庆为额里 合牙,马可。波罗称兴庆为埃格里盖牙。该城建于离黄河约7 公里处。万里长城沿 黄河左岸延续到兴庆以后,便停止顺左岸延伸,转向右岸。兴庆受益于黄河颇多, 黄河流到此处,造就了许多复杂的小洲。这里有许多灌溉渠,通过灌溉渠引来的黄 河水确保了此地土壤的肥沃。兴庆周围的灌溉渠修于公元之初,表明了中国古代技 术人员的高超技术水平。他们将这位于两片沙漠之间的舌形地带改造成了肥沃的绿 洲。笔者已指出过,兴庆还是重要的工业和商业中心,特别是兴庆出产的白驼毛纺 织品遐尔闻名,曾被马可。波罗肯定地誉为“世界织品之最”。这里的居民多数信 仰佛教,但也有许多富裕的聂斯脱利派基督教徒(他们有三个教堂),这也可以说 明当时兴庆的商业很兴旺。

公元1227年初,成吉思汗留下一支军队围攻兴庆,自己则率领大军前去征服黄 河上游各地。2 月初,他首先进攻位于兰州酉南约100 公里处的河州。河州地处中 原与西藏的相交地区,黄河过处,形成黄土或花岗岩峡谷(深五百米),河水在草 原河谷中,在池塘与锥状三角洲之间婉蜒曲折流淌着。这是一个偏僻而不开化的地 区。由此往西是西宁(在青海湖方向)。西宁周围在当时是更为荒凉原始的地区。 青海湖是中原和西藏在地理上的最后分界处。那里的高原海拔高达2000米至3000米, 高原上有条条峡谷,道道山梁(祁连山的分支)。西宁市场控制着商队通道,是通 向青藏高原和拉萨的商路咽喉之地。

公元1227年3 月,成吉思汗进兵攻陷了西宁。同年4 月,他又率兵离开甘肃省 西界,来到这个省的东界六盘山。径河从六盘山而下,向东南注人渭河和长安平原。 成吉思汗在六盘山龙德(径河发源处附近)度过春末。5 月底或6 月上半月,他重 登六盘山避暑(六盘山山脉有的地方海拔高达3000米)。而后,他下山,南行60公 里,来到清水县。在清水县,六盘山山梁梁的南部分支巍然高耸,俯瞰着幽深的渭 河河谷。自上一年受伤以后,成吉思汗的身体一直没有复原,他似乎已越来越感到 体力不支了。此时的成吉思汗对自己健康状况已不抱什么幻想,他只要求(更急迫 地要求)他的将领们赶快攻下唐兀惕首都兴庆。

兴庆守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同守军一起被围困于城中的西夏新 主李现还企图拖延时间。他要求蒙古军给他一个月期限准备投降。6 月上半月,他 终于被迫投降。投降时,他带着丰盛的礼物张大排场地来到蒙古军营地。成吉思汗 家族的史家津津有味地列举了当时李现献出的礼物:光彩夺目的金佛像、金银器皿、 童男童女以及马匹骆驼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按蒙古的礼仪规定,以“九九”为数奉 献。但是,尽管献上(只是稍迟了些)了这么丰厚的礼物,尽管保证屈服称臣,李 现仍没有如愿得到成吉思汗的接见,或者更准确地说,他只被允许在门前下谒见成 吉思汗。实际上,这种接见形式只不过是一个幌子。人们以为成吉思汗接见了李现, 但当时成吉思汗的病情已很严重,举行接见仪式时他很可能没有在场。再说,成吉 思汗已事先命令心腹将领脱仑扯儿必处死这位唐兀惕末代王。可以想象,脱仑扯儿 必已愉快地执行了这一命令。

在诸将正在攻陷敌人的首都兴庆时,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正在甘肃省东部山区 度过他一生的最后几个星期。对于他来说,此时是认真严肃地考虑接班即继承问题 了。在他的诸子中,长子术赤(虽然术赤确实是他的儿子,但许多人仍怀疑这一点) 似乎只得到了他的带勉强色彩的父爱。在最后几年中,术赤的行动似乎也有些奇怪。 在摧毁花刺子模帝国以后,成吉思汗于公元1223年春在塔什干以北围猎,术赤没有 赶来同其父汗会合,而是赌气呆在他的封地(西伯利亚----突厥斯坦草原),而且 从此没再露面。他感到周围的人都心照不宣地认为他是私生子,他因此而感到自尊 心受到了伤害。还有一种可能是,父汗更偏爱窝阔台,让窝阔台而没有让他继承汗 位,他在为此而气恼。他是否准备叛离?成吉思汗曾一度怀疑到这一层。据说就在 这一年即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曾打算派兵去对他的这个儿子进行惩罚性征讨。但 成吉思汗很快又了解到,术赤没有应父命会师,是由于在生病,因为这位“长子” 已于公元1227年2 月左右病死在他的封地咸海以北。

在剩下的三个儿子中,察合台当时不在西夏战场,他率领后备军停留在蒙古。 一天,成吉思汗忽得一梦,遂据此而预知自己死期将至。于是,他派人将另两个儿 子窝阔台和拖雷召到身边(当时此二子正驻兵于附近)。当时将校满帐,成吉思汗 命这些将领暂避,接着就秘密叮嘱他的这两个儿子(他俩一直是成吉思汗最宠爱的 儿子)说:“吾儿,父殆至寿终矣。赖长生天之助力,吾已为汝等建此大帝国。自 国之中央达于四方边极之地,皆有一年行程。设若汝等欲保其不致分解,则必同心 御敌,一意为汝等之友朋增加富贵。汝等中应有一人承大位。吾死后,汝等应奉窝 阔台为主,不得违我遗命。察合台不在侧,应使其勿生乱心。”

成吉思汗的病情越来越恶化。当此弥留之际,他仍不忘对金国的战事,因为, 虽然唐兀惕首都已指日可下,但蒙古的世敌金王却一直据守着河南,而河南开封又 似乎是不可攻破的坚固堡垒。病危的成吉思汗想到了他一生事业尚未完成的这一部 分。他向幼子拖雷等人秘授了攻取开封的战略。他对拖雷等人说:“金精兵在潼关 (潼关是河南陕西一侧的门户),南据险山,北限黄河,难以遽破。从此进兵,势 难取胜。应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可由宋道下兵河南南部,由河南南部 直取开封。届时金急,必征屯集于撞关之精兵。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为时已 晚。即使彼撞关援兵赶到,必定人马疲惫而不能战。如此,则破开封易矣。”

这就是成吉思汗弥留之际在病床上向其子拖雷和众将等人口授的最后的作战计 划。6 年后,拖雷率领众将很好地实施了这一计划。由于这一计划是成吉思汗生前 制定的,因此,蒙古人在公元1233年5 月攻破开封实际上应该是这位刚强的太祖皇 帝个人的胜利,虽然这一胜利是在他去世以后才取得的。

病危的成吉思汗还想到要彻底地向唐兀惕报仇雪恨,彻底消灭唐兀惕人。他的 这一愿望也是在他死后才得到满足的。他病危时,西夏首都兴庆正在陷落。成吉思 汗心里清楚,如果他在这个时候死,那也是唐兀惕人导致的,因为正是这些不忠的 附庸迫使他带病继续征战。因此,他下令一定要将兴庆的军民,不分男女,自父母 至其子孙之子孙,全部斩尽杀绝。他指示部下说,他死后,作为献于他的遗体前的 祭品,应当告诉他:大仇已报,唐兀惕王国已经消失,不复存在了。成吉思汗还遗 命说:“每饭则应告朕:唐兀惕人已被灭无遗矣!大汗已珍灭其种矣!”

就这样,成吉思汗临终以前就已决定以屠杀整整一个民族来作为自己死后的葬 礼。不过,后来唐兀惕人并没有一个不留地全部被杀绝,因为,仅陪伴成吉思汗最 后一次远征的也遂一人就得到了许多唐兀惕人,这些唐兀惕人都成了她的奴隶。

成吉思汗病危时对其忠实的将领脱仑扯儿必说了一些充满友情的话,因为上一 年他从马上摔下来后,脱仑扯儿必曾建议推迟远征。他对脱仑扯儿必说:“朕与阿 儿不合行猎而受伤之后,惜朕性命,为使朕及时休养以期痊可而建言者,乃汝脱仑 也…………朕未从汝之建言,盖因朕为惩彼唐兀惕人而来,以彼等之毒言而来也…………赖 长生天之力,仇已报矣…………唐兀惕王所献之财物,华帐,金银器皿,朕特赐予汝, 汝脱仑其取之。”

据一位编年史作者记载,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临终时情绪很伤感,他忧伤地说 :“朕之子孙后代将衣金衣,就美食,跨宝马雕鞍,拥绝色美妇。然彼等将不复记 忆,此等荣华富贵所赖何人而有之也…………”

公元1227年8 月18日,成吉思汗病逝于甘肃东部山区渭河北面的清水县(当时 他正在那里避暑养病),终年刚刚60岁。

更新至 · 译后记

2024-08-30

网友评论

“勒内・格鲁塞”相关作品

  • 罗斯福传记

    《罗斯福传记》罗斯福,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残疾人总统,四次当选,任职长达13年。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伟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康拉德・布莱克 · 著
  • 我的奋斗

    《我的奋斗》我的奋斗,希特勒自传在线阅读

    阿道夫.希特勒 · 著
  • 肯尼迪传

    《肯尼迪传》《肯尼迪传》在线阅读,西奥多・索伦森

    西奥多・索伦森 · 著
  • 彼得大帝传略

    《彼得大帝传略》彼得大帝传略 在线阅读,帕普连科

    帕普连科 · 著
  • 渴望生活梵高传

    《渴望生活梵高传》《渴望生活梵高传》是(美)欧文・斯通编著的一本书籍。《渴望生活――梵高传》是其年仅二十六岁时的作品。欧文・斯通认为,最能打动读者的不是名人深厚的 成就和辉煌,而是他们追求和探索的过程。七十余年来,梵高悲惨而成就辉煌的人生震撼无数读者。这部作品也成为欧文・斯通的成名作,被译成八十余种文字,发 行数千万

    (美)欧文・斯通 · 著
  • 【忏悔录】卢梭自传

    《【忏悔录】卢梭自传》【忏悔录】卢梭自传在线阅读

    卢梭 · 著
  • 司马懿大传

    《司马懿大传》司马懿大传,在线阅读

    马敏学 · 著
  • 王安石传

    《王安石传》王安石传在线阅读

    梁启超 · 著
  • 武则天正传

    《武则天正传》林语堂《武则天正传》:武则天这个女人活了八十二岁,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生活对她而言就如同游戏一样,她有比普通人更强烈的欲望,以至于秽闻不断。

    林语堂 · 著
  • 成吉思汗传

    《成吉思汗传》成吉思汗传,在线阅读

    勒内・格鲁塞 · 著
  • 汉武帝传

    《汉武帝传》汉武帝传,在线阅读

    石静 · 著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华盛顿传记在线阅读

    华盛顿・欧文 · 著
  • 朱元璋传

    《朱元璋传》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其功劳在于统一全国,结束了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

    吴晗 · 著
  • 魏阉全传

    《魏阉全传》魏阉全传,在线阅读

    魏忠贤 · 著
  •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富兰克林自传在线阅读

    本杰明・富兰克林 · 著
  • 叶赛宁传

    《叶赛宁传》叶赛宁传在线阅读

    南平编著 · 著
  • 谋圣张良

    《谋圣张良》谋圣张良,在线阅读

    张毅 · 著
  • 狄青传

    《狄青传》狄青传在线阅读

    许慕羲 · 著
  • 俾斯麦传记

    《俾斯麦传记》俾斯麦传记在线阅读;迄今为止最权威的俾斯麦传记 。激励人心的奋斗传奇、惊心动魄的政坛谋略、波澜壮阔的统一历程 。10年统一德意志,政治强人一手缔造世界强国 。

    艾伦・帕麦尔 · 著
  • 刘邦大传

    《刘邦大传》刘邦大传在线阅读

    陈文德 · 著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胡雪岩全传,在线阅读

    林学武 · 著
  • 张居正大传

    《张居正大传》《张居正大传》介绍了张居正是明朝中期的重臣,他以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岌岌可危的明王朝重新获得生机。本书讲述了传主如何从一个普通人直至位极人臣的故事,其中充满了惊心动魄、纷繁芜杂的官场斗争。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对传主所置身的时代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亦会对张居正这位专制

    朱东润 · 著
  • 毕加索传

    《毕加索传》毕加索传在线阅读

    毕加索 · 著
  • 秦始皇大传

    《秦始皇大传》秦始皇大传,在线阅读,人物传记

    江柳人 · 著
  •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李鸿章传》在线阅读

    梁启超 · 著
  • 曼德拉传

    《曼德拉传》《曼德拉传》,名人传,曼德拉传奇 《曼德拉传》在线阅读

    [美]查伦•史密斯 · 著
  • 甘地传

    《甘地传》《甘地传》在线阅读;甘地,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

    米歇尔.尼科尔森 · 著
  • 巴顿传

    《巴顿传》巴顿将军传,巴顿传,《巴顿传》在线阅读

    巴顿 · 著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艾森豪威尔传,艾森豪威尔简介,名著《艾森豪威尔传》

    斯蒂芬・安布罗斯 · 著
  • 林徽因传

    《林徽因传》《林徽因传》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有着很高的认识价值和积极的人生启示。

    张清平 · 著
  • 隆美尔传

    《隆美尔传》《隆美尔传》在线阅读

    隆美尔传 · 著
  • 德川家康传

    《德川家康传》《德川家康》洋洋五百五十万言,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丰臣秀 吉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在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德川家康最终脱颖而出,结束战国烽烟,开启三百年太平盛世。作品展现了德川家康作为乱世终 结者和盛世开创者丰满、曲折、传奇的一生,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与

    一条瑜 · 著
  • 慈禧后私生活实录

    《慈禧后私生活实录》《慈禧后私生活实录》

    德龄 · 著
  • 西施艳史演义

    《西施艳史演义》《西施艳史演义》在线阅读

    佚名 · 著
  • 李小龙传

    《李小龙传》《李小龙传》

    崧灵 · 著
  • 心学大师王阳明大传

    《心学大师王阳明大传》在数千年中国历史中,王阳明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既“立德”、“立言”又有“立功”的士大夫之一,至今仍受到读书人的敬仰。本书,以文学笔调真实叙述了王阳明的一生:其“德行”及“事功”,并以现代理论与方法,阐述了王阳明的“言”即其思想,再现了王阳明的人格魅力。

    周月亮 · 著
  • 我的另一面

    《我的另一面》我的另一面在线阅读;作者:西德尼・谢尔顿

    西德尼・谢尔顿 · 著
  •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在线阅读;作者:易水寒

    易水寒 · 著
  • 回忆与思考・朱可夫元帅回忆录

    《回忆与思考・朱可夫元帅回忆录》回忆与思考・朱可夫元帅回忆录在线阅读;作者:朱可夫

    朱可夫 · 著
  • 诸葛亮传

    《诸葛亮传》诸葛亮真有那么神奇吗?他真的算无遗策,用兵如神吗?诸葛亮的智慧又是从何处来的呢?答案尽在书中。

    若虚 · 著
  • 赵匡胤

    《赵匡胤》《赵匡胤》传记书籍在线阅读;五代十国,神州血雨腥风,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着,望天悲问:大乱何时休?!国家何时大治?21岁的赵匡胤,辞别父母和妻子,离家闯荡,千里送京娘,受尽磨难。...

    郭兆祥,李金水 · 著
  • 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她的工作精神、她的处事态度。作者艾芙·居里向读者详介了她 的母亲除了在科学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外,她还用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崇高行为给女儿树立榜样,对女儿的教育也有许多独特的做法。读完这部书,相信居里夫人对 困苦和灾

    (法〕艾夫﹒居里 · 著
  •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中国误会了袁世凯在线阅读

    吕峥 · 著
  • 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

    《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在线阅读;作者:罗大伦

    罗大伦 · 著
  • 希特勒传

    《希特勒传》《希特勒传》在线阅读

    约翰・托兰 · 著
  • 萨特传

    《萨特传》萨特传在线阅读;作者:西蒙娜・德・波伏娃

    西蒙娜・德・波伏娃 · 著
  • 李自成

    《李自成》《李自成》, 姚雪垠所著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3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 农民起义军由弱小变强大,转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

    姚雪垠 · 著
  • 杜甫传

    《杜甫传》杜甫传在线阅读;作者:还珠楼主

    还珠楼主 · 著
  • 和珅·帝王心腹

    《和珅·帝王心腹》和珅·帝王心腹在线阅读

    李师江 · 著
  • 帝王师・刘伯温

    《帝王师・刘伯温》帝王师・刘伯温在线阅读;作者:度阴山

    度阴山 · 著
  • 李煜

    《李煜》南唐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又最奢靡、最血腥又最文雅的时代,后主李煜在政治上偏安懦弱,历来被史家贬为奢靡误国的“亡国之君”,《中国历代文人长篇传记小说之李煜》从文人的角度来剖析后主的一生,推翻史家的论调,丝丝入扣地点评出后主仁爱、细腻、宽厚、唯美的文化品格。南唐之亡,非亡于奢靡,而是亡于文人与政治的对决

    刘小川 · 著
  • 左宗棠发迹史

    《左宗棠发迹史》左宗棠发迹史在线阅读;作者:汪衍振

    汪衍振 · 著
  • 林肯传记

    《林肯传记》林肯传记在线阅读,欢迎大家免费阅读

    (德)埃米尔﹒路德维希 · 著
  • 屈原传

    《屈原传》屈原传在线阅读

    王健强 · 著
  • 老子传

    《老子传》老子传在线阅读

    余世存 · 著
  • 被埋没的天才

    《被埋没的天才》被埋没的天才在线阅读,被埋没的天才txt电子书阅读

    玛格丽特・切尼(美) · 著
  • 荀子传

    《荀子传》荀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本书写出思想家的思想深度、历史地位和人格精神,又能将史料与生活相融合,既要历史真实,又要活的灵魂;让一位历史文化名人活脱脱的站立在读者面前。

    刘志轩、刘如心 · 著
  • 管子传

    《管子传》管子传在线阅读;管子(公元前725-645),名仲,我国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改革家。

    高连欣 · 著
  • 庄子传

    《庄子传》庄子传在线阅读

    王新民 · 著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本书采用别致的纪传体手法,围绕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一生,细加考究、多有新解。叙述真实而全面,史料考订颇有收获,既真切记录了徐志摩生命中的留学生涯、文学活动,还原了一个真性情的诗人,更对徐志摩一生中重要的情路历程秉笔直书,写尽了张幼仪的质朴而深沉的爱、陆小曼热烈而洒脱的情,亦不讳言徐志摩对张幼仪的漠视与

    韩石山 · 著